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a)
,他的主要著作是《谛如意珠》(Tatvacintāmani)。这部著作有不少注释,其中较为重要的是15世纪的筏苏提婆。复勒筏伯玛(Vāsudeva
Sārvabhauma)
的注。
新正理派继承和发展了古正理派的许多理论,它与古正理派的重要不同表现在:一方面它对古正理派的许多理论的探讨更为细致,对于逻辑概念、术语的分析更为严密,另一方面吸收了胜论派的一些思想,把二者(正理派与胜论派)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继承古正理派的学说方面,新正理派着重吸取古正理派关于四种量(现量、比量、譬喻量、圣言量)的学说,而其逻辑理论,则又集中体现在它对比量和譬喻量的论述中。关于比量,新正理派增加了有关神的内容(自在天比量)。新正理派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极为维护正理派的地位,努力反驳其
①参见人A。
E。
高夫(Gough)在《迦那陀的胜论经》(The
Vais′eshika
Aphorismof
Kanāda,新德里,1975年)一书中译的《胜论经》9,2,1及其注释(第280—283页)。此外,亦请参见慧月的《胜宗十句义论》。
②即比量、譬喻量,义准量、无体量。具体内容可参见甘格那特。吉哈(Ganganatha
Jha)编:《前弥曼差史料》(Pūrva-Mīmām。
sā
in
Its
Sources)
,巴纳拉斯印度教大学1964年版,第89—146页。亦可参见S。拉达克里希南著:《印度哲学》(Indian
Phi-losophy)
,第2卷,伦敦,1931年,第378—395页。
…… 209
202印度哲学
它派别对正理派的攻击,它着重批评了后期弥曼差派。新正理派的活动中心后来转移到纳瓦德维帕(Navadvipa)。
此派后又称为奴地阿派(Nudea)或孟加拉派,对后期印度逻辑学的发展亦有一定推动作用。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概括: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古代印度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印度早期的逻辑理论最初与印度古代的辩论术直接相关,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辩论工具特性。这一方面使它在印度古代的社会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另一方面,从纯逻辑角度看,印度的早期逻辑,特别是正理派及佛教古因明的理论显然带有重复的和不够严谨的成分。以陈那和法称为主要代表的印度新因明学说对印度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改造了旧的“五支作法”的推论式,删除了印度早期逻辑学中的不科学成分,确立了以“三支作法”为中心的新的逻辑学说,对宗、因、喻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新的规定和探讨,用“因三相”
、“九句因”及新的关于推论过失的理论等去充实和完善“三支作法”
,使宗、因、喻三支结合起来导出的结论更具有必然性,把印度逻辑学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严密的科学体系。此外,在印度哲学中,无论是把逻辑理论作为主要探讨对象的流派,还是在论述其它哲学问题时附带论及逻辑内容的流派,所提出的逻辑思想都有相当深度。
这使印度古代逻辑学取得了与中国名辩学、希腊逻辑学鼎足而立的地位,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宝库。
…… 210
印度哲学302
第八章 量 论
印度古代各哲学流派一般都有各自特定的“理论模式”
①。这些特定的理论模式在各派产生时大都已经形成,其后不断巩固,一直延续到近代,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各派的具体哲学思想内容,一般都包含在这些理论模式之中,虽然后代的哲学家实际在理论上也经常有重要的发展,但在总体上是不超出这些自古而来的理论框框的。
在印度哲学中,不仅有各派一般都受某种理论模式束缚的现象,而且还有许多派别的某类理论共同受一种理论模式束缚的现象。
如印度哲学中有关认识论方面的学说就是如此。
印度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流派的认识论都或多或少地与一种理论模式相关联,这个模式就是关于“量”的理论。
当然,印度各派哲学的全部关于认识论的思想不能与“量论”完全划等号,但是,说印度哲学中的相当多的认识论思想包括在所谓量论中是不过分的。以下对印度除佛教外的各主要哲学流派的量论作一简要的叙述和对比分析。
①如胜论派的“句义论”
,数论派的“二元二十五谛”等等。
…… 211
402印度哲学
第一节 量的定义及各量的一般内容
“量”
(pramāna)一词的梵语原义为“度量”
、“标准”等。
在印度哲学、宗教中主要指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或来源。
印度各哲学派别都有自己的量论。各派的量论尽管在其哲学体系中地位不同,解释各异,但从印度哲学的总体上看,量的种类是有限的,各派对某一具体的量的解释也时常是接近的。因此,首先对各种量在印度哲学中的一般含义作一概括性的说明,对我们分析各派量论的差别及意义是必要的。
印度哲学宗教文献中提及的量有多种,此处解释八种:1。现量(pratyaksa)
,通常指感觉。它是感官与外物直接接触后产生的,是人的认识产生的最初形态和最基本方式。
现量经常被认为是其它量产生的基础。
2。
比量(anumāna)
,指在现量基础上,根据事物间的特定联系,从已知推论未知的思维形式,大致相当于我们现今说的推理。各派对于比量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有种种分类。
3。圣教量(s′abda)
,亦称“声量”
