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系列》第327章


,心得其安,心若稳定了,这身才能安定啊。”
郭彦仁听朱元璋一番辩证,心下佩服,却有些不明白自己在此要扮演何种角色。
朱元璋见郭彦仁似懂非懂,有些茫然,说道:“请郭指挥速去严州,亲传咱的命令,严州事宜皆由胡大海管理决策,告诉他咱永远信任他,他是咱的心腹,咱这个天下还要靠他来安定呢。并告诉李文忠,义母念他,请他速回应天,无须让他知道让胡大海管理严州一事。”
郭彦仁得令后,速去严州,把朱元璋的话先传给胡大海。胡大海听此心存感念,感念朱元璋并未偏向他的义子,感念朱元璋在他和李文忠矛盾的时候依然信任他任用他,他从未想过自己居然是朱元璋的“心腹”,听到朱元璋亲说他为“心腹”,胡大海心中决定无论何时他都将铭记大帅的重用和信任。
李文忠听说义母召他,即刻快马回应天。他并不知道朱元璋的决定,朱元璋决定由自己亲口告诉他。
到了应天,李文忠马不停蹄,直接去见义母。马夫人见过他,一阵嘘寒问暖之后,并无他言,只说让他去拜见义父。
李文忠高兴地去见义父,朱元璋将各种事情询问之后,进入正题:“保儿,你是咱的义子,又是姐姐唯一的儿子,对你,义父有责任爱护培育,但请保儿顾全大局,莫怪义父。”
这种先发制人,让李文忠有些莫名其妙,他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有什么话有什么决定。他对这个义父是敬畏交加,平时除了正式严肃的谈话,生活中的问题他很少和义父相谈,再说朱元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朱元璋又说:“义父知道你和胡大海两人不和,所以先召你回来,让胡大海按照他的想法管理严州,义父会重新安排你的职务,你们二人今后还要好好合作。”
李文忠听此言,心有不悦,但也不敢反驳。朱元璋知道这是李文忠正常的反应,并无多言。他知道在这种情形下,自己不宜多言,多言反而失去了威信,他扮演的是白脸的角色,接下来上场的是马夫人的红脸,这样一严一柔,刚柔并进,才能彻底消除李文忠不平的心。
果然,还未待朱元璋让李文忠离开,有人来报,说马夫人差人来喊李文忠吃饭。
朱元璋推说自己有事,让李文忠自己先回家陪义母吃饭聊天。
马夫人一见李文忠有些冰冷的脸,就知道他受了委屈,先不说啥,亲切地拉他吃饭,不停地给他夹菜,边吃边说:“你义父啊,作为主帅也真不容易,看看忙得连饭都不能陪你吃,我在家常常也等不到他回来,就连晚上睡觉,他也常常不安稳,不踏实。管理这么多优秀的将领兵士,他操心着呢,不是担心这个受了委屈,就是担心那边有了纷争。”
说得李文忠有些不好意思,直到饭后,马夫人才说:“保儿啊,义母知道你受了些委屈,昨日你义父都跟我说了,当时啊,我就抗议了,说这样不行,这对保儿不公平。”
李文忠抬起头,感激地望着马夫人。
马夫人叹口气说:“你义父说,他知道这样你会介意,但这是锻炼你的时候,他万不可袒护你,那将葬送你的前程,若他偏袒了你,将士们会怎么说。所以尽管你没错,因你是自家人,还得先屈自己人,以抚慰他人,让别人说不出话来。”
见李文忠低下头,已经知道原委,马夫人又说:“保儿放心,这事不是义父不信任你,也不是义父以为你的主张有错。你们攻打严州都有功,但人家胡大海为咱们打仗做事,不能委屈了他,能屈能伸才是真丈夫,保儿将来还要成大事呢,还怪义父不?”
