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第34章


嗍酉钅慷胩煜隆5罄丛欢认萑刖骄常?日,冰岛驻华大使表示,冰岛无法为斯诺登提供庇护。10日,媒体报道称斯诺登“快要用光现金”,由于酒店的昂贵开销,他的信用卡很快就会透支。11日,他退房了,去向不明。15日,有香港立法会议员建议斯诺登主动离境,或者等待被引渡出境……
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如果这一事件推迟10年,发生在比特币大行于世的2023年,又将是怎样一种情景?斯诺登是一位计算机高手,精通密码学和编程,是一个理想的比特币极客。在媒体细致入微的全方位报道下,我们对斯诺登的逃亡细节有了大致了解。现在,只需对这些细节做一些智力推演。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情景,让我们开始吧!
2023年1月,斯诺登通过比特信(Bitmessage)'5'与伦敦、莫斯科方面的神秘联系人秘密接触,他们并不相信他握有具有价值的情报。斯诺登给他们发送了一个比特币交易ID(身份标识号码)。对方通过交易ID很快破译出用SHA–256消息摘要编码的情报,情报透露了美国于2022年6月在伊朗发起的一桩军事行动,这个情报显然不是伪造的,因为交易ID的时间戳显示是2022年5月,比这次行动足足早了一个月。伦敦与莫斯科方面的态度有了180度转变,都表示将为斯诺登提供政治庇护。
斯诺登要求签订一个三方协议,由他创建一个比特币三方交易,发送到伦敦与莫斯科的比特币地址,该交易只有在伦敦与莫斯科都用私钥签名后才能生效,协议内容用比特币标准三方协议格式编码,该协议被比特币全网广播后的结果是,若斯诺登前往英国或俄罗斯并提供有价值的情报,那么他将得到两国的政治庇护。由于英、俄两国情报机构的官方公钥是公开信息,任何人都可以核实这两个公钥分别属于伦敦与莫斯科。在协议的约束下,伦敦与莫斯科都不会贸然违约,因为一旦违约,斯诺登可以向社会公布这个三方协议,在全球拥有大量雇员的英、俄两国的情报机构的诚信将严重受损,这显然不符合两国的利益。
6月,他飞抵香港。此前与他接触过的《卫报》等媒体如约而至,斯诺登向其揭露了“棱镜”计划的细节,举世震惊。伦敦方面也大为震怒,因为斯诺登原本的承诺是只向伦敦提供情报而不是公之于众。伦敦方面拒绝为斯诺登提供资金。没了资金赞助,斯诺登并不惊慌。逃亡前他已经将资产换成了比特币。他还向几位陌生人贷了几百比特币,以房产和汽车作为抵押。房产和汽车都内置了所有权密钥,贷款后他仍拥有对所有权密钥的访问权,所以这并不妨碍他的女友继续使用他的住房与汽车。他还留下遗嘱,用SHA…256消息摘要编码进比特币区块链。遗嘱表示,他若有不测,其资产全部留给女友。
香港美丽华酒店的每日房价高达500美元,坚持了几个月后,斯诺登的比特币资金有点儿紧张了。更重要的是,他每个月都必须向债权人的比特币地址打钱,若逾期不还贷,其房产和汽车的所有权密钥将自动更换为债权人的。他想向莫斯科方面出售情报,但莫斯科不相信他手上还有什么未公布的情报。要证明自己确实还有秘密并不难,但要提交情报后确保对方如约给钱却很难。于是,斯诺登把情报转化成零知识证明的程序,然后给莫斯科方面提供加密的情报(Ex)、解密密码K的哈希(Hk)以及情报程序的运行结果(Y),对方可以通过Ex、Hk、Y三个参数验证程序运行正确,但无法知道情报的具体内容。莫斯科方面验证程序后,决定购买情报。莫斯科用斯诺登的公钥(比特币地址)创建一个付款,斯诺登必须给莫斯科披露密码K以换取这笔付款,莫斯科需要用K来解密Ex并获得情报。交易确认后,斯诺登得到比特币,莫斯科则得到K,在此过程中,双方都没办法欺诈,彼此并不需要建立信任。
就这样,斯诺登在三方协议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地生活在香港的某个酒店,没有被引渡的危险。他用匿名的比特币支付房租,因而也没人知道他究竟在哪里。中央情报局根据斯诺登的抵押贷款确定了一个属于斯诺登的比特币地址,但是很遗憾,这个地址没有办法追踪,因为斯诺登使用了一个叫零币的服务,把比特币在池子里混合后,就不知去处了。斯诺登手上有多达6G的绝密数据,他把其中最重要的那部分数据压缩加密,打包编码进了比特币区块链,硬盘早已销毁。密钥转化成了一个只对他有意义的句子,记在脑海里,没有人能偷去。比特币网络的强大算力可以保障这些数据永久保存且不可修改。靠分期分批向莫斯科和其他国家出售情报,他能一直惬意地生活下去。他还用比特币给远在美国的女友买了别墅、保时捷。
