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敌军在这个地点达成突破,就可能出现十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整个半
岛就要放弃,我们拼凑起来的部队在夺路逃跑的过程中就会遭到血腥屠杀。
但是,指挥第8 集团军的沃尔顿·沃克中将已经宣布,巴丹岛那样的
事情决不会重演。
七月二十九日晋州陷落之后,在第8 集团军的处境仍在急剧恶化的情
况下,沃克宣布:“决不能再后撤了!。。。。我们必须战斗到底!。。。。我们要
守住这条防线!我们要赢得胜利!”他们果然赢得了胜利,这是通过殊死的
战斗和出色的机动赢得的胜利。首先,沃克急速以加强后接近战斗编制实力
的架子部队来对付最严重的威胁——正在由南面迫近的敌军纵队。这支队伍
有可能席卷沃克的整个防线。第25 师巧妙、快速地实施机动,从敌军兵力
当时还比较薄弱的北面转移到南面,那里,马山——晋州防线正濒于崩溃。
刚口上陆的第1暂编陆战旅也立即投入到那一地段,从而大大加强了
那里的力量。爱德华·克雷格准将指挥的这个旅下辖第5 陆战团和第33 陆
战队航空大队。该旅到达时,实力不足编制数,缺编的单位与第8 集团军所
属其他部队差不多(一个步兵营只有两个步兵连,而不是三个;炮兵连只有
四门炮,而不是六门)。该旅的兵力总共六千五百人,能够在M— 26“潘兴”
式坦克的支援下加入战斗。这种坦克装备有90 毫米火炮,比T— 34 式坦克
强。
这支部队使南部转危为安,阻止了敌人的前进。(由于敌人是在夜间行
进,我们的飞机在此之前未能降低故人的前进速度。)现在,第8 集团军已
建立了自己的最后防线,即后来的所谓“釜山环形防御圈”。防御圈是一个
三面临敌的宽大防线,保护着连接大邱、马山、釜山、庆州的铁路四边形地
区。这个铁路四边形是为我们分散配置的部队提供补给的生命线。
为避免这条生命线被敌人切断和遭到炮火袭击,沃克决定尽量扼守洛
东江一线,尽管当时敌人已经在洛东江的好几个地点远远地突入江南地区。
这并不是一条绵亘的防线。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建立一条坚固
的防线。这道防线是由一些分散的支撑点组成的。我们的部队可以由这些支
撑点向外出击,如同第8 集团军参谋长利文·艾伦将军所形容的那样,“一
次又一砍地扑灭大火”。疲惫不堪的部队没有休息的机会,没有预备队。在
六个星期当中,敌人不断向两翼实施强大的突击,同时在中央发起旨在查明
薄弱点的试探性进攻。无论何时,拂晓或是午夜,都经常要迅速召集起一切
可以抽调出来的人员(譬如,由某师抽调的一个营,从另一师抽调的一个连,
从某个其他的部队抽调的五十或一百名士兵)去应讨一些十分危急的情况。
一堆火刚被扑灭,不知什么地方又会突然冒出火苗,出现危急情况,又不得
不采取零零星屋的办法加以应付。
参加这次为期六周战斗的部队计有:第8 集团军所属四个不满员的师、
英军第27 旅、南朝鲜军队残存的所有部队(五个师)、第l 暂编陆战旅以及
陆战队、空军和海军所能提供的所有作战飞机。在进行仁川登陆的准备时,
陆战队被抽调了出去。这使沃克陷入缺少兵力和补给的绝境。但是,他还是
坚持下去了,这反映出他坚韧不跋的精神和所属部队的勇猛顽强作风。沃克
本人象第8 集团军的许多军官一样,认为由于总部偏向由麦克阿瑟的参谋长
阿尔蒙德将军指挥的、正在准备实施仁川登陆的第10 军,所以,第8 集团
军的实力受到了影响。但是,他们没有以实力不足作为向敌人退让的借口。
沃克经过艰苦的努力果断地在最需要兵力的地方集中起自己的一点点可怜的
兵力。尔后,当估计仁川登陆使敌军处于致命的危险境地时,他又奋力突出
了环形防御围。但是,他那在战斗中已大大损耗的部队由于缺乏应有的器材,
根本无法强渡洛东江。虽然,随着仁川登陆的消息传来,我们轰炸了敌人的
战线,但是,敌人有好几天似乎并不知道已方部队在北部遭到了痛击。在洛
东江一线,也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说明空军的攻击已经“将北朝鲜人民军打得
屈膝投降”(这是空军正式史料中的说法)。隔着宽阔的、难以跨越的洛东江
天堑与沃克对峙的,仍然是一个军纪严明、装备精良、决心坚定的敌人。
“我们是后娘养的”,沃克在电话里向总部说(指他们未能得到所需要的
工兵器材),“。。。。。。但是,我希望你不要认为我会因此裹足不前”。他果然
没有裹足不前。然而,敌人仍然象仁川登陆之前一样疯狂地在战斗。敌人认
为,沃克将军当时根本无法将自己的装甲部队弄到对岸。沃克曾受命于九月
十五日发起进攻,由防御圈出击。后来,麦克阿瑟又同意他推迟一天行动,
