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尿急要去上厕所,或者师父眼近视没看到他,于是没有跟他打招呼就上楼了;这样他回家后又开始猜想:「师父怎么不理我了?我有送水果去啊!」(众笑)自己就假设,并且开始痛苦。
人类就是生活在这两种桎梏当中。桎梏就是强烈的束缚,把自己关在假设里。 所以,错觉和假设,是我们人类的致命伤,两者构成了疑心病 。如果我们人一直生活在假设当中,他就会衍生出痛苦和困扰。而有智慧的人不做任何假设,不追求假设,也不必要去假设。今天我们若是能平平安安过一天,能够平安度日,「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这样就不得了了,我相就慢慢地破除了。
我相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为什么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排在我相之后呢?因此前三者比较容易破除,我相是最难破除的。我相就是一种我执,任何事都以自己为原点来推论,这是痛苦的根本。「我相就是非相」,须菩提尊者告诉我们,对一切事情,我们每天都在说着「我」这个东西,然而「我」本来就是空,缘生缘灭的东西。
【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
我相最难破除,排在前面;烦恼比较少的、比较容易破除的排在后面。冷静地想想看,我们每天所说的话都是:「我」怎样怎样,「我」如何如何……数数看,一天当中「我」字要说多少遍?总共说了多少句「我」?
【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
后面这一句,就是整本《金刚经》整个修行的重点,三藏十二部经典,所有一切法都在讲这句话:「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你若是问:「师父!佛是什么?」佛就是离相。无所著、放下,不会遇到一点小事就鸡肠鸟肚。宏杰法师你知道此地方言中「鸡肠鸟肚」什么意思吧?就是指气度狭小像鸡仔的肠、鸟的肚子,比喻很小的度量。而诸佛菩萨离一切相,度量很大很大!我们人中,胖子不一定度量就大,肥胖反而会因为脂肪比较多一点,将肠子压迫得变小了。反而是像我们这种矮个子的度量比较大,不过也不一定,矮个子也有脾气很暴躁的。总之度量的大小不由外表的胖瘦来决定,所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我常常说,众生读经典、读《金刚经》,但是都不曾注意,只是一味有口无心地照念:「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等儿子来烦他时就开骂了:「再吵就等着挨打!」离一切诸相,他完全没有,他是念归念、执著归执著,经义对他没有作用。「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他每天都在读,每天都念《金刚经》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哪有离一切相呢?
不过这句话你要用对,要运用得当,要是用错了就很吃力了!像我上次说的送葬的花车女郎,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车上跳得起劲。假如你骂她一句「不要脸」,若是她回敬你:「离一切诸相,即是诸佛!(众笑)我都不执著,我都敢让人家看了,你怎么会不敢看呢?」 那就不是这种意思了,差别就很大了。所谓「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也不必到那种程度;就算于任何境界都能离一切诸相,何必一定要到这种程度才是离一切诸相呢?这样也还是著相嘛。若是她出去之后再说:「这是慧律法师讲的: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清清净净,本来面目。」那就太厉害了,吓死人了!(众笑)再说下去就真像大彻大悟的人了。「本来面目」,没穿衣服就用这种话来辩解。
【李文 会 曰】 「『 即是非相 』 者,前言无相,即是灭色以明空义。 」
灭就是除,灭色以明空,即是说为了要显示空,就把色法除掉,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说,色相当下就是空性的东西,这样才对。在这里,透视它叫做灭,不执著叫做灭。所谓「善待你的敌人,你的敌人自然会消灭。」善待你的敌人,不要除掉你的敌人,除掉了他还是敌人,因为除掉他,他更恨你了。善待敌人,他自然会消失。你彻底了解了色法当下就是空性的东西,它就障碍不了你,你也不必除掉它。
「 复言『非相』,即是了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来不生,故名实相。 」
复言非相,后面说非相。本来就无生,所以名叫做实相。
「『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 者,此谓悟实相者,更无等比。当知是人,不著二边,不处中道。 」
二边就是空和有,不著空、不著有,不处中道,因为中道不可得。中道是假设的名词,没有所谓的中道。路有左、右两边,才会说到中间,如果连左右两边都没有,连空和有都是当体即空,哪有什么中道可谈?中道是假设的名词,放下了空、有,不执著空、有,就叫做中道,并非真正有一个中道。譬如说八正道,其实没有真正的八正道,而是相对八邪道才说八正道,连一切法都不可得,哪有一个「八」?一都没有,何况有八!所以,要破除时才讲对立,如要解脱,连破除都不可以有!这就是不住中道。
「 一切无住,即名为佛。又云:离相清净,解悟三空,契合实相,究竟涅 槃 。 」
三空,就是人空、法空、空空。空空就是连那个空的也要空掉。
「 三空之义,初即人空,次即法空,后即空空。 」
空空,第一个「空」字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就是指连那个名词性的空的观念都要除掉。
「 三世如来,同证此理,故名为佛。 」
简单来说,就是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今天有人拿一张相片给我看,说拍的是西方三圣放光,是在阿里山拍到的相片,我叫他都拿去烧掉。那都是大妄语!到底是什么人制造出那种相片来,实在是犯大妄语!诸佛菩萨放光,哪有放这种乱七八糟的光?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人,佛的放光你真的能拍得到吗?那种光根本就是拿照像机拍了回去合成的,混淆视听,根本不是真的佛在放光。你照相机照成这样,真的还是假的?所以说用这种手法,虽然他的发心是正确的,固然是要让众生有信心,认为见到佛了,但却是造大妄语!所以高僧大德都没有人喜欢讲这些东西。