在这个想象的故事中,斯诺登分别用到了存在性证明、零知识有条件付款、零币、分布式合同、智能资产等比特币应用。很难想象,黄金、白银、信用货币等能实现如此多的智能经济行为。比特币还原的只是货币的本质,因为人们原本只需要不可复制、不可滥发且可零成本转移的信息而已。人们说,金银天生是货币,现在,中本聪给这句箴言添加了新的注脚:货币天生是信息。正因为它是信息,我们才可以轻易地用比特币实现无数经济行为与金融工具。太平洋雅浦岛的居民使用石币贸易时,他们并不需要把屋前屋后的石币真的搬到对方的家,而只需在石头上做个标记,并向全岛通报,这块石头现在属于对方了,这与比特币通过P2P网络广播交易信息并无二致。正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纳拉亚纳·科赫拉科塔在1997年说的:“货币不像普通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价值存储工具、一个交易单位或者记账单位,而是一个技术上的具有集体记忆功能的工具。”而现在,他所预言的那个具有集体记忆功能的工具出现了!
比特币的开放性
信息不对称催生了对冲基金、房地产经纪人、借贷担保、银行等各种中介,它们知道更多不为人知的信息,人们付费请他们做自己想做却无从下手的事情,它们从这种不对称中获得利润。而在比特币经济中,因其公开透明的账单保存机制与难以摧毁的去中心化架构,银行、房地产经纪人、投资代理等各种中介根本无用武之地。人们可以在最低信任度的情况下,通过比特币网络完成合同签订、遗嘱执行、数据或资产所有权证明、远程交易、P2P借贷等各种经济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比特币网络开放式的应用编程接口之上。比特币提供了3个层次的开放性。
交易行为的开放性
比特币鼓励交易层级的创新。一个典型例子是M…of…N签名脚本,这种交易允许用N个密钥中的M个签名解锁。这样一来,企业在需要动用资金时可以采用两个或更多签名,例如一桩交易(资金输出)须经首席财务官、出纳员、审计员三者中的任意两者的密钥签名方能解锁,从而实现联名账户或受托人/执行人的资金管理。
此外,比特币通过协议的升级,可从目前的点对点交易转变为群对群的三方或多方交易,这对分布式合同具有重大意义。现实经济中经常需要大量用到三方或多方合同,而比特币不可更改的区块链既可保存交易总账,又可编码任意数据的SHA…256消息摘要,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最小信任度的前提下达成协议,而无须公证员、担保人、律师等第三方的介入。
交易总账的开放性
比特币网络允许节点之间相互通信、转发交易、验证新的交易区块和生成新的比特币。所有这些网络协议的交互,使得每个节点都可以构造出共享交易总账的一个完整的、一致的本地副本,即区块链。比特币交易总账的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提供涉及比特币交易信息的服务。例如,通过告诉你的税务会计师哪些比特币地址是属于你的,他们就能轻松地在总账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所有交易,并计算出你的收益和损失,甚至为你的比特币交易活动创建最佳的税务策略。经济学家则可以轻易地摸清随时间推移的比特币交易次数变化情况、比特币的平均交易规模、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实际流通的比特币占全部比特币的百分比等。
这实际上相当于三方记账法,因为每一笔经济业务除了以相等的金额登记在两个(点对点交易)或两个以上(群对群交易)的账户中外,它还永久保存在以时间戳为刻度的区块链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