李文忠正声道:“义母放心,保儿绝无委屈之心,更不会怪义父,保儿会以大局为重。”
马夫人见李文忠确实解开了心中的结,长舒了一口气。
隔日,李文忠正不知道自己是回严州,还是待在应天待命,朱元璋派人来召。
朱元璋丝毫不提昨日之事,对李文忠说:“咱虽把严州交给了胡大海,也非常信任他,拿他当心腹,但他毕竟不是咱家人,独守严州,咱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文忠,你且再去严州,要真心对待胡大海,不可再有矛盾。”朱元璋走到李文忠跟前,接着道:“但是此行,义父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命你代替义父监察大将胡大海,你虽无管治事务的权力,但对胡大海却有节制之权,他若不对,你既可干涉,亦要回报义父。”
李文忠见朱元璋让自己监察胡大海,如此重要的任务,他自是不敢儿戏,认真以待。
而胡大海已经知道朱元璋对自己的重用和心意,见委派了李文忠一个无实权的职位回严州,以为朱元璋对自己是仁至义尽,无可挑剔,很卖力地管理城池,对朱元璋也更加臣服。
朱元璋对将士的驾驭有自己的方式,这是他的英明之处,对周围人的合理调配又是他的精明之处。而义子监军,是朱元璋独特的军管方式,也是非常成功的用人模式。
8。 面壁思过,以诚三求刘伯温
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势力渐大,文武将士都劝他称王独立。而朱元璋恪守朱升的建议,坚决不肯,且让军队参与到生产中来,兴修水利,以减轻农民负担,兵强粮足,但对周围的势力始终没有放松警惕,朱元璋在寻机而动。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丝绸的浙江一带,取下婺州,在婺州设立中书浙东行省。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初,先后占领诸暨、处州等地。朱元璋知道江南富庶,且美女如云,担心将士们在江浙一带为财色所迷惑,一再强调军纪和军人的作风问题。然而,人皆有欲,虽军令严格,还是有人照犯,为此朱元璋杀了不少兵士,以警人心。
早在应天的时候,朱元璋就知道浙江四杰在江南声名享誉,而四杰之中的刘伯温有“小诸葛”的美称,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法,料事如神,博览群书。元至顺年间,刘伯温曾中进士,担任过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处理地方事务,严厉且能惠爱百姓,绝不宽宥违法乱纪者,但体恤民情,不避强权,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为豪强嫉恨,辞官回青田老家。后来元朝廷又召他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因检举监察御史失职,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又辞职回青田。后来起义军四起,刘伯温时而隐居教书,时而与友人诗词唱和往来。
在朱元璋看来若能得到刘伯温的辅佐,在江南的发展将会不同凡响。
朱元璋曾问李善长:“先生知道青田刘伯温吧?”
李善长说:“浙江四杰之一啊,早在老家就有耳闻。而刘伯温是四杰中最杰出的那个,此人贤明有智,堪称诸葛在世。”
朱元璋故意摇头道:“难道可与先生相比?”
李善长慌忙道:“大帅啊,善长怎敢与刘伯温相比。”
朱元璋呵呵笑过之后,求贤之心更切,决定动员刘伯温出山辅佐。
朱元璋知道胡大海在攻克浙东一带的时候,和浙江四杰有过往来,就让胡大海亲自拜请四位出山任职,起初他们是和胡大海交往过,也表示过对朱元璋仁义之师的欣赏。而这次胡大海去请刘伯温,虽然还带了朱元璋的亲笔书信,却被羞辱了一番。
原因竟然是朱元璋前不久所杀的一个女子,竟是江南才女苏坦妹,而苏坦妹和才女楚方玉并称“江南苏楚”,和浙江四杰多有往来,不仅诗词唱和,还经常一同参加当时浙江有名的“兰溪会”,吟诗作对,谈论天下大事。苏坦妹不仅相貌绝美,且聪颖过人,琴棋诗画皆受好评。
当朱元璋得知自己所杀的那个美女居然是苏坦妹,一下子惊坐在椅子上,很久都没回过神来。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所杀的竟然是江南才女苏坦妹,他还曾拜读过刘伯温与苏坦妹唱和的诗词,如今却为整顿军纪让她做了替死鬼,心中懊悔异常,也明白想要求到刘伯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也许朱元璋做过很多错事,但他都没后悔过,而杀了苏坦妹却让他痛心不已,后悔难当,他知道必须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负责。几宿思索过后,朱元璋决定亲去苏坦妹的墓前祭奠致歉。
见到苏坦妹墓前的碑文,朱元璋心中更是一番难受。碑文有楚方玉的沉痛悼念和对朱元璋的讨伐,见到墓前种满鲜花,献满礼物,朱元璋知道来悼念苏坦妹的文人墨客肯定不少。
朱元璋当下决定,在苏坦妹墓前筑碑立文,自我检讨。
朱元璋的碑文一立,顿时引起城内外的骚动。不知道朱元璋杀苏坦妹的人也都知道了此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