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架的凤凰》第80章


田妃的容貌和才艺在后宫,无人能及,她也常以此自矜,素面朝天。少了脂粉之气,多了天然的韵味,使得崇祯帝留连忘返,说我得一美人而具双美。因此,他对于田贵妃的宠爱超过了其她的嫔妃。 
因为田妃受到了崇祯的格外宠遇,便渐渐有了些骄矜之色,就有些看不起后宫的嫔妃们了,甚至对周皇后,也不正眼瞧了。周皇后见她如此傲慢,在其她嫔妃的挑唆下,决定找机会打击一下她的嚣张气焰。 
适逢春节,按宫中旧例,田妃得去坤宁宫朝拜皇后。不料等了半天,也不见太监宣召,当时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她在如割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就叫太监再传,方知袁贵妃早已在坤宁宫了,正与周皇后说笑。直到袁贵妃退出,她才被召见,而周皇后这时却穿起了朝服,盛气凌人地坐在御座上,心安理得的接受田妃的跪拜,拜毕也不交一语,即令她速速退出。田妃委屈得只掉眼泪,仿佛受了极大的侮辱,气恼地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第二天见到崇祯,田妃即向崇祯泣诉,状告周皇后无母仪天下的风范,对她进行刻意的羞辱,说罢泪流满面,委屈得如雨摧 
海棠,风折兰树。崇祯听了心疼不已,极力劝慰,始自展颜。 
不久,春天到了,崇祯领着后宫嫔妃,去上林苑赏花。田妃见了周皇后,犹有余恨,也不答礼,扭转了脸看往别处。这明显的违礼之举,使得周皇后心中顿时火起,便向崇祯诉称田妃无礼。崇祯假装没有听见,周皇后继续絮叨,要崇祯给个说法。崇祯早就为田妃所受的委屈而心里怪罪周皇后,正想找茬呐,见皇后不依不饶,也顿时火起,不由分说,挥臂将周皇后打翻在地。周皇后没有防备,金钗散地,玉钿折断,人也跌倒在花丛中,宫女们急忙上前搀扶。周皇后哭泣道:“陛下初为信王时,因魏阉用事而日夜忧惧,唯妾与陛下,患难与共。今处和顺之境,要弃糟糠之妻吗?”说完转身回到了坤宁宫。崇祯遂想起以前,也深感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心里后悔,但帝王的尊严又使他不能放下架子。 
毕竟是患难夫妻,三日后,崇祯召坤宁宫的宫婢问周皇后的起居,宫婢回答说:“皇后已绝食三日。”崇祯闻之惊觫,也为之恻然,便将一件珍贵的貂裘,赐给皇后,歉意婉转。周皇后才心有宽慰,勉强进食。但崇祯的感情始终在田妃一边。 
崇祯没有知人之明,他所信任的首辅周延儒,贪生怕死。清兵寇边,周延儒带兵抵御,却只是饮酒自娱,根本不敢与清军正面遭遇。清兵进十里,他进十里;清兵退十里,他退十里,搞笑得很。明清时代,上层阶级流行玩弄妇女小脚的恶俗,女子的小脚,不但要裹得小,而且还要裹成角黍状,才符合时代时尚。在崇祯的三个皇妃中,田妃的脚最小,因此也最受宠,崇祯时常把玩,爱不释手。周延儒为了巴结崇祯,便走后宫门路,知道田妃最受宠,就送了一双精美无比的绣鞋给田妃,绣鞋上用金线绣有五字“周延儒恭进”。不料被崇祯帝发现,醋意大发,立刻沉下脸说:“你身为嫔妃,竟违制结交外臣!” 
