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意译
少主观妄为,而该顺应自然。
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这是谁做的呢?天地。天地暴肆尚且不能长久,又何况人呢!
所以,准备依从道而行者,那么你的行为一定要附合客观规律,适应道而得到的天性应等同于客观自然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得到的,弃失的应该等同于客观自然要求你弃失的。
你的行为附合客观规律时,客观规律也乐于应验于你;你的行为、天性适应于客观自然时,客观自然也乐于容纳于你;弃失等同于客观自然要求你弃失者,客观法则所摒弃者也乐于你的这种弃失。
只是因为你考查、经历的信验不足,故而事物有这种因果关系存在你也不信。
原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注释】企:踮起脚根而立。跨:大步跨行。
踮起脚根而立,是欲其高,但这样决对不会立久。大步跨行,是欲其快,但这样必定不能长行。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过于求速,急功近利,乃是作事的最大危险之一,这种违犯自然而急于求成者,其结果将是欲速则不达。
例如我们建国后的一个时期就是如此: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再次谈到发展工业、农业要〃快一点、好一点〃,要〃多快好省〃。时隔一个多月,在莫斯科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在得出了:〃西方世界被抛到我们后面去了〃结论后,对应苏联计划十五年的超过美国,提出了:〃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这就预定了1958年在中国大地上开展〃大跃进〃运动。同年8月9日,毛泽东在山东视察时,又指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于是在1958年8月,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基本实现了公社化,〃是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不过,尔后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努力。这个努力带有〃浓厚空想色彩〃,而这种急功近利,则让全国人民尝到了苦涩之果。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注释】自是:自以为是。彰:昭彰。伐:夸。自矜:傲慢,骄傲。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固执己见者,不能全面明察;自以为是者,不能是非昭彰;自我夸耀者,不能成全其功;自高自大者,不能有所长进。《易》说:〃君子以虚受人〃。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余食:残羹。赘形:赘瘤。
譬如饮食,适饱而已,有余则腐。譬如四体,适完而已,有赘则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都是人们往往易犯的通病,这些行为,按〃道〃来讲,叫做残羹赘瘤。这是人们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意译
踮起脚根而立者,不能立久;大步跨行者,不能长行。
固执己见者,不能全面明察;
自以为是者,不能是非昭彰;
自我夸耀者,不能成全其功;
自高自大者,不能有所长进。
这些行为,按〃道〃来讲,叫做残羹赘瘤。
这是人们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原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知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注释】始:原始,本始。母:根源,指〃道〃。
天下有始,始于大道。大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的母体。认识世界,应是综合现象系统本质,再根据本质来规范现象。母,指蕴涵着世界万物共同本质的普遍规律。子,代表个别事物现象和具体规律,把握了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便可对其子事物有所认识。
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注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知其宗要,引而申之,触类长之,天下事则可尽知。譬如以母知其子,了然而无不察。17世纪的西方哲人斯宾诺莎也说:〃应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解事物。〃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注释】塞其兑,闭其门:〃兑〃指口。兑、门,都是指窍穴,意思是指产生贪欲尚为之处。
尚口者穷,妄为者败;而循其自然,则不劳而理,能虚心应物,将无为而成。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吕氏春秋》说:〃至言去言,至为无为,浅智者之所争,则末也。〃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注释】事物皆有其本身的自性和规律。见小曰明,是说能从事物细微处窥见其自性、在其初萌时就能测知其将来可谓是明智。守柔曰强,是说能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不主观臆断妄言妄为,处事无过无不及,这貌似柔弱,但却能得到成功,所以又可谓强。因为,这种作法的视野超越了解决纷扰的层次,而高瞻远瞩地进入了杜绝产生纷扰的境界。范应元说:〃小,谓一也。一乃道之子,微而难见。能见一,则真所谓明矣。柔,谓道也。道乃一之母,弱而难守,守之者必坚。志能守道,则真所谓强矣。〃
