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鱼师》第2章


红浮标在下游水面岩石前微微下沉。
轻轻一拉,有微弱咬钩感觉,浮标瞬间往上游奔驰。
碳纤维钓竿先端拉成弧线——
但,鱼儿立即停止抵抗。
过一会儿,鱼儿浮出水面。
菊村用的是小田原这一带盛行的钓法,通称「灯笼钓」,使用毛钩。方法就是在钓线绑几个毛钩,最下方绑铅坠,再看浮标鱼讯起鱼。
刚才钓上的香鱼,咬的钩是最下面的毛钩「暗乌」。去年这时期,香鱼喜欢红色系列的「阿染」、「赤熊」毛钩,今年却频频上黑钩。前年,相较于毛钩,香鱼更喜欢小沙丁鱼等「活饵钓法」。香鱼每年都会改变嗜好。虽说菊村已有十五年钓香鱼经验,但是对于这点仍不太清楚。
上钩的是十八公分长的香鱼。以这种大小的香鱼来说,咬钩劲头弱得令人难以置信。
当然,十二月顺流而下的香鱼咬钩劲头不比夏季香鱼。
现在钓上的这尾瘦瘠香鱼只能在菊村手中无力地拍打鱼尾。全身浮现黑锈。产卵后的香鱼腹部平坦得令人同情。
三月左右,上溯的香鱼在上游生长为成鱼,度过夏季。九月中旬起,每下一场雨就开始往下游顺流而下。
为了在河口附近的河底产卵。
这正是顺流香鱼。
产卵后的香鱼等不及新年到来,便几乎全数死亡,随河水流到大海,结束它们的一生。因此香鱼又称「年鱼」。
菊村把香鱼放入浸在河中的鱼篓,抬头眯起眼睛。
他看到对岸下游有个眼熟身姿。
是个称之为半老也不奇怪的男人。
那男人坐在石上抱着膝盖,一直探看河内。
额头已秃,远远望去也能看见仅剩的少量头发随风飘动。
身上穿着淡褐色长裤以及在这时期稍嫌不够保暖的灰色上衣。
男人四周没有任何钓友。
放眼望去,约有三十人在这下游钓场钓鱼。
那男人位于早川下游的荒久桥下游。
菊村跟那男人之间的半空架着荒久桥,桥另一边的下游禁止钓鱼。
离菊村不远的上游对岸,有个朝下游突出的沙洲状河滩,那沙洲与对岸之间形成了一个深渊。
大多数顺流而下的香鱼游到离大海不远处时,会绕着沙洲流入那深渊。
深渊最顶端比荒久桥更接近上游,可以钓鱼,但下方比荒久桥更接近下游,是禁渔区。
男人正是坐在禁渔区的岩石上。
那人在哪里见过呢?
菊村追溯回忆。
应该说是相当奇妙的邂逅。
——是那时的男人?
是今年八月。
地点同样是早川上游风祭那一带。
菊村脑海里清晰浮现出当时的光景。
2
——八月中旬。
那天也是晴天。
菊村一大清早就进河,在连浮标都看不清楚的日出前便开始垂钓。
六点左右开始,浮标频频下沉,七点过后已钓上二十多尾。「青老虎」黄羽丝时常有鱼讯,半数以上的香鱼都是这毛钩钓上的。
这是「灯笼钓」。
菊村曾在同样是小田原市内的酒匀川玩过几次「友钓」,近几年都在早川垂钓。因为他体会到「灯笼钓」的迷人之处。与其说「灯笼钓」迷人,不如说和「友钓」相比,可以轻松自由抛竿,菊村正是看中这点。
「友钓」必须使用长竿。而且比起「灯笼钓」,装备很多,事前准备也很麻烦。不能在抵达河川时马上抛竿、回去时又随手收竿。
菊村最初玩「友钓」全无钓果,后来一改用「灯笼钓」竟立即钓上大量香鱼,这都是菊村迷上「灯笼钓」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菊村不喜欢让鱼钩钩在非鱼口处的钓法。
香鱼会攻击入侵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同伙,「友钓」正是利用香鱼这种习性,让鱼钩钩住攻击鱼媒的地主香鱼鱼身。
大部分的钓友都是先从「灯笼钓」开始,大致尝过乐趣后再玩「友钓」。
菊村正好相反。
菊村倒不是讨厌「友钓」,而是觉得「灯笼钓」比较合乎自己的个性。
不过,或许只是太习惯「灯笼钓」,懒得去学其他钓法而已。只要一有机会,他也想重新玩「友钓」,只是凑巧至今为止仍缺乏那种机会。
有些熟人也曾跃跃欲试想教菊村「友钓」,只要菊村愿意,本来也有机会,但他暂且对「灯笼钓」没什么不满,就一直持续目前的状态。
将近十点,鱼讯停止。
至此为止,虽然断断续续钓起香鱼,这时却完全不再起鱼了。
阳光相当强烈。
菊村穿着毛毡底吊带式溯溪裤入水。水流冲洗着吊带式溯溪裤膝盖。
菊村犹豫不决。
他打算收竿,却一直找不到时机。
再钓一尾就好——
他内心如此打算,然而真钓上一尾后,他又认为鱼讯恢复了节奏,香鱼将再度咬钩,于是又让浮标继续漂流。但钓上的只那么一尾而已,香鱼毕竟不再咬钩。而每当他想收竿时,香鱼又会上钩。
总是找不到收竿时机。
眼睛望向四周风景的时间比望向浮标多。其他钓友又是怎样呢?是不是光自己钓不上,其他人却有钓果?
