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热,下雨就冷。
一阵风带着淋漓的细雨,扑面而来,唐绍仪忍不住抖了起来,暗暗诅咒了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几句,他盘算是不是回屋里等一会儿,这要是感冒,就讨厌了。
唐绍仪刚打定主意,就见远处驰来一辆浅黄色的“长安”(太平汽车厂出品的最高级轿车),他深吸了口气,竭力令自己显的精神些儿。
果然,穿着一身和服的日本大使铃木下了车。铃木一下车,就见唐绍仪在门口迎接,连忙赶了几步,先是一个九十度鞠躬,才连声说道:“唐君太客气了,这怎么敢当,怎么敢当……”
唐绍仪浅浅地回了一礼,心说,‘不是今天,自不会这么给你面子’,嘴里却大声说,“中日互为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亲善千年,这也是应该的,铃木君不必客气。”
铃木也知,这是中方有意表示亲善,虽满心的不情愿,也还是客气了一番。外交就是这样,争执的再厉害,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在,就还是要把分歧隐藏在桌面底下。
汉服在中国已经成为正式的礼服,被广泛使用。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民众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人手里有了闲钱,追求就从物资上,转向了精神,社交活动也多了起来。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都成为其成年,进入社交界的重要仪式。
学校每年都会为之举行一次集体的成年仪式,普通人家也会在其生日的当天,遍邀亲朋邻里为之举行个人的成年仪式。汉服就成为必备的礼服了。每个人成年时,都会做一套,在成年礼和重要仪式上穿着。
这些都是中国人富强以后,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的外在表现,不足为奇。倒是有些奴性深者群起反对,以旗袍、长衫、大辫子和西装为美,鲁迅专门写了《孔乙己》等文章来讽刺此类人。
随着中国的强大和中日关系的密切,日本人也越来越多的把和服当作了正式礼服——只在中国如此。
1941年10月7日,中日正式签署了《枞阳条约》。条约规定,日中两国一衣带水,一贯亲善友好,为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友谊,日本愿意无条件把台湾及澎湖列岛,还有北库页岛归还给中国,并放弃所有与之相关的权益。同样,中国出于对中日之间千年友谊的珍惜,愿意提供给日本十八亿中元(中元兑换美元为3:1,升值了)的低息贷款,年利率为二厘,为期十五年,并且中国有责任保证在此海域中,日本商船的通航安全。
另外,中国在秘密条款中,还提供了价值二亿中元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了大多数新式飞机,虎式坦克和豹式装甲车,以及十部大型千里眼(雷达)等等,上述装备均为出口型。中国的电子工业,使用了半导体和晶体管,同类产品性能远超出其他各国,出口型是不包括这些的,但性能也不亚于外国的同类产品。
中国已经在全国建设了二百多座千里眼监控站,并在进一步建设中。德国为了对抗英国空军的空袭,正在酝酿从中国引进千里眼及千里眼干扰装置等一系列电子设备,并要求中国提供机载千里眼。
中国对此不是很热情,中国已提供五部大型千里眼,来防止英国飞机的夜间空袭——效果显著。中国愿意提供更多的千里眼以为防御,但无意于提供机载千里眼用于进攻——这是两个概念的问题。
前者可以说是为了保护德国民众的生命安全,中国民众讲究仁义,愿意显示自己的宽厚。这通常会受到支持,至少不会引起反对。后者就很难解释了。我也无意与美英等国,尤其是美国把关系搞僵。
尽管日本政府已经完全控制了媒体舆论,并广为宣传“中日亲善,一衣带水”,在此事上摆出了极高的姿态,表示“为了中日关系的小小牺牲,这不算什么”云云。
《枞阳条约》还是被日本人称之为“日本的马关条约”。日本不仅把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给了中国,还捎带上了一个赠品——北库页岛。
许多日本人都称首相近卫为卖国求荣,并放言说要铲除“国贼”。但是,近卫可不是什么好鳖。军事化的日本警察,对此类事件监控非常严密。近卫一声令下,迅速把发布这些非法言论,“破坏中日亲善,扰乱民族团结”的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嘴上是不能说了,但无数的日本人都认为,这一回可吃亏了。对比当初(30年)中国提出的条件,怎么算都觉得,这亏吃大了。许多人私下里,都偷偷说,“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上一次,就答应中国了”。
这话也就能私下讲讲,牵涉到裕仁的颜面,没有人会公开讲出来的。裕仁也暗自后悔,在10月7日的日记里留下一声长叹。
其实,中日此次的谈判如此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牵涉到裕仁的颜面。这等于明明白白把他决断的错误,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如果不是中国态度坚决,日本为形势所迫,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直到最后,裕仁松了欍,两国才正式达成协议。
