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第74章


这种事上,不好解释。再说了,我客人收到了第一批六件货,说有些质量太差了,不能卖。”
我说:“曹老板,你那天可没说要同客人解释这事哦,关于少数质量差点也是正常的,毕竟这是库存货。”
曹老板说:“我说过的,肯定是你忘记或者说没听清楚吧,当时我们的声音都大了些。”
我心想,曹老板肯定还很想要这批库存,不如我就得势不饶人一回,继续同他赌一把,我说:“曹老板,这些事就不说了,手镯的事是这样,广东人已经付给我两千元定金了,还没来提货,所以说,你要是能接受三十元这价钱的话我就去同广东人说去,你要是不同意,我们就不要磨时间了。”
曹老板听我说得这么坚决,似乎是出乎他的意料,于是他说:“要是一定要的,你能不能让我点,总不能皇帝开金口,一点不让吧?”
我说:“不是我不让价,曹老板,我已经亏得不能再亏了。”
曹老板说:“好好,我加你一点,一口价二十八,不能再反悔,我明天就过来提货。”
做生意讨价还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时是为钱,有时也不一定就是为钱,过程很烦人也还算有趣,有个稍好的结果自然会开心,有种小小的成就感。是人都想高过别人,不论在何种事上,也不论事大事小,让人压着,牵着鼻子走总不是滋味,永远做不了自己的主,那感觉没人喜欢。
关于卖库存的事,我后来的总结是,能不卖就不卖,如果你不等资金周转,最好是不卖。卖给库存公司太不值钱了,连成本都差一截,卖得确实让人心寒。放着就有可能遇上一个客人刚好要这类货,这样让点价销售总不至于亏损。这就有点像套牢的股票,要不要出血抛出,以此解套就看个人了,看你的认识以及你的资金状况。
很多产品原材料都在涨,一年一个价,商品的价格也会因原材料的上涨而提升,所以,你的库存产品在原材料上成本高还是工价高,这也很关键。有的金属产品,到时卖材料都有可能将成本卖回来,都是很难说的事。
办外贸加工型工厂,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留下库存,有的是客人验货质量没达到要求;有的是客人在付了订金后订单取消了;有的是客人因为其他配套产品出了问题而取消订货……
有些事情很让人想不通,比如说吧,来买废料的远没有买库存的霸道。从表面上看,合金废渣不好卖,事实上是非常好卖,而且是可以跷着二郎腿卖,大可大着嗓门要价,远没有卖库存那般低三下四。我往往是来五批人只卖一批,根本不着急卖,每当我不愿卖时总能见着他们低头哈腰地死缠烂打,那感觉非常爽,作为一个卖主难得有一爽的机会。那种感觉就类似于小人得志,忘乎所以……
可能这就是市场吧,市场决定一切。个人的力量在强大的市场面前就像蝼蚁,太微不足道了。
我总在想,一个生意人,他的一生会遇到多少坎坷,又会经历多少让人烦躁而多样的事情?人活着,究竟是因简单而快乐还是因复杂、多样而满足?
人们都说,金钱是无限的,而精力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对抗或者搏击无限的金钱与财富,我们图的是什么?
人生的理想?卑微的名利?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可能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吧,忙碌而不失意义。一个个逗号之后,才能接近那个句号。当句号来临的那一刹那间,我们又会想些什么?
不得而知。
第73章 叫我“大勇哥”的女秘书
自从手镯系列投资失败后,厂子一直不死不活地维持着,有一单没一单的日子连本都套不住,时时亏、日日亏、月月亏,我努力地让它少亏,而不是赚,这叫什么事、什么生意?虽说厂子办到这个份上是始料未及之事,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我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因为我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人家说痛则思变,在创业上,之前我一直不痛也在思变,居安思危,这次痛得如此剧烈就更要思变了。
如何变?
