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照样几次遭到疏劾。杨一清被人以贪污罪名参倒。夏言被参不仅丢官还丢了性命。而荣幸地被海瑞骂过的人,除了嘉靖自己就是徐阶。因此,虽然严嵩被人骂作“奸臣”确有其事,但不是一旦被骂罪名便成立,也不是骂得越难听越表明事情真实可靠。
第二,在挨骂的重臣里面,严嵩被骂次数最多,声势也最大,这也是事实。除沈、杨二位最出名外,起码还有几十个官员向皇帝递过控诉状。这是不是证明严嵩最坏?未必。首先,爬到高位固然显赫,但同时也要清楚,待在那儿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挨骂;其次,古人一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朝政不好,枢臣必然是顶缸受过者,口水全将吐到他身上,彼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结合这两点,我们再观察一下嘉靖朝历任首辅的任期,对严嵩挨骂之多之重,当另有所感。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任用首辅十人。任职仅二三月者如蒋冕、毛纪,任职不过数年者如杨一清、张璁(断断续续,时起时落)、夏言、徐阶;唯独严嵩,入阁二十年,任首辅达十五年之久。十五年!若将挨骂次数除以任期,其实跟别人也差不多。
第三,古代政界指控一个人,并不像今天这样严肃,说无实据要负法律责任,会被治诽谤罪。当时看重的往往是一口“正气”,别的可以不论,这口气却一定要充足,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为着这股气势,可就不在乎牺牲部分真实性了。我们经常见到,古人给政敌开列罪状,先照着某种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去比画——沈炼、杨继盛给严嵩找到的罪名偏偏都是“十”项,绝非巧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以“拼凑”手法来构思自己的本章。里面有事实,却不必全是事实。实际上,当时就有人从第三方立场指出,“【沈炼】数嵩十罪,俱空虚无实”{71}。这话出自《世庙识余录》的作者徐学谟。谈迁也批评沈炼大有作秀之嫌:“欲清君侧之恶,以视请剑咏【秦】桧,尤为过之。”{72}杨继盛的“五奸十罪说”,已有近人苏均炜以长文{73}逐条辨析(算是替李绂做了杨椿要求他做而没有做的事),结论是:“他【杨继盛】所指控的,大半空疏无实。”文章写得很翔实,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细读。
阐明这三点后,接着回答一个问题:严嵩是好人吗?肯定不是。自从杨廷和内阁倒台、嘉靖取得“大礼议”胜利以来,皇帝的左右便不再有正人君子。不单严嵩不算,从始至终,其他人也都不配自称正人君子。这并非对他们个人品质的品鉴,实际上,嘉靖的统治方式根本不允许你去充当什么正人君子。我们在前文已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士风大变,谀奉顺从乃是朝中基本格调。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不是个人问题,是风气问题。
我们辨析严嵩头上是否应该戴着“奸臣”这顶帽子,不是为他翻案,把他从坏人变成好人,从反面形象变成正面形象。他不属于什么好人,可是,在好人与奸臣之间,还有着一个宽阔地带,不能说算不得好人就非得是个奸臣。所谓“奸臣”,是把国家的事生生给搞坏搞糟的人,或至少在这过程中起到相当关键作用的人。然而,倘若事情原本就糟糕,他无非顺水推舟以求自保,这样的人,算不算“奸臣”?其次,满足“奸臣”这个概念,还须一个条件,即弱势的君主,强势的臣子。君弱臣强,做坏事的臣子一方才能自作主张,对各种事情起主导作用。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指鹿为马”的赵高。过去曹操被骂为“奸臣”,也主要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嘉靖乃何许人也,他能是暗弱之君吗?人们随口将“奸臣”这样一种“荣誉”赠予严嵩时,多半忘记抑或不太了解,嘉靖其实丝毫不会留给他成为“奸臣”的空间,在嘉靖手下,大家做不得忠臣,也做不得奸臣,只有做“谀臣”、“顺臣”这么一个选择。
因此,替严嵩一辩,真实意图根本不是为他洗污,而是要将长久地障在历史和人们眼前的那片阴翳驱开——休教一个所谓的“奸臣”,掩盖了嘉靖之恶!冤有头债有主,朱厚熜才是腐败政治、所有的不道德和沈杨之类冤案错案的真正被告。
