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回音,但黄锦明显感受到了一股热力,从龙袍之下发散而来,使得他浑身都暖洋洋的。
他偷眼看了看嘉靖的神情,果然,红光满面,红光下面,是一股压抑不住的喜气!
“胡闹!这小家伙,真是会乱来。黄伴,你走一趟,让他消停一点,些许小事,闹得这般动静,告诉他,他这是在扰民,知道么?”好半响,嘉靖才控制住情绪,勉强冷着脸,申斥了几句。
“老奴遵旨。”黄锦如何听不出,皇帝这话与其说是申斥,还不如说是夸奖呢,当然,表面上还是要图个好名声的。
果不其然,他刚退到门前,嘉靖就已经忍不住了,言简意赅的吩咐了一声:“摆驾交泰殿,wωw奇Qìsuu書网叫端妃她们速来!”然后起身就走。
黄锦在殿外又停留了片刻,然后如愿以偿的听到了又一阵酣畅淋漓的笑声,隔着交泰殿厚厚的墙壁,以及整个乾清宫,依然清晰可闻。
胖子笑着点点头,转身往承天门去了,他得去骂人……
第190章嘉靖朝特色
黄锦的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表演技巧和记性还是很过硬的。。)他准确的把握住了尺度标准,将嘉靖的口头训斥,转述成了长篇大论,抑扬顿挫的把小道士好一通骂。
圣训内容相当空洞,翻来覆去,无非小题大作,不够矜持之类的评语,以及重点强调的‘扰民’二字罢了。
不过,这样已经足够了。
围观众迅速领会了皇帝的圣意,并感动得一塌糊涂。
皇上往日的行为虽有些荒唐,但此刻表现出来的,堪称是圣君之姿啊!就为了扰民这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居然把时下的御前第一红人骂得灰头土脸,这是何等的爱民仁慈之心呐!
被骂者的认错态度也很好,不但没半句话辩解反驳,挨完了骂,刘同寿还痛心疾首的忏悔了几句,大有被人抽完左脸,再把右脸送上去的架势。
于是,一副君仁臣贤的场景,活生生的展现在了京城人面前。百姓们忘情的欢呼赞叹着,有些老人甚至抹着眼泪,向后辈们说起了往事,孝宗皇帝当年如何如何,又或自己的爷爷曾说过,更久远的仁宗、宣宗皇帝当朝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清明景象。
君上勤政爱民,官员谦逊自守,传说中的那些盛世,无一不是这个套路。祥瑞,果然是祥瑞连连!绝大多数人都笃信着,大明中兴,就在眼前了。
挨完骂,或者说演完了戏。编剧兼导演,再兼男主角的小道士一脸庄肃的离开了紫禁城,只留下了一个正直的背影,以及让人津津乐道的君臣奏对,让人称颂不已,给今天这场大戏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件事直接引发的后续效应,除了京城又多了一个话题。以及几分喧闹之外,紫禁城中也多了几分喜气。
就在宫门落闸前,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急匆匆的进宫面圣。一谈就是将近一个时辰。谈了些什么,外人无从得知,但是。从后来嘉靖的行为举止中,大致也可以推断个**不离十。
若非高兴的狠了,交泰殿怎么会一直到丑时还灯火通明?光是亮灯倒也罢了,可周围回荡着的,那如泣如诉的低吟声又算是怎么回事?
知道的,明白这是万岁爷在民间得了好口采,又拥有了真正的祥瑞,所以兴奋难耐;不知道的,还以为皇上微服出宫参加了科举,一举中的了呢。
“同寿啊。今天的事情,你办得很好,皇上很高兴,不过,你不能自满。以后要再接再厉,精益求精才好。正如圣贤们在书里写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骂完人,回去复命。然后黄锦就再次被嘉靖打发出宫。名义上是让他去民间采风,以免有小人蒙蔽圣听,导致内外沟通不畅,实际上,嘉靖就是让胖子给刘同寿带话来了。传话,本来就是太监们最重要的本职工作。
“多谢黄公公的指点,同寿定会时刻谨记在心,不辜负此番殷殷期许。”刘同寿连忙起身,恭恭敬敬的躬身一礼。
他不是在对黄锦恭敬,而是对胖子身后的嘉靖,表示谢意。最后那段话,出自《礼记。大学》,肯定不是黄锦在掉书包,而是嘉靖的原话,这里面的意思,有好几层。
首先,殿试出题的是嘉靖本人,会试的题目出自周礼,殿试承接一个礼记也算是顺理成章,嘉靖就是要帮忙作弊,让他提前准备枪手赶稿了;
其次,嘉靖对刘同寿刻意帮他营造出来的亲民形象很满意,暗示刘同寿的枪文要往这个方面靠拢;
最后,满意之余,嘉靖又对刘同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止于至善,意思就是让他不能骄傲自满,在皇帝羽化飞升之前,都不能稍有懈怠。科举已经差不多了,那么,某些皇帝重点关注的项目也差不多该提上日程了。
以刘同寿目前的水准,就只能领会出这三层含义了,还有没有其他,恐怕得问过老师张孚敬才能做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嘉靖用这么直白的方式给出了指示,代表的,是罕有的宠爱和信任,投桃报李,刘同寿自然要表现得恭敬些。
“同寿的忠勤之心,昭示日月,上天自有明鉴。”黄锦眯着眼睛,笑得十分欣慰。他现在看刘同寿,真是越看越爱,只恨对方不是中官,否则他肯定要把其他干儿子尽数赶走,然后搭块板,把这位小神请回家去供起来。
“万岁爷已经决定了,今年的殿试会提前,这几天,你要好好准备,另外,万岁爷交代的事,也得抓紧了办。”想了想,黄锦又哑着嗓子补充了一句:“须知:万岁爷已经快两个月没服丹药了,虽说喜事连连,精神尚好,可是……同寿,你懂的。”
“下官明白。”刘同寿郑重答道:“小侄自有主张,伯父只管放心。”
“嗯,好。”黄锦眼睛眯得更细了。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快,领悟快,见机也快,自己这边刚动了点亲近的念头,刘同寿就已经顺杆爬上来了。而且还表达得很清楚,伯父什么的,属于私底下的关系,不会拿到台面上来说。
任务已经完成,黄锦也不敢多留,急急从后门溜走了。私底下怎样都好,但明面上,他却不能和刘同寿太亲近了,否则很容易引起皇帝的不满。
这一内一外的,有联手蒙蔽圣听的可能性啊。
黄锦前脚刚走,张首辅后脚就进了门,一见到刘同寿,便呵呵笑道:“同寿呐,你这门可不是一般难进呐,如今京城内人皆道:千金求一晤,阶下候三旬。纵为堂上官,不及一道童。说的就是你啊。”
“哦?”刘同寿微以皱眉。他最近太忙,还真就没怎么理会这些风传,这谒语明显是冲着他来的,“又是哪个不死心的跑来招摇,真是……老师,这招数,有用?”
