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麦克阿瑟式的作战行动。这次大胆的五千比一的冒险,使我们在朝鲜的部
队恢复了主动,没有被敌人赶人大海。当我们这些人差不多还没有完全意识
到我国已处于战争之中时,麦克阿瑟就已经开始拟定这次两栖包围计划了。
这次行动集中反映了他整个太平洋战略的特点。按照这一计划,麦克阿瑟将
在敌人最难预料的地点打击敌人,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并使其腹背受敌。当其
他人在考虑如何平安地撤出我们的军队时,麦克阿瑟却在为取得胜利而拟定
计划。
起初,没有多少人支持他。我知道,当他就这一计划向参谋长联席会
议作扼要说明时,不只是我一个人对他的计划是否可行表示怀疑。有些人直
到这次行动的成功既成事实之后才放弃自己的看法。但是,麦克阿瑟将军不
仅仅是一位军事天才,他还是一位很出色的能言善辩的人。他能很雄辩地论
证自己的观点,以至那些决心反对他的人都能被他争取过来,转面对他表示
热情的支持。
正当我们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经过浴血奋战的军队撤往釜山环形防御圈
的时候,正当麦克阿瑟急切地要求给他补充越来越多的兵员和物资的时候,
在国内有许多人发出了冷静面又合乎情理的呼声,提醒我们不要把已经缩减
的兵力过多地投入到这次行动中去,因为这次行动可能仅仅是一场小规模冲
突的序幕,而这场小规模冲突可能又会很快蔓延到欧洲,并且迅速席卷整个
世界。在其他战区,我们还有比朝鲜更加重要、更便于防御的地点需要保卫,
况且,我们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抽调到朝鲜。在远东地区,我们有一
支重要的野战部队:第8 集团军。这支占领军实际上并不负有防守朝鲜的任
务。为了完成其在日本的占领任务和治安任务,该集团军分散地驻扎在整个
日本。它只有很少的几个训练地域;也许,通过在这些地域进行训练,其所
属部队能保持战备状态。可是,这些部队助战备训练任务早巳降至次要地位。
尽管麦克阿瑟告诫说远东确实存在着危险,他还是眼看着自己的部队
不断地被削减。第8 集团军所属四个步兵师(含第1 骑兵师)中的任何一个师,
实力都低于规定的中万二千五百人的临时编制数,即使这个数字也大大低于
一万八千九百人的战时满员编制数。每个师都缺少一千五百支步枪和应有的
全部90 毫米反坦克烟,每师九个步兵营缺少三个,师属炮兵的三个炮连缺
少一个,此外,团属坦克连一个也没有。仅第1 骑兵师保留有一个建制的中
型坦克营。集团军下面没有军部及军部掌握的中型和重型炮兵、工兵以及通
信兵等重要的军属部队。
海军和空军同样不足编制数额。海军的作战舰艇、各型登陆舰艇、扫
雷舰艇与器材等都低于规定的数量。空军最初根本没有喷气式战斗机,其他
作战飞机和运载部队的飞机亦很少。如前所述,由于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员,空中目视侦察与照相侦察能力均受到严重影响。
然而,兵力单薄的状况不只表现在远东地区。在国内,整个总预备队
只有被精打细算的人们搞得仅剩下骨架的第3 架子师,加上第82 空降师。
这就是遣散军队给我们造成的状况。此外,遣散军队还使我们陷入了
这样的困境,除了那些后备役人员亦即那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复
员的老兵之外,我们已无处搜寻受过训练的兵员了。这些老兵大都刚刚安顿
下来,已经有了他们在整个战争年代梦寐以求的称心工作和家庭。这些人已
经流血流汗,备尝艰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都不愿意重返军队,在极
其恶劣的条件下再重新吃一次苦头。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是可以理解的。政
府也不愿意再征召他们入伍。可是,此外还能到哪里去寻求所需要的人员呢?
