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文官的通常惯例,一遭弹劾就回家等消息,那成化朝的内阁六部恐怕早就空无一人了,所以,刘吉干脆带了个头,顶着猛烈的舆论攻势,死撑着不退。其行为到底有没有正义性,姑且不论,反正后遗症很强烈,那个雅号就是明证。
“似前朝刘瑾,本朝元节这类人,言官弹劾的效果也没多大意义。前者为内官,后者虽无内官之实,但行事却是一般无二,弹劾他们,与弹劾天子无异,很容易形成内外之争。”
听到这里,刘同寿明白他入京之后这段时间,为什么明明招致了清流的不满,但却没人弹劾他了。因为弹劾他,很容易把嘉靖牵扯进来,形象点说,就是他的目标太小,言官很难做到精确打击,就算打准了,也很容易误伤皇帝,所以,就只能干瞪眼了。
“如今你通过科举正途得了功名,殿试后就会授官,有了官职,就要做事,一做事,目标就出现了……到时候,言官只需就事论事,就可以避开皇上,直接攻击你。圣眷若稳固,尚不要紧,你反正也不需顾虑名声,只管硬顶便是,可若圣意稍有迟疑,那就麻烦了。”
说这话时,张孚敬也是很有感触,他这些年的几次起伏,盖因于此。嘉靖的心情变化得太快,太突然,让人很难适应。毕竟施政是慢功夫,动辄以年月计算,方能稍见成效,皇帝朝令夕改的脾气,正是施政,尤其是带点变革意味的施政之大敌。
施政这种事,刘同寿从来就没接触过,说信心十足,那肯定是假的。难题摆出来,他想的脑仁直疼,干脆直接求教道:“老师有以教我。”
“很简单。”张孚敬卖了个关子,“其实皇上的暗示中也有提到……”
“果然有第四层意思?”刘同寿惊讶了。
“你只往出处上想。”张孚敬提示道。
“礼记……嗯,大学?”刘同寿若有所悟,“难道……”
“不错,皇上的意思,就是要你从翰林做起。”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难怪翰林院是养望的清贵之所呢,不做事,当然不会有坏名声了。”刘同寿彻底明白了。
“不错,同寿的领悟力果然非凡。”张孚敬抚掌大笑:“这个道理,即便是老夫,也要到入了官场数年后,才真正想通呢。”
刘同寿摇头叹息,这哪是领悟力高的问题啊,分明就是经验之谈么。当了进士还不算,现在还要当翰林,自己这神棍当得好像有些不务正业哇。
没办法,这就是嘉靖朝特色。
第191章殿试
殿试又称廷试,始创于唐代女皇武则天,宋代形成常制,是科举考试中最后,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会试的名次只是暂时的,在殿试上将会重排,名次高低,与未来仕途的顺畅与否,是息息相关的。
不过,对名次的追求,并不是人人都相同。一般来说,只要不出太大的意外,殿试是不会黜落考生的,名次再低,也有个同进士出身的待遇。
比起考个不上不下的名次,然后在京城苦熬,还不如外放出去当个七品县令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仕途虽然相对黯淡,但好歹能落下些实惠。
正因如此,眼下的考前气氛中,少了几分紧张不安,充斥的,是兴奋和跃跃欲试的情绪。
考生们比官员到得早,寅时未过,便聚在宫门前候着了。当刘同寿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票跟班抵达宫门时,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众士子呼啦啦一下就围上去了,争相拜会今科领班。
同科同年,本来就是最值得珍惜的人际资源,士子们的宦途才刚起步,宦海凶险,多结奥援方是王道。而本科当中,最值得结交的,不是刘同寿还有哪个?
要知道,名正言顺的结交天子近臣,这种机会,一百年都遇不上一次啊!通常来说,天子近臣都是没有功名的,就算攀附上了,得了眼前的便宜,日后也总有被清算的一天。前朝依附的刘瑾的那些文臣,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常情况下的政争失败者。通常都能保全身家性命,只是丢官去职,而刘瑾倒台后,一众党羽都是遭到了全面的清算,身死名裂不说,连家人都无法保全,怎么一个惨字能够形容?
如今则不同。尽管世人皆知,刘同寿是靠神棍的手段上位的,但皇上下了旨。然后朝廷有了公议,准他参加科举,最后他还中了式!不管过程如何。结果就是,他现在已经洗白上岸,摇身一变,成了新科进士,未来的前途无可限量!
这样的潜力股,不上赶子结交,又更待何时?
“刘年兄,在下是无锡王立道,家父晚年由儒入道,在下也获益良多。在下与年兄既是同乡。机遇也有相似处,当真是缘分不浅呐!”
“刘年兄,在下……”
新科进士,年龄普遍在三十岁以上,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五十岁往上,须发已然斑白者,同样大有人在。这些人当刘同寿的叔伯都可以了,但此时却都显得很恭敬,一个个拱手为礼,口称年兄。自我介绍时,也是花样百出,拼命的拉近关系。
倒也不是士子们不知廉耻,只是官场上,讲究达者为先,同年排序的时候,论的是名次,而不是年龄。嘉靖在圣旨中,钦点了刘同寿这个天子门生一个恩旨第215章?”