田妃急忙叩头谢罪,崇祯竟不原谅,从此失宠,把她打入启祥宫幽居。 
田妃郁郁寡欢,而不久又更遭冰雪,自己所生的几个儿子都先后夭折,她悲痛交集,渐渐形销骨立,在崇祯十五年七月抱恨而逝。 
崇祯就是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中,殚精竭虑,支撑着大明朝的危局。
长平公主
也就在田妃去世的这一年,14岁了。崇祯对女儿异常疼爱,虽然国事繁重,但还是在这一年,选定周显为长平公主的驸马爷。但婚礼还没有来得及举行,北京城就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 
长平公主本名朱徽 ,生于明崇祯二年一月,虽然生平极其简单,却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大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到后来,人们在她身上赋予的神话色彩便愈浓厚。 
长平公主是崇祯皇帝六位公主中唯一长大成人的一个。据有的笔记记载,长平公主是周皇后的亲生女儿,而实际上周皇后只生过一个女儿,早夭,追谥坤仪公主。在明清易代之际,世事纷繁,各种稗官野史记载纷纭,莫衷一是,道听途说在所难免。这是时代的史料所限,理应厘清。仅从他们出生的时间来看,也不可能。正史有明确记载,长平公主出生的时候,周皇后正面临着分娩,并于崇祯二年二月生下了太子朱慈 。所以,她不可能是长平公主的生母。 
而实际是,长平公主的生母名叫王选侍,原是周皇后的侍女,她生下长平公主后,因产后血崩而死,临死前获封为“顺妃”,年仅18岁。长平公主生而失恃,周皇后见她可怜,而自己又刚生产,奶水充足,就把她抱到坤宁宫,与皇长子慈 一奶喂养,周皇后爱如己出。所以,许多史书中就误认为长平公主为周皇后所生。在朱慈 周岁之日,崇祯册封他为皇太子,而封其姐徽 为长平公主,也有史书称长公主的。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女子多数没有名字,即使帝王之家的公主也如此,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公主仅仅以封号名世。因此,《明史》中并未见长平公主名字的记载,只有公主的封号。但在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中,却明白无误的记载了公主的名字:朱徽 。这大概是与长平公主的特殊经历和悲惨身世有关了。 
她身为末代公主,一生行事,就像细雨落入池沼,不见波澜,除了身世悲惨,并没有什么可以大叙特叙的地方,但惟其身世悲惨,人们才一洒同情之泪。其后,有关她的种种民间演义便产生了,她也因此成为戏剧舞台上和小说创作中的艺术形象,而渐渐为人熟知。 
朱慈 比长平公主小个把月,是周皇后嫡出的长子,生于崇祯二年二月。他14岁那年,崇祯帝就想为他册定太子妃了,并且下了选妃的诏书。然而,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形势岌岌可危。在这一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义军,在大江南北攻城掠地,明王朝如风中之烛,摇曳在风雨飘摇之中。长平公主与驸马周显的婚期便一拖再拖,始终没能举行婚礼。而太子朱慈 和长平公主一样,直到国破家亡的那一天,也没有确定太子妃。
血溅宫闱
云条无复剩根芽,此夕摧残一剑加。 
惊魄与魂应共语:有生莫坠帝王家! 
这是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北游录》中发出的感慨。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兵陷北京,大臣们都逃得无影无踪了,崇祯最信赖的重臣、太监曹化淳开门迎降。崇祯见大势已去,下了最后一道旨意,将周皇后所生的15岁的太子朱慈 与11岁的永王朱慈炯、田妃所生的9岁的定王朱慈 召来,让他们换上粗布旧衣,化装成难民,送出皇宫,暂时到外戚周奎、田弘遇两家避难。让周皇后、袁贵妃及后宫佳丽全数自裁。崇祯流着泪对周皇后说:“如今大势已去,你是国母,自当殉国。”周皇后跪下悲愤地说:“妾侍陛下18年,陛下未纳妾一言,致有今日,今陛下命妾死,妾不敢偷生。”说完后解下裙带自缢而死。崇祯又对袁贵妃说:“何不自尽?”袁贵妃也叩头泣别,横梁自挂。天启帝张皇后也隔帘拜了几拜崇祯帝后,自缢死。其余嫔妃也多数自尽,有几个不肯自尽的也被近侍杀死。袁贵妃自缢时,带子崩断,坠地未死,被崇祯抽刃刺伤左肩。崇祯此时就如喝多了酒的醉汉、也如输红了眼的赌徒,满紫禁城追赶他曾经幸御过的嫔妃,砍死砍伤不在少数,王朝覆灭,恰如日暮残阳,昏鸦凄厉,宫中一片哀嚎。 
这真是末世的凄凉啊,此时的崇祯帝心生绝望,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茫然无措,原来呼风唤雨的朝廷,如今只剩下了孤立无援的他,就这样提剑游走在偌大的紫禁城。面对即将落入敌手的嫔妃儿女,尤其是未嫁的公主,他害怕她们被俘后遭人污辱,为了保持女儿的清白,他来到了女儿长平公主居住的寿宁宫,他决心手刃自己的女儿。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不愿就这样死去,求生的本能使她跪在父皇面前,扯住他的衣袂,惊恐地、涕泪交流地哀求父皇放她一条生路。崇祯帝仰天长叹,潸然泪下,说:“你为何要降生在帝王之家?”然后用左袖捂脸,右手挥剑向长平公主砍去。毕竟父女情深,崇祯帝因不忍而力微,利剑仅仅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长平公主昏绝在地。失魂落魄的崇祯认为女儿已死,没有再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