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第159章


到时候必将抛弃老弱妇孺、粮草辎重,只怕数年辛苦也会毁于一旦。
将军外镇,本应威福自专。然总部却处处限制,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前方本就万分艰难,还要套上总部拴上去的绳子,里外牵制,如何才能发展壮大。
姐夫,如今正是打天下的时候,你可千万不能听酸秀才的话。现在你还没坐上龙椅,还不是猜忌功臣猛将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应该放开前方将士的索套。给与他们统领文武,治理地方,扩充兵力的全权。
我在这里。并不是向你要权。而是现在局势势若危卵,咱们还抱住条条框框不放。一旦兵败身死,就像王嘉胤一样。脑袋被人家摘下领赏报功,那就说什么也晚了。
姐夫,我这番话,虽然并不好听。但是小弟还是希望你能听进去。
写这封信,还是希望姐夫将权力下放给我,让我能任命地方上的文武百官,尽最大的可能收编王嘉胤败兵。
王嘉胤六万大军。精兵也有万余人。他虽然兵败身死,但是麾下的兵马真正的损失并不算很大。只要能收编王嘉胤一半人马。小弟就有把握将满桂拖在汾州、太原地区,咱们也能继续坚持下去,等待出现的转机。
姐夫,我这番斗胆直言。全是心里话。可能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是希望你不要见怪。
小弟旭升”
刘宣将李旭升加急送来的书信看了一遍,然后递给随身的赵瑨等人说道:“我们的小李营官意见很大吗!你们看看,这封信的态度可是很不好吗!对于李营官的意见,大家到底有何看法,不妨都说一说吗。”
眼见李旭升很不客气的斗胆直言,在场的众人都有些心惊肉跳。李旭升是刘宣爱将,几乎算是第一亲信之人。众人心中尽管有些不同的想法,但是这时候看到刘宣在气头上。也并不敢踩着李旭升往上爬。
所幸这个时候,练兵司司长李昭云赶来了灵石县城。这一次李昭云赶到灵石县,还带来了两千补充兵。外加八十门虎蹲炮,火药三千斤。
李昭云看了看李旭升的书信,脸色铁青的骂道:“这些都是小儿之言,弱智之语,根本不值得一驳。将军不要与他一般见识,等他这次率兵回来。老夫定会给他一些苦头吃,让他知道上下尊卑。”
李昭云这番话虽然说得漂亮。实际上还是没把敏感的问题点出来。
刘宣听了老岳父这番话,也明白老岳父的一番苦心。李旭升这种书信,本就应该私下里看。但是刘宣居然堂而皇之的将这种帝王阴私拿出来讨论,这也让麾下的众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宣看了看胆子最大的杨四宝说道:“老杨,你怎么看?谈一谈吗”
杨四宝与刘宣的关系非常亲密,只在李旭升之下。此人也是一个大嘴巴,平日里几乎口无遮拦。但是面对这种敏感的问题,杨四宝也不敢当做出头鸟。
听见刘宣让他发言,杨四宝装傻充愣的说道:“末将是个粗人,不认识字,将军让末将往东,末将不敢向西。小李营官这封信,末将也看不懂,要不要请秀才们给念一遍。”
刘宣大有深意的看了杨四宝一眼,此人粗中有细,实际上很有大智慧。居然敏感的察觉出刘宣的意思,故意将事情挑起来闹大。
刘宣听了此话,将书信递给随身的赵瑨道:“良璧,你给大伙儿念一念。”
等赵瑨将书信念了一遍,众人更是浑身冒汗。眼见李旭升这封书信如此不客气,众人也不敢猜测刘宣的意思。
眼见众人不敢发言,刘宣看了看赵瑨说道:“良璧,在场的武夫,你这个举人也说一说想法吗!”
赵瑨此人虽然文弱,但是胆气豪勇。他刚才就想要说话,但是碍于自己资历太浅才没有当这个出头鸟,眼见刘宣问道了自己。赵瑨高声说道:“李旭升目无法纪,不尊规矩,应该撤销官职,压回灵石县发落。”
刘宣轻笑一声道:“我觉得我们小李营官说的不错嘛。”
“咱们要将权力放开,到时候总部吃了败仗,而下面却发展壮大。不是头重脚轻,内外失衡的局面吗?到了那种情况,他李旭升是不是要造反?”
