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所谓曲己从道则全的话,岂是空话吗?
为人处事能出于至诚,圆满周全的结果将可得而归之。
原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注释】希言:少说话。这里是指少主观妄为。自然:自成、自化之意。飘风:强风,大风。终朝:一早晨。
此是借天地行为以喻人不可暴肆妄为,谓圣人应行无为之治,而任由百姓自作自成。严复说:〃万物无往不复。飘风骤雨,往往盛且疾,故其复亦神而速。〃
【漫谈】自然而然,是天下事物各自进化的最优解。因为它是事物各自与客观外界方方面面长期磨合的结果,所以它们就如同遗传基因一样,具有广泛、长期、顽强的适应性。而人们有意而为的行为,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期,可能有其明显的效能,但其后,它的副作用,它的负面效应就会显现出来。
一些使人类的经济合作与相互交往井然有序的行为规则,就是在人们的知识和理解的范围之外,由〃看不见的手〃编导而成的。所以,自发的经济是周全而有效的经济,自然的规矩是周全而有效的规矩。有人说,人类制度的一个根本保障在哪里呢?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有自发形成的生活、经济交往活动,这种自然的活动渐渐地会形成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它会逐渐扩展,而扩展的秩序最后连成一片,这就是文明的秩序。
这种扩展秩序并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它是从人群无意之间遵守某些传统的、主要是道德方面的做法中产生的,它处在人的天性和理性之间,它是个人天性行为在与他人天性行为交往中,用自然理性平衡其利益和冲突使之达到和谐的结果。其中许多做法可能与人们现有的道德价值观并不相附,但是人类却恰恰是通过遵循了这些做法在过渡着进化。所以,我们不应利用某种理性设计的道德体系去颠覆这一传统,而应从形成这种秩序的传统中得出道德结论。正象休谟所谓,“道德准则……并非是我们理性的结果〃。
当然,在现今社会中,无论是经济或是规矩,并不能完全是放任自流。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物质不平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以及资源浪费、人的技能天赋的不能充分发挥等等,表明国家对经济和秩序的干预是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也不可否认,若是抱着审慎谦恭的态度,采取点滴改进的方式,理性在传统秩序与道德原则上也能发挥其指导作用。但那些管理,只能是在其尊重社会自然、自发基础上的扶助措施,故而与其自然而然的原则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
人类应正确地运用自身带有局限性的理性,要正视经济学和生物学所揭示的令人惊奇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即在未经设计的情况下生成的自然秩序效益,能够大大超越人们理念追求的计划效益;通过遵守决定着竞争性市场秩序的、自发产生道德传统的自由经济,其所生产并蓄积起来的知识与财富,要大于那些自称严格遵循〃理性〃办事的人所鼓吹的中央指令式经济所能得到或利用的数量。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注释】德:就是〃得道〃,是道在万事万物中的体现,是万物各自适应道而形成的天性。
天不言而四时运行,百物自生。自然界的规律不是人心(或宇宙心)创制的,而是客观自然所形成,因此我们的实践一定要顺应自然,而不可主观妄为。准备依从道而行者,那么你的行为一定要附合客观规律,适应道而形成的天性应等同于客观自然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得到的,弃失的应该等同于客观自然要求你弃失的。
【漫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既批评了旧唯物主义,又批评了唯心主义。他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方面理解事物,放弃主体性;批评唯心主义“只是”只是坚持主体性,放弃客观性原则。
马克思的想法是,必须把唯心主义坚持的主体性在旧唯物主义坚持的客观性原则上辩证地统一起来。因此,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主要的特征。
【漫谈】生物社会学家获得性遗传和选择论者都假定:对环境的适应是物种改变的主要因素。物种的灭绝是由于它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这也是达尔文主义论点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并非象直生论者所言,进化的方式是直线形式的,进化是内部力量驱使有机体而发生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直生论的支持者不惜以功利性因素为代价,迷恋于进化的规律性,体现了唯心主义对于现代生物学影响的遗迹。而这种唯心主义,最终只会将其导向神秘主义。
事实上进化是分支的和不规则的。直生趋势更多地是存在于拥护者的脑海中,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本身。所以,生物历史就是对无约束的天然意志的训练,使它服从于普遍的原则,并且赋予它主观自由。
【漫谈】人类应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近代,我们因科学的发达,从而狂妄地认为,人类可以依仗科技的进步而在自然面前可为所欲为,人定胜天。对于人对自然界的掠夺,恩格斯早就极其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哲学家罗素说:“文艺复兴恢复了人类的自尊,但又让自尊达到了造成无政府状态与灾殃的程度。近代技术虽不全然适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倨傲的个人,却使人类社会的集体能力之感复活了。已往过于谦卑的人类,开始把自己当作几乎是个神。在所有这些事情上,我感到一种严重的危险,一种不妨叫作〃宇宙式的不虔诚〃的危险。把〃真理〃看成取决于事实的东西,事实大多在人力控制以外,这个真理概念向来是哲学迄今教导谦卑的必要要素的一个方法。这个对自傲的抑制一撤除,在奔向某种病狂的道路上便更进一步。这是近代人不管是否是哲学家都容易陷入的一种陶醉。我相信这种陶醉是当代最大的危险,任何一种哲学,不论是多么无意地助长了这种陶醉,就等于增大了社会巨祸的危险。”