如果征召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入伍,并使他们具备参加实战的能力,那要花费
一年的时间。可是,眼前的战斗是如此紧迫,以至于不得不把部队空运到前
方去。所以,除非让退伍的军人再次服投,否则别无它法。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阿瑟急切地要求抽调越来越多的部队投入战
斗。开始,他要求上级投入一个团战斗队,后来又估计需要两个齐装满员的
师。七月七日,他要求派出四至四个半满员的师并加强一个空降团战斗队和
一个由四个中型坦克营组成的装甲群。两天之后,他电告参谋长联席会议,
说他还需要马上获得一个“至少由四个师组成并带有全部建制兵种勤务部队
的野战集团军”。不难理解,他对五角大楼的上司是很不耐烦的。他的上司
们对于把我们当时的全部军事力量用于一个我们并未选择过的也许还是非常
次要的战区感到犹豫不决,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更何况这些军事力量当时还
没有在那个战区展开。
对于远东方面请求的兵力是否过大也有人感到怀疑。
有的人还担心,我们这样地消耗手中现有的军用物资和军事实力,也
许花一两年的时间都补充不上。还有一点也不很清楚,就是杜鲁门先生的方
针(迫切希望尽一切可能避免在我们没有作好准备的被动情况下挑起第三次
世界大战)是否已经被东京的麦克阿瑟完全理解了。因此,决定派总统的特
别代表艾夫里尔·哈里曼专程前往东京与麦克阿瑟将军商谈。拉里.诺斯塔
德将军和我奉命随同前往。
当我们离开华盛顿时,五角大楼内有一种很强烈的意见,我也有这种
意见,反对批准麦克阿瑟抽调第3 师的请求。该师实力严重不足,毫无战斗
准备,而且、抽调了该师,总预备队就会只剩下唯一一支主力部队:第82
空降师。至于说抽调第82 空降师,或者为了向麦克阿瑟提供他们所要求的
空降团战斗队而削弱该空降师的战斗力,我是准备坚决反对的。但是,正象
我们所有的人一样,我在考虑这些问题时还没有获得机会亲身感受麦克阿瑟
那很强的说服力、自信心、雄辩的口才以及提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时那种
高超的技巧。
会议在东京从六日开到八日,这次会议是麦克阿瑟个人的一次胜利。
他用了两个半小时扼要地阐述了自己关于朝鲜问题的总计划以及完成这项计
划所必需的条件。当时在场的人只有哈里曼先生、诺斯塔德将军、阿尔蒙德
将军和我。在他说完之后,他的观点赢得了我们一致的支持。
通过麦克阿瑟这次出色的解释,以及在我对“铬铁行动”计划亦即仁
川登陆计划进行研究之后,我自己的疑虑已大部消除。在乘飞机回国的途中,
哈里曼先生、诺斯塔德将军和我都同意回国后支持麦克阿瑟的请求,因为其
他方案看来危险性太大。
麦克阿瑟主要论述了在冬季到来并压倒我们之前在南朝鲜迅速取胜的
必要性。他指出,朝鲜严酷的冬季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可能会超过进行一次短
期战役所造成的战斗减员。他警告我们说,到十一月中旬,大雪和寒风就会
向我们袭来。同时,他现在一天要损失一千人,而补充的人数甚至还不能使
他的部队保持现有的实力水平。他强调说,如果迟迟不能获胜,还会增加中
国和苏联军队进行公开干涉的危险性。但是,为了歼灭在南朝鲜的敌军,必
须在九月二十五日发起这次攻势,而且,为能稳操胜券还要以足够的兵力发
起这次攻势。否则,在敌人巩固阵地并得到增援之后,我们就会在更加不利
的时机进行一场更为困难、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战争。
当然,我们的远东司令煞费苦心提出的那套详尽而令人信服的论据远
不止这些。
在这次会议的始终,以及在开会前一天我在午餐桌边坐在麦克阿瑟将
军身旁所度过的那段时光,都可以明显看出,他是尊重上级、按自己的指挥
系统办事、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的,而且也是忠于政府的。
对此,我的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在这次会议之后,当我第一次与哈
里曼先生和诺斯塔德将军单独在一起时,我曾几乎用同样的话谈到过这种印
象。他俩都表示赞同我的看法。
哈里曼还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他说:“应当把政治问题和个人考虑撇
在一边。我们的政府应当把麦克阿瑟将军作为一大国宝加以器重,他确实是
个国宝。”
我们回国后都准备做些说服工作,争取尽快满足麦克阿瑟的请求,立
即把第3 师调拨给他(第
小说推荐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战后,他先后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司令、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并兼任苏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和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1953年任基辅军区司令。196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61年兼苏联民防司令。1972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从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
- 最新章:第164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