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也有与此类似的活动,例如,透露只是为了骗人的方案和命令,故意向敌人泄漏假情报等等。这些活动在战略范围内通常只起很小的作用,只有在个别碰巧的场合才是合适的,因此不能看作是指挥官可以随意进行的活动。
但是要通过部署战斗等这样的活动使敌人受骗,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兵力,而且活动的规模越大,花费就越多。
人们通常都不愿为此付出这种代价,因此,所谓佯动在战略上收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是很少的。事实上,在较长时间内把大量兵力单纯用来装模作样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不发生作用,而在决定性地点上这部分兵力却无法使用了。
指挥官能够经常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平凡的道理,因此他不喜欢狡猾灵活的把戏。单调而严肃的必然性经常迫使他不得不采取直接行动,使他没有玩弄这种把戏的余地。
总之,在
…… 224
022战 争 论
战略这个棋盘上,是不存在诡诈和狡猾所不可缺少的灵活性的。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诡诈在不妨害必要的感情力量(然而往往是有妨害的)
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对统帅来说,正确而准确的眼力比诡诈更为必要,更为有用。
但是,战略支配的兵力越少,就越需要使用诡诈。因此,当兵力很弱,任何谨慎和智慧都无济于事,一切办法似乎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诡诈就成为最后手段了。人们越是在绝望的处境中,就越想孤注一掷,而诡诈也就越能助长他们的胆量。在丢掉一切其他打算,不再考虑一切后果的情况下,胆量和诡诈可以相互促进,并使希望的微光集中于一点,成人一道也许还可能引起火焰的光芒。
…… 225
战 争 论12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然后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始终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因此除了努力扩充兵员(但这。。。。。。。。。
往往不是统帅所能决定的)以外,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除了为实现迫切的任务必须把兵力调开。。。。。。。
以外,任何部队都不应该脱离主力。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准则,并把它看作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至于什么是分割兵力的合理的理由,我们将会逐步认识清楚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上述准则并非在每一次战争中都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目的和手段不同,它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些人只是糊里糊涂按照别人的习惯做法把兵力分割和分散了,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这种现象听来好象难以置信,但却重复过几百次了。
如果我们承认集中全部兵力是一个准则,而任何分散和分割兵力都只是例外,只是有了充分的根据才是可行的,那么,我们不仅可以完全避免那种愚蠢的行动,而且还可以杜绝某些分割兵力的错误理由。
…… 226
22战 争 论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我们在这里要谈的概念在实际运用时很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错觉,所以有必要把某些概念阐述和明确一下,为此,我们再来作一次简短的分析。
战争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力量的碰撞,从这里自然会得出结论:较强的一方不但可以抵销对方的力量,而且还可以迫使对方作反方向的运动。因此,在战争中根本不容许陆续(逐次)
发挥力量的作用,同时使用规定用于一次碰撞的全部力量必须看作是基本法则。
但是,只有战争确实象机械碰撞一样,才会产生上述现象。如果战争是双方力量持续不断地相互抵销的过程,那么力量的作用当然也就可以陆续发挥了。
在战术上就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火器是一切战术的重要基础,但也还有其他原因。
如果在火力战中以一千人对五百人,那么双方伤亡的多寡同双方参战人数的多少都有关系。一千人发射的子弹比五百人多一倍,而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也比五百人被击中的可能性大些(因为一千人的队形一定比五百人的队形更为密集)。
假定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比五百人大一倍,那么双方的伤亡就会相同。例如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伤亡二百人,那么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也同样有二百人伤亡。如果用五百人战斗
…… 227
战 争 论32
的一方还有五百人保留在火力范围以外,那么,双方都还有八百个可以战斗的人。但是,其中一方的八百人中有五百人是弹药充足、体力充沛的生力军,而另一方的八百人却都是队形松散、弹药不足和体力受到削弱的士兵。不过,仅仅由于一千人比五百人多一倍,被击中的可能性就大一倍,这样的假定当然是不正确的。因此,保留半数兵力的一方也可能在一开始就受到较大的损失,这是一种不利。同时还必须承认,在一般情况下,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一开始就拥有把敌人逐出据点和迫使敌人退却的有利条件。但是,他以后作战时只有八百名经过战斗而处于松散状态的士兵,对方却有五百名生力军,而且参战过的士兵的战斗力被削弱的程度也不会比他严重得很多,这是对他不利的。至于上述两种有利条件同这一种不利条件能否抵销,这已不是进一步分析所能明确的问题,必须依靠经验来判定。在这里,凡是稍有战争经验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优势在拥有生力军的一方。
由此可见,在战斗中使用过大的兵力将会导致多么大的不利。尽管使用优势兵力在最初可能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在以后却可能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
不过,只有当军队秩序混乱、队形松散和体力疲惫时,换。。。。。。。。。。。。。