眼见赵瑨不负众望,将刘宣希望说的话说出来。
刘宣满意的大笑了几声道:“说得好。不过我是不相信旭升兄弟会造反的。”
“最近一段时间,咱们虽然打下了平阳府九县,兵力扩大到了两万。但是我发现整个军中居然全是暮气,到处都讲资历,军官都捞银子,找小脚老婆。虽然比官军好一些,但是也是大哥不笑二哥,早晚都会烂在锅里。”
刘宣猛地拍了拍桌子道:“李旭升这封信写的很好,这是当头一棒,打消了我的疑虑。”
“现在军中,平庸之风盛行,到处都讲一个中庸之道。我们是军队,不是外面的酸秀才,就连杨四宝这个全军大名鼎鼎的好汉子,现在也学会了耍滑头,打马虎眼了。”
“你们大可不必害怕下面造反,如果我刘某人有能力,自然可以控制下面。如果我刘某人是个软蛋,下面的闯将、下山虎都可以造反吗!”
“我刘宣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流贼,能成为这两万大军的主人。胆量还是有几分的,并不害怕下面的兄弟造反,如果谁有把握,不信可以试试嘛。看一看能不能砍下刘秃子的脑袋,坐上了大军统领的位置。”
刘宣这番凶狠霸道的话,更是让下面的众将胆颤心惊。
刘宣不理众将,当场修书一封。任命李旭升为晋中节度使,全权掌管晋中一切的军政大权。此外任命刘勇节度副使,配合李旭升掌管军队。骑兵三营赵胜调出军队,任命为太原知府,掌管晋中一切的文官后勤,全力配合李旭升作战。(未完待续)
=〃
d…load…s〃
第五十八章壮大

李旭升接到刘宣的任命后,马上开始大刀阔斧的收编起了王嘉胤余部。老回回马守应所部被改编为步兵第九营,贺锦部也被改编为平遥守备营。
为此,李旭升还特地抽调出一部分武备兵甲,分给了马贺二营。马回回、贺锦二营共有三千人马,在李旭升裁汰了一部分老弱之后,仍然有两千余人。
因为马贺二营人员充足,李旭升也没有故意掺沙子。只是为马守应第九营抽调了一个哨的炮兵。
刘宣占据霍州后,因为霍州并不缺乏煤铁,所以就有了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的可能。况且刘宣曾经攻下了九边重镇延安,俘虏了几百名匠户。这些匠户中,不仅有钻铳的,自然也有铸炮的。
再加上刘宣一直非常重视武器制造,在董家堡时期,就成立了匠户营。从最简单的三眼铳开始,逐步探索各种武器装备的制造。虽然刘宣麾下的武备司并没有使用先进的水力钻床,但是每月制造的鸟铳也超过一千杆。就连虎蹲炮,每月生产的规模也超过了百门。
尽管官军封锁了冷泉口,大规模的粮草运输艰难。但是一些武器兵甲,霍州老营还是能为前线补充不少。所以李旭升为了达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一次性就为马守应补充了二百新兵,十门虎蹲炮。
马回回、贺锦二营的投奔,迅速的引发了连锁般的反应。距离李旭升不足三十里的罗汝才、白玉柱二部。也起了投奔李旭升的心思。
罗汝才、白玉柱二部,虽然一路上溃败下来,但是根基却并没有多少损失。整个王嘉胤余部当中。实力保存的最好的三股人马,就是白玉柱、罗汝才、高迎祥三人。
罗白二部,哪怕兵败之后,收拢的壮丁还有八千余人。来自陕北的老营,加起来也不下于两千人。正因为实力较强,罗汝才、白玉柱二人的胃口也更大一些,加上他们二人现在压力并不是很大。所以二人的价码现在还是很高。
从十月下旬王嘉胤战死之后,短短的半个月时间。王嘉胤麾下的七股义军投奔了李旭升。这七股义军,或者编为一哨、或者编为一个守备营。
等进入了十一月,李旭升这个晋中节度使麾下,总兵力相加已经超过了九千人。其中包括李旭升、刘勇两个战斗力很强的骑兵营一千五百余人。赵胜部半个骑兵营五百余人,新编两个守备营两千人。
另外还加上马回回第九步兵营一千二百余人,贺锦平遥守备营千余人。收编的七股义军裁汰老弱,编成了三个守备营三千余人。
但是这九千大军,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只有李旭升等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