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第158章


眼见官军越来越接近,王嘉胤同族兄弟王国忠感觉到了穷途末路,突然升起了投奔官军招安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王国忠的感觉就越来越强烈。他仿佛觉得荣华富贵都在掌握之中。
王嘉胤并没有发现同族兄弟的异常,他知道现在不与官军打一仗,无论如何也不能过河。
他正要鼓舞士气与官军拼死一战,忽然发现同族兄弟王国忠还在一边发呆,王嘉胤顿时大怒道:“蠢货,还不拿起刀枪杀敌,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王国忠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仿佛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就在这时,他听见了王嘉胤对自己的喝骂。王国忠心中发狠,手中的腰刀猛地捅入王嘉胤腹中。
王国忠不理会满脸的鲜血,用力拔出了腰刀砍下了王嘉胤的脑袋大叫道:“官军只要王嘉胤的脑袋,咱们杀了王嘉胤,就一定能升官发财,荣华富贵一辈子都享受不尽。”
王嘉胤到底是一方雄主,身边总有几个骁勇忠心的卫士。王嘉胤意外身死,这些卫士虽然猝不及防,但是还是拿起刀剑,将王国忠乱刀斩为肉泥,为王嘉胤报了深仇大恨。
失去了王嘉胤率领,这股人马顿时群龙无首,官军还没有杀上来,他们就四处溃散了。
这股人马,大部分被官军斩了脑袋,成为邀功请赏的白花花银子。
只有少部分幸运儿,度过了文水,成为散乱的溃兵。(未完待续)
=〃
d…load…s〃
第五十六章收编一

