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临》第151章


“你这是赶我走?”
秦末依着他的肩,笑道:“哪能呢?我恨不得叔父一辈子住在这儿。”
上官青云看了看她的神情,倒也不似作假。这孩子从小与他亲近,他又哪里不知道她的那些小心思,左右不过是希望他能去京城逛一逛罢了。
可他们都太小看了萧世允。以为凭着当年的一点情份,就能左右他的决定?尚若萧世允是那么个儿女情长的人,当年又如何能在在几个皇子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什么凭借都没有的一路杀出了头,成了当今的圣上?没有几分心狠手辣,是万万不可能做到的。更何况,他连古玉都能弃之不顾,又如何真的会他这个所谓的师弟,而放弃他手中握了几十年的牢牢江山。
想起古玉,心中又是一阵刺痛,这便是他只要萧世允活着,便至死也不愿踏进京城一步的原因。
那里,是他一生最伤心,也惟一一次觉得伤心的地方。而这伤心,几十年如一日,叫他从未真正开怀过。
叹了一口气,才道:“末儿,叔父打算去趟东越,不是说榷场要开通东越的金银贸易了么?”
这和榷场有什么关系,秦末奇道:“叔父去东越国做什么?”
东越是小国,在诸国之中,从来不显。不过奇怪的是,其它国家对东越也从来没有过生吞噬的心思。
秦末也曾就此问过父亲,父亲也只是一笑:“大萧不攻打东越,是有原因的。不过左右大萧不会与东越发生战事,你问这些也没有用。”便把她打发了。
上官青云眼神深遂的看着东方,半响,迷了眼一笑:“小时随着你叔祖在那里待过,几十年未去,趁着还能走动,回去看看。”
语气之中满是怅然。
秦末甚少听他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不觉一愣。
却是想不明白原因,只好笑道:“那您何时走?您还年青着呢,估计走不动的时候,至少也要等个甲子吧?”
“明年春时吧。”
她九月末的预产期,到了月年春时,也就还有半年的时间了,那时候她的孩子也有四五个月了。
秦末想着,便道:“又没有什么急事,就不能等两年再去,阿末的孩儿,还未叫过您叔祖父呢。”
其实是她心中不舍,重活一世,好象只有自己怀了孩子,才更觉得亲情可贵。大哥去了江南,而且短期内,根本不可能见着,她身边惟有这个中年男人,让她有一种家人在侧的安心。这种感情,和萧策带给她的完全不一样,似乎,更让自己觉得,踏实和依靠。
“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了,到时候再叫不迟。”
上官青云笑着摇头,揉了揉她的头发。
秦末还想说什么,就听他又道:“晚上准备了什么吃的?”
秦末就笑起来:“有南边送来的螃蟹,还有前儿穆枫他们送来的鹿肉,还有桂花糕,桂花酒酿。”
“你亲自去弄,做的好些,晚上叫萧策那小子过来陪我喝几杯。”上官青云说着就推她。
说是推,也不过是扶着她的背,把她往外赶罢了。
秦末就唤了烟雨出来,陪她一起去了。
“早些年你和叔父住了几年,可曾听他提过东越的事情?”
“没有。”
上官青云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跑到东越去。
那是为什么?
既是烟雨不知道,秦末也就懒得再问,倒真和烟雨去了小厨房。
她的厨艺不好,来到这个世间后,除了在外行军时离了大部队,驻于野外时烤过野味,还真没做过一次饭。但是她于吃的上,倒是主意多,往往按她说的要求做出来的东西,也别人着实别有滋味,因此上官青云时常打发了她来弄些吃的。
她挺着个大肚子,自然不会动手,便一边和烟雨说话,一边教她如何把饭菜做的更香更美味。
正说着话,就见雪草儿满脸兴奋的跑了进来:“娘娘,烟雨姐姐,夏雨姐回来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节 询问
“夏雨?”秦末心惊,夏雨这时候回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陶未已不需要她帮着办事,二是,陶未遇到了棘手的事情需要萧策支援。
烟雨也是惊的住了手,一时也顾不得两手上的面粉,拿了抹布随手擦了,就要冲出去。
“慌什么?”秦末叫住她,镇定的问雪草儿,“见着你夏雨姐了?”