“用处不大。但总是个麻烦。”张孚敬欣然笑道:“不过,你那夸官之举一出,这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老夫之所以提起此节。主要是想提醒你,今后,你也是朝廷的士大夫了。获取前途的同时,对文臣适用的那些规则,对你也有约束效应了。”
“比如这些谣言?”
“谣言只是前奏,有心人将其放出,然后暗中推波助澜,待其形成一定声势,就会有言官风闻奏事。你的身份本来就容易遭人诟病,有人带了头,很容易就有人跟进,三人成虎。舆潮若起,即便是老夫也只能退避三舍。即便没有形成太大的声势,为了官声,被弹劾者也总是要避嫌的……”
张孚敬稍一停顿,接着意味深长的说道:“由此可见。你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普遍提升了。”
被首辅老师打趣,刘同寿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仔细想想,还真就是这个道理,以前他的对头们。更愿意直接用权势碾压他,尽管屡屡失败,却依然孜孜不倦。现在,那些人改弦易张,开始采用更高级的手段了。
这种手段不但高级,而且也很陌生,刘同寿虚心的求教道:“请问老师,言官弹劾,声势固大,也有扰人耳目,动人视听之效,可若我只是巍然不动,当它是过耳清风,他们又能耐我何?”
“问得好。”张孚敬捻须笑道:“你说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成化年间的刘祐之便是如此。当时,弹劾他的奏章已经堆成了山,但刘大人却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硬生生的撑了十八年。朝中清流赠了他一个雅号,刘棉花是也。”
张孚敬说的,是成化年间的大学士刘吉,其时宪宗怠政,朝争激烈无比,三天一小争,十天一大争,端得是精彩纷呈。刘吉身居高位,官当得又久,自然很容易吸引仇恨,于是成了炮轰的主要目标。
如果按照文官的通常惯例,一遭弹劾就回家等消息,那成化朝的内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
- 作者:鲈州鱼 乱世操兵戈,男儿当称雄!汉末三国,是热血男儿永恒的主题,因为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铸就了传奇无数。骑射无双的白马义从;锐不可当的先登死士;攻无不克的陷阵营;名震天下的虎豹骑…名将如雨,强兵如林!在天崩地陷的乱世中,他们纵横驰骋在中原大地之上,掀起了无边烽烟。最强者谁?初平元年,关东群
- 最新章:第1176章
- 明朝第一国师
- 《明朝第一国师》作者 鲈州鱼第1章 涅盘嘉靖初“接下来要播报的是国际新闻”电视里,圆润的女声带着一丝莫名的兴奋,随后画面一转,漆黑的夜空中,一道巨龙般的闪电横跨天际,直直劈在了一座高耸的电视塔塔尖上“昨天夜里,一道闪电击中了多伦多电视塔,多伦多电视塔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筑,始建于”接下来是对那倒霉的高塔
- 最新章:第238章
- 明朝第一人
- 作者:金誉第一章 穿越到明朝 王扬名,浙江余姚人,家住在龙泉山旁,现在是在校大学生。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所以原本在杭州读书的他放假回到了家中,却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个离奇古怪,却又非常真切的梦,这让他困惑不已“状元郎,王某”王扬名努力回忆着梦境,回忆着梦中白衣人所说的话语,希望从中得到些线索。王扬名
- 最新章:第162章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闲妃
- -明朝第一闲妃作者:李羲然局势中原:明正德十五年,武宗于江苏淮安泛舟取乐时落水染病,次年三月武宗朱厚照去世。死后,单传的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后宫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嘉靖帝朱厚熜继位之初,发生了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大议礼之争”朱
- 最新章:第32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弄臣
- 《明朝第一弄臣》作者:鲈州鱼明朝第一弄臣 正文第1卷 弘治是正德的爸爸2012年8月,各大网站的首页上,所有头条都是同样的一则新闻,题目极为醒目“酗酒有风险,寻欢须谨慎”好奇的人点进去一看,都大失所望,切,又是标题党。新闻内容跟寻欢作乐没有半点关系,而是报道了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手工艺大赛中,获多项提名
- 最新章:第940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
- 明朝第一公子(方景)
- 《明朝第一公子》作者:方景“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看看,上
- 最新章:第40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