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留索夫日记钞》第20章


句!所有在场的人都成了它的“受害者”,那个周五晚上也 成了它的“受害者。”我的天!这真是那个弗伐诺夫吗?他 现在真成了他称之为“镀锌尸体”的那种人了,而且也许 很久以前他就已丧失了生命。 弗伐诺夫朗诵完就走了。……人们开始交头接耳,伸 展一下僵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双腿。罗克维茨卡娅对我说, 她本想送我一本她的诗集,但很抱歉,她一时没能找到。 梅列日科夫斯基也走过来与我寒暄了几句,显然是为了和 缓我们以前的紧张关系。他对我说:“像凡人那样生活是最 难的。”他似乎把这视为他的新发现。“但这些早已是陈词 滥调!”至少我有权力这样对他说。 后来,在人们的要求下,我朗诵了《尘土的精灵》。说 实在话,我对这首诗并没有多少热心,但令我吃惊的是, 这首诗居然大获成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首诗很精彩。 梅列日科夫斯基说这首诗有“独特的意象”,并问我为什么 要把尘土的精灵想象成猩红色。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争论起 来。最后,我执拗地说:“因为我不相信它们真的是灰色 的。”梅列日科夫斯基说:“这倒是一种比较好的解释。” 争论这才趋于平息。在人们的请求下,我重又把这首诗朗 诵了一遍。斯鲁切夫斯基把诗稿要了去,打算用在《普希
第 104 页
金选刊》上。他这样做并不明智,因为这首诗有很多地方 写得比较粗糙。然而,除了他,还有另外两位编辑也向我 要稿子。 之后是罗克维茨卡娅朗诵(《野峰》,这首诗写得很一 般)。巴尔蒙特不愿意朗诵。“他为什么不朗诵?”罗克维 茨卡娅问。“可能是谦虚吧,”我说。“那我为什么要朗诵 呢 ? 显 然, 没 有 他 谦 虚 。 “ ” 你 ”

晚会结束后,我们 人 我、巴尔蒙特和柯尔辛斯 一起去酒吧喝酒,我们先后光顾好几家酒吧,直到
第二天清晨 点。重复做一件事情总不免令人扫兴的。而 且,有一件事常常使我难堪。每次离开酒吧时,我都把柯 尔辛斯基送给我的他的诗集忘在酒吧的座位上,他每次都 要提醒我一下。巴尔蒙特也差一点把他自己翻译的《浮士 德》忘在酒吧里。 〔……〕 月底 〔莫斯科〕〔……〕《哲学问题》上登出了一篇书评, 评我的《论艺术》。措词程度还令人接受得了。斯鲁切夫斯 基寄来一信,告知《尘土的精灵》“不能采用”,因为“诗 歌结构”不规范化。我复信时附了一篇短文,把诗歌逐行 解释了一下



今天去了学校。校园里异乎寻常地热闹,学生们三五
日,勃留索夫写信给斯鲁切夫斯基说:“我要尽可能 年 月 使我的诗适合于被谱写成歌曲,就像民歌在几百年前就被人们唱着 英译者 那样。 ”
第 105 页
成群地谈论着,说谁要是胆敢参加考试,就要把谁揍一 顿 。 〔……〕
月 有一次路过学校,见到学生们个个都无精打采的,因 为闹事的头目已被拘捕。到处都是警察。哥萨克骑兵冷笑 着高高坐在马上,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挥起手中的马 鞭抽打学生。既然社会上的人们和这些军队都用这种态度 (他们讨厌学生)对待学生,那么,“知识界”的示威还有 什么意思呢? 月

考试。考试这场“严峻的考验”,耗费了我很多的精
力。这段时间,我常常从早上
点或比这更早的时候开始
学习,一直到午夜或次日凌晨一点。连用茶和吃饭的时间 都在读书。我把所有的课程都复习了两遍,所有内容都在 脑子里细细过了好几遍。然而,课本上的内容不是过于陈 腐,就是理论性太强,令人反感。所以,考试就像上刑一 样。〔……〕我埋头苦读了两个星期。闹事的学生在向校方 提出抗议的同时,还到处威胁和警告我们这些准备考试的 学生小心挨揍。我们派了几位“使者”去与教授们商谈我 们参加考试的条件,而教授们,尤其是古利尔,却警告我 们的使者,说他们所提的考试条件和要求会导致严重的不
①三月中旬,在彼得堡,由于一些学生遭到警察的殴打,因而触发了 一场学生罢课示威行动,十天之内全俄国的绝大多数学生都罢了课。 名学生因此 这次罢课行动持续了 个月之久,仅莫斯科大学就有
被开除。
英译者
第 106 页
良后果。我和撒弗丁克在通信时都对这一不幸感到悲哀。 所有准备应试的学生到我家集中过两次,一共只有

