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第157章


一些勇敢的乱军,还将手中的弓箭对准了督战的骑兵,射杀了十几名老营骑兵。张文秀见此,只能带着督战队撤了下来。退到了后阵整顿队伍。
张献忠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满桂麾下的官军也好不到那里去。尽管他没有细看,但是刚刚冲阵跌落战马的骑士已经不下于百人。
官军虽然骁勇。但是人数毕竟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人。以满桂这支军队的伤亡承受能力,只要伤亡超过千人,这支军队随时都会有溃散的危险。
明代的军队中,伤亡承受能力是非常低的。像一般内陆的卫所兵,只要伤亡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就会当场溃散。一般九边明军,情况稍微好一些,几乎能达到百分之十。
将领的家丁因为待遇丰厚、装备精良,士气也更高一些,能达到一般正常军队的百分之二十。只有最精锐的军队,伤亡比列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
满桂这支精兵,几乎已经是整个大同镇的精华,所以才能连夜行军七十里,连续击破王嘉胤十四座营寨。
“虽然杀死的流贼人数更多,流贼麾下的步兵因为战死,溃败等因素伤亡超过六七百。但是流贼人数超过六万,官军人数只有三千,这样的伤亡交换比例。无论如何都是不划算的。”满桂想道这里,心中顿时有些忧虑。
虽然他的骑兵冲散了张献忠第一阵步军,但是想到流贼望之不尽、杀之不绝的人数,满桂还是高兴不起来。
不管满桂心中怎么想,战事也暂时停不下来。
张献忠前阵士兵的溃败,马上引发了很大的混乱。溃败的士卒不仅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还冲乱了后阵的阵型。
因为张献忠身先士卒打前阵,所以后阵的士卒并不敢随便放箭,以免误射张献忠本人。这样一来,混乱的局面更加难以控制。
满桂年过三十,身体生正是年富力强的巅峰。他本人目力惊人,自己也是宣府镇少见的神射手。虽然在战阵之上,但是他还是眼明手快的发现了试图整顿队伍的张献忠。
发现这个黄脸汉子可能就是匪首,满桂暗自估量了一下距离。“一百三十步,也算有五分把握。”
他想到这里,当机立断拉开了手中的桑木硬弓,闪电般的射出了精准的一箭。
这一箭,巧合的穿过张献忠甲胄的缝隙,正中张献忠肩膀。张献忠只觉得一阵剧痛,他心中发狠,双手狠狠地抓住箭杆,猛地将这支长箭拔了出来。
张献忠心中着急,并没有发现这支羽箭还带着恶毒的倒刺。羽箭一拔下来,马上撕裂下一大块血肉。
张献忠只觉得一阵头晕脑胀,再也坚持不住,居然当场昏迷过去。
他的亲兵见张献忠晕了过去,在慌乱的战场也没有仔细检查,只以为张献忠中箭身死。顿时大哭道:“八大王中了流失,人没了,大家快快逃命吧!”
张文秀身为张献忠义子、对张献忠的感情也远超常人。发现了张献忠出了意外,他带着二百老营骑兵,杀散了阻拦的官军,救走了昏迷过去的张献忠,快速逃离了战场。
满桂见麾下的儿郎伤亡已经不小,并没有节外生枝。
毕竟张献忠不是王嘉胤,摘下他的脑袋现在也换不了多大的军功。(未完待续)
=〃
d…load…s〃
第五十五章身死二

满桂眼见张献忠将旗以倒,再加上听见流贼呼喊“八大王已死。”知道现在正是难得的机会,他紧急下令,让身边的官军大喊:“八大王已死、八大王已死,尔等还不跪地投降”
在官军的鼓噪呼喊下,八大王已死的声音已经传遍了整个王嘉胤大营。
而张文秀为了救治义父张献忠,并没有出来辟谣。反而带兵麾下老营骑兵离开了大营,逃向了外面的荒野中。
张献忠此时在王嘉胤军中已经薄有威名,地位只在白玉柱、紫金梁、高迎祥三人之下,实力更是不弱于三人。
作为王嘉胤军中的后起之秀,最近一段时间八大王之名也频繁地出现在官方的邸报中。哪怕是满桂这个左都督、大同总兵,也听说过张献忠的名头。
“八大王已死”的消息一经传开,马上在王嘉胤寨中引起了极大地震动。
