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房地产这些年》第86章


“有公章之处,就有滋生灰色成本的可能。”房地产是管制最严、与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无论是卖地的官员,还是融资的银行以及审批的部门,贪腐势力总有机会层层伸手。房地产业也因此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中最能展现权钱交换关系的典型领域,官员的腐败与开发商的暴利,如同魑魅魍魉一样沆瀣一气。
从2006年4月开始,国家八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权钱交易的专项行动。迄今为止,已有多名副省级官员先后落马,既显示了中央斩断官商勾结链条的决心,也为房地产业的腐败成本做了生动的注解。
有人说,几乎每一宗房地产的腐败案例,都是一个官商勾结的商业贿赂生态标本。我们不妨对其内幕进行一次盘点式梳理。
2006年6月22日,原安徽省副省长何闽旭被中纪委“双规”,随即被撤销副省长职务。
其一落马,就有人断言,何闽旭出事恐与房地产有关。在池州市房地产项目、基础工程建设红红火火的同时,何闽旭与房地产商们过从甚密,在当地几乎是尽人皆知。
经中纪委调查,事实果然如此。
2000年7月至2004年3月,何闽旭在担任池州市委书记时,为池州某房地产公司在贵池市委、市政府大院土地开发、拆迁、规划方案审批、工程竣工验收等事宜上提供了帮助,先后11次收受该公司总经理孙某给予的钱款,共计人民币134万余元。何闽旭还曾为安徽欧华公司在项目引进、商品房销售、城市建设拆迁、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先后向该公司董事长詹晓荣索贿8次。其中,2006年3月,何闽旭向詹晓荣一口气索要了100万元。2002年至2004年4月,何闽旭为安徽和泰房地产公司获取153亩国有土地开发使用权和变更建设规划等事宜提供了帮助,先后17次收受该公司董事长王和平人民币202万元。
房地产商是何闽旭最大的摇钱树!在何闽旭的受贿金额中,与房地产公司有关的就达530余万元。
先前落网的安徽省另一位原副省长王怀忠,也利用职务之便,为一些房地产公司在解决开发用地、拆迁安置、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等活动中,大肆收受贿赂。
随后被抓的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昭耀,在担任安徽省委副书记期间,曾接受安徽多家房地产商请托,为这些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提供帮助。在被指控的44项受贿事实中,有24笔受贿数额超过10万元。
官商勾结已成为房地产业的潜规则,是这个行业获取暴利的基础,房地产已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从征地拆迁到土地出让,从缴纳土地出让金到调整用地性质,从规划审批到项目选址,从调整容积率到产权登记,几乎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权力寻租和官商勾结,都不难寻觅地方高官的影子,部分基层官员敛财已达“疯狂”程度。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开发商要想做一个楼盘,各主管部门的“菩萨”都要拜,一路拜下来的费用占到楼盘总成本的3%~5%。不言而喻,有些地方政府不积极支持公开房价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掩盖其中的腐败成本。对此,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 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在2006年6月的5天时间里,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经历了人生大逆转。6月6日下午,这位主管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副市长还在参与调研北京市古都风貌保护。6月8日,北京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组委会成立,他被宣布出任组委会主任。而6月9日,关于他生活腐化的群众举报材料出现在有关会议上,令与会的中央高层领导大为气愤。当日,刘即被“双规”。6月11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认为,刘志华的问题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决定免去其北京市副市长职务。当日新华社的报道称,鉴于刘志华的行为已违反党纪、政纪,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对其立案审查。
刘志华落马的导火线竟是一盘长达60分钟的录像带,录像的男女主角正是刘志华和他的一名情妇。2005年10月,北京市国土局以未在约定的期限里付清全部地价款为由,宣布收回公寓和酒店主体结构建筑已基本成型的“摩根中心”。随后“摩根中心”以“朝阳区大屯北顶村项目”的名义重新进入土地市场招标,并被北京首创集团与广西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17。6亿元收入囊中。而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的情妇是首创集团下属公司的股东,操作所有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刘志华。于是“摩根中心”的背后老板出了“狠招”: 用录像带揭露刘志华堕落奢靡的私生活,直接将其扳倒。
2006年7月13日上午,江苏省召开全省环保大会,江苏省委、省政府等主要领导悉数出席,江苏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武龙作为省人大领导还在会场第一排就座。下午5点左右,王武龙被中纪委来人带走。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王武龙因严重违纪,收受贿赂,并干扰纪检部门办案,已涉嫌犯罪。
王武龙出事并不意外。凭借他的权势,其弟王文龙也成了房地产商人,王文龙与南京益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松关系非同寻常,而益来公司曾在南京市开发“金陵御花园”等高档地产项目。这些项目都集中于玄武湖附近和南京中心地带,南京房地产界对这些地块的竞争非常激烈。益来公司能以低价顺利拿到土地,坊间传言与王文龙巨大的个人活动能力密切相关,而王文龙的活动能力无疑来自于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王武龙。
其实,王武龙受贿来历已久。1995年初至2002年4月,王武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规为江苏金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减免土地出让金、土地置换手续等事宜提供帮助,九次收受该公司负责人朱某的237万元。1997年初至2006年6月,王武龙为力联集团有限公司承揽工程、缓交土地出让金等打招呼,先后八次索取或收受该公司负责人翟某贿赂445万余元。
2007年元旦前夕,齐鲁大地降下入冬后第一场雪。天寒地冻中,一条新闻却很热: 杜世成被免职了。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也倒在了房地产问题上。杜世成涉嫌与2003年发生的崂山违法批租土地大案有关,杜在青岛任职期间鼓吹“房价不能倒”的谬论,导致官商勾结腐败大案频发,房价疯涨。杜的儿子插手青岛诸多大型工程建设,并参与倒卖土地,帮助一些房地产公司修改规划,从中收取贿赂。杜还帮助他的外甥田某,在青岛即墨区低价甚至无偿取得29平方公里的用地,经营建设和旅游项目。
杜世成案还牵涉一个女房地产商李薇,她以行贿者身份出现在判决书中。相关司法资料显示,自2003年至2006年间,经时任青岛市长、市委书记杜世成的帮助,李薇控制的公司在青岛的房地产开发、重大工程招投标等领域斩获颇丰,杜本人亦因此获得170万元回报。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李薇依托杜世成帮助,购置青岛八大关的两幢别墅,仅差价获利已逾千万。
当地老百姓说,从2000年起主政青岛的杜世成,留下的一个另类“政绩遗产”是,不到7年时间房价翻了几番,一些楼盘价位突破每平方米万元,小小岛城居然积聚了800多家房地产企业。在此人倒台之后,回眸当地接连出现的土地腐败案,品味其房价不倒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杜书记就是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托”!
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官员,本身与地产业等经济领域不搭边,但在查处的贪官中却不乏他们的身影。个别“能量”巨大的官员,甚至曾经左右过某个地区的房地产业,2006年6月12日被抓的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落马前在天津市房地产界的影响就非常大。
虽然检察院的事务与商业扯不上关系,但李宝金主动在天津市搞“职务犯罪超前预防”,检察院由此介入到土地拍卖、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经济领域。天津市一位法学专家分析说,检察院有审判监督权,可以监督法院,有立案监督权,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某个案子立案;还有司法执行监督权,监督司法局。也就是说,检察院的权力涵盖了公、检、法、司各个领域。
因为李宝金滥用这些权力,为房地产商们“遮风挡雨”,天津的房地产商都争先恐后地想结识李宝金。民营房地产企业天津浩天集团的董事长王小毛与李宝金就过往较密,两人有着复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