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再嫁》第10章


僮咦甙桑 ?br /> “是的,淑平,我和良平还有事,就先走了”
“哥哥再见,佳哥哥再见。”淑平一听他们还有事,就没有再问什么了。
“淑平再见,有时间多来来学堂。”于佳说完就和丁良平出了院子,继续往村里走去。淑平关好院子门,就回房间绣花了。
一天的时间很快,和往常一样,除了学堂里新来的夫子引起的话题。
淑平歪着头回想今天上午见到的佳哥哥,和丁齐氏说,“娘,你今天见到佳哥哥了吗?就是学堂里新来的夫子,长得很好看,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人了。“
丁齐氏今天也有听儿子和夫君讲起新来的夫子于佳,是说是个很俊秀的年轻人,和自己良平年纪也差不多,不过还没见到的,听女儿讲,那于夫子定是长得很不错了。“娘今天没有见到于夫子,你不是平日里都是良平很好看吗?”
良平故作伤心状,“妹妹,难道是于夫子一来哥哥就不好看了?妹妹这样讲,真的是太伤哥哥的心啦!”
“没有没有啊!”淑平急急地摆手,“哥哥还是很还看啊~只是于佳哥哥更好看点,对,就只好看一点点。”第010章:新夫子(贰)
丁南才和丁齐氏忍不住笑出声来,“良平,原来你是因为淑平觉得你不好看就伤心啦?”
良平不动声色,心里暗暗诽谤,这都是什么爹娘啊,妹妹就是个宝贝,儿子就是根草~~不过,良平自己也没发现他也是把妹妹当宝贝的,为了让妹妹开心也十分配合爹娘。“是的啊,不过妹妹说于佳兄只比我好看一点,我就不伤心了。”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晚上,淑平早早在良平那里拿了一本书就回房了,丁南才,丁齐氏和丁良平一起在良平的房间不知道说些什么事,淑平心想爹娘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和哥哥说吧,自己就乖乖的回房吧。
这边,丁良平缓缓地将新来的于夫子的情况讲给爹娘听。“几天前,裴夫子就和我讲过,县官怜他年纪大了,会另寻一个夫子来我们村的学堂,他会回县城的儿子那里养老。这个于夫子是县官的恩师举荐来的,只说是年纪还小,家里让他出来游历一番。说才学很好,只是历练不够,但是又不让去太艰辛的地方,就干脆来我们小田村来当个夫子。据他自己说,今年也就十九岁吧,家住京城,家里兄弟姐妹也多,但是不愿多提家里情况。”
“家里是京城的?会不会~~“丁齐氏一听于佳是京城来的,心里就有点慌神了。
丁南才到底是一家之主,要稳重很多,拍了拍丁齐氏的肩,示意良平继续讲。
“家里姐妹兄弟多,又不愿提家里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家里情况复杂。才学不错,却又没有考举人只是考了秀才,有点不合常理,不过也有可能是家里情况复杂不愿意继续科考,而是出来游历一番,避开家里的麻烦事。”
丁南才听后,也点了点头。“虽说是京城人士,但是四年前十五岁应该还是在学堂的时候,对于京城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很了解,更何况又不是什么大事。”
“爹说得是,而且我今天和于夫子在一起一整天,于佳兄性格温和平易近人,接人待事自有一番风度,但是总觉得有点疏离,可能也是大家族里出来的。这种大家族里的少爷们,应该不会知道四年前的那件事情的。”
丁齐氏这时才安了安神,“今天下午,于夫子是不是见过淑平啊?有没有说什么啊?”
“娘,你应该问我淑平有没有说什么?淑平一看见于佳兄,许是因为于佳兄确实是俊秀非常,就非常亲近。于佳兄自然对妹妹态度也是很不错的。”丁良平回想起上午妹妹见到于佳时的情景。
丁齐氏确定新来的夫子应该不会知道女儿的事情,又想起儿子明年就要去科考了,这时候换了个如此年轻的夫子会不会有影响啊。“那你还继续去学堂吗?”
“娘,你是担心于佳兄的才学吗?今天一天的相处,谈吐中儿子发觉他才学应该是很不错的。而且我已经和于佳兄商定了,我以后应该不会去学堂了,我们两个就是平时一起交流下心得,他也觉得我们俩年纪相近,这样才有益于学业的。”
“既然这样的话,自然是最好的。”丁南才也觉得自家儿子才学是好的,以后就在家里读书也是无碍的。
“爹娘,儿子还有话要说。”
“说罢,自家人。”
“裴夫子走之前和我说,新来的夫子是一个人过来的,连个随从也没带,可能日后还是麻烦我们家多照看下。今天我问了下于佳兄,他说过阵子会有个随从过来,然后这段时间可能要在我们家多打扰了。”
“这个是自然,就算是看在裴夫子的面子上,我们也要好好照看于夫子的。”丁齐氏就是不知道这要怎么照看,“于夫子自己会做饭吗?”
