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武天魔》第99章


经过这些时日的提升,苏长生这具身躯的资质硬生生从上上等提升到了得天独厚,天赋异禀的妖孽程度。
至于为什么苏长生要这样暗搓搓地修炼,那就不得不从河东裴氏的来历和家风说起了。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族规所限,不得已而为之。
河东裴氏乃是当世第一等的世家大族,与陇右武家豪宗不同,裴氏一族乃是诗书传家的士族门阀,素来都是以文章为重,重德不重威,重文不重武。
虽然这数百年来,身处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裴氏族人基本都会修炼强身护体的武学,甚至对带兵打仗也并不陌生。
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乃是当世士子必备的素质,裴氏一族中也不乏武学精深的一流高手。
但是,作为千年文华世家,有些观念却是永远都难以改变的,比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比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种固执的观念,乃是深入骨髓,镌刻在裴氏族人血脉传承之中的烙印,根深蒂固。
所以裴氏子弟一般在六岁前是只准读书识字,绝不允许接触武学之道的。
之所以有如此规定,便是为了避免后辈子弟沉迷武学之道而耽误了诗书文章的学习。
裴氏一族的掌权者们固执地认为:先文后武能够有效地避免族人沾染上逞凶斗狠的武夫习气,诗书文华,乃是裴氏一族立身之本,最为重要的根基。
若是后辈子弟中出了粗鄙不文的武夫,裴氏一族的族老们估计都恨不能一头撞死在耻辱柱上,死后都不得安宁,为祖宗蒙羞而万劫不复,永世沉沦于春秋之诛。
所以裴氏族规明文规定:族中子弟只有在六岁之后,才能接触兵法、武功、射箭、骑马、驾车等等这些东西。
即便是如此,这些东西也只能当做辅修课程,绝不能超出君子六艺的范畴。
当今世道,文武并重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裴氏族规当中,以文为主,以武为辅,文为本,武为技的主次顺序是万万不可以颠倒的。
本来按理来说,早几年,晚几年开始修炼武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先文后武对于武学之道的修炼甚至还有一些助益。
因为越是上乘的武功,便越需要渊博的知识底蕴作为支撑,否则根本无法理解和感悟高深武学中的道理。
每一位绝顶高手,必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之士,无论是释道儒还是逐渐沦为魔门的诸子百家残余诸脉,尽皆如此。
话本中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却练就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的人物,纯粹是编出来糊弄愚民百姓的。
但是苏长生终究不是寻常孩童,转生三世的他早已习惯了执掌力量,伟力归于己身的感觉了。
在传承天地中,高居众生之巅,威凌天下的经历,更是铸就了苏长生睥睨天下的高傲。
而且由于并未受到胎中之谜的困扰,苏长生本尊身上的修为虽然不能带入此方天地,一身渊博的学识却依然存在于他的记忆中。
所以苏长生此时虽然我幼童之身,眼界,见识和心性修为,却远非常人所能及。
诺大的河东裴氏,能在这些方面与他比肩的,估计一个都找不出来,是否先奠定文学基础,对苏长生而言并无太大的意义。
而且在婴儿时期,襁褓中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那种任人摆布的屈辱和无力感,早已经让苏长生的耐心消耗殆尽了。
在三岁后,到了可以习武的年纪,他又岂能白白浪费?
但是作为河东裴氏的嫡脉子弟,身份尊贵的苏长生无论走到哪里,从来都是前呼后拥的。
即便是睡觉,如厕的时候,身边都会跟着两个贴身服侍的婢女,哪里会有独处的机会?
