声和罐因其都是被造物而被认为在非常住上无差别,那也可根据所有事物都是存在的而说它们在具有的每个特性上都是无差别的。因而声在常住与非常住方面无差别,声可以被认为是常住的。”
“可
…… 204
印度哲学791
能相似“指在反驳对方时,认为双方的”宗“都可由各自的”因“所证明。如一方说:”声是非常住的,因为它是被造物,如同罐一样。“反对者则说:”声是常住的,因为它是非物质的和无形的,如同天空一样。“反对者认为,对方论式中的”因“可以证明声的无常性,而己方论式中的”因“亦可证明声的常住性。其余各种倒难,大致也是反对者从不同角度对立论者作错误的非难,进行不正确的推论的事例①。
第三节 佛教对印度逻辑理论的重要发展
以正理派为代表的印度早期逻辑理论出现后,对印度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印度古代思想家关注逻辑问题。在这方面较为突出的是一些佛教思想家。
佛教内部对正理派提出的逻辑理论的态度并不一致。
大体上说,中观派中的龙树基本否定正理派的逻辑学说(这与他极为注重辩证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而瑜伽行派的不少思想家(如弥勒、无著、世亲等)则吸收了这种学说中的部分内容,把它作为与其它派别辩论的工具。
公元5至6世纪,著名佛教大师陈那对印度逻辑学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在陈那之前的印度逻辑学被称为“古因明”
,陈那则开创了“新因明”的时代。他写下了《因明正理门论》(Nyāyadvāratarakas′āstra)和《集量论》
①以上叙述倒难时所举的实例,基本依据S。
Ch。维底亚布沙那《乔答摩的正理经》一书中对《正理经》所作的注释。
该书对本节中未解释的倒难亦有解释,可以参阅(第140—166页)。
…… 205
891印度哲学
(Pramānasamucaya)等重要的因明著作。
陈那针对古因明①中“五支作法”的弱点,把合与结二支去掉,确认宗、因、喻三支②即可完成推论目的。
“三支作法”在一般佛典中的用例为:宗:声是无常,因:所作性故,同喻: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异喻: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③。
陈那还对推论式中的“因”
作了认真研究。
在他之前,佛教的一些典籍中已提出了“因三相”的理论④。认为“因”如果正确就一定要具有三项条件,包含三个方面:(1)遍是宗法性(指“宗”中所说之物必定具有“因”的性质。换言之,因或中词之外延须包涵宗中所说之物或小词的外延)
;(2)
同品定有性(指宗之宾辞或大词的外延必须大于或等于因或中词的外延。同喻就表示这一逻辑关系。
“同品”指具有宗之宾辞所表述的属性的事物,“同品定有”意为:同品必定有具备因的性质的事物)
;(3)异品遍无性(指因或中词的外延不得越出宗之宾辞或大词的外延,异喻就表示了这一逻辑关系。
“异品”指具有与宗的宾辞所表述的属性相反的属性的事物,
①“因明”
(Hetuvidyā)
是通过一定的推论方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
它不仅包含逻辑学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含其它一些认识论方面的内容。
“因”
(hetu)指推论的根据、理由;“明”
(vidyā)指知识、智慧。所谓“古因明”不仅指正理派的逻辑学说,还包含陈那之前的一些瑜伽行派思想家所奉行的逻辑学说。
②在“古因明”中已有佛教思想家提出宗、因、喻三支作法,陈那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完善。
③参见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
④“因三相”的理论最初见于无著的《顺中论》,若耶须摩论师提出
…… 206
印度哲学991
“异品遍无”意为:全部异品都必须不具备因的性质)
①。陈那在“因三相”的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他侧重研究了“因三相”中的“同品定有性”和“异品遍无性”
,提出了著名的“九句因”的学说,用“九句因”来确定“因”的正确与否。
陈那认为,因对同品和异品有九种可能的关系,即:同品有异品有、同品有异品非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同品非有异品有、同品非有异品非有、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同品有非有异品有、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陈那认为,上述“九句”中的第二句因在同品中遍有,在异品中遍无;第八句因在部分同品中有,在所有异品中无,都符合因三相中后两相的规定,因而是正因,其它七句因由于不符合因三相中后两相的规定,因而是似因②。
陈那在论述推论的错误时,除了“九句因”中的七种不正因之外,还列举了十四种“似能破”等。他的弟子商羯罗主又举出有三十三过。这些理论在本质上(或在大部分内容上)与《正理经》中所提出的五种“似因”
,二十四种“倒难”等类似。
总之,陈那新因明学说的几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三支作法、因三相中的后二相和九句因。其中前二者是他对前人理论的吸收和完善,“九句因”则是他的创新。
在陈那之后,佛教诸思想家中对印度逻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法称(约7世纪)。法称著有大量因明学著作,有所谓
①参见末木刚博著:《新因明的逻辑》(载《因明新探》,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第278—283页;并参见《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5—406页。
②关于“九句因”的详细内容可参见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集量论》等因明著作。
…… 207
02印度哲学
“因明七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理滴论》(Nyāyabindu)。