条约达成以后,中日关系更形密切,俨然有成为盟友的趋势,《武器禁运法案》很快就无疾而终了。然而,中日关系在暗地里,却波涛汹涌,出现了裂痕。中国收回了国土,举国欢腾;日本人却以之为奇耻大辱,无不切齿衔恨。
不管日本人喜欢与否,台湾问题解决后,中日之间消除了一块心病,在表面更形亲密无间。加之,日本人有心讨好,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中日两国间合作进展非常顺利,一日千里。中国成为日本的兵工厂,除少数绝密装备外,全面向日本出售。
具体的合作方式就是,日本出动军队占领东南亚等地区,然后努力收刮——华人财产受到保护,再用巧取豪夺来的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从中国换取充足的物资,以支持其继续奋战,占领更多的地方。
美国在这一时期,也极为关注中国的《武器禁运法案》。一面对中国出口各类武器装备给日本,提出郑重批评;一面加大了在中国的军火采购力度。
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美英盟军海上和空中的主要战力,被日军在极大短时间内摧毁。使其在此地区,处处落于下风。没有海军的保护,从美国本土运输大批武器装备,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日本大撒钞票,努力采购军火的同时,美国也在进行同样的行为。短短两个月内,美国就在中国采购了各种飞机千余架。其中,大半供应给菲律宾。罗斯福是不惜工本了,美国人出了双倍的价钱,全部要求现货供应。
在战斗中,有空军与没有空军,完全是两种局面。在菲律宾驻扎的美军多达八万七千人,此外还有数万美国侨民。这种时候,多少钱罗斯福也会出。
各大厂商对此一向是喜闻乐见的,他们立马行动起来,与国防部协商,主动降低了5%的售价,取得国防部的同意。从空军的订单中,调集了部分现货,供应给美国。
好在美国人对飞机型号没有要求,质量过的去,什么型号都可以。这才在短短时间凑够了两千架战机,重新组建起了空军部队,给日军的进攻带来了很大阻碍——这也是日本人不满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英国人还花了一个月修建了一条简易公路。公路从印度开始,经过印度阿萨姆省和中国不久前收回的领土(缅北地区),与该地区新修建的公路相连。中国的公路网很是发达,总里程已经超过两百万公里。也就是说,两条公路与中国南方公路网,直接联系在一起。
美国从中国采购的大量物资,都是军需物资,就源源不断的由此流进了印度。英国人是希望能够保住缅甸,八月初还力图在缅甸使用澳大利亚军队,被澳大利亚粗暴的拒绝了——这引起了澳大利亚人很大的反感。
在澳大利亚时时刻刻面临着日军进攻威胁的时候,抽调澳大利亚本就不多的军队,去防守一块殖民地,澳大利亚人自然是很不满。当时,澳大利亚武装了十四个步兵师,三个装甲师和四个装甲旅。对不足千万人口的澳大利亚,这几乎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但对于日本的三百万兵力,澳大利亚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而且,澳军第七师第九师还在中东战场帮助英军作战,第八师在刚刚投降的新加坡几乎被全歼。对于丘吉尔把第七师第九师调往缅甸作战的想法,澳大利亚总理柯廷坚定的加以拒绝——“必须先保卫自己”。新加坡仅仅坚持一周,就宣告投降的事实,让丘吉尔娓娓动听的话语黯然失色。澳大利亚开始转变政策,从依靠和追随英国到依靠和追随美国。
至此,丘吉尔知道缅甸是守不住,也就无心防守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 第一部分 序章第2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19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三国的关系 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存在国
- 最新章:第14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 14 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 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 1644 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
- 最新章:第210章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刘勇 编著 内容简介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
- 最新章:第219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