“据他说,基本的家事他还是会的,至于做饭,他的长随倒是会,但是还没有过来。”
“那,让他住我们家里?”丁南才觉得不会做饭很正常,但是不会做饭是一回事,吃饭确是必须的。
“爹爹,家里还有妹妹呢!这样不太妥当。今天于佳兄是在村长家里吃的午饭和晚饭,我们家里学堂近,以后就麻烦于佳兄来我们家吃饭吧!”
“恩,也是,以后你娘就多做一个人的饭菜吧,要是学堂里面忙的话就送过去。”丁南才定好了主意。
“好的,明天我和于佳兄再商量商量。”
新来的夫子这件事差不多就解决了。丁齐氏叮嘱儿子看书不要看到太晚后就和丁南才回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心中总归不是那么的踏实。
“我总是觉得有点慌,淑平的事情不会被发现吧?”丁齐氏忧虑重重。
“哎,都四年了,谁还会记得,更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这里虽说离京城是不远,但是四年前京城的那件事也没有谁提起过。于夫子虽说是京城来的,也不一定听说过这件事情,而且就算听说过也没有可能看见过淑平啊?你就不用担心了。”丁南才安抚自己娘子。
“淑平现在是越长越漂亮了,不太像山村里的姑娘。而且就算失去了十岁以前的记忆,她还是极聪明的,读书绣花都有天分,厨艺也是一点就通,要是妹妹还在就好了。”
“你看你,又开始想这些了,这些事情就别想了,上次我和你说了要留意下附近的小伙子,你有看看吗?有什么好点的。家世清白,父母性格好,家境一般就好,最重要的是人品好点的。”丁南才知道自家娘子也是为淑平担忧,但是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还是给淑平找个好归宿比较重要。
“本村的我都想了想,和淑平年纪相配的倒是有几个,不过不是父母有点不好的,或者是实在是人才不出众的,就算不管家境,淑平也要配一个出众的小伙子吧,至少要认得字吧!”丁齐氏觉得自己淑平是最好的,自然要找一个足以相配的少年。
“也是,淑平在村里算得上是最出挑的姑娘了。算了,慢慢看吧,这种事情急也急不来。睡吧!”
“对了,明天于夫子是过来我们家吃饭吗?”
“是的,我早上早点去趟学堂吧!睡吧,明天早点起。”
第二天,天刚刚微微亮,远处的大山太阳升起的地方晕染着一片片彩色的云霞。暖暖的色调,奇异的变换着,一道道霞光映衬着小田村,给小田村穿上一件美丽的外衣,点缀着小田村安静的生活。村里的人们大多都起床了,村里的早晨总是开始的比较早,多劳作就会多些收获,这是村民们最淳朴的想法,不辞辛劳早迎朝霞晚批星光。炊烟袅袅地从各家的厨房上升起,一道道轻烟是一户户人家生活的希望与期盼,早早起床早早做饭早早下地早早收获,快到的秋天已经开始给予了村民们回报,田地里的稻子正在等待收割。
淑平家的稻子倒是已经收割完了,放在村里的晒谷场上晒干水分等待脱臼。所以淑平的爹娘也就不再需要一大早的下地,只不过今天要招待于夫子,所以丁南才和丁齐氏还是早早得起了床。
丁南才给家里厨房的水缸里添满了水,和丁齐氏说了声,就准备去晒谷场上先去把稻子翻开再去学堂喊上于夫子一起来家里吃饭。丁齐氏则是一大早的在擀苗条,准备早饭做得精致点。小田村主要种的都是稻子,种小麦的产量比不上稻子的产量,所以一般早饭都是粥配点蒸好的馒头什么的。面条因为要精细的面粉,擀面条既要手艺也耗时间,所以一般的人家很少会在早饭做擀面条。
丁齐氏擀面条的手艺确是比做饭的手艺更好,家里的其它三个人都很喜欢吃丁齐氏擀的面条,丁齐氏琢磨着今天是于夫子来家里吃的第一顿饭,就不好随便的煮点粥加点蒸的馒头什么的做早饭,还是擀些面条,做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