狈⒍窖笳秸?br /> 由于日本南下进攻行动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和特权,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制裁措施。如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实行全面石油禁运等,这样,日美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美国为了保卫其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以珍珠港为主要基地和活动中心,组建了一支上百艘的庞大舰队。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太平洋上交通的总枢纽,素有“太平洋心脏”之称。这里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最大海军基地,它与关岛、马尼拉湾呈锥子形,指向西太平洋,成为日本南进行动的主要障碍。
早在1941年初,当日美矛盾重重的时候,日本海军就提出了奇袭珍珠港的设想。8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具体制定了代号为“Z”的奇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并于10月得到日本大本营的正式批准。这个计划的中心环节就是从空中进行奇袭,猛烈攻击美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规定以6艘航空母舰为骨干,组成一支由300多架飞机、30多艘战舰编成的突击舰队。该舰队在开战前秘密接近夏威夷群岛,在到达瓦胡岛以北200海里处时展开,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分两批,对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舰及岛上飞机实施攻击。
日本为了保证这次奇袭行动的成功,进行了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在军事上,反复进行图上作业和沙盘演练,还在佐伯湾以战列舰为目标进行了2次攻击预演;加强保密措施,严格限制作战计划、命令等文件的传阅范围,控制参战官兵的书信往来;以假乱真,突击舰队保持无线电静默,其他在日本内海的舰船和飞机却频繁进行无线电联络,还组织大批水兵到东京游览;指令日本驻夏威夷总领事要利用武官、领事、日侨及各种侦察工具,从地面、空中、海上、水下对瓦胡岛特别是珍珠港基地进行侦察活动;在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集结关东军70多万人,搞了一次准备北进的军事演习。在政治外交上,日本近卫首相亲自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建议举行和谈,并任命与罗斯福素有交情的海军上将野村为日本驻美大使;东条英机上台后也玩弄和谈骗局,表示要消除双方的敌意,阻止欧战蔓延远东。这些措施为日军奇袭珍珠港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美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奇袭珍珠港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11月23日,根据山本五十六的命令,担负奇袭任务的南云特混舰队诡秘地在千岛群岛南端择捉岛的单冠湾集结,并做好了出发前的最后准备。26日晨,南云特混舰队在3艘潜艇的引导下,悄悄消失在波涛汹涌的北太平洋上,从而揭开了奇袭珍珠港作战行动的序幕。
南云特混舰队沿着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航线,经过12天的秘密航行,于12月8日晨抵达瓦胡岛以北230海里的海域。8时整,由渊田美津雄率领的第一批183架飞机到达珍珠港上空。当时,由于是星期天,美国太平洋舰队除航空母舰出港外,其他舰船像往常一样整齐地停泊在港湾内,飞机一架挨着一架地排列在瓦胡岛的几个机场上,大部分官兵离开了战斗岗位,整个珍珠港基地呈现出一派假日的景象。就在这个时候,炸弹像倾盆大雨般泻落下来,霎时间,火光冲天,水柱四起,浓烟滚滚,爆炸声震耳欲聋。不到1小时,美军的数百架飞机几乎全部被击毁,大量舰船被击沉和炸伤。日军第一批机群顺利完成首次攻击任务安然返航后,第二批攻击机群又飞临珍珠港上空。168架飞机对机场和舰船轮番轰炸,疯狂扫射。与此同时,潜入珍珠港内的日本小型潜艇施放水雷,发射鱼雷,攻击美舰,封锁港口。这次攻击持续到9时30分,进一步扩大美军的损失。在历时仅约100分钟的奇袭过程中,日军共投炸弹100多吨,发射鱼雷约50枚,以损失29架飞机的轻微代价,击沉击伤美舰船40多艘,炸毁或击落美机300架,毙伤美官兵4500多人,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日军成功奇袭珍珠港后2小时,日本政府才向美国正式宣战。
日本奇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接着又有20多个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日本在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同时,还出动大批军队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岛屿大举进攻。开战后头5个月,美、英、法、荷四国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地、岛屿和军事基地,几乎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本奇袭珍珠港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日本本身在军事上进行充分准备、精心计划、严密组织和在政治外交上进行欺诈外,与美国政府长期实行绥靖政策,战略判断失误,临战麻痹大意,战备工作懈怠是密切相联的。战前,美军曾多次截获有关日军准备袭击珍珠港的情报,但领导人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自恃兵力强大而盲目乐观,认为日本不敢冒犯美国。美国在战略判断上出现这种偏差,思想根源在于想坐收渔利,搞“远东慕尼黑”阴谋。二战爆发后,美国趁机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竭力逃避战争,明里暗里姑息日本,并以牺牲中国和解除经济制裁为诱饵和解与日本的紧张关系,一厢情愿地指望日本向北进攻苏联。正是因为如此,美军上下思想懈怠,丧失警惕,无所防范,终落个舰队沉没珍珠港之厄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忧伤地说:要牢记珍珠港事件!这虽为时已晚,无法挽回可以避免的损失,但给后世军事家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日本经过长期周密准备,取得了奇袭珍珠港及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重大军事胜利,初步实现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但从战略上看,扩大战争对日本这一岛国并不十分有利。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兵员枯竭,保障困难,树敌太多。
被侵占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这就极大地牵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为美、英在太平洋上组织力量进行反攻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态势。
84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是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该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按苏军作战性质,会战分为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两个阶段。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的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在顿河西岸的辽阔草原到伏尔加陡峭河岸之间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的。
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军及仆从军不宣而战,背信弃义地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入侵苏联国境。德军沿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三个方向大举进攻。苏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防御作战。经1941年夏、秋战局,德军的进攻基本上被阻止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一线。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战局中,苏军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德军对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高加索的威胁。12月初,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开始反攻,消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德军统帅部趁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并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在夏季战局中苏军失利,7月中,德军进抵顿河大弯曲部,威逼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地区,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形成了复杂局势。针对德军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7月17日开始了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军先后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和斯大林格勒市及其以南实施了两次防御作战,共持续了125天。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防御德军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
从7月17日起,苏军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与德军第六集团军进行激烈战斗,开始了方面军主要防御地带的争夺。德军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分的苏军两翼实施突击并将其合围,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苏军的顽强防御和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并迟滞了德军的进?
小说推荐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 影响人类历史的事件,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史诗。怎么这么说呢?人是政治的动物,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和衍生。很多时候,历史就是在血与火、刺刀和枪炮、阴谋与算计中完成了自己的转折。在这种人类的自相残杀之中,人类所造就和崇拜的“英雄,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以江山做赌注,相互厮杀。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的远
- 最新章:第69章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大事
- 了解和研读历史大事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世界历史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缀而成的,重大历史事件则能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大体轮廓,阅读历史大事便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每件历史大事或开启了一个时代,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还有的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个历史侧面的总结。阅读这些大事,即是在了解
- 最新章:第31章
-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多人★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退避三舍斗楚兵春秋之际,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
- 最新章:第145章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作者:张秀平 王晓明 内容简介 有选择地介绍了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哲学和思想类著作,历史学类著作,科学医药类著作,地理、军事类著作,语言文字类著作。其中既有儒家的经典《易经《春秋《论语《孟子》等等,又有诸子百家的代表作《管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等等。既有记叙中国绵延2000年之久历史的所谓传统
- 最新章:第92章
-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作品: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作者[美 迈克尔·H·哈特 苏世军 周宇 译 内容简介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人》一书中,分别给他细心挑选的一百个人物评功论过,排名定位,而且强调,这是一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册,不是一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册 正文1.穆罕默德 2.艾萨克
- 最新章:第7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
- 最新章:第58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