不得已之下,苏长生只能煞费苦心地创出这一门画风鬼畜的奠基之法,暗戳戳地偷偷修炼。
不过由于年纪尚幼,苏长生还是以促进身体的自然发育为主,并未急于修炼内功,凝聚内气。
因为这个阶段正是精气神急速增长的时期,现在开始炼精化气,不啻于是揠苗助长。
精气神之间的平衡一旦被破坏,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更会损害身体潜力,自断前程。
所以苏长生也跟其他刚刚开始习武的幼童一样,只为了伸展筋骨,强身健体,促进气血的增长罢了。
当然啦,就算没有这些限制,苏长生也不敢贸然修炼内功,凝聚内气。
苏长生若仅仅只是表现得天资聪颖,身体健壮,气血强于寻常幼童,还可以用天赋异禀来解释。
但如果在从未接触过武功的情况下,莫名其妙便踏入修炼之门,成功凝聚内气,恐怕妖孽转世的这顶帽子,就得结结实实地扣在他头上了。
虽然这并不没有冤枉他!
第125章 第一二四奇异世界生猜想() 
河洛漩涡,万界生灭,如虚如幻,似是而非。
苏长生年纪尚幼,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只能安心等待身体的成长,以待天时。
然而身体的局限挡不住思想的翱翔,苏长生闲暇无事除了旁敲侧击地了解着外界的一切之外,便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河洛漩涡中的生灭虚幻世界,到底是什么?
一开始,苏长生以为传承天地乃是邵子祖师的记忆所幻化,一切种种,皆乃幻象。
后来经历了许多,这个猜想不攻自破,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传承天地中,属于邵子祖师的痕迹其实少之又少。
所以苏长生便又猜测,莫非是邵子祖师以大神通,大法力抽取历史片段而成?
然而阳神超脱之后,三生石内的河洛漩涡却又让他推翻了这个猜想。
河洛漩涡中的虚幻世界何止亿万?许多气息明显不属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痕迹,抽取历史片段的猜想虽然大胆,却也并不十分靠谱。
苏长生苦思冥想,思绪飘飞,心中闪过无数大胆的猜测,脑洞大开。
苏长生第一世在地球上,乃是一个扑到深渊的写手,专门靠在一个名叫起点的网站上编写谋生。
这段经历乏善可陈,堪称庸碌无为,却也造就了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天马行空的脑洞。
所以苏长生结合着地球道门传说,天魔世界的经历和穹天武道世界的种种秘闻,心中却是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在地球道门传说中,地仙居于福地,天仙往来洞天,又有大千世界,恒沙生灭小千世界的种种传闻。
天魔世界中,顶级虚冥天魔演化世界,化身天道之主,执掌造物权柄的例证历历在目。
而穹天界中关于天人道果的只言片语传说中,亦有提到:天地灭而身不灭,圆满足俱,自成天地之类的描述。
大道殊途同归,终上所述,苏长生猜想:莫非这万千虚幻世界便是邵子祖师自开一界的试验品?
若果真如此,最后证就天人,羽化飞升而去的邵子祖师最后必然是成功了。
那么这万千虚幻世界,岂不是记载着邵子祖师证道天人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痕迹?
每每想到此处,苏长生都不由激动得脸色潮红,不能自已。
若是他的猜想成立,那就特么的赚大发了!
境界未到,妄自揣测,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苏长生澄澈的道心瞬间聚起一道精纯的念力,将心中积蓄的繁琐杂念尽数斩灭,眼中恢复了清明。
天人大道太过遥远,非是苏长生如今的境界可以揣度的,但是这方天地的虚实,苏长生却已有几分明悟。
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
苏长生一身浩瀚雄浑的真气修为虽然没有随着一起转世,甚至强悍的神魂修为也是十不存一,但是他的眼界见识和一颗清微澄澈的道心还在。
道心唯微,道心唯危,澄澈通明的道心让苏长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保持着虚极清静的心境,充满着微妙的灵性。
道藏有云:万物皆空,一灵不昧,所谓真灵便是人在灵魂未衍,血肉未生之际,便已存在的一点先天灵光。
乃是万灵生命最根本,元始的存在,亦是天地无极,万灵一炁中最细微,最基础的构成之一。
多次转世重生的经历,造就了苏长生最为独特的真灵,尤其是这两次虚幻的轮回,让苏长生对万灵一炁的先天灵光体悟得更加透彻。
只要真灵尚存,苏长生无论转生多少次,转生到何等物种体内,通过真灵的锚定,衍化出来的灵魂,皆是苏长生。
真灵,道心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