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请遵医嘱》第101章


见我依言停了动作,他又开口道:“我比你早了几小时回到镇上,当时一心想着该怎么瞒着你,你母亲的事,没有想过,要去你家看看你。我很抱歉,为我选择瞒着你,也为我当时没有在那儿。”
我听言忍不住地想要再度摇头,他却在我行动之前又说了话:“认识那么久,有些话却一直没有跟你说起过。我喜欢你,一辈子的那种。你不用害怕自己会变成我的负担,能有你作为负担,是我的荣幸。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我希望你记得我现在所说的话,不要放开我的手,不要想着自己一个人承担压力,因为你还有我。”
没想到他会突然说这样的话,我真切地愣住了,没有反应。唐生许久没有再说话,窗外传来哗啦啦的蝉鸣声,在这特属于夏天的鸣叫中,我渐渐接受了,自己沉睡了两个多月的事实。身体的各项机能还在慢慢的苏醒中,我还不能清楚地感到外周的温度。但在我的记忆中,初夏的阳光已经带了些许的热烈,就像所有旺盛的生命那样,朝气磅礴的那种热烈,让人一见,便心生喜悦。
“唉~”唐生开口又是叹气,从没见过这样的他,但我没有力气去疑惑,只听他说道:“或许现在你一时还想不起,当初你昏迷的地点,是在手术室,当时,你正进行着一场手术。手术期间,主刀大夫昏迷,你把跟你一起的同事,都吓了个半死。在那样的状况下,你的病人,名字叫韩芊的那个,出事了!”
我的神志本就清明,即逝之前的确没有想起韩芊的事,这时一听,怎么都记起来了。在最后那句话的刺激下,我猛地睁开双眼,看着他,张开嘴,终于从喉咙里传出一句沙哑的话:“韩芊她怎么了?”
此时的唐生满脸的忧愁,眉头皱成一团,眼里盛满了担忧,他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问道:“我从来没有问过,你为什么选择要当一名医生?”
见他答非所问,我有些慌了,急喘了几口气,正打算再问,他却自顾自地又说了起来:“你不是个物质的女孩,我猜想你可能和许多同行入行时所想的一样,为了救死扶伤。如果是因为这个,我想告诉你,救死扶伤不一定非要在一线工作。”
我愣住了,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力气弱弱地开口道:“什么意思?”
唐生垂下了眼帘,避开我的目光,斟酌了好一会才说道:“由于手术时的处理不当,韩芊大脑出现了两至四秒的缺氧。现在的她,处于脑部半死亡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植物人状态。”
第一百一十一章 心里的废墟
大概是还有工作,唐生没呆多久便走了,倒也没有顾及我大病初愈,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他所说话语中的信息量,不可为谓不多。
我在手术室突然陷入昏迷状态后,立刻被送了出去,在最初的抢救完毕以及唤醒失败后,我被送进了病房,为我做病情判断的,是当时匆匆赶来的唐生。脑震荡的病征多种多样,我是属于最安静的那种,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最初为了排除淤血压迫神经的隐患,而周转各个检验室外,其余的时候,我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我在这个城市没有亲人,这段时间来看望过我的,不过就是医院的同事和几个还有联系的朋友。生命中相熟的人来来往往,只有唐生始终在我身边,只是不知道,每当他看着我,是身上自顾着背负的责任多一点,还是身为医生的职业道德多一点。
这些都不重要了,我晕倒时,站在我旁边的手术护士,因离得近,第一时间选择蹲下来扶我,而站在对面的副手因经验不足,一时间手足无措起来。韩芊本就因大动脉被夹闭,有轻微缺氧症状,加上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心脏供血循环,外加的泵血机又没有应血压变化调节的功能,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大脑在急性缺氧状态下,多处组织恶化,最后导致了整体机能丧失。
一场手术,两个生命进入暂停,大脑是个神奇的东西。许多人所认识到的神奇,是它如何在不断地思维发掘下发生作用;可对很多医护人员来说,它的神奇,是它如何让你无计可施地的不能发生作用。