句话说,当出现每次战斗中都会有的(胜利的一方也会有。。。。。。。。
的)危机时,才有上述危险。因此,当一方的军队处于削弱。
状态时,对方相当数量的生力军的到来就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当胜利一方的松散状态已经消失,只剩下胜利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优势时,对方再投入生力军就不能挽回败局
…… 228
422战 争 论
了,相反,这支生力军也会被卷入失败的旋涡。一支被击败的军队,是不可能依靠强大的预备队在第二天转败为胜的。
从。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战术和战略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的。。。。。。。。。。。。。。。。。。。。。。。。。。
根源。。。战术上的成果,即在战斗进行中和在战斗结束前取得的。。。
成果,绝大部分是在队形松散和体力疲惫的情况下取得的,而。。。。。。。。。。。。。。。。。。。
战略上的成果,即整体战斗的成果或终局的胜利(不论是大是小)
,却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战略上的成果,是在部。。。。。。。。。
分战斗的成果结合成一个独立的整体时才产生的,这时,危机已不存在,军队恢复了原来的状态,损失的只不过是实际被消灭了的那一部分。
根据这种区别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战术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而在战略上兵力却只能同时使用。
在战术上,如果开始阶段取得的成果不能解决一切,而必须考虑到下一阶段,那么,自然会得出以下结论:为了取得开始阶段的成果,只能使用必要的兵力,而必须把其余的兵力配置在火力战和白刃战的杀伤范围以外,以便用来对付敌方的生力军,或者用来战胜已经削弱了的敌人。但在战略上却不是这样。一方面,如同我们上面指出的那样,在战略上一旦产生了成果,就无需担心敌人的反击,因为随着战略成果的出现,危机也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在战略上使用了的兵力都一定会受到削弱。只有在战术上同敌。。。。。
人冲突的那部分兵力,即参加战斗的那部分兵力,才会被敌方削弱。也就是说,只要在战术上不无谓地滥用兵力,那么被削弱的就只是不得不被削弱的那一部分,而决不是在战略
…… 229
战 争 论52
上参加冲突的全部兵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某些参加战斗不多甚至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仅仅由于它们的存在就可以同参加战斗的部队一同
小说推荐
- (兄弟战争同人)[兄弟战争]偏执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兄弟战争]偏执作者:永远的尾巴文案呐,我只是喜欢你,不行吗 本文1V1,CP是风斗,两人无血缘关系。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朝日奈奈那 配角:兄弟战争全员 其它:无、第一章“绘…绘麻酱,外面有个看起来很凶的女人找你”绘麻在班
- 最新章:第54章
- (兄弟战争同人)[兄弟战争]养子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寒露。岁梦】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兄弟战争]养子作者:嘉语两岁时被朝日奈家收养的琉生,在上高中以前一直不能真正融入那个大家庭,所谓亲兄弟之间的羁绊,他这个“养子”身上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作为一个能听懂兽语的异类,他在本质上也跟其他人不同。直到有一天,他
- 最新章:第126章
- [战刻夜血]姬神子的战争
- 文案“啊,你知道那位大人吧,那位为了统一天下什么都可以放弃的大人。你问放弃的内容”石田熏笑了笑“也包括我 无声无息站在石田熏身后的织田信长 手游【戦刻ナイトブラッド】同人(戦刻ナイトブラッド,译名战刻night blood、战刻夜想曲、战刻夜血 CP织田信长X石田熏(穿进游戏的手游玩家 虽然是个乙女
- 最新章:第7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兄弟战争]姐姐保卫战
- [兄弟战争]姐姐保卫战》作者:沉雾晋江VIP14-08-25完结+后记非V章节总点击数:202810 总书评数:412 当前被收藏数:1104 文章积分:11,910,614文案:身为从小跟绘麻姐姐相依为命的绘夏,她一直以姐控这样神奇的名字为傲,坚持“头可断,血可流,绘麻姐姐不可夺”的原则不动摇。但
- 最新章:第56章
- 全球论战
- 《全球论战》第一章 游戏里的空战碧空如洗,晴空万里无云。一支庞大的舰队行驶在南太平洋海面上,舰队由三艘航空母舰、一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组成。这是一支执行支援和护航任务的舰队,由美国海军中将福莱切率领,保护特纳海军少将指挥的南太平洋登陆舰队进攻瓜达卡纳岛。1942年日军在中途岛惨败后将进
- 最新章:第554章
- 战争之父
- 《战争之父》全集作者:美女杀手序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序二人类近代历史,每一百年都会出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或一个划时代的理论。每当他们的出现,都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1473年,哥白尼诞生;在波兰的一个穷困的家庭,他毕生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地动学说(日心说,彻底否定了在西方统
- 最新章:第405章
- 歌之战争
- [歌之战争 银色的永生 著]书籍介绍:国家是最好的玩具,战争是最棒的游戏。在名为世音的半神们的眼中,森罗众生的世界也不过只是一个巨大的棋盘。但一场凡人掀起战争却诡异让她们灭亡,又神秘地在神殿覆灭前的最后一刻嘎然而止。身为胜利者的国王们放心地转过身,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攻伐。神殿的幸存者隐退,默默地为诸王
- 最新章:第82章
- 解放战争
- 解放战争(1945年8月—1948年7月)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长篇历史随笔(1901年》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图书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内容简介《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
- 最新章:第1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