有一次忏公在打佛七,他的顶部放出一片光明,拍摄之后被人曝光,那张相片就被杂志刊登出来。相片见报后,全国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很赞叹忏公,直呼不可思议。有人便拿报刊给忏公看,忏公说:「大妄语!不睬它!」就不理睬它,这是大妄语嘛。所以很多相片声称照到佛光什么光的,有的是真的,但却不能执著于此。不要执著,不需要执著这种东西。我认为,修一切法,离一切相。这是讲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可是众生就不同了。有一次我去员林讲经,有一个信徒的父亲往生了,过世之后躺在棺材里,拍摄出来的照片上看到有一道光射出来。这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也许只是曝光啦。因为我们学习了空的道理,就知道不必执著这种东西,但他要来跟我请教,说这是真的,很欢喜的样子。当然他的心境我了解,他是希望师父能告诉他,这个光是真实的。不过我若是告诉他这个光是真实的,会增长他的傲慢,他会拿这张照片去宣扬:「慧律法师说这是真实的!」于是我变成了始作俑者。因为他拿来给我印证啊,我们是重量级的法师,如果跟他讲这是真的,那完蛋了!连台湾的最有名的法师都讲认可是真的了,那我变成了始作俑者,岂不是要下地狱?但是又很难做,下课的时候,大家都很忙,都纷纷拿红包来供养,我正在忙(师故做收红包状),他却一再拿着相片问我:「师父看看这张相片是真的还是假的啊?」我说:「不必执著这个啦!」他马上就摆张臭脸了,摆臭脸就是翻脸的意思,不高兴。他不高兴的意思就是想:「那个做师父的人那么不慈悲,我问他这个光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就是不肯回答我。」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嘛,《金刚经》讲「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嘛,干嘛要讨论这个?
佛法不讲神通嘛,神通是乱搞外道的。声称拍到佛像的,有的人是拍一辆浏览车,冲洗出来结果有佛像浮现在浏览车的大片玻璃上,仔细看才知道是对面的佛像在玻璃上映现的;有时候在一个地方拍摄佛像,拍第二张时重复了,佛像印到了第二张,于是就很惊讶:怎么会有佛像?就这样大家频频认为是感应。我告诉诸位:现在的摄影技术这么发达,很多现象中有很复杂的科学
小说推荐
- 金刚经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8437164】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
- 最新章:第3章
- 金刚经说什么
- 作品:金刚经说什么 作者:南怀瑾 内容简介《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祥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篡要、注解、类颂、重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略种注释达一百多种 作者简介 南怀
- 最新章:第70章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作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作者: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 内容简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经 正文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 最新章:第3章
- 金刚经 全文诵读拼音注音
- na mo běn shī shi jiā mou ni fo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jīn gāng jīng qǐ qǐng金刚经啓请jing kǒu ye zhēn yan净口业真言ong xiū li xiū li mo hē xiū li xiū xiū li sa po hē唵 修唎
- 最新章:第8章
- 主子,有句话不当讲我也要讲
- 《主子,有句话不当讲我也要讲》苍家族长文案:回首的那一刹那,枯骨铺满了来时的路早已不知身在何处,能去向哪里?哪里是归处?岁月无声覆盖了白骨无数莫名的恐惧满上心头,那枯骨抓住了恐惧的瞬间,挣扎着,试图抓住自己的双脚,将自己一同拉入有人站在自己的身侧,握住了自己的双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看着与自己并肩而行的
- 最新章:第156章
- 诗经解读
- 《诗经解读》作者:孙良申【完结】出 版 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701ISBN:9787221084972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 诗歌词曲前言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知识总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阅读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网的时间越来
- 最新章:第52章
- 佛经解说
- —白云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点气难平。人我盛,日认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时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说明佛教的经沦,浩如烟海,文理艰深难懂,
- 最新章:第204章
- 讲男讲女[快穿]
- 作者:任我平生 文案 这是一篇带着微微港风的文,不喜勿喷 女主视角 那天晚上,我坐上了一辆开往码头的大巴,在大巴车上,我遇见了一个男人,他笑着说我比以前瘦了些 我以为这只是一句油嘴滑舌的搭讪,没有理会,他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当大巴车驶出隧道口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和他,很多年前,真的是认识的 男主
- 最新章:第51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