王嘉胤兵败身死、头颅被官军摘去领赏的消息,在官府大力宣扬之下很快在山西省传的沸沸扬扬。他麾下四散而逃的各股武装,听到这个消息更加成了惊慌失措的落水狗。
他们再也不敢聚集在一起,反而四散在乡里。这样一来又为官军剿贼带来更大的难题,官军兵力不多,不可能分成几十股人马去剿贼。
而没有官军的追剿,各支小股义军又死灰复燃,居然有了发展壮大的声势。短短半个月内,盘踞在乡间的士绅就遇害百余户。就连祁县附近的团柏镇,也被罗汝才、白玉柱二营联合攻破。
在明末这个时代,地方上士绅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他们或为姻亲、或为同族、或为同年,整个山西境内的文官与地方上的士绅都是藕断丝连。
超过百户士绅遇害,马上给太原知府许鼎臣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许鼎臣身为四品文官,虽然没有直接指挥满桂的权力。但是在明末不正常的朝廷中,地位远远超出满桂这个一品武将。在许鼎臣连番催促下,满桂不得不分散兵马,去围剿多如牛毛的小姑流民军。
一时间,整个太原盆地几乎处处烽火,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十几起战事。李旭升、刘勇、尤世禄、贺虎臣、吴志勉、满桂、白玉柱罗汝才联军、高迎祥等几十股鼎鼎大名的人马都活动在这片地区。
洪善镇附近的张庄村就是一座典型的明末北方村庄。因为张庄村位于富庶的太原盆地地区。人口比较稠密。仅仅一个小小的张庄村人口就差不多有上千户,几乎不下于陕北的宜川县城。
在现在这个战乱时节,张庄村的平静早已经被打破。自从李旭升攻下洪善镇。斩杀洪家老太爷,给附近十几个村庄的百姓分了田后,张庄村的百姓就彻底倒向了李旭升。
李旭升攻破洪善镇后,为了避免官军的围剿打击,主动率兵离开了富庶的洪善镇,藏身在十几里外的张庄村中。
李旭升如此胆大包天的用兵,反而出乎官军的意料之外。宁夏副将尤世禄虽然派兵前来查探。却根本没有返现李旭升这支军队的踪迹。
最危险时,两军之间的距离几乎不到十里。李旭升算是在尤世禄鼻子底下躲避了三天三夜。
张庄村南门,李旭升骑着战马,对身边两个裹着红色头巾的魁梧汉子叮嘱道:“你们这次回去,告诉老回回。让他不必担心。咱们都是陕北同乡,人不亲水还亲了,他要率兵来投,我是一定欢迎的。”
“将军说的是,咱们陕北老乡谁不知道小白袍大名。李将军说出来的话,向来是一个唾沫一个钉。但是我听闻老营刘将军那里规矩很严,不知道小白袍的承诺能不能作数。”说话的头巾汉子名家贺锦,在义军中外号争世王,也算是一直小股义军的首领。
争世王贺锦在王嘉胤兵败身死之后。因为实力较弱,所以投奔了力量较强的老回回。两人合股联营,沿着太谷、祁县败退进入汾州境内。
进入汾州之后。这里的官军人数众多,包括延绥总兵吴志勉、宁夏总兵贺虎臣、副将尤世禄三股官军。总兵力超过九千骑兵,这样还不包括水师游击李英华的那支水军。
马贺二营进入汾州后,很快就站不住脚,被吴志勉骑兵打得大败,人员几乎折损了近半。所幸遇上了李旭升所部。在李旭升的帮助下才打退了追兵。
马贺二营眼见李旭升兵威赫赫,居然靠着弱势兵力就击败了九边精兵。两人都有些震撼羡慕,所以就起了投奔刘宣的念头,才让贺锦亲自前来探探风声。
马贺二营现在虽然还有三千人,但是除了陕北老骨干五百人外,大部分都是裹挟而来的壮丁。
他们这三千人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其的战斗力,也未必能超过刘宣麾下的精锐守备营。
马贺二营的来投,马上让李旭升欣喜若狂。自从王嘉胤战死后,他麾下的队伍散落在太原盆地当中。这些队伍几乎互不统属,规模超过五千人的营伍只有高迎祥与罗汝才白玉柱联军。
哪怕是名头更大的紫金梁,因为与满桂官军死打硬拼,骨干人员也多有折损。现在更是沿着谷水,退入太岳山中。
如果厚待马回回贺锦二部,就能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争取散乱的各支义军前来投奔。有了这些小股义军的支援,李旭升也能改善一下敌强我弱的困难处境。
面对示好的贺锦马回回二部、李旭升的承诺非常大方。他不仅答应将马回回所部编为一个主力步兵营,还答应贺锦部编为一个守备营。
刘宣麾下的一个步兵营,麾下共有四个步兵哨、一个炮兵哨,总人数大约一千二百余人。这一千二百余人都是脱产的战兵,战斗力还超过了马回回等人麾下的老营精兵。
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无论是贺锦还是马回回都非常满意。但是他们二人对于刘宣军中的制度也有几分了解,知道刘宣军中军法严谨,并不容许麾下的将校私自扩军,所以贺锦才会对李旭升的承诺有些怀疑。
面对贺锦当面的质疑,李旭升没有任何恼怒的笑道:“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争世王大可放心。几日前我就快马加鞭前往灵石县送信,希望刘将军给予我收编各支义军的权利。以我对姐夫的了解,他是一定会放权的,这一点你尽管放心。”
贺锦毕竟还是外人,对于刘宣军中到底是一个啥情况也并不是非常了解。他听了李旭升这番很有底气的话,心中的担心也放下了不少。他拱了拱手,对着李旭升说道:“小白袍威名赫赫,显然不会欺骗我这个大老粗。既然如此,小白袍就不用送了,我这就回去与老回回商议商议,看看几日接受改编。”
李旭升在陕北之时,因为骁勇善战、箭术精准,仿佛唐时名将白袍薛礼一样崛起于陕北义军,被陕北义军尊称为赛白袍。又因为李旭升年纪较小,当年还不足十七岁,所以又被当地的百姓称呼为小白袍。(未完待续)
=〃
d…load…s〃
第五十七章收编

“末将在北方统御文武、开创局面,情况已经万分艰难。汾州境内,吴志勉、贺虎臣、尤世禄三股骑兵来去纵横,加上水师游击李英华三千余人相助,汾州境内已经越发艰难。
本月初六,王嘉胤战死文水河岸,所部已经四散乡间。依末将估计,不出一月,大同镇满桂六千精兵就能腾出手来,南下支援汾州官军。wWW.
末将现在兵力吃紧,本就勉强支持,如果大同镇援兵一到,汾州局面将毁于一旦。到时候官军多了两万精兵强援,冷泉口,灵石二处的局面也将不能支撑。失了灵石县,霍州城势单力孤,就更加难以坚守。
到时候南有王承恩堵住去路,北有杨鹤五万官军泰山压顶。咱们只能东进太岳山,去沁州、辽州偏僻山区发展。
到时候必将抛弃老弱妇孺、粮草辎重,只怕数年辛苦也会毁于一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