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蒙蔽世人》第33章


最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还是丝路海鲜餐厅。在举目可及的小小空间里,竟可引你穿过漫长的丝绸古道,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和史诗气魄。这里原本是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二楼墙上现在又绘制了敦煌佛窟的壁画。我们都知道,伊斯兰忌食大肉,和尚不杀众生,能把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和中国仿唐菜的大鱼大肉“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便是丝绸之路了。于是,当服务小姐身着盛唐服饰,餐厅里飘着“酸辣驼蹄羹”的荤香的时候,真主谅也不怪;当烹饪大师王思明的“佛跳墙”上席之刻,在二楼跏趺而坐的释迎牟尼佛,怕也保持不住脸上那凝固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微笑,要跳墙而下了。
用餐的客人当然都很开明而且有悟性,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如此罢了。
离开古长安向西,是荒凉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丝路海鲜厅请来的艺术家用古琴、古箫以及更古老的笙、埙之类,奏出苍凉动人的西部古调。尤其是埙,据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常常一曲终了,余音绕梁,闻者纷纷索来细观,不过一个泥瓮,数个音孔,玩味之下,叹为观止。
距丝路海鲜不远的锦园餐厅则另是一番景象。这里灯光灿烂,鼓乐齐鸣,金蛇狂舞也罢,雨打芭蕉也罢,烘托着广东菜馆里通常追求的那份热闹。一个新搭起来的酒架,别开生面地布满了一面墙,颇添生意盈旺的气象。门厅处设了小台,供奉了一尊笑容可掬的财神,有的客人进膳之前,先要双手合十,一躬三拜。说不定就因为供了这尊财神,“锦园”的那些服务生和服务妞们也快要发财致富了。
从四季厅走步,逶迤前进,穿过阳光充沛的茶廊,你可以看到锦园餐厅、三十年代、日本餐厅依次排列。日餐“桔泉”的对面,桃李成蹊,郁郁葱葱的乔木和灌木,掩映着直通二楼的玻璃天井。在砖石钢木铺陈的室内,不期然出现这样一个“摇树一身雨,摘花满手香”的别境,使人忽生柳暗花明、一顿一挫的节奏感和圆满感。在出“桔泉”而左行的大道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若问酒家何处有,灯笼底下“又一村”。“又一村”墙上的蓑衣斗笠,碾子上的鸡蛋麦穗,无不充满生机,又野趣盎然。
闻“又一村”茶叶蛋的香气,聆丝路海鲜的丝竹悠悠,观对面新开的朝鲜烧烤餐厅的辉煌灯光,你可以断定,从四季厅到这里,已经构成了北京最长的一条室内食街,这条食街的尽头,就到达了在北京的美食家当中享有盛誉的上海风味餐厅了。
上海风味餐厅就像一个昔日独领风骚,如今红颜老去的少女,只有重整新妆才能无愧于她已有的声誉。我们已决定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把大上海今昔变迁的无限的沧桑感,有力地示范出来。城隍庙的窗户,江南的小桥,英国式的别墅,着意点染着这个中外经济文化最早的交汇点的城乡风情和殖民地遗迹,给那些熟悉旧上海的海外游子们增加许多寻根的话题。
二楼的多功能厅则是以黑色的地毯和粉色的家俱在中外大宴会厅的色调设计上独树一帜的。改造后的多功能厅的灯光照度加强了一倍半,其典雅辉煌,已经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赢得了不少喝彩。多功能厅的墙是蓝色的,它常使我想起小时候老师形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时常用的一句顺口溜:“蓝蓝的墙,柔软的床,油炸馒头蘸白糖。”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早已超过“油炸馒头蘸白糖”。这种“资产阶级的标准”了,但蓝蓝的墙作为公认的一种典雅的视觉享受,恐怕还要延续很久。
多功能厅外,整个二楼的墙壁也重新做了粉刷,地面换上了树叶型光点效果的美国地毯,丰富了由于撤除画廊柜台而变得极为宽阔的二楼走廊的色彩。最引人注目的是架在观光梯外的大鼓,这鼓不仅作为中国古代祭祀和战争的用具象征着文化和历史,而且在宛如一轮暗红满月的鼓面上,一只跃然而出的白兔依稀可辨,因此得名“红月玉兔鼓”,陡增了它的观赏价值。