我昏迷时,唐生无计可施,而我作为韩芊曾经的主治医师,现在不仅没有任何办法,而且身馅囹圄,自身难保。我的身体状况,虽然在医院人事处早有备案,但一则,由于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记录上并没有脑震荡这一内容;再则,韩芊但手术,的的确确是我一意孤行坚持着要做的。也就是说,韩芊陷入了现在这样的状况,我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虽然昏迷的时间并不算长,但醒来,总归是一件好事。在当天下午,闻讯而来的人有很多,收到的礼物也不少。唐生不知何时也空了下来,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不时对着到来或者离开的朋友,微笑或者点头示意,不知道的人,倒还真有可能误会,他是我丈夫。
记者任惜进来时提了一大筐色彩搭配极为斑斓的水果和鲜花,脸上带着喜洋洋的笑,见面时,倒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先招呼我,而是对着唐生,乐呵呵地叫了声“表哥”。
大约是休息久了,重新启动的脑子比较清晰,我一下便想起了前因后果,也突然心领神会般理解了,当初孙蓉事件时,任惜为什么会那样无条件地信任我。我撇了一眼唐生,内心决定有些好笑,下一刻,又化为了越来越熟悉的感动。
不知道听谁说过,欠下了巨额债款的人往往比只欠了别人几百甚至几十的人都要活得快活,人在很多时候与其他的非灵长类一样,是会在承受超出范围的情况下,下意识选择逃避的。我害怕,是不是真的有一天,自己会再也不存负担地依赖唐生,变成可耻的寄生虫,变成只会依附于他人的废物,真正地成为一个负担。
任惜作为我认识的唯一一个记者朋友,除了为我带来了一定的物质安慰外,还给我讲了许多这两个月底以来,在C城中发生了的大大小小的事。计划并陆续实施了多年的城市地下铁路计划,在三周前终于全面完成并竣工,四通八达的交通不仅让这座城市就此稳居了一线之列,也让我之后的上班下班更为方便。
当然,这得建立在我还能在H院就职的情况下。
城东的购物广场又翻修了一场,这是因为市中心新入驻了一家百货大楼。旧城区的拆迁计划被提上了日程,由于拆迁方与居民对房屋的分配方案存在相左的的意见,又有好几家钉子户出现在日常的新闻中。护城河的污染还没完全得到治理,上游小型的工厂又开了好几家,工厂老板口口声声保证着全绿色的生产作业,还没几天,污浊的喝水照片便遍布了网络。郊区的狗咬了出外郊游的孩子,务工的人又偷了市民晾晒的衣服,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会因为少了什么人,而停止了转动。
但你大概还不知道,我的世界,已经濒临崩塌了。
任惜走后我才发现,不知何时,唐生离开了病房。由于腰伤在上次昏迷摔倒有进一步严重了些,我此时只能维持着仰躺的姿势,出神地看着天花板。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再想些什么,回过神来时,只能在满心的悲怆下暗叹,自己又浪费了一段精力。这时,许久未见的付欣然走了进来。
她手里拿着一本封面油黑的牛皮套笔记本,和一支颜色相似的漆皮钢笔,即使没有穿着白大褂,我也立即便反应过来,她是来为我做心理咨询的。没有自作多情地以为这又是唐生安排的,因为知道,对于刚从长时间深度昏迷中清醒的病人来说,精神治理,往往是标配。
我想大概很多人都以为,对于医生来说,配合治疗是比常人要容易。但其实不是这样,先抛开医者不自医这一点不说,很多时候,专业知识也是种负累。因为它会让你总忍不住质疑你的主治医师的判断,而医治本应该是一件,一个人完全负责医,另一个人只用知道接受治疗的过程。
当然,这样的状况在此时并不会成为问题,首先我对心理学知之甚少,再者之前对事态认知也让我很容易地进入了接受治疗的病人的状态。
付欣然进来后也没说话,直接就坐在了一旁的凳子上,翻开了手中的本子,自顾自地看了起来,不时还动笔在几处添上几笔。这样子,就怕我不知道她是来帮我治疗的似的,我摇摇头,觉得有些好笑,想了想,还是率先开口问了个中规中矩问题:“这段时间,过得好吗?”
付欣然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在今天表现得特别地不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