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措词还相当激烈,一口一个右派分子,一口一个无耻澜言。看来原来对右派的许诺不存在了。
报告之后,宣读了一个长长的名单,果然有一半的右派被摘掉右派帽子了,没有我的名字。何以这次就有这么多的右派被摘掉帽子了呢?据我后来想,这可能就是甄别的结果,有许多人没有什么言论,定错了,如今就说是摘掉帽子,免得他再想翻案,我算是定对了的一个,继续戴着帽子,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右派。
开会之后,宣布工作安排,这一安排,很多人就失望了,原以为摘掉帽子就是革命干部了,重新分配的工作,却不像想象的那样称心。原来是工厂定的右派,还回到原工厂去,做什么工作由工厂安排,原来文化部门定的右派,就不能回文化部门了,一个南开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到电影院去卖票,还有的分配到早点铺,宣布过分配名单之后,很多人都呆住了,人们似是不相信自己听到的安排,他们心中恢复工作的美梦破灭了。
我领到一封证明信,回到工厂,工厂人事科对于我顶着右派帽子回到工厂表示很不高兴,他们向我说,这么长的时间,我还没有改造好,实在让他们感到失望。如今工厂机修部门正缺少一个人管理账目,人事科让我先去那里工作,人事科说这不是对我的最后安排,将来还要把我放到有利于思想改造的地方去。我想,这也就是说还要把我放在车间劳动去吧,好在我已经习惯了,做什么事,也都无所谓了。
在农场时,几个右派在一起时曾经说过,当右派,还是在农场舒服,虽说制度严格,大家全都是右派,不受歧视;回到原单位,人家都是革命群众,只你一个右派,众目睽睽之下,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果然是这样,回到工厂,连走路人们都躲着我,唯恐我和他们说话,本来也认识的人,看到我回来了,也不打招呼,就像根本就没看见我一样。钻到办公室里,我一天也不出来,就是管我的那本账,这本账倒管得条条有理,为此科长对我还很满意,他看我工作认真,就尽心为我向人事部门呼吁,要为我申请摘右派帽子,他为我写了好几次报告,说我把一本乱得一塌胡涂的老账整理得清清楚楚,应该说是改造好了的表现。感激这位科长的努力,回工厂的第二年,我就被通知说是摘掉右派帽子了。我不知道这是上面的指示,还是对我有了什么宽恕。
虽然最终也是摘掉右派帽子了,但待遇却不一样,有许多会,我是不能参加的,有一些报告也是不让听的。一次是中央的什么文件,说是向全国人民道歉的什么精神,就通知我说不要到礼堂去,还派了一个干部陪我坐在办公室里。我自然明白,戴帽右派和摘帽右派,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既然被定为右派,那就是终生被打入另册,什么前途,什么事业,对于我都早就不存在了。
就是这样,我也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我希望中国再不要搞运动了,能让我靠出卖劳动力养活自己,就是天大的幸福了。
第五部分十七、法律的戏弄(1)
1966年的春天,工厂保卫科通知我到保卫科去一趟,走进保卫科办公室,看见公安局的胖刘和一个陌生人在办公室里坐着。我自然会想到,这是找我来的,也自然想到是因为胡风案的事找我来的。
“回到工厂来了?”胖刘到农场去过,知道我这几年的情况,他还是那副样子,不带什么威严地和我说话。1955年反胡风运动时,他就是这副神态,尽管有的人态度不好,但他从来没有骂过人,也没有亮出过铐子、手枪。
我坐在他们对面,和胖刘说起这几年的情况,他听说我已经摘了右派帽子,倒是也表示高兴地对我说着:“以后好好工作吧。”
说过几句话之后,胖刘指着和他一起来的那位干部向我介绍着说:“这位是检察院的王处长。开门见山吧,今天来找你,就是为了胡风案来的,也就是为了阿垅的事找你来的。”
检察院王处长一副专政机关代表的神态,他自然知道我和胡风事件的关系,但他今天还是要亲自向我询问种种经过,他象是审问案件一样地向我问着我和胡风、阿垅的关系,又问了我本人“参与”胡风事件的情况。我一一回答,我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询问,我等着他们说明他们为什么又来问我这些事。
“胡风案已经拖了10年。”王处长待我叙述完过程之后,对我说着,“现在检察院准备正式向法院提起公诉,这也就是说要给‘胡风分子’判刑了。按照治病救人的政策,最后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只有胡风和阿垅两个人,其它的人全都释放了……”。一桩震惊全世界的重大案件居然一拖10年不能提起公诉,也是极为罕见了。我在农场的时候,听说过一条规定,说是公安局拘留嫌疑人不得超过6个月,6个月之内如不能向法院提起公诉,就必须放人。而胡风案蒙冤人居然被公安局拘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还以宽大的名义释放出来。
经历10年的时间,又经历过反右运动,还经历过几年的农场生活,我已经不再是10年前的那个小青年了,多多少少,我也成熟一些了,我也有了一点思考,对于美丑善恶,多少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听到王处长说要对胡风、阿垅提起“公诉”,我既不感到吃惊,也不感到恐惧。
“今天找你,是要你出庭做证。”王处长最后向我说明了他们的来意。
这倒真是让我大吃一惊了。“出庭做证?”我向王处长反问着说,“我能证明什么呢?阿垅在重庆、上海的事,我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解放后、学习写作才认识阿垅的。”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王处长沉下脸,以一种极是威严的声音向我说着:“阿垅案涉及到许多人,这些人都要出庭做证。涉及你的事不多,就是拉拢你参加胡风集团的事,指使你写文章攻击党的文艺政策,其余的问题,我们不会问你。”说到这里,王处长停了一会儿,似是让我做一下选择,随后他又向我说道,“自然啦,出庭做证是自愿的,我们不强迫,不动员。我们想,既然你已经和‘胡风反革命集团’断绝了一切关系,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你就有义务和人民站在一起对颠覆国家的反革命罪行提供证明。当然,你也可以拒绝,但你拒绝出庭做证,并不等于事实不存在,国家对于应该出庭做证、而拒绝出庭做证的人,也有权利采取相应的措施……”