未知,真不知,还得想,好好想,想得出来要想,想不出来也要想,自古华山一条道说的就是我当时的境况。
小梅也替厂子着急,一天她对我说:“哥,厂子这般没起色你也不要着急,我看这样吧,还是走老路把外贸这块做得更好些,做大些,把主要精力从厂子转到外贸上来。这样我们不会输得太惨,还有些老本,找机会东山再起也是一样的。”
我摆摆手说:“不行,厂子是未来之计,外贸只不过是暂时过渡的。我们经历过那个过渡期了,不能再返回把老路重走一遍。”
小梅继续劝我说:“哥,你说的我都懂,也理解,可外贸业务离开你我也做不好。你看,自从你办厂之后,外贸业务量损失了多少,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值得。你也知道,我一个人忙东忙西的根本忙不过来,成天忙忙碌碌又没一样事忙得顺顺当当。”
我想了想,觉得小梅说得也挺有道理的,厂子这边没起色外贸也耽误了,两手都落空可不是上策,于是我对小梅说:“小梅,要不这样吧,招个外贸业务员来帮你打理琐事,这样你就有精力开发新客户……”
小梅面露微笑地说:“是啊,我正有这个想法呢,那明天就去招一个小姑娘来吧。”
我当即说:“小梅啊小梅,不就是添个员工么,值得你这么左思右想的,你直接决定不就行了,还用多此一举来问我。”
小梅解释说:“哥,现在不是以前,我们的事业这么不顺,我看你成天都焦头烂额的,我想,能省就省点,尽量不增加开支。”
我说:“就算不太顺利,该支持你的事我都会支持你的,就像你支持我一样,行,这事就这么定了。”
小梅听我这么说,很满意,然后她又操心起我的事来,问:“哥,我的事解决了,你那边工厂的事怎么办,有想法了没?”
我想了一下说:“还没有,关于你上次说的上压铸机之事,我也仔细考虑了好长时间,感觉风险太大。从表面上看只是加一台几万元的压铸机的事,其实大头不在机器上而在模具上。就那些手镯,每副钢模费都得四千朝上,十副就是四万,一百副就是四十万,少开又成不了系列,显然此举不妥。此事还必须再从长计议,我们已经跌过一大跤了,不能再跌,再跌跤的话可能就无力爬起来了。”
小梅便说:“哥,我信你,你不会这么轻易就倒下的。想以前多苦啊,你照样一步步挺过来了,眼前这些困难对你而言很快就不再是困难,我晓得你。”
我摇摇头苦笑了一下,走出了办公室。
离开办公室后我去了国际商贸城。我已经接连在商贸城闲逛几天了,什么事也不干,就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地逛,累了,饿了,就坐下来歇一会儿,歇完又继续逛。我想,等我逛到不想逛时,我估计就有主意了。我只逛饰品摊位区,其他行业区没去。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看看别人都在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再决定自己如何从困境中突围出来。饰品不愧是义乌最火暴的行业,每个摊位前都是来来往往的客人,看样、拿样或订货,呈现一片繁华,相比之下,自己的厂子要死不活的样子更让我感觉寒酸不已。
看着老外们在一个个摊位前出没,我恨不得自己跑上去拉着他们的手说,与我合作吧,我的价格肯定比他们更实惠。
看吧,满眼风光无限,可惜无一处归我,看完后得总结:饰品这行的品种实在是多,多得出乎任何一个业内人士的想象,那些材料,那些款式,那些风格,那些民族风情岂是几百上千文字所能涵盖。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产品,实在太落伍,太没个性……
总结完了得寻找突破口,寻来寻去还是没有。回家,面壁反思,再回来,继续看,继续总结,继续反思与寻求突破。
有一天,我从成品市场转到了配件市场,这一转就转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我由配件看到了配套市场的巨大潜力,从树脂配件、玻璃配件、铜铁配件、亚克力配件、合金配件等等一路看下来,看到了锌合金配件市场的巨大潜力,因为环保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问题,不环保的铅合金产品市场会慢慢萎缩。
由此想开去,我可以上压铸机生产锌合金产品,可以先从饰品配件起步,然后延伸到其他锌合金产品上去。
有时我也在想,为什么往往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呢?成不了正比也就算了,关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