他开始在意起来。
望向上游和下游的人,果然大家都钓不上。原本使用「灯笼钓」的钓友已纷纷改用「友钓」。自早朝起就钓了大半天香鱼的钓友,到了中午,通常会从用「灯笼钓」钓上的香鱼中选择一尾形状好看的当鱼媒,改为「友钓」。
菊村不时望向四周,发现有个奇妙男人。
那男人身穿钓香鱼服,手中却没有鱼竿。
人在河中,手持的却不是钓具。
那男人在河中自下游缓缓往上游走来。穿着长达胯下的长筒靴型溯溪裤。
短袖衬衫,头上戴薹笠。
手中拿着奇妙东西。
是类似木箱的东西——
看上去像水镜。
所谓水镜,是在木箱底嵌玻璃板用来透视水中的用具。
那男人用水镜透视水中,朝上游走来。不过他不是笔直走过来。
他边观看水中边横渡河流,走到对岸。抵达对岸后又往上游移动二公尺左右,再横渡河流返回原来的位置。这期间也不时用水镜透视流水。
男人再三反复同样动作。
途中有相当深的地方。
有时他会绊到河底石块而全身失去平衡,令旁人为他捏一把冷汗。
穿着长筒靴型溯溪裤在水中滑倒很麻烦。大量河水会自胯下流进长靴内,增强水阻,往往令钓客双脚沉重而无法自由行动。
菊村以前也穿长筒靴型溯溪裤,有次在河中央滑倒,吃了很大苦头。不但钓竿流走,就连装香鱼的鱼篓也被冲走了。
自那次过后,他就改穿吊带式溯溪裤。
从下游左右横渡河流地往上游走来的男人,看上去年纪相当大。
他虽避开其他钓客的下竿标点,却仍闯入离某个标点很近的地方观看水镜。
那男人逐渐挨近菊村的下竿标点。
菊村认为正是适当时机,决定收竿。
在别人闯进自己的标点区域而觉得不愉快之前,他决定先回家。
菊村心想,既然如此那就再来最后一投,于是抛出鱼竿。
下游离菊村不远处有块隐约露出水面的岩石。那地方是相当不错的下竿标点。
浮标自上游流至那标点时突然下沉。流水立即覆盖着红浮标,只剩浮标的红色在水中摇荡。摇荡却不流动。
看来钩上漂流物了。
菊村几度举竿想解开钓钩,钓钩却文风不动。
他咂了一下嘴,朝浮标方向走去。
想必是钩上岩石或沉在水底的枯木及其他东西。这不是廉价毛钩,而且有四根。如果不想白白糟蹋这些毛钩,只能亲手去解开。
菊村左手握着竿尾,右掌顺着钓线沉入水中。
那地方很深。右臂沉至肩膀。
因为弯着上半身,菊村眼前正是那块露出水面的岩石。他将握着钓竿的拳头贴在岩石上,右掌伸长指尖总算构着了钓钩。
有枯木卡在水底岩石上,钓钩正是钩上那枯木。
解开钓钩时,菊村发现令人心惊的痕迹。
沉在水中那块岩石表面有很多竹叶状痕迹。是香鱼咬痕。
香鱼虽然也吃食小昆虫之类的动物性食饵,但主食是水中岩石上的蓝藻或绿藻。
香鱼用尖下巴和柔软牙齿在水中刮食岩石上的藻类,因此岩石表面会留下类似用小毛笔一笔画下两片竹叶的咬痕。
但令菊村惊讶的不是那些无数咬痕。
而是在众多小咬痕中,有一条异乎寻常的歪斜大咬痕。
长约二十公分以上。
通常在平坦岩石上有时也可以发现二十公分以上的香鱼咬痕,然而吸引菊村注目的并非咬痕长度,而是粗细问题。
那咬痕比其他咬痕粗上好几倍。
至少有五、六公分。
岩石表面有许多长约五、六公分,但顶多一公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