一部分王嘉胤控制较弱的营头马上惊惧万分。马山飞、左金王、巴大王三营人马,居然丢弃了一切粮草辎重不告而别,逃离了王嘉胤大营。
面对这等于反叛的三营人马,王嘉胤没有第一时间当机立断严肃处理,这样又引发了崩溃性的巨变。
在王嘉胤军中威望更高的闯王高迎祥居然借口王嘉胤赏罚不明。带领麾下的精锐骑兵虚晃一枪,绕过了官军兵锋,冲出了悬瓫山大营。
眼见给于厚望的张献忠、高迎祥、紫金梁三部。张献忠兵败身死。高迎祥落荒而逃,只留下了老兄弟紫金梁苦苦支撑。王嘉胤满脸苦涩,知道今日兵败已经不可避免。现在只希望多能保存一部分骨干。
因为张献忠、高迎祥二部先后败逃,紫金梁王自用麾下的兵马更加恐慌失措。面对满桂亡命一击的决死冲锋,紫金梁虽然奋力抵抗,但是也很快因为实力不济败退下来。
王嘉胤见打头阵的紫金梁、高迎祥、张献忠不是身死、就是败退、或者逃亡。知道靠着实力更弱的白玉柱、马回回二营奋战,估计也起不了作用。
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决定不与官军硬拼。他连声下令,让白玉柱。老回回二营稍微拖延一下官军,自己则带着麾下的亲兵标营收拾粮草。希望能完好的撤出大营。
王嘉胤治军,虽然也有一套本事,但是根子上还是非常混乱的。渡过黄河后,因为麾下各部扩充太快。王嘉胤对于各营的控制能力也大大降低了不少。实力越是强大的营伍,王嘉胤的控制能力就更弱。
所幸下面的各营还认他这个共主,再加上左丞白玉柱、右丞紫金梁二部都是他奋战多年的老兄弟,所以王嘉胤才能统领群雄。
但是这一场大败毫无疑问打碎了王嘉胤的不败金身。在官军的突阵中,先后有十多位头领被官军所杀,败退的营伍更是不计其数。就连大名鼎鼎的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居然也传出来死于阵中。
连续的坏消息传来,更让王嘉胤大营的混乱加剧。很快曹操罗汝才也步了高迎祥的后尘,他裹挟着王嘉胤派出督战的妻弟张立位。一箭不放的带领骨干逃离了王嘉胤大营。
王嘉胤麾下,虽然凑数的营伍超过几十个,但是真正能打仗的营头除了自己的标营外。只有紫金梁、黄虎、闯王、曹操、白玉柱、老回回六股人马。
剩下的人马,要么就是人数不多,要么就是战斗力微弱。在这种残酷的大战中,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现在黄虎张献忠身死,紫金梁溃败,闯王、曹操这两股外系人马率兵逃亡。真正还能打仗的只有白玉柱、老回回与王嘉胤的亲兵标营了。
眼见溃败不可避免,王嘉胤丢弃了老弱。烧毁了大营中的辎重粮草。他带着麾下的老营骑兵,当机立断的撤出了悬瓫山大营。
王嘉胤一路上毫不停息,沿着清源、交城败退到了文水附近才稳住了阵脚。
这一路上的败退,王嘉胤不敢走官道,只能绕在乡间的小路上。多走了二百里的冤枉路才败退回了文水河附近。
就在王嘉胤准备度过文水河之时,只见远方十里外忽然冒出一股股灰尘,阵阵的马蹄声接着传来。
因为这一次大败仗,王嘉胤军中早已经士气衰落,面对不依不饶追赶来的满桂精兵。
王嘉胤中军标营已经不敢放一箭。他们争先红后的跳入文水河中,宁可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淹死,也不愿意面对官军的刀兵拼死一搏。
其实这个时候满桂这支大军也不好受,他虽然击败王嘉胤六万流民大军。但是也遇到了敢于结阵的张献忠、紫金梁二营,先后死伤的官军已经超过了六百人。
更何况满桂只来得及休整了一日,就马不停蹄的率兵追来,一路上还击败了三股小股的漏网之鱼。现在官军的士气并没有恢复,只要王嘉胤敢于结阵反击,满桂也并没有多少必胜的把握。
毕竟王嘉胤现在还有四千兵马,其中大部分都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这四千兵马也全部都是骑马的精兵。
眼见官军越来越接近,王嘉胤同族兄弟王国忠感觉到了穷途末路,突然升起了投奔官军招安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王国忠的感觉就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