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师进入阵地时,有15个营,8000人上下。上阵2天,营长以下军官牺牲殆尽,8000名战斗兵员损失达3500人左右。湖南部队第77师的1个团进入阵地14日,3个营长阵亡2人,15个连长伤亡14人,全团士兵生还的只剩500余人。
10月26日起,中央作战军主动放弃了从北站到江湾之间的阵地。为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军队仍在坚守上海,第3战区司令部决定将第88师第524团的一部留下,再配属必要的特种部队,由团副谢晋元率领坚守紧依苏州河北岸紧靠租界的四行仓库。
10月27日凌晨谢晋元率部进入四行仓库时,中国守军主力已经在夜色中撤离。谢晋元对全体士兵作战前动员,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华民族的志气。现在四面都被日军包围了,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根据地,同时也可能成为我们的坟墓,但只要还有一个人在,这片土地就是我们中国的!”
在谢晋元团坚守四行仓库的第三天,日军向国际上宣布,上海已全部被日本占领。但当天他们对四行仓库的第六次进攻仍告失败。这天晚上,一名叫杨惠敏的小姑娘把一面临时制作的中国国旗紧紧地裹在身上,外面套上童子军制服,巧妙地穿过日军的重重包围,渡过苏州河,把这面旗帜交到谢晋元手中。第四天早晨4点钟,谢晋元让三名战士把这面国旗升在四行仓库的楼顶上。
坚守四行仓库的第四天,谢晋元率部打退了日军的第七次进攻。这时,第88师接到南京大本营的命令:四行仓库的坚守行动已达预定目的,命令壮士们即日撤离。按照命令,谢晋元降下楼顶上的国旗,率部于31日零时从坚守了4天的四行仓库撤入英租界。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汉奸刺杀。蒋介石闻讯撰一挽联,高度评价谢晋元率部固守四行仓库事迹:“坚苦矢成仁,终古光腾孤岛血;英魂应不泯,从今怒吼浦江潮”。
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实400余人)坚守四行仓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尊敬。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英军驻沪总司令的史摩莱特少将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都是经历过欧战的军人,但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比中国壮士最后保卫闸北更英勇、更壮烈的举动了!”租界的英国军人也多次表示愿帮助谢晋元团退入租界,并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但谢晋元谢绝了,他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军人,身可死但枪不可离,没有命令虽死不退!”
在国内,“四行孤军八百壮士坚持抗战”的消息轰动一时,鼓舞和激励着国人,正如《八百壮士》歌所唱的:“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英雄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鏖战淞沪:战役上的失败与战略主动权的易位
闻义赴难
参与淞沪会战的70万部队,有所谓的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有来自四川、广西、湖南、陕西等地的地方军。不少地方军曾经是军阀战争的积极参与者,与蒋介石政权矛盾重重。然而当日军魔爪蹂躏中华时,他们朝命夕至,闻义赴难,唯国民政府马首是瞻,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
李宗仁、白崇禧领导的桂军,1929年与蒋介石的中央军曾大战一场,是谓蒋桂战争;1930的中原大战,桂军再与蒋介石部大动干戈。中日淞沪开战后,桂军第7、第31军6个师经长途跋涉来到淞沪战场,李宗仁、白崇禧都到南京,并来上海视察,多年的蒋桂分裂,重新合作。蕴藻浜一役,桂军6个师全部投入,白崇禧亲临前方指挥。桂军素以骁勇悍强,善于野战而称著,抗战意志亦很高昂,但武器陈旧、新兵不少,又缺乏现代战争的经验,经一日激战,损失惨重,当晚只好另派部队接防。
七七事变后,川军7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一还强!
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四川省主席、川军领袖刘湘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25日,他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对于抗战“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
1937年9月5日,是川军出川抗战的日子。四川各界在成都少城公园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纵队司令唐式遵,善于拍马,又极其顽固,被人骂为“唐瘟猪”。此时,只见他走向台前,慷慨陈词:“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还朗诵了一首改写的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完全是另外一种军人形象。此次欢送,少城公园人山人海、战旗飘扬,慷慨激昂处,数万军民每每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川军装备可怜得很,如第26师,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川军甚至连雨衣都无力购置,只好带着雨伞行军。以如此装备与拥有飞机大炮的日军交锋,川军虽伤亡惨重,然前仆后继,毫无惧色。第26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但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000多人,会战结束后仅剩600多人!
杨森担任军长的第20军,在内战中恶名在外。但在淞沪抗战中同样舍生忘死。10月上旬该军参加蕴藻浜战役,不到7天,伤亡营、团长10余名,连、排长280余名,士兵伤亡达7000余人。这个军原有2个师,撤出阵地至嘉定境内整编,缩编为2个旅。
据何应钦的统计:抗战8年中,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鏖战淞沪:战役上的失败与战略主动权的易位
战役上的失败与战略主动权的易位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歼敌5万余人,但付出了伤亡20余万人的代价,并最后失去了淞沪,战役失败。
但从战略上看,则是另外一种气象。其一,淞沪会战吸引了侵华日军的主力,淞沪战场实际取代华北战场成为日军侵华和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而使日军的进攻方向从由北向南改变为由东向西,这对日后我方的抗日正面战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二,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战前日本军国主义者狂妄至极,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他们认为,只要日本一宣布内地动员或大批列车一通过山海关,中国就会屈服,最大限度,通过保定一次会战,即可解决一切问题。日本陆相松山甚至扬言:“支那事变可以在一个月内完全结束。”日本军部较为谨慎,也估计“大约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结束”。淞沪一战,使日军短期内灭亡中国企图化为泡影,显示日军必将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之中。其三,日军的进攻并没有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更没有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此战不仅粉碎了日军狂妄叫嚣,而且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勇气。英国《泰晤士报》评论:淞沪之战,日军摧毁中国陆军这一最大与唯一之目的并未达到,中国已安置从来未有的兵力基础,淞沪抗战的精神必将在以后发挥作用。
淞沪会战是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个战役。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上的英勇抗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如英国《泰晤士报》评论:淞沪一役,“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华军已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淞沪抗战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平型关战役:击破日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八路第一师
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参加了宋子文、宋美龄与张学良、杨虎城的谈判。经两天商谈,宋美龄等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等承诺
小说推荐
- 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
- 作者:张卫波前言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转眼间,60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是20世纪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压迫
- 最新章:第23章
-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 作者:祝彦第一部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引子—记住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有许多闪光的名字。他们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为彪炳千秋的民族英烈。他们的名字不会因为历史的流逝而被忘记,他们的精神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失去光彩,他们的形象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幻而变得模糊。相反,他们的
- 最新章:第42章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绪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 最新章:第448章
- 战场上的蒲公英 - 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
- 《战场上的蒲公英 作者:王外马甲马甲很早就知道蔡智诚当过国民党军官,因为我小时候曾经看见他被捆起来游街,胸前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后来又听说他平反了,得了一份“起义证书、还补发了好多工资,顿时特别有钱。那时候,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正好解禁,大人们看完金环和银环的故事,回来就说:老蔡原来是“关团长
- 最新章: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第125章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战国福星大事记》作者:冬天里的熊第一卷、尾张纪事1 沧海桑田!太阳依旧照耀,微风依旧吹拂,我身边那群家伙依旧在发泄着过剩的精力。我则在享受着亦真亦幻的感觉(其实就是打瞌睡啦。什么?我是谁?我没介绍吗?对不起!对不起!我叫李忠,北京一所普通高中的一名普通高一学生。对于我最标准的形容词就是“普通。1.
- 最新章:第726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