此典不仅在古代对印度逻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近现代受到世界各国逻辑学界的高度重视,被西方学者作为研究佛教因明学的典型材料。法称曾向陈那的弟子自在军(I′s′
varasena)学习因明,对陈那及其弟子的学说是较为熟悉的。
根据《正理滴论》等著作,他在因明学方面的主要特点是:首先,进一步丰富了“因三相”的学说,认为具备三相的因又有三种:不可得的,自性的,果性的①;其次,主张改造三支作法,提出废除喻支,把同喻体和异喻体归入因中②;最后,更为细致地探讨了推论中的过失问题,对宗过、因过、喻过都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第四节 印度其它派别的逻辑观点及新正理派
除了正理派和佛教之外,印度哲学中的其它一些流派也或多或少地对逻辑问题作了探讨。当然,这些派别在这一问题上所倾注的精力无法与正理派及佛教相比。
数论派与胜论派对逻辑问题的见解主要集中在其关于比量的论述上,数论派把比量分为三种③,胜论派分为五种或四
①具体解释可参见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331页。
②法称提出了这种看法,但并未坚持一定要把喻支排除出论式。
③参见真谛译:《金七十论》卷上。
…… 208
印度哲学102
种①。弥曼差派的逻辑学说主要体现在此派主张的诸量中的四种量中②。
此外,耆那教、吠檀多等派亦对逻辑问题有所涉及,如耆那教的判断形式理论,吠檀多派关于比量的观点等等。这些理论总起来说在印度逻辑发展史上影响不是很大。具体内容从略。
大约在12世纪后半叶,新正理派在印度的米提拉(Mithila)地区兴起。
新正理派的奠基人为克伽自在(Gan。
ges′a)
,他的主要著作是《谛如意珠》(Tatvacintāmani)。这部著作有不少注释,其中较为重要的是15世纪的筏苏提婆。复勒筏伯玛(Vāsudeva
Sārvabha
小说推荐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哲学辞典
- 作者[法]伏尔泰译者:王燕生译者前言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在近代法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异常深远,可以说超过了许多法国大思想家,有些史学家甚至说若没有伏尔泰便哲学、散文各个方面都有杰作,而宣传启蒙思想的活动则是他战斗的一生中最突
- 最新章:第155章
- 自然哲学
- 作者[德]莫里茨·石里克【由文】原编者序 自从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莫里茨·石里克被一个疯子杀害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年。不仅在奥地利,而且在全世界的哲学史上,石里克已留下了他个人的痕迹 石里克给他的朋友们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其原因何在?他的目标不是在于要发展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教导一
- 最新章:第20章
- 艺术哲学
- 作者[法]丹纳,傅雷 译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一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第一步毫不困难。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
- 最新章:第81章
- 老张的哲学
- 作者:老舍第一老张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他的宗教是三种:回,耶,佛;职业是三种:兵,学,商。言语是三种: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他的…三种;他的…三种;甚至于洗澡平生也只有三次。洗澡固然是件小事,可是为了解老张的行为与思想,倒有说明的必要。老张平生只洗三次澡:两次业经执行,其余一次至今还没有
- 最新章:第33章
- 西方哲学史
- 作者[英]罗素译者:何兆武、李约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 卷〔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 译商 务 印 书 馆196年。北京 2BertrandRuselAHISTORYOFWESTERNPHILOS
- 最新章:第238章
- 法哲学原理
- 作者[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译者:范扬、张企泰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 贺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他总共讲授了《自然法与国家学或
- 最新章:第86章
- 哲学的改造
- 作者[美]杜威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的改造〔美〕杜 威 著许崇清译 2目 次第一章 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1…第二章 哲学改造中的几个历史因素…1…6第三章 哲学改造中的科学因素…3…1第四章 关于经验和理性的已变的概念…4…5第五章 理想与现实的已变的意义…6…2第六章 论理改造的意义…8…
- 最新章:第28章
- 足球的哲学
- 足球的哲学[作者名 冬天的文字[类别 天下足球[最后更新时间 2013-11-28 11:08:34.0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晚访客[本章字数:206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9-25 22:58:24.0 胡涛兴奋的庆祝着,他向我跑来,一把将我抱起,剩下的队员却无动于衷,这个时候,许家国居然冲进了
- 最新章:第1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