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猷学,乃以阁学泛称诸阁学士。明沿此称,并泛称诸殿学士为殿学,翰林学士为翰学。清惟内阁学士称阁学。
给事黄门
官名。秦置,西汉沿置,与黄门侍郎同在黄门(宫门色黄)之内供职,故名。东汉将两官合并,名为给事黄门侍郎。
给事黄门侍郎
官名。东汉合并黄门侍郎与给事黄门之职,设给事黄门侍郎,为侍从皇帝左右之官。献帝时曾改为侍中侍郎,旋复原名。魏、晋时尚系侍从官。齐、梁以后,因执掌诏令,备皇帝顾问,地位逐渐提高。隋炀帝除去“给事”二字,为黄门侍郎,参见“中书侍郎”。
给事郎
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五。炀帝时罢。唐为文官第二十二阶,正八品上。宋同唐。元丰改制后废。
给事中
官名。以在殿中给事(执事)得名。秦置,西汉为大夫、博士、议郎的加官,掌顾问应对,位在中常侍之下。东汉省。魏重置,或为加官或为正员。晋始全为正员,员无定,在散骑常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南朝属集书省。北魏不置。北齐属集书省。隋初不设,开皇六年(586),在吏部设给事郎。炀帝移归门下省,掌省读奏案,为从五品官。唐改名为给事中,位从五品官。唐改名为给事中,位五品上。高宗曾改为东台舍人,旋复旧称。唐给事中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诏敕若有不当,亦可于涂改后奏还,号为“涂归”。又与御史、中书舍人审理天下冤滞。宋、辽皆置。元无门下省而单设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成为史官。明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与六部相对,每科设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六科掌侍从、规谏、拾遗、补阙,以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可封还制敕,钞发章疏,稽察违误,权颇重,成为监察机关。但明都给事中不过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为从七品,品秩远低于前代。清六科属于都察院,各有掌印给事中、给事中,均满汉各一人,尊称给谏,又称给事,虽为言官,权限甚轻,非明给事中可比。
给谏
宋门下省有给事中,掌封驳政令违失,另有左、右谏议大夫分隶门下、中书二省,掌规谏讽谕,二者合称给谏。清为六科给事中别称。
宫保
明、清各级官员缘有虚衔,最高级荣誉官衔为太师、省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缘大臣加衔或死后赠官,通称宫衔,咸丰后不再用“师”而多用“保”,故又别称宫保。
宫伯
官名。《周礼》谓天官所属有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管理充当宿卫的贵族子弟,依功过行赏罚。北周沿此名,设置左右宫伯中大夫、正五命,左右小宫伯下大夫、正四命,左右宫伯都上士、正三命。宫伯掌侍卫之禁,为宫内侍卫之长。
宫殿监督领侍
清宦官官名。雍正四年(1726),定敬事房正四品总管的官衔为宫殿监督领侍,是为清宦官最高官衔。
宫殿监副侍
清宦官官名。雍正四年(1726),定六品副总管的官衔为宫殿监副侍。
宫殿监正侍
清宦官官名。雍正四年(1726),定从四品副总管的官衔为宫殿监正侍,寻改五品。在清宦官中,仅次于正四品的宫殿监督领侍。
宫府寺
唐官署名。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东宫官的家令寺为宫府寺,家令为宫府寺大夫。咸亨元年(670)十二月,均复原名。
宫教博士
官名。掌教习宫算众艺。北齐长秋寺的掖庭等署各有宫教博士二人。隋掖庭局(署)同北齐。唐中书省所属有内文学馆,以儒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如意元年(692)改名习艺馆,旋改称万林内教坊,不久又为习艺馆,设内教博士十八人,分授各科,包括经、史、庄老、书法、棋艺等。开元末,废习艺馆,只设宫教博士二人,用宦官任职,隶内侍省。
宫厩尹
楚国官名。《左传·襄公十五年》记楚国任官事,所列官名凡九,宫厩尹居末位。
宫门将
官名。隋文帝置太子左右监门率,掌东宫诸门禁卫。炀帝改为宫门将,并将所属直长十人,改为直事,置六十人。唐武德五年(622),复左右监门率原名。
宫门局
官署名。隋于东宫官署门下坊置宫门局,掌宫门管钥,依规定时刻开关。有门大夫,为从六品官。炀帝改门大夫为宫门监。唐沿设,隶左春坊(门下坊改名)。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宫门监为宫门郎,从六品下,有丞,辖门仆百人。辽南面官中有宫门局、宫门郎。
宫使
辽官名。为太祖弘义宫、太宗永兴宫等十二帝后宫的长官。掌宫中诸事,下有副使、太师、太保、侍中等官。
宫尹府
唐官署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詹事府为宫尹府,詹事为太尹,少詹事为少尹。神龙元年(705)复原名。
宫苑司
金官署名。属宣徽院。掌宫庭修饰、洒扫、启闭门户、铺设毡席等事。有令、丞等官。
宫正
官名。一、《周礼》谓天官所属有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四人,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二、三国魏初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后复旧。三、北周东宫官有左右宫正,为太子师之官。四、唐内宫女官有宫正一人,正五品,所属有司正、典正等,掌宫中戒令纠禁,凡宫人供职有错误犯禁时,小事可即决罚,大事则须奏报请示。
宫闱局
官署名。隋始置。炀帝时改局称署,唐复称局。属内侍省,隋炀帝时属长秋监,唐仍属内侍省。掌侍奉宫闱,出入管钥,总管小给使学生名籍,给以粮廪。有令、丞。金属宣徽院,掌宫中閤门之禁。有提点、使、副使等官。
拱卫大夫
宋阶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十二阶为拱卫大夫。
拱卫郎
宋阶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二十四阶为拱卫郎。绍兴(1131-1162)时改为第三十二阶。
拱卫直都指挥使司
