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对》第10章


秦秀英顿时心疼起来,用手拍着他的后背:“不哭不哭,我儿不哭,娘帮你教训他。”
王戟将脸半埋在秦秀英的怀中,偷偷瞄了眼卫霍,朝他得意一笑。
哄完了儿子,秦秀英看向卫霍。
“他把我的书糟蹋成这样,还不承认错误,我气不过才踢了他一下。”卫霍木着脸解释,但他已经猜到这样的解释不可能有用。
果然,秦秀英阴沉着脸道:“小戟这么小,拿了你的书只是看个热闹,肯定过一阵子就还回去了,弄坏也是不小心,你倒好,一点也不懂爱护弟弟,就因为一本破书还打了他,下手那么重,简直太不懂事了!明日中午没饭给你吃,饿一顿好好反省。”
说完,她牵着儿子进屋,门关上前,王戟从屋里探出头,美滋滋地朝卫霍做了个肆意的鬼脸。
卫霍攥着手里已不能再看的《春秋》,气得直发抖,回到屋里时两只眼睛红得厉害。
他努力平复自己的呼吸,告诉自己不能生气,不值得生气,不过是饿一顿,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他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半晌心情也无法平复。
次日中午,卫霍并没有饿着。
秦淮偷带了些饭菜回来。
卫霍埋头拨着碗中的米粒,味同嚼蜡,鼻子微酸,但他努力忍住了。
自视甚高,从不曾主动说话的王敏,行为恶劣无法无天的王戟,偏心对待言行刻薄的秦秀英,还有冷面无情的王彦,这个家中的每一个人他都不喜欢。
但他和秦淮现在寄人篱下,尚且还无法离开,只能处处忍耐。
但卫霍默默地下定决心,他一定要努力读书,要考中,要跟秦淮一起离开,去过更舒心自在的日子。
这么想着,他愈发发愤图强起来,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看书。
过了几日,王戟突然哭着从外面跑回家,边哭边说村子东边的林子里有鬼拿石子扔他,但看不见人。他一路都害怕得很,往家跑的途中还摔了两次,跌得浑身都是泥巴。
秦秀英见他一身干净的衣服都脏完了,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她呵斥了王戟一顿,扒了裤子丢进浴盆发现他倒是没说谎,圆鼓鼓的屁股肿了好几片。
“让你再乱跑!”秦秀英严厉地道,“这次长点记性,以后不准去林子里了,听到了没?”
王戟抽噎着道:“听到了。”
秦秀英又抱怨了几句,寻思着自家儿子可能真撞鬼了,就去村头的货郎那里买了个护身符挂在王戟身上,只是王戟淘气,没过几天那护身符就被他玩丢了,秦秀英发现后气得又训了他一顿。
第10章 第十章
日子就这么过着,夏去秋来,慢慢便到了乡试前科考报名的时候。去年卫霍已经通过了童试,今年要参加乡试还要通过科考。
科考报名要在八月以前拿有自己姓名的户籍册子去十里外的长珍书院走一趟,因为这件事,卫霍有些发愁。他和秦淮的户籍名册都被收在秦秀英的手上,但他又不能堂而皇之地要过来,之前提了一次,王彦和秦秀英夫妻俩显然不愿意将名册给他们。
想过来想过去,卫霍打算偷着拿去报名,最后再将户籍名册放回原处,不被察觉就好。
虽然他到时候去赴考也一定会被知晓,但能瞒一时也是好的,那时候生米煮成熟饭,考都考了,他们也奈何不了自己。
田地里,卫霍心思不宁的模样被王彦察觉,男人立刻停下手里的活,怒着脸斥责道:“不好好干活,想什么呢?”
卫霍福至心灵,心生一计。
他用手捂住自己的肚子,作出痛苦的神情,哀哀地道:“我肚子……肚子痛……憋不住了……姑父,我想回去一趟。”
王彦嘴角抽了抽,摇摇头道:“去吧去吧,真是事多。”
卫霍暗暗一喜,将铁锹放到地上,转头就往村子的方向跑。经过秦淮的身边时,卫霍朝他眨了眨眼,迈开腿很快便跑远了。
万幸得很,他进门后发现秦秀英不在,王敏窝在自己房里做针线活儿不出来,王戟应是跑出去玩了,也不在家。
卫霍按捺住心中的兴奋,轻手轻脚地钻进了夫妻俩的房间,谨慎地翻找了一阵,在床下的夹层里找到了户籍名册。
他将证明自己和秦淮身份的那两页纸抽出,确认无误之后转过身,看到门口站着的人时吓得一个激灵,差点喊出了声。
“手上拿着什么?”秦淮将门掩上,转过身问道。
卫霍将东西递给他:“是我的户籍名册。”
秦淮很快反应过来,问他:“是科考报名要用?”