以便在仁川登陆的次日再开始出击。二十一日,沃克仍然未能打开突围之路,
敌人毫无撤退的迹象。麦克阿瑟对自己的计划遭受的这一挫折甚为关切,要
他的参谋人员着手制定一个短期的速决作战方案——在汉城正南一百英里
处、位于西海岸的锦山实施一次登陆。可是,在这个方案的最后阶段尚未制
定出来之前,敌人终于表现出无心恋战的迹象。仁川登陆成功了,北朝鲜人
民军处于被消灭的危险境地。九月二十三日,艾伦将军通过电话向东京总部
说:“肯定要出什么事了。我们已经有一整天没有遭到反击了。”不久,位于
最南部的那些很可能被切断退路的敌军部队开始北撤。沃克立即命令实施追
击,指示各路纵队置两翼安危于不顾,毫不迟疑地向汉城方向发起猛攻。部
队执行了沃克的命令,他们象所有作好战斗港备、终于看到胜利曙光的部队
一样全力投入了这次追击。
九月二十七日,向北卷击的第1 骑兵师的士兵们在水原附近与向南突
击的美第7 师的先头分队会合。口袋终于扎了起来。这时,北朝鲜人民军开
始土崩瓦解,数万人被源源不断地送进了由第8 集团军和第10 军临时建立
起来的许多战俘营。
麦克阿瑟又表现出他那一贯过于乐观的情绪,在没有真正赢得胜利之
前就认为已经取得了彻底胜利。九月二十五日,他和阿尔蒙德将军都宣布,
汉城“已再次掌握在我们手中”。
可是,第10 军所属部队,尤其是陆战师所遇到的情况却不一样。他们
在这之后还进行了三天激烈的巷战,战斗人员和居民又遭到一些伤亡。直到
九月二十八日,该城的所有残敌才最后肃清。接着,在一次简短而激动人心
的庆典上,麦克阿瑟将军正式将朝鲜的都城转交给李总统。
参加这次作战的所有部队都得到了荣誉,而这次作战的卓越组织者麦
克阿瑟将军则获得了特殊的荣誉。在我们军界领导人中,差不多唯有他独具
慧眼,看到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做了之后又能得到些什么。但是,随着战
争第一阶段的结束,许多人的心中更是对史密斯特遣部队堪称英勇的作战行
动,当然还有第24 师的作战行动,充满了感激之情。史密斯特遣部队是一
支装备不足、人数甚少、几乎被人忘却的弱小美国战斗部队,他们之中很多
人都是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新兵。正如杜鲁门总统在赞扬他们的抵抗行动时
所说的,他们确实“进行了一次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后卫战斗”。总统说,“由
于几位杰出的将军指挥的一小批英勇的年轻人能力挽狂澜,我们才得以集结
起反突击的兵力。”确实,由于我们的空中力量不断给北朝鲜人民军以沉重
打击,我们才有可能进行抵抗。
但是,事情并不象某些正式材料肯定的那样,我认为,粉碎北朝鲜人
民军、使我地面部队能比较容易地吃掉他们的真正原因,既不是这种沉重的
打击,也不是被一枚地雷炸死的北朝鲜人民军最得力的领导人姜健中将(美
国人称之为金空)之死。沿釜山环形防御圈与北朝鲜人民军对抗的士兵们发
现,这是一个凶猛、狡诈、残忍和坚决的敌人,他们不得不通过地面战斗来
战胜这个敌人。
第三章
进攻中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及由环形防御围出击
仁川登陆作战即“铬铁行动”,从发起到整个行动的实施都是一次典型
的麦克阿瑟式的作战行动。这次大胆的五千比一的冒险,使我们在朝鲜的部
队恢复了主动,
小说推荐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战后,他先后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司令、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并兼任苏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和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1953年任基辅军区司令。196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61年兼苏联民防司令。1972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从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
- 最新章:第164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