【漫谈】远见卓识,是人智慧的象征,但这更应该是一名合格国家领导人的特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预见,就是知道向什么方向引导,这是伟大领导人的领导艺术核心。领袖这个词就蕴藏着有充当向导能力的含义,在拟定通向未来的航程时,眼光应超越目前的情况。我在1969年访问法国时,戴高乐对我说:〃我要为后天的报纸制定政策。〃大多数领导人被纠缠于当天报纸的大标题新闻及瞬间的压力,结果就见不到长远的前景。而罗斯福……里根领导作风的楷模……则常常密切注视着地平线上将要发生的事。
在三十年代,当邱吉尔向世界提出了威胁来自纳粹德国时,许多人不愿正视它。在战后发起成立联合国时,许多人希望和祈求一个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和平、友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而当他们听到邱吉尔提出的关于苏联扩张主义危险的警告时,又有许多人不愿相信。但是他又是对的。他又一次走到时代前列,对公众舆论是引导而不是尾随。
在战争期间,为了打败希特勒,邱吉尔作了必要的的准备。在纳粹入侵苏联时,邱吉尔欢迎斯大林加入反对希特勒的营垒。许多批评家责备他对斯大林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回答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想我会在下院为魔鬼说句好话。〃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注释】民众之不明其理者,是因天性被贪欲蒙蔽所致,但圣人仍然相信其本来天性可复,并用大道至诚不移之德使其恢复天性之淳朴。
意译
天下万物都有元始,可以作为天下事物的纲本。
既知晓其纲本,便可据此知晓其子目;
既知晓其子目,又仍持守其纲本,终了不会出差错。
堵塞表象之浅见,禁闭贪为之欲门,始终无须劳苦。
尚口妄言,贪欲施为,终身也不可救治。
能见微知著以一持万叫做明,能持守柔弱不为已甚叫做强。
发挥涵蓄之光,启发事物恢复本身之明,不为身后遗留祸患,这可谓是承袭了大道之常则。
原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小说推荐
- 王道诠释者
- 《王道诠释者》作者:冷墨逸凉墨逸,出生大剑士之家,天赋异禀。在黑暗的时代,一点点的光芒都一览无遗。整个世界都是黑暗,岂容你散发一点点的光。就这样,他亲眼看着他的双亲死在他的面前,他的脸沾满了他们的血,他澄澈的目光变得黯淡,他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害死双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点可笑的天赋。人生总是由
- 最新章:第197章
- 樱花草诠释的爱
- !第一章 遇见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呈现着游戏的打斗场面。随着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一个个对手被迅速击倒。不一会,全屏便显示着绚丽多彩的优胜画面:玩家通关!丢开鼠标,少年悠闲地靠在椅背上,无趣地垂下浓密的长睫毛,俊美的脸上表情散漫而清冷。这时,一个高挑少女推门而入,她一头时尚优雅的卷发,皮肤白
- 最新章:第22章
- 道德经
- 作者:老子道德经注释前 言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
- 最新章:第34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
- 穿入异世的道德经
- 简介: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题下道德经一篇就此飘然而去两千五百年后一青年顾一凌穿越至天玄大陆附身在一丹田破碎的少年身上于仙墟之中获得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一本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你修阴阳我修道德经你找机缘我修道德经你嗑丹药我修道德经你作弊开挂我还是修道德经一生万物圣魔亘古不恒大道至简万变不出
- 最新章:第113章
-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 文案书灵界《论语》和《道德经》是逼格十足的大佬21世纪,孔论和李道却摇身一变,成了啥都不懂的小可怜为了重拾尊严,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现代的便利,两人决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数月后孔论换上一身潮牌,短发墨镜,模仿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结果技艺不精来了个平地摔李道犯懒,把自己原来的那身古装改了改,
- 最新章:第77章
-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 ,前 言 生小 说+网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
- 最新章:第37章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作者:赵文竹】自序 文竹见仓颉那天,文竹在逍遥谷大青石上闲坐,忽见山外来一染金发着洋装的黑眼睛黄皮肤青年,此人来到文竹面前说“马上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你的过境派司准备好了吗”文竹不解“什么派司”来人道“真是孤陋寡闻,有道是山中数日,世上千年。全球一体化洪流一日千里,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网络时代,过境的
- 最新章: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