刘同寿的马屁功夫一般,但他一直牢记三句话不离皇帝的原则,这一手就比其他人厉害多了。这一次,附和声就少了很多,士子们毕竟还未入宦途,脸皮还是很薄地。
不过,也有人表现得更热络了。刘同寿暗暗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在心中,尤其是这个说话的嘉兴沈瀚。
大多数人都围上来了,但也有少数人没动弹,这些都是不信邪的,一个个凝神提气的憋着劲,打算在殿试上来个绝地反击。
这些都是相当出名的才子,都被刘同寿的年旦评给祸害得不轻,其中以川中赵贞吉,安阳郭朴最出名。
赵贞吉是内江人,少有才名,年方弱冠,做的文章就已经隐隐有了大家之风,大儒王敏肃曾高度赞誉,说赵才子的文章可以与汉代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
郭朴的才气略有不及,但先天条件却占了些便宜。安阳郭家乃是官宦世家,离京城的距离也近,不像巴蜀那么闭塞,此外,河南赴考的士人人数也多,因此他的才名在京城更响亮些。
此二人都是心存高远,意图在本次大考中一鸣惊人,结果还没开考,刘同寿的年旦评就已经喧嚣尘上了,等到会试结束,更是俨然成了事实一般。
本来与他二人同来的同窗好友,还颇有不忿之意,私下里没少痛骂始作俑者的小道士,二位才子生恐闹出什么事端来,一直安抚有加,这才平安无事。可会试之后,不用他们劝,那些不平之气就自动消失了,别说骂,连发牢骚的人都没有。
于是,才子们愈发的郁闷了。
皓首穷经,读书有成者,心志毅力都是很不错的。眼下的局面很是艰难,但赵、郭二人仍然没有放弃,而且,斗志比从前还要昂扬。
在小道士魔咒的笼罩下脱颖而出,高中首甲,那么,这个功名的含金量恐怕比寻常的状元还要高几分。想想就知道了,这是踩着对手上位,小道士的名头有多响亮,打破年旦评的人就能引起多大的震动。
怀着这般心思的不单是榜上无名者,还有排名最末的吴山。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吴山和刘同寿算是一伙儿的,依照华夏士人的惯例,窝里斗通常比对外斗争更加激烈。对外尚有妥协的余地,内斗则必须分个上下高低来。
当然,吴山现在还没有出仕,张孚敬的倾向性又很明显,从正常途径,他连刘同寿的边都摸不着,殿试,就是他的最佳时机。
如果单纯想打破刘同寿的预言,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弃考,只要他自己放弃,探花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预言自然破灭。不过,吴山是个才子,不是死士,这种自伤八千,杀敌五百的招数,他是不可能用的。
科举三年才一次,弃了这次,谁知道下次是个什么情形?一个不好,三年就蹉跎掉了,人生苦短,一共才有几个三年啊?
他的打算跟赵、郭二人差不多,他要争一争状元、榜眼的位置。说起来,他也是年旦评榜上有名的,而年旦评的三个名字,早已简在帝心,论条件,比赵贞吉他们好得多。
纷扰间,天已经放亮了,官员们陆续到场,景阳钟响,宫门洞开。
士子们敛容收声,散了开去,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笼罩了过来,决定命运的一刻,即将到来了。
第192章时来运转
先是蟒袍玉带的大学士;然后是身着紫色官袍,腰系金银腰带的尚书侍郎;跟在最后的青袍官?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
- 作者:鲈州鱼 乱世操兵戈,男儿当称雄!汉末三国,是热血男儿永恒的主题,因为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铸就了传奇无数。骑射无双的白马义从;锐不可当的先登死士;攻无不克的陷阵营;名震天下的虎豹骑…名将如雨,强兵如林!在天崩地陷的乱世中,他们纵横驰骋在中原大地之上,掀起了无边烽烟。最强者谁?初平元年,关东群
- 最新章:第1176章
- 明朝第一国师
- 《明朝第一国师》作者 鲈州鱼第1章 涅盘嘉靖初“接下来要播报的是国际新闻”电视里,圆润的女声带着一丝莫名的兴奋,随后画面一转,漆黑的夜空中,一道巨龙般的闪电横跨天际,直直劈在了一座高耸的电视塔塔尖上“昨天夜里,一道闪电击中了多伦多电视塔,多伦多电视塔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筑,始建于”接下来是对那倒霉的高塔
- 最新章:第238章
- 明朝第一人
- 作者:金誉第一章 穿越到明朝 王扬名,浙江余姚人,家住在龙泉山旁,现在是在校大学生。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所以原本在杭州读书的他放假回到了家中,却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个离奇古怪,却又非常真切的梦,这让他困惑不已“状元郎,王某”王扬名努力回忆着梦境,回忆着梦中白衣人所说的话语,希望从中得到些线索。王扬名
- 最新章:第162章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闲妃
- -明朝第一闲妃作者:李羲然局势中原:明正德十五年,武宗于江苏淮安泛舟取乐时落水染病,次年三月武宗朱厚照去世。死后,单传的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后宫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嘉靖帝朱厚熜继位之初,发生了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大议礼之争”朱
- 最新章:第32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弄臣
- 《明朝第一弄臣》作者:鲈州鱼明朝第一弄臣 正文第1卷 弘治是正德的爸爸2012年8月,各大网站的首页上,所有头条都是同样的一则新闻,题目极为醒目“酗酒有风险,寻欢须谨慎”好奇的人点进去一看,都大失所望,切,又是标题党。新闻内容跟寻欢作乐没有半点关系,而是报道了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手工艺大赛中,获多项提名
- 最新章:第940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
- 明朝第一公子(方景)
- 《明朝第一公子》作者:方景“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看看,上
- 最新章:第40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