中国历史观中的“奸臣论”,是一种非常要不得的传统,是一块君主专制的遮羞布。它隐含着这种逻辑:功德皆归于君主,而一切的败坏、损失和危机,则统统要扔给一二“奸臣”,由他们去担受骂名。隆庆皇帝一上台,“议恤议谥”,用空头表彰和追赠官职,轻而易举抹去他老子当年对沈炼、杨继盛的一手迫害,只剩下那个严嵩,可怜地,孤零零地,数百年来伫立在千万人的唾液之中。改朝换代之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顺治到乾隆,与隆庆皇帝息息相通,巩固和加重着严嵩的罪名,让他们的“前辈”嘉靖皇帝继续逃脱干系。
至于沈炼、杨继盛,虽然对他们不应有超越其时代的苛求,却也不得不指出,他们那样激烈地指责严嵩,客观上对嘉靖实有开脱的作用,是另一种“逢君之恶”。说实话,“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种行为历来副作用极大,对历史真相的掩盖非常严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疑点,即由此而生。
离今天不太远,就有李鸿章这样一个例子。李背负着近代史头号“卖国贼”的骂名几近百年,直到近一二十年人们才意识到有重新研究的必要。李合肥有此境遇,当初言路上一班只忠于清室和皇权、不忠于时代和真理的所谓“清流”们,难辞其咎。当李鸿章左支右绌、补苴罅漏之际,这些人只会唱高调,用空洞的口号抬高自己,通过损毁实干者,来掩护将天下窃为一己之私、拒绝站到国家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实行改革的满清统治者——示弱讨好洋人的是李鸿章,丧权辱国的是李鸿章,似乎将李鸿章从地球上抹去,中国的危机霎时便可迎刃而解。这些所谓的“爱国者”,其实是说着漂亮废话的误国者。
当然,严嵩和李鸿章不同。对李鸿章,有个重新评价的问题;对严嵩,则无此必要。但有一点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亦即,不将严嵩之为“奸臣”的真相揭露出来,就是放跑和掩护真正的罪魁祸首。
严嵩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严嵩,一大半“功劳”要归于嘉靖。
严嵩其人究竟是什么样?他是原来就坏,还是慢慢变坏的?在明清官方一致坚持他为“权奸”的舆论之下,找到很多与此不同的描述不太可能了,但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罪惟录》载有一句崇祯末年大学士黄景昉的评论:“严嵩雅善诗文,收罗知名士,间能抑情沽誉,有可怜恕者。”此话虽然首先把屁股坐在官方立场上,把严嵩的动机说成“沽誉”,但没有掩盖严嵩尊重人才这一事实。
偶也有人,涉及严嵩时有什么说什么,而不藏头露尾。天启年间大学士朱国桢指出:“分宜大宗伯【礼部尚书】以前极有声【声誉】,不但诗文之佳,其品格亦自铮铮。钤山隐居九年,谁人做得?大司成【国子监祭酒,即国立大学校长】分馔,士子至今称之。”{74}不单说他口碑不错,还说他确实品格正派(并非别人受蒙蔽),以致可以用“铮铮”形容。
这个朱国桢,原来也极憎恶严嵩:“分宜之恶,谭【谈】者以为古今罕俪”,但他去了江西之后,却感到大惑不解,因为在严嵩老家,当地人一直对他抱有好感,几十年过去了“江右【江西】人尚有余思,袁【袁州,分宜县隶属袁州府】人尤甚。余过袁,问而亲得之,可见舆论乡评亦自有不同处”。{75}
严嵩在故乡的好名声,朱国桢是“问而亲得之”。略早,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也记载了同样的事实:“严分宜作相,受世大诟,而为德于乡甚厚。其夫人欧阳氏,尤好施予,至今袁人犹诵说之。”{76}
这些残存的消息,隐约透露出严嵩做人有个变化过程——即便是“奸臣”,也是从比较正派慢慢走向邪恶的。朱国桢认为,这变化的分界线,发生在严嵩任礼部尚书(大宗伯)前后。我们可以做一番查证,有无线索支持他这看法。
严嵩在弘治十八年登进士榜,然后做了庶吉士、编修等小官,不久因病去职,返乡,在钤山潜心读书,一读就是十年。正德十一年,他结束读书生活,重返政坛。他的学问和文才很好,可能因这缘故,一直在官方学术或教育机构工作,包括嘉靖元年升为南京翰林院侍讲以及该院负责人,嘉靖四年被召到北京任国子监祭酒(国立大学校长)。截至此时,严嵩的履历
小说推荐
- 正说明朝十六帝
- 第1节: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第2节:登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第3节: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第4节: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第5节:庆功楼前不离主第6节:滥杀功臣和刚猛治国第7节: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第8节: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第9节: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第10节:建文帝去向探秘第11节:马上天子朱棣第