“嗯,姑姑姑父不会同意我去参加,只能出此下策,”卫霍抬头看向秦淮,“你的我也取了。”
“我不用。”
“你不想参加科考?”
秦淮说:“我和你不一样,并不擅长走这条路。”
卫霍蹙起两道眉毛,说:“可我们说好同来同往的,你不和我一起,难道想着有朝一日分开?”
“不,你参加文举,若是过了乡试,我们一同进京,我参加武举便是。”
卫霍怔了怔,后知后觉地明白了秦淮的打算,神情陡然一松,立刻笑起来,用力点头:“好。”
秦淮又问:“你什么时候去报名?”
卫霍迟疑了一下:“来回一趟,可能要三个时辰,我还没想好。”
秦淮默了默,说:“明日我和姑姑说,我们一起去镇上采买些吃穿用的东西,我去买就可以,你去报名。”
他的话让卫霍眼睛一亮,立刻将自己挂上去,软软地贫嘴道:“好,多谢阿淮哥哥出手相助,霍霍感激不尽,来日定报你大恩!”
他像小时候那样扑在秦淮的怀里,牢牢地抱住他。秦淮一怔,侧头就看到他雪白的耳垂在自己面前晃。
他不由也勾起嘴角,拍了拍卫霍的后背:“好了,再不回去耕地,姑父该生气了。”
“走吧!”
吃晚饭时,秦淮和秦秀英提了上集的事,秦秀英同意了。
次日一早,两个人便出发,用了一个时辰抵达了镇集,秦淮和卫霍在巷口分别。事不宜迟,卫霍立时便赶往长珍书院。
靠着一张甜嘴问路,他不费什么力气便到了镇上最大的书院。
负责报名登记的监门官查验了他的户籍名册,肃着一张脸问:“你今年刚为父母办了丧事?”
“是。”说到这件事,卫霍的心沉了沉。
旁边的随侍打量了卫霍几眼,叹道:“死父母,要守丧三年,怎么能跑来应试?”
卫霍张了张口,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这个大问题。是啊,孝义为大,丧期未满,是不能参加考试的,他之前竟然忽视了这一点。
监门官将那纸又看了两遍:“死者可是你亲生父母?”
“回大人,不是,我亲生父母早逝,是被我大娘和伯伯收养的。”
“唔,”监门官颔首,“若是养父母,倒也不必遵守丧之约。”
他又盘问了几句,确定无误之后,拾笔蘸墨,将卫霍的名字登记在册。
临走前,卫霍又多问了一句:“不知武举有没有守丧的要求?”
他并不介意为刘大娘和秦泽守丧多久,一年,三年,甚至更久也没有关系。只是卫霍知道,他们若是在世,也一定不愿他和秦淮因此而推迟应考。
监门官抬头看他一眼:“为人子当尽孝道,自然是有的,不过武举那边另有规矩,没记错的话,应是守丧一年后便可,你再去问问吧。”
卫霍松了一口气,行礼谢过监门官,拿着印了红章的入考册离开了书院。
他和秦淮在约定的地方会合,一起回去。秦秀英埋怨他们在外逗留得久了些,但没有多问。
事后,卫霍又偷偷地将户籍名册放回了原处。
八月十日便要去长珍书院报道入考,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卫霍日日挑灯苦读,哪怕秦淮经常将自己的饭分给他,整个人还是熬瘦了一圈。
担心邻里嚼口舌,秦秀英也不忍让他做之前分量的活儿,只要一得了闲,卫霍就偷偷背会儿书,一刻也不敢懈怠。
应考这一日,卫霍天还没亮便起来了。
秦淮比他起得还早,书院里会给考生备着饭食,但他还是给卫霍带了些干粮和零嘴,还带了水囊。
卫霍被他收拾得利利落落,一身干净的衣衫衬得人俊秀十足。
他前后左右看了看自己的一身,仰着头笑道:“我这一身怎么样?”
秦淮退一步看看,满意地点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