“见着了”雪草儿莫名其妙看着惊慌的烟雨,“夏雨姐姐还带了好些好玩儿的物件回来,刚好遇着下学了的小公子,正在娘娘屋里一边清点物件儿,一边说话呢。”
既有心情带玩的东西,可见没什么事。
秦末和烟雨都松了口气。
烟雨便道:“娘娘,您先回屋里,奴婢把这些面和完再去,要不放着一会儿硬了,师父吃着不对,又该生气。”
秦末便领着雪草儿回屋,夏雨正和陶予埋着头在榻上不知道研究什么,听到声音抬起头,便至榻上蹦了下来:“娘娘,奴婢回来了。”
还是从前神彩飞扬的丫头,除了黑瘦一些,倒没变化。
秦末满意的点了点头:“回来就好。”
夏雨见她挺着大肚子,嘻笑着上前扶了:“您快要生小小公子了吧?公子不放心,叫奴婢赶回来守着您。”
一边说,一边小心的扶秦末坐了,又指着床上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这些都是我和公子四处淘买来的,有些是给小七的,有些是留着以后给小小公子的。”
秦末听她说的有趣,陶未是公子,小七是小公子,为了区分,她肚里这个只好叫小小公子了,不由一笑,这丫头就是个开心果:“公子那里还好?”
“好着呢。”夏雨答道,看了小七一眼,才又道,“如今在金陵周家待着,因无事,才遣奴婢暂回幽州。刚好奴婢想着娘娘也快生产了,所以回来看看。”
陶予听夏雨说起周家,先是一愣,接着便垂下头去。
秦末又细细问了她这几个月的情况,知道陶未一切都好,便笑道:“叔父早几个月来了幽州,如今就在东跨院里住着……”
“师父?真的?”夏雨欢呼,“奴婢这就去看看师父。”
说着,便对着秦末行了辞礼,举步往外就跑,秦末笑着叫了她:“还是先去换一下衣衫吧,你这蓬头垢面的样子,跑去找骂么?”
夏雨一想也是,师父最爱洁净,小时候为着自己调皮,时常一身泥巴,为此不知道被责骂了一多少回。便让雪草儿陪她回后罩房里去洗漱。
待人走了,秦末才拉过坐在榻上发呆的陶予:“小七,你是不是想回金陵?”
想不想回?陶予自然想回,当初仓惶逃离,也不知道父母的尸身是否被安葬,又安葬在哪里了,如今五叔接管了周家,想来必是会重新落葬父母的,他和姐姐,又怎能不想于父母坟前痛哭一场,尽尽为子孝道,并亲口告诉父母在天之灵,他与姐姐被秦王夫妇收养照料,一切皆好,以家父母亡灵。
可是义母身怀六甲,眼看着就要生了,他又怎能在这时候再添乱?
“不,母亲,小七还想第一个看到小弟弟呢,等弟弟出生后,到了明春天气回暖时,我和姐姐再回金陵就是了。再说,这一去一回,又得三四月的时间,小七正和祖师爷爷练学武艺,研习兵法,这时候若是走了,岂不前功尽弃?”
等她生了孩子,上官青云便要去东越国,一如又不知多久才能回,陶予能得他老人家亲自指导,自然是难求的机缘。如果这时候送陶予去金陵,来回路上就得耽搁上两个月时间,再加上其它事情,确实是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方能返回,待那时,只怕上官青云也离了幽州,确实于陶予学业不利。
想了片刻,秦末揉了揉他的头,笑道:“母亲知道你和月棠都想回金陵看看,原也计划让你夏雨姐姐护送你们前去,不过你说的也对,你师祖爷爷春后便要离开幽州,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这时候送你走,确实是耽搁了你,就按你说的,明春后再回金陵吧。到时你若学有所成,想来你父母在天之灵,亦会感到安慰的。这一段时间,你也要收收玩心,好好用功才是。”
“是,母亲,小七知道的。”
其实秦末也是白嘱咐,小七这孩子玩性虽重,可真用起功来,也是同龄孩子远所不及。若无意外,将来也必是大萧难得的人才。且听叔父说,这孩子于用兵一道上,极有天赋,甚至比自己当年要强上许多。所以上官青云教导他,也难得的用心认真。
转眼到了八月,因肚子越来越大,夜得难得入睡,还好天气也转凉不少,却比盛夏时舒服上许多,尽管如此,秦末的胃口却是越来越好,每天除了让上官青云定时为她把脉外,就是吃吃睡睡,不过秦末意外发现,近来她的饮食中,味道极是奇怪,有心想问,烟雨却目光闪烁。只得闷在了肚子里。
她是活了两世的人,并不怕死,可是,她怕肚中孩子的安慰。再转而一想,上天总不会按排她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