、“圣言量”等。指借助权威者的意见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尤其指通过本派所尊奉的圣典的言论或启示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正统婆罗门教的各派中,圣教一般就指吠陀中所记述的各种言论和教诲。
4。
譬喻量(upamāns)
,即类比。
指根据已知物与未知物的相似来认识未知物。如某人先前不曾见过野牛,但听说野牛与家牛很相似。后来他进入森林中,看到一个类似家牛的动物,根据野牛与家牛相似的知识,他确认这个动物就是野
…… 212
印度哲学502
牛。这种获得知识的方式就是譬喻量。
5。
义准量(arthāpati)
,指在认识或判断某一事情时,借助于对另一事件的假设或推想。如听说某人白天不吃饭,但仍肥胖。为解释这一矛盾,可设想此人夜里吃饭。以此获得一种认识。
6。无体量(abhāva)
,指观察到某处没有某种东西,因而产生不存在某事物的判断。如见桌上没有陶罐,因而产生没有陶罐的认识。这也被认为是一种认识来源或方式。
7。
传承量(aitihya)
,指一种传言,这种传言不指明它最初是由何处产生的,如传说某树上有一妖怪。
8。
随生量(sambhava)
,指根据包含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的存在来认知这一事物的存在,如某一事物是另一事物的第四部分,根据另一事物的存在即可以推知这一事物的存在。
以上列举的八种量中的前六种是印度哲学各流派中较经常提到的,但各派对这些量并不都承认,对承认的量的具体分类也不完全一样。以上的解释仅是一般性的,至于各派量论的详细情况则需结合各自哲学体系作具体分析。
第二节 各派量论的主要观点
一 顺 世 论
顺世论是印度古代很特殊的一个哲学流派。在印度哲学中,一般的派别都在其体系中不同程度地掺入宗教思想的成分,都讲轮回与解脱。唯独顺世论例外。从现有的资料中基
…… 213
602印度哲学
本找不出宗教性的成分。由于顺世论的系统典籍
小说推荐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哲学辞典
- 作者[法]伏尔泰译者:王燕生译者前言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在近代法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异常深远,可以说超过了许多法国大思想家,有些史学家甚至说若没有伏尔泰便哲学、散文各个方面都有杰作,而宣传启蒙思想的活动则是他战斗的一生中最突
- 最新章:第155章
- 自然哲学
- 作者[德]莫里茨·石里克【由文】原编者序 自从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莫里茨·石里克被一个疯子杀害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年。不仅在奥地利,而且在全世界的哲学史上,石里克已留下了他个人的痕迹 石里克给他的朋友们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其原因何在?他的目标不是在于要发展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教导一
- 最新章:第20章
- 艺术哲学
- 作者[法]丹纳,傅雷 译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一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第一步毫不困难。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
- 最新章:第81章
- 老张的哲学
- 作者:老舍第一老张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他的宗教是三种:回,耶,佛;职业是三种:兵,学,商。言语是三种: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他的…三种;他的…三种;甚至于洗澡平生也只有三次。洗澡固然是件小事,可是为了解老张的行为与思想,倒有说明的必要。老张平生只洗三次澡:两次业经执行,其余一次至今还没有
- 最新章:第33章
- 西方哲学史
- 作者[英]罗素译者:何兆武、李约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 卷〔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 译商 务 印 书 馆196年。北京 2BertrandRuselAHISTORYOFWESTERNPHILOS
- 最新章:第238章
- 法哲学原理
- 作者[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译者:范扬、张企泰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 贺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他总共讲授了《自然法与国家学或
- 最新章:第86章
- 哲学的改造
- 作者[美]杜威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的改造〔美〕杜 威 著许崇清译 2目 次第一章 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1…第二章 哲学改造中的几个历史因素…1…6第三章 哲学改造中的科学因素…3…1第四章 关于经验和理性的已变的概念…4…5第五章 理想与现实的已变的意义…6…2第六章 论理改造的意义…8…
- 最新章:第28章
- 足球的哲学
- 足球的哲学[作者名 冬天的文字[类别 天下足球[最后更新时间 2013-11-28 11:08:34.0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晚访客[本章字数:206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9-25 22:58:24.0 胡涛兴奋的庆祝着,他向我跑来,一把将我抱起,剩下的队员却无动于衷,这个时候,许家国居然冲进了
- 最新章:第1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