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将帅传军事家卷巴顿》第26章


军医长阿内斯特上校隶属于第2军,布莱德雷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他的报告自然应呈交布莱德雷。
令人不解的是,布莱德雷看过报告后,并未感到不安。这是因为他对巴顿太了解了。他认为傲慢庸俗的上司做野蛮粗暴的事是毫不为奇的。
与此同时,布莱德雷还下意识地想到,他是巴顿的下级,在战场上他忠于巴顿,在这件事上,他也应当忠于巴顿。尽管他有责任将此事呈报军群司令亚历山大将军,或直接交给美军的最高长官艾森豪威尔将军。
“阿内斯特上校,还有别人看过这份报告吗?”布莱德雷问道。
“没有,长官。”阿内斯特感觉到了一些什么。
布莱德雷将报告交给基恩,“用信封装起来封好,写上只能由你我启封,锁在保险柜里。”布莱德雷压下这份报告,并决定守口如瓶。事后他回忆道:当时我不想“相互残杀”。
阿内斯特基于军医长的职责,在得知布莱德雷不愿介入此事之后,决定越级上报。他选择了亚历山大将军,这个英国将军感到了事情的微妙,自己没有必要插手美国人的事,便转给艾森豪威尔将军处理。
同时另一份关于此事的详尽备忘录也由阿内斯特送给艾森豪威尔的军医主任布莱塞准将,布莱塞准将便同戴维斯准将共同拜见艾森豪威尔将军。
艾森豪威尔将军感到处理此事的难度巨大,非常棘手。要知道,这时巴顿将军正作为英雄进驻墨西拿。如何处理这位特殊人物呢?经过权衡利弊,艾森豪威尔将军决定封锁消息,把事情严格限制在内部范围。艾森豪威尔将军认为,“如果此事传了出去,就会结束巴顿在战争中服役的机会,巴顿是我们赖以取胜的人物之一,我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如果情况属实,必须处理巴顿,即是给巴顿一个教训,使他的怪脾气收敛一下,也是对知情人一个交待,这样才能保全巴顿。
于是,艾森豪威尔开始行动起来,他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他必须弄清此事的原委。他选派了三位判断力、机智和诚实方面都值得信赖的军官去接触此事。布莱塞将军去西西里,实地调查巴顿打人事件,直接向他汇报;战区中校卫生顾问佩林博士,到“打耳光事件”发生地第93后送医院进行单独调查;卢卡斯将军去第7集团军,调查士兵对此事的看法。调查结果和途径必须是秘密的,严格限制在内部范围内。
第二个步骤是要教训巴顿,认真反省此事,彻底道歉,并引以为戒。艾森豪威尔将军以个人名义亲自给巴顿写了封信,对巴顿狠狠地责骂了一通。他命令巴顿亲自向挨打耳光的士兵道歉,向当时在场的所有医生和护士们道歉,最后向整个集团军,一个部队一个部队地分别道歉。
直到此时,巴顿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在日记中写道:“显然,我的行动太轻率了,而且对情况的了解也很不够。我坦率地承认,我的方法是错误的,我将尽力改正。”
巴顿认真执行了艾森豪威尔的命令。他把被打士兵以及与此事相关的人员召集到司令部,同与会者一一握手,为自己的失态行为诚恳地表示歉意,并解释道:他的行为的本意是为了士兵好,是为了帮助士兵恢复英勇的斗志。并希望大家“忘掉”这件事。他的道歉行为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谅解。
似乎巴顿到此可以长出一口气,轻松一下了。但是形势的发展急转直下,第7集团军的记者们知道了此事,他们对于美国将军殴打士兵事件极为反感。记者们蜂拥而至,要求艾森豪威尔将军将巴顿送交军事法庭判处。
艾森豪威尔将军为了保全巴顿,不得不采取第三个步骤,同记者们开诚布公地摊牌,求得他们的谅解。艾森豪威尔将军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信心处理好这一棘手问题的,因为在西西里登陆前夕,他就曾这样处理过类似的问题。
西西里战役前夕,由于盟军行动计划严格保密,记者们曾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此做出种种猜测,通过各种途径挖掘报道内容,以致给盟军统帅部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当时艾森豪威尔将军便采取了极其冒险的做法。他把战地记者们统统请到司令部中,将西西里登陆的时间、地点、