人,而且彼此间大都不相识。我们讨论制定了复习进度表。 考试时第一门课是写作(



日)我 。
们又派了几位“使者”去见教授们,想从他们那儿探听到 一些题目,古利尔为此又大发脾气:“你们想不复习就参加 考试吗?难道复习一下不好吗?”但他还是答应了一项要求 即告诉我们在复习时哪些题目应引起特别重视。这样考试 时我们多少有所准备。我的作文是有关卢梭的,我觉得写 得很精彩,说到了 世纪法国革命以前的法国状况和卢梭 ”卢梭) , ( “ (给卢梭) ”

对法国革命的影响。……我引用了两句名言:“

克留谢夫斯基在会见我们的“使者”时,态度非常友 好,他暗示考试的题目不是“大平原对……的影响”,就是 《艰难时世》。然而,考试时,他却只出了一个题目(写作 任我们选一题) : 《彼得大帝 考试时古利尔共给了 个题 目, 的改革对俄国经济生活和政治体制的影响》。我们一个个都 愣在那儿,谁也没有准备过这个题目。我们于是要求换题。 交涉了好长时间,克留谢夫斯基才发了慈悲,另指定题目为 “十三、 十四世纪的俄国历史现象”我答得很一般。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又要复习现代史和中世纪史。这个 星期对我来说最难熬了。一方面,担心写作考试是不是通
①〔法〕意即:我并没有预见什么,但我都感觉到了。 中译者
〔意〕意即:别想女人们,学你的数学吧。
中译者
第 107 页
过了,古利尔在我们学生眼里简直就是个暴君,我们都很 怕他。另一方面,历史课的课堂笔记我没有做,所以复习 时不得不把卡列耶夫编的史书从头看起,而不断来访的客 人也常使我的复习受到干扰。弗拉基米尔。吉比乌斯来看 过我,在我这儿坐了 个小时,朗诵了许多诗。过了几天, 巴尔蒙特又顺路来访。然而,对古利尔的强烈的畏惧心还 是迫使我熟练地掌握了现代史的全部内容。中世纪史虽然 稍微差一点儿,但也考得不错。 休息了一天,紧接着又是古文考试。很难。我这次考 得最差的就是希腊语,这是我唯一一门得到“及格”成绩 的课程,原因在于我没有把最后一节翻译出来。幸好这个 题目是索伯列夫斯基出的。我的拉丁文却考得很好,就连 异体字也都写出来了。共同的不幸把我们这些考生联成了 一体,我们都真心诚意地为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同学感到惋 惜。我们都很同情那个姓夏伯留夫斯基的考生,由于他不
知道“狮子亨利”(
) 是谁,维诺格拉多夫
给了他个“不及格”。我们更同情那位托郎克维利茨基,一 位半工半读生(或许是在邮局当差)。他已三十多岁,也许 了,他认真地复习了每门功课,除了古文,因为他不懂 古文。谢弗尔、索伯列夫斯基和“主考官”尼基金都分别 辅导了他三刻钟,但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 获得了一丁点儿古文知识。最后,还是不及格。这次古文 考试对他、对我们都是不公正的,因为对我们一般的考生 来说,考题并不难,甚至简直是戏弄我们:要求我们翻译
),德意志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公爵。
①狮子亨利( 者
英译
第 108 页
出来的最多只有五六行文字! 俄国史考题很难。〔……〕相比之下,其他课程倒还算 容易了。教会史的试卷荒唐得很。〔……〕哲学是我学得最 好的一门课,但也要认真复习,因为一旦有什么不懂的话, 会令我羞愧的。 我们几位已通过考试的学生举办了一次庆祝宴会,但 最后大家不欢而散,我和伊茨维科夫曾在会上为无政府主 义干杯。宴会结束后,我们又一起去过莫斯科声誉最坏的 一家小酒吧。随后的两天,我开始头疼。就这样过了好长 时间,我才从考试这场灾难中解脱出来。到卡斯科瓦诺去 看兰,然后又至邦基(毗邻林斯基公路)去看望巴尔蒙特。 我们边走边谈,见到酒吧就进去痛饮一番,就这样漫无目 的地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