- 最新章:第40章
- 梦回大明朝--霸王龙也有春天
- 作者:苏栩 第1节:第一章可怜的苏苏 第一章可怜的苏苏 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地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
- 最新章:-霸王龙也有春天-第55章
- 明朝末年一皇帝
- 作者:倌二代【由文】第一章爷要的就是面子“公元2012年,8月14日,昨天美俄两卫星相撞后的残骸即将落入大气层,希望我市的市民们注意出门安全,最好是带上一把雨伞出门,免得陨石砸中了脑袋找不到保险公司理赔业务!谢谢合作“先生,请问一下您真的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吗”华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应试主任将一份简历拍在桌
- 最新章:第153章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重生明朝当皇帝一夕秋月 著第一章 逼朕喝毒药朱宁感觉到全身很乏力,心脏也很闷,嘴很苦又很干,眼睛惺忪疲倦,也睡不着。更要紧的是,他眼前居然还出现了幻觉,仿佛自己是到了一古色古香的大殿内一般,黄色的窗幔和红色大床榻,很是富丽堂皇。难道自己这就要死了吗,眼前的幻觉莫不就是天堂的样子?朱宁有些不甘心,他还
- 最新章:第494章
- 唐朝大皇帝
- 简介:我是一个不想当皇帝的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唐朝大皇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唐朝大皇帝最新章节,唐朝大皇帝无弹窗,唐朝大皇帝全文阅读.79727第一章穿越?春宵…2015年,某一天,某个时辰,某个地点,某条街道上,李周站在黑漆漆的街道上,看着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
- 最新章:第531章
- 大明王朝
- 第一章 1北京紫禁城午门 太阳是如此耀眼,没人能想到这一天是大明嘉靖三十九年的腊月二十九 一个被取下了官帽的官员抬着头望着天空那颗“异像”的太阳,刺目的阳光把他满脸满身照得金光四射 字幕:钦天监监正周云逸 镜头从周云逸身上拉开 他的左边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他的右边也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 四根廷杖
- 最新章:第53章
- 王朝伪皇帝
- 作者:南方云向各位大大巨巨告罪序蓝天、碧海、白沙、银鸥,当然还有满眼的比基尼…面对美景,我惬意的躺在太阳伞下的躺椅上一边啜饮着加冰可乐,一边欣赏满海滩比基尼女郎的曼妙身姿,一句话—舒服。这是我大学毕业在华为公司上班两年来第一次带薪旅游,说起来这也算不上老板慷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帮他拿下了一个他本来
- 最新章:第117章
- 大明王朝1566
- 作者:刘和平楔子已经腊月二十九了,嘉靖三十九年入冬以来京师地面和邻近数省便没有下过一场雪。一冬无雪,明岁准定是虫蝗大作,饥馑临头,老天爷要收人了。人心于是惶惶,民间传言如风: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经十帝,从来就没有遭过这样的天谴!天怒者谁?今年国库亏空到连北京各部衙的京官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俸禄银
- 最新章:第223章
- 大明王朝1449
- 两代帝王的阴谋与情仇:大明王朝1449 作者:王彪 赵锐勇长征出版社 出版《大明王朝1449》第一部分 人物表(年龄以出场时为准 于 谦:五十岁,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抚。后为兵部尚书,封少保 朱祁镇:英宗皇帝,二十岁 朱祁钰:英宗之异母弟,十九岁,封郕王。土木之变后立为景帝 孙太后:英宗之母,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