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国宝。”
我们回国后都准备做些说服工作,争取尽快满足麦克阿瑟的请求,立
即把第3 师调拨给他(第3 师已得到一定的补充,来自波多黎各区的第65 步
兵团和当时还在巴拿马的第33 步兵团的一个营均已编入该师)。
我的有关东京会议的笔记(这些笔记从未复制过,至今仍归我个人保存)
表明,那是一次内容广泛的坦率的会谈。会谈不仅涉及到当时朝鲜的形势问
题,而且涉及到总司令关于应付各种意外情况的个人打算。好在这些意外情
况从未发生过。麦克阿瑟特别关心福摩萨问题。
他发誓说:如果赤色中国愚蠢地去进攻那个岛屿,他将火速赶去负责
指挥,“使他们遭受惨败,从而使这场战斗成为世界上决定性的战斗之一。
这将是他们的一场巨大的灾难,它将震撼亚洲,可能还会击退共产主义的浪
潮”。至于红色中国是否会采取如此愚蠢的做法,他是表示怀疑的。但是,
他说,“我每个夜晚都祈祷赤色中国能这样做——我常常是跪下来在那里祈
祷。”当然,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可以断言,他这种降伏共产党巨龙的勇士的
梦想,是否就是促使他后来不顾后果地向满洲边境进攻的原因。但是我想,
这一点确曾促使他幻想取得彻底的胜利。
然而,在当时,正如我早先说过的,麦克阿瑟尊重上级的态度给我以
很深的印象。他提出自己的方案时丝毫也没有对上级不忠诚的表示。当时,
也没有任何迹象预示着那种不同意志的冲突。那种近乎于不服从上级的冲
突,后来使这位勇敢的老兵被突然解除了职务。他自信、乐观、骄傲,善于
雄辩,无所畏惧——可是,他当时给人的印象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似
乎随时准备不讲价钱地去执行上级下达的任何命令。
至于仁川登陆计划,由于该计划很高明,构思合理,对极细微的问题
都考虑得非常周密,因而我立即就对这一计划表示了支持。但是,在这个问
题上我无权作出决定;必须把参谋长联席会议中那些持怀疑态度的先生们争
取过来才能使这次行动计划获得批准。
对这个计划能否成功表示怀疑是有充分根据的。因为,只有同时具备
以下条件时才能在仁川取得胜利,那就是要正确地选择时间,要有极好的运
气、密切的协同、完全的突然性和极其勇敢的精神。在朝鲜整个弯弯曲曲的
海岸线上,再没有比仁川更难突击的地点了。仁川的天然防御条件使敌对的
一方几乎无法从海上接近。退潮时,三十英尺高的潮水在近一英里宽的泥滩
上留下一条难以通过的弯曲水道。这块泥滩好象是专为使我们的坦克登陆舰
搁浅并使其成为炮兵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在我看来坚不可摧的小岛瞰制着
水道。通向港口的唯一接近路水道本身肯定已经布雷,小岛上也一定构筑了
坚固的工事。此外,登陆作战时间选择在台风季节,狂风很可能把我们的登
陆部队吹散,使他们全部暴露在敌人面前从而被消灭掉。
因此,无怪乎抱怀疑态度的先生们仍坚持怀疑的态度。象詹姆斯·多
伊尔海军少将和奥利弗·史密斯陆军少将这些具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丰富登陆
作战经验的老将都没有对这种方案引起兴趣。不少其他的方案也提了出来,
其中包括在东海岸的元山实施登陆,或者在远在仁川以南的群山实施登陆。
在群山登陆可以更快地给釜山当面之敌造成压力。但是,麦克阿瑟拒绝采纳
所有这些方案,尽管他后来很感谢参谋人员准备了一份在元山登陆的详细计
划。
唯有在仁川登陆才是可行的,因为,只有实施仁川登陆才能给敌人以
必要的沉重打击,从而在冬季到来之前将其歼灭——通过这种打击,可以切
断敌主要补给线和交通线,井能获得同由釜山防御圈出击的部队会合的机
会,消灭夹在登陆部队和由防御圈出击的部队之间的敌军。
八月中旬,为了审查这个仅仅作为一种设想提出的计划是否可行,参
谋长联席会议派海军作战部长福雷斯特·谢尔曼海军上将和陆军参谋长劳顿
·;柯林斯上将去东京会见麦克阿瑟和他的参谋人员。全体主要军官包
括多伊尔上将和史密斯将军在内都出席了会议。会上,麦克阿瑟将军尽了自
己最大的努力,他不仅提出了应当采劝铬铁行动”的理由(他指出,除军事
上的好处外,仁川登陆的胜利还能使南朝鲜人收获稻米,并能为解放这个新
生国家的首都在精神上产生重要的鼓舞作用),尤其还表明了他对很快取得
胜利的巨大信心。在会议临近结束时,多伊尔海军上将发言说,这个作战行
动至少“不是不可能成功的”。特纳·;乔伊海军上将则感到自已的担
忧已不复存在。甚至在所有的人中疑虑最甚的谢尔曼海军上将,按乔伊的说
法,“也几乎被说服了”。总司令又花了一天的时间私下与谢尔曼进行了一次