王处长说话,每一个字都向我暗示可怕的后果,我当时想到的是,到了这样的时刻,一个微不足道的我,是不可能有任何做为的,我的一点点对抗,对于胡风案无济于事,我只能就范,让我做什么我就只能做什么。
如果说,在反胡风运动的当时,我出于一种愚忠和真诚,还没有想到这是一起冤案的话,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思考,我早就不再认为胡风和他的朋友们有什么过错了,我是从自己被定为右派分子的亲身经历中醒悟到胡风、阿垅“反革命活动”的“本质”的,这样我也就估计到这将是一场怎样的公诉了。但是从我固有的观念说,出庭做伪证,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出于强迫,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尽管现在我可以向人们解释当时我的可怕处境,但对于出庭做证,我总是有一种深深的内疚,中国知识分子被可怕的政治运动吓破了胆,他们总是希望能够保住一已的平安,我们就这样一步步地退让,一步步地忍受,而结果最后的那一场“大革命”,才使我们认识到正是我们自己的甘于被愚弄,才最后一起走向毁灭。
做为一个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我只有听从安排了。
“我证明什么呢?”我向王处长问着。
“对了,这就好谈了。”王处长满意地说着。
这时,王处长和胖刘一起打开了卷宗,王处长对我说,阿垅的思想问题和文艺思想是不能判刑的,当年无论批判得多么严重,现在也不能提起公诉,阿垅的罪行就是颠覆国家、进行反革命宣传,要我出庭,就是证明阿垅对我进行反革命拉拢,要我和他一起颠覆国家。
现在说起来,就是连一个几岁的孩子也会觉得可笑,阿垅,一个写了几本书的作家,再加上一个没有写出过任何文章的小青年,居然梦想颠覆拥有几百万军队的国家,这到底是谁在说疯话呢?然而在那个时候,这却是现实,而且是披着法律外衣的现实。
小说推荐
- 天意 完全版本 03年中国最强历史科幻小说
- (﹏(﹏╯天 意作者:钱莉芳三代禅让,商汤伐桀,宗周革命,春秋战国…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然而又有谁能想到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更替背后,竟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纵。在大秦帝国即将崩溃的前夜,淮阴韩信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身怀治国平天下之策,却无人赏识。潦倒中,一位神秘的黑衣人出现在他
- 最新章:第47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 送你一付历史解毒剂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生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通史“赵州桥本是鲁班修”到时下已经进入最广阔的通俗文化领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词。唱词来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世世代
- 最新章:第59章
- 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
- 作者:张璟琳写在开始之前—这个江湖谁曾笑傲《笑傲江湖》写于1967年,众所周知,那是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后的第二十一年,是“北约”成立的第十八年,是“华约”成立的第十二年,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的第五年。这一年,世界上的核武器已经可以毁灭人类好几次 这一年“五月风暴”正在欧洲
- 最新章:第49章
- 五百年吸血鬼惊世传奇:历史学家(精编版)
- 作者:伊丽莎白·科斯托娃 第一部 前言 献给我的父亲 下面的故事 有些是 他最早告诉我的 致读者 我从未想过要将下面的故事诉诸笔端。可是,一股莫名的震撼近来总在促使我回首往事,那是我和我最爱的几个人生命中多灾多难的日子。这是一个寻亲的故事:十六岁的我追寻父亲和父亲的过去;父亲追寻他敬爱的导师和他导师
- 最新章:第79章
- 中国商业第一家族:荣氏百年
- 作者:杜博奇】内容简介百年荣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变迁史。从清末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实业打响名声,到荣毅仁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再到荣智健叱咤商界、名噪中外,荣氏一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财团。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艰苦拼搏之上,回顾荣氏几代风云,无一不是在泥泞中前行,通过重
- 最新章:第44章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作者:张胜友+蒋和欣主编【完结 初游美国容闳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清代学者。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予等由黄埔首途。船名亨特利思,帆船也,属于阿立芬特兄弟公司,前章已言之。船主名格拉司彼(Capta
- 最新章:第10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