元官署名。掌宿卫近侍控鹤军六百余户及仪卫之事。至元三年(1266)始置拱卫司,属礼部。九年升拱卫直都指挥使司。有指挥使、副都指使等官。十六年,增置达鲁花赤一员,改隶宣徽院。二十五年,复隶礼部。至顺二年(1331),拨隶侍正府。
钩盾令
官名。汉少府属官有钩盾令,秩六百石,由宦者任中。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谓所属有五丞二尉,不言其详。《续汉书·百官志三》列举永安丞、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及濯龙监、直里监,二监当即《汉书》所云之尉:“永安”等皆园苑名,“苑中”指离宫,“果”指果园。
寡恤司
官署名。清末法部的一个司,设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以及主事等官。掌恩诏赦典,清理庶狱,兼稽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案状。
寡人
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皆称寡人。从汉至五代,也有此称。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隋杨广为晋王时,后汉刘赟被迎立时,均自称寡人,惟汉时尚多见,汉以后较少见。
挂牌
清地方官员自知府以下出缺时,由各省布政使派员署理,在衙前悬牌公布,称挂牌,撤任亦同。
挂印将军
明制,各省、镇的镇守总兵官、副总兵,多以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及公、侯、伯充任,遇重大征战,则挂诸号将军或大将军、前将军、副将军印,带兵出征,事毕归还,称挂印将军。
冠军大将军
唐、宋武散官名,正三品上,为武官的第四级。
冠军将军
官名。秦末,楚怀王以宋义为卿子冠军。冠军之名始此。曹魏正始中,以文钦为冠军将军。南北朝沿置。
贵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官署名。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之一,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主要由贵赤(即贵由赤,意为善跑者)组成。有达鲁花赤、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佥事等官。所属有千户所八翼。
贵姬
妃嫔称号。东晋明帝省贵人,置贵姬,为三夫人之一。南朝梁亦沿置,但《晋书·后妃传》有关记载,均仍作“贵人”。
贵人
妃嫔称号。东汉初年置,位仅次于皇后。晋为三夫人之一地位仍高。后世地位降低。宋在才人之下。清制妃嫔自皇贵妃至嫔皆有定数,贵人
小说推荐
- 中国成语大辞典
- 中国成语大辞典(V0.5版)编著者:鸽子树出 版 说 明凡 例分类简目 分类详目·正文目录(字母表示条目首字音序 A B C D E F G H J K L N O R S T W X Y Z·附录 我国历代公文体制、名称、用途简介 中国各省区、省会、面积和人口表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概况简表 中国电
- 最新章:第249章
- 中国历代美女榜
- 第1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1 代序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文怀沙 1910年1月生于北京,号燕叟,国学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以
- 最新章:第29章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作者:蔡东藩★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第一部《前汉演义》作者:蔡东藩自序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
- 最新章:第2019章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
- 最新章:第7章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作者:林立舟 内容简介 屈原的传说 陈胜的传说 曹操的传说 诸葛亮的传说 王羲之的传说 李白的传说 黄巢的传说 方腊的传说 苏东坡的传说 包公的传说 岳飞的传说 施耐庵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 正文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
- 最新章:第16章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作者:黄景略/叶学明【完结 编辑委员会 主 编:任继愈 副 主 编:汤一介 焦树安 张明华 编 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戴念祖 郭齐家 葛剑雄 焦树安 金宜久 卢海燕 欧阳中石 庞 朴 戚志芬 任继愈 沈心天 汤一介 王世民 王兆春 吴良镛 严汝娴 张国风 张明华 赵 靖 赵
- 最新章:第23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
- 最新章:第66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毛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
- 最新章:第71章
- 中国历代名女 情女卷
-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女才。纵男人只手把吴钧,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羽并刘邦,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皆休。呜呼!怪不得有人叹曰: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幕纵男君。无奈:中国上千年的封建意识,种种人为的尊卑束缚,飞琼化雪,怨教黄土送红颜;紫玉成烟,恼杀青山埋艳骨“女人
- 最新章:第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