进程、进攻方向以及各攻占目标等所有绝密消息通报给这些记者们。具有强烈爱国心的记者们为盟军对他们的高度信任所感动,主动向艾森豪威尔保证绝不再向公众报道关于登陆计划的消息。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将军这一做法极其高明,博得了报界的普遍尊重和高度信赖。
艾森豪威尔将军将贝斯、米勒、雷诺兹和戴利等记者请到他的办公室,坦率地对他们说,他正在尽其最大可能保住巴顿的职位。在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时,他说:在追击敌人和开拓局面的事业中,需要一往无前的指挥官。对士兵越是苛刻,就越能保全士兵的生命,巴顿就是这样的将领,为了盟军的最高利益,迎接欧洲战场上的各大战役,应当保全巴顿。最后,他恳求记者们不要将此事公开,史密斯将军也向驻阿尔及尔艾森豪威尔的记者们提出类似恳求。报纸和电台记者无不为艾森豪威尔的真诚态度、对棘手问题的处理方法及他对巴顿的殷切期望所感动,于是出现了极其罕见的局面:他们与盟军最高司令部达成协议,同意“忘掉”这一事件,严格封锁消息。
至此,这件事似乎快要结束了,看起来将以巴顿真诚的忏悔和可怜的姿态而息事宁人。巴顿也谨慎地住在巴勒莫王宫的官邸里闭门不出,让这件令人厌恶的事件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地消失。
10月1日,在打耳光事件发生仅7个星期之后,巴顿就在华盛顿被提名晋升为陆军少将军衔。此前,亚历山大将军也向艾森豪威尔将军建议过,让巴顿指挥第5集团军。看来,11月份,巴顿肯定将被委以此任。
一切事情都向巴顿将军显示,这个事件似乎已经了结,已经被人遗忘。
然而不幸的是,更大的风波还在后头。
5。 “打耳光事件”再起风波
为了使“打耳光事件”处于保密状态,艾森豪威尔将军尽最大努力,并认为处理得当,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看来,事情似乎已经结束。但是,这次他失算了。
11月21日,随军记者德鲁·皮尔逊违背诺言,在美国广播公司的例行星期日广播节目中,披露此事,并断章取义,予以渲染。尽管数以百计的记者们都了解此事,并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意不予报道,这一过时的新闻还是在美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界人士纷纷给国会写信,要求查清此事,并要求追查艾森豪威尔的责任。因为艾森豪威尔显然有意偏袒巴顿。艾森豪威尔也陷于麻烦之中。
源源不断的信件大多是由激怒的记者们写的。语言尖刻,甚至带有侮辱的味道:
“应该将巴顿赶出军队,一个如此不能控制自己的军官,指挥一个连都不配,更不要说一个集团军了。”
“远征军士兵是美国人,不是德国人,如果要让我们的士兵受虐待的话,那咱们就把希特勒弄来,请他干吧。”
“我想象不出像巴顿这样的将军怎么能领导第7集团军,不如派他到西海岸的日本人收容中心,去打日本人的耳光,那谁也管不了,只有这种卑微的职位才适合这位丢人的将军。”
美国陆军部最高领导层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一致,巴顿必须改过自新,但同时他必须参战,没有人能够代替他。
艾森豪威尔将军对巴顿的命运尤为关心。现在,他必须为巴顿辩护。与此同时他还要为自己对巴顿的处理决定做出令公众满意的解释。
盟军司令部新闻处于11月22日举行记者招待会,艾森豪威尔将军发表了一份声明,目的是要纠正德鲁·皮尔逊在他最初广播中对这一事件所做的不真实的和毁坏名誉的报道。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军事上的考虑,当时想将巴顿调任第5集团军司令一职。
这样做恰恰把事情弄糟了。声明本身证实了“耳光”事件,但该声明又声称皮尔逊关于艾森豪威尔将军处分了巴顿的说法是无根据的。此声明听起来似乎巴顿并未受到处分。司令部竟出面粉饰此事。记者团愤怒了。虽然在第二次记者招待会上,事情真相被讲清楚了,“艾森豪威尔将军并未一开始就参与掩盖事实真相,相反,他严厉地训斥了巴顿。”
艾森豪威尔虽然澄清了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