在今年饭店全部更新改造工程中最重要的一战,恐怕就是饭店大堂的改造了。由于那块世界最大的艺术壁毯的永恒魅力,在整个大堂的气氛中,“莽昆仑”的主题已经势不可夺。因此,所有喧宾夺主的改造设计方案均被否决。我记得几年前曾有一位香港的风水先生危言耸听,说昆仑饭店大门朝北犯了忌讳,幸亏这块“莽昆苍”的壁毯,使饭店背靠大山:于是在阴阳学的意义上,这壁毯已成了昆仑的镇楼之宝。这位“云游方士”还援引《易经》的指示:大门朝北须饰之以黑,才能通达顺利。我们这次对大堂的改造恰恰就是在加强亮度的前提下,将大堂天花用一直延伸到楼外雨棚的黑色网格罗织起来的。也许你早已注意到,大堂里新开出的丝毯店、玉器店和书店已经“天下乌鸦一般黑了。”我要声明的是:起用黑色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服从。而且文王演周易,一向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开端,《易经》所示,也说不定言中了自然界阴阳刚柔动静之间的某些大原理和大法则呢。
从局部看昆仑饭店的许多地方是非常欧美式的,最近要改装的22楼商务俱乐部、21层以上行政楼区、五楼写字间和二楼会议室,其样式都比较现代也比较欧化。但从饭店的整体布局上看则很鲜明地表现出中国古典的结构特征。它不像西方哥特式建筑那样高耸人云,以幽闭和巨大的室内空间使人的观赏快感在瞬间达到顶点,而是平面铺展,纵深曲折而又实用的厅堂群体,她的宏大带给人的惊讶是在游历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这种通过时间才贪图到的空间感表现了中国建筑布局可游可居的人间情味,使你能隐隐体验出某种人生的舒适和对环境的主宰。
在游历过昆仑饭店这些刚刚修葺和正待修葺的胜景后,我们又站到了中西合“壁”的面前。这时我们更明确地意识到,这面墙确是我们企业文化和企业风格的一个象征。当你用最后一瞥看到墙上的那幅用刀镌刻出来的楹联时,难道不觉得紫气东来吗?
上联:风月双清云霞五色,下联:诗书三味山水八音。大字横批:人杰地灵。
4,金台夕照,紫气东来
金御台是我参与设计的一家中餐厅。因为餐厅的经营风格定位在中西合璧的新概念中国菜上,所以整体设计也同样采用中西结合、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风格,由我与设计了全球多家君悦酒店的美国著名设计师MR。ROBERT BILKEY、MR。OSCAR LLINAS共同完成。
金御台所在的财富中心原是清代镶白旗满蒙军队的校场,校场中有一个高台史称金台。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巡幸至此,发现在此台上观看夕照的时间最长,遂亲笔御题“金台夕照”四字,成为燕京八景之一。2002年初,长2。7米的乾隆御制“咏金台夕照”诗碑文于财富中心建设工地被挖掘出土,石碑旁亦发现古代大型夯土台遗迹,再次证实此处确为“金台夕照”原址。
“金御台”占地面积一千余平方米,是目前CBD中央商务区里最顶级的中餐厅。餐厅入口处,矗立着一个长方形的雕花玻璃屏风,鱼水图案祝愿着滚滚财源,富富有余。屏风镶嵌在深紫色聚酯漆木框内,色彩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明清宫廷家具的上选之材紫檀木,并饰有点点金粉隐隐闪现。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种用细节来表现华丽的设计随处可见。例如餐厅所有使用墙板全部采用橡木,并在橡木中手工擦入金粉,增强光泽,显现低调的奢华风格。
转过屏风,与酒吧遥相呼应的半圆形的巨大酒柜扑入眼帘,各种名贵红酒铺满半壁。宾客等位时,可以在此浏览美酒,闲谈小憩。
进入大厅,视线豁然开朗,整个餐厅的天花四周,都装饰着洋溢浓郁法国古典风情的宽幅香槟银箔饰线。座椅以紫色与绿色相配,对称摆放。圆形大厅的中央,悬挂着一顶巨大的水晶吊灯,如高屋建瓴,水银泻地。围绕在水晶灯下,是一圈紫色的丝绒沙发与座椅。大厅中心的外缘,由舒适的卡式沙发环绕,纯丝的沙发靠背装饰着法式剪丝腰果花图案,座垫则使用现代感的仿丝质地面料包裹。大厅四周铺设着黄绿色的玉石地面,在底灯的照射下就像一条玉河轻轻流淌,正应了中国风水中“玉带缠腰”的美好寓意。
整个餐厅都在圆形的设计中错落有致。地面与天花形成圆套圆,在视觉上十分舒适婉转。地面与天花以8字形交相辉映,取意“天地圆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