长时闯的讨论,终于说服了谢尔曼。在与麦克阿瑟私下讨论之后,谢尔曼说,
“但愿我也有同那个人一样的信心。”当然,仅仅有信心还是不太够的。现
在还必须争取政府的赞同,使其允许我们把整个总预备队拿去孤注一掷。
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都考虑到了。九月十五日(登陆行动开始的日期)
只有两小时的涨潮期,超出这段时间,登陆舰艇就会在泥滩上搁浅丧失战斗
力;暂编第1 陆战旅必须从处境十分危急的釜山撤出来补充第l 陆战师;运
输舰船不足;这次靠北面采取的包围迂回行动过于深远,不大可能很快解除
南部战线的部队受到的压力;一次台风也许正在形成——但是,在这种条件
下几乎肯定能达成突然性,而这又是一切两栖登陆行动必不可少的要素。北
朝鲜人决不会料到美国人会于出这种“无法做到、愚蠢透顶的”事情(可笑
的是,那一年还没有结束,麦克阿瑟自己也忽视了中国人派遣大量部队越过
鸭绿江的可能性——因为“没有一个神经正常的指挥官”会干出那种事情)。
国防部长路易斯·纳翰逊很快批准了麦克阿瑟的计划。“铬铁行动”这
次五千比一的赌博,终于获准付诸实施了。正当釜山环形防御圈里被围困的
士兵每时每刻都在设法避免近在咫尺的灾难时,战区司令开始了登陆作战的
准备工作。这次行动将彻底击溃敌人,保证我们对朝鲜的控制。这次行动与
一七五九年詹姆斯·沃尔夫在魁北克的突击非常相似,那次突击指向了敌人
“以为”不可能遭到进攻的地点。
“铬铁行动”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港湾附近的岛屿进行侦察,这些岛屿控
制着狭窄的海峡。九月一日夜间,一位名叫尤金·克拉克的青年海军上尉被
送到仁川附近助岛上。他进行了两周的侦察活动,以确定敌人的火炮阵位,
测量沿海堤岸的高度。这些活动大部分是在夜暗掩护下进行的。他干得很成
功,在九月十五日拂晓前甚至还打开了一座灯塔上的指示灯,引导第一批突
击舰船驶入仁川港。
战斗在破晓时打响了,美军驱逐舰以及英、美的巡洋舰进行了猛烈的
轰击。驱逐舰的舰长们在敌人炮口之下勇敢地沿海峡向上行驶。第一项任务
是压制月尾岛。这个小岛正好横卧在海峡当中,穿过海峡的所有船只都在其
火炮直射距离之内。不过,该岛并未象我们担心的那样已经坚固设防。在我
海军的轰击之下,岛上的火炮很快就哑巴了。海军陆战队的“海盗”式飞机
向小岛的滩头进行了猛烈的扫射。六时半,第5 陆战团所属第3 营向滩头发
起了猛烈的冲击,粉碎了晕头转向的敌人,并且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占领该岛。
此后,岛上配置了火炮,以便支援部队向海堤冲击。陆战队员们在好几处使
用梯子登上了比登陆舰船头还要高出四英尺的海堤。在其他地点,则干脆用
坦克登陆舰在海堤上撞出缺口,或者由陆战队员用炸药炸开缺口,让冲击部
队由这些缺口涌过去。白天,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巩固阵地。天黑时,第1 陆
战师的先遣分队终于在滩头阵地站住了脚,作好了抗击敌人反冲击的准备。
但是,由于完全达成了突然性并迅速取得了胜利,敌人以后再也没有发起过
反冲击。翌日,经过一场激烈的坦克战斗,我们夺取了汉城的金浦机常一天
之后,第7 步兵师在未遭抵抗的情况下在仁川上陆,并迅速插向内陆以切断
当时还在洛东江一线作战的北朝鲜人民
小说推荐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战后,他先后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司令、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并兼任苏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和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1953年任基辅军区司令。196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61年兼苏联民防司令。1972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从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
- 最新章:第164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