将人还原为受自然力控制的动物,这是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唯物论哲学产生的正确结论。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释】你的行为附合客观规律时,客观规律也乐于应验于你;你的行为、天性适应于客观自然时,客观自然也乐于容纳于你;弃失等同于客观自然要求你弃失者,客观法则所摒弃者也乐于你的这种弃失。只是因为你所考查、经历的信验不足,以致事物有这种因果关系存在你也不信。
【漫谈】生物社会学家认为,演化造成众多的变异品种,它们之间竞争有限的食物或空间,一个比亲代更适应现存条件的变种,将淘汰其它竞争对手,较弱的品种会因此而灭绝。是随机的遗传变异,提供了这演化的各种式样。是环境的选择,剔出了那些不利于生物体适应的遗传组合。是适应优势,成就了那些在新环境中最具适应性的类型。
科学家霍尔丹通过实例,对这理论进行了证明,有名的例子就是桦尺蛾的工业黑化。1948年人们第一次提到这种蛾的深色或黑化类型,后来这种蛾开始在英国的一些工业区中分布,在这些地区,它由于颜色和煤烟覆盖的背景相近,于是可以躲避捕食者。到了1900年,黑化类型几乎完全取代了该地区正常的灰色类型。
达尔文认为,物种不存在固定的变化方向,因为每一个物种只能对环境的不断变化所发出的挑战作出回应。无论向哪个方向进化,都是这样的回应,除非物种不能很快地发生变化,从而灭绝。因此,适应是进化的唯一驱动力。
西方著名学者卡普拉也强调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应从主宰和控制而改变为合作和非暴力的态度,即回到老子的〃同于道〃即顺应自然的原则。他在评价中说:〃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
小说推荐
- 王道诠释者
- 《王道诠释者》作者:冷墨逸凉墨逸,出生大剑士之家,天赋异禀。在黑暗的时代,一点点的光芒都一览无遗。整个世界都是黑暗,岂容你散发一点点的光。就这样,他亲眼看着他的双亲死在他的面前,他的脸沾满了他们的血,他澄澈的目光变得黯淡,他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害死双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点可笑的天赋。人生总是由
- 最新章:第197章
- 樱花草诠释的爱
- !第一章 遇见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呈现着游戏的打斗场面。随着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一个个对手被迅速击倒。不一会,全屏便显示着绚丽多彩的优胜画面:玩家通关!丢开鼠标,少年悠闲地靠在椅背上,无趣地垂下浓密的长睫毛,俊美的脸上表情散漫而清冷。这时,一个高挑少女推门而入,她一头时尚优雅的卷发,皮肤白
- 最新章:第22章
- 道德经
- 作者:老子道德经注释前 言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
- 最新章:第34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
- 穿入异世的道德经
- 简介: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题下道德经一篇就此飘然而去两千五百年后一青年顾一凌穿越至天玄大陆附身在一丹田破碎的少年身上于仙墟之中获得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一本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你修阴阳我修道德经你找机缘我修道德经你嗑丹药我修道德经你作弊开挂我还是修道德经一生万物圣魔亘古不恒大道至简万变不出
- 最新章:第113章
-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 文案书灵界《论语》和《道德经》是逼格十足的大佬21世纪,孔论和李道却摇身一变,成了啥都不懂的小可怜为了重拾尊严,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现代的便利,两人决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数月后孔论换上一身潮牌,短发墨镜,模仿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结果技艺不精来了个平地摔李道犯懒,把自己原来的那身古装改了改,
- 最新章:第77章
-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 ,前 言 生小 说+网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
- 最新章:第37章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作者:赵文竹】自序 文竹见仓颉那天,文竹在逍遥谷大青石上闲坐,忽见山外来一染金发着洋装的黑眼睛黄皮肤青年,此人来到文竹面前说“马上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你的过境派司准备好了吗”文竹不解“什么派司”来人道“真是孤陋寡闻,有道是山中数日,世上千年。全球一体化洪流一日千里,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网络时代,过境的
- 最新章: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