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群英》第155章


手,很快被郭旰制住,几拳下去没有了气息。刘王氏见丈夫被郭旰失手打死,悲痛夹杂着羞辱,来到后院,投井自尽。郭旰打死了刘二,竟然懵懵懂懂的睡去。
次日清晨,郭旰清醒过来,看到被打死的刘二,想起昨夜自己所做之事,后悔莫及。郭旰的正室夫人许氏三年前不幸亡故,因为跟随李豫征战南北,一直没有续弦。郭旰想起父亲病重,顾不得许多,上马赶往京师。
次日中午,刘二的父亲回到家,见到家中惨状,继而听村民说是汾阳王的二公子郭旰所为。刘二的父亲带着儿子和儿媳妇的尸首,以及在正屋床边捡到的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腰牌,来到岐阳县衙击鼓告状。
岐阳县令郑继耐问过案情,看着堂下的两具尸首和手中右千牛卫大将军的腰牌,心中忐忑不安。郭旰是当今天子的亲卫统领,官居正三品,其父郭子仪更是当朝太师,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此案势必惊天动地,处理不好不但自己官位不保,搞不好连小命都要搭上。郑继耐考量再三,交给刘父十缗钱,劝刘父大事化小,回家安葬儿子和儿媳妇。
刘父不听劝告,上告至岐州刺史府。
岐州刺史高思正是个阿谀奉承、欺下媚上之徒。高思正不但不替刘家申冤,反而指控刘父越级上告,诬谤朝廷重臣,将刘父重责四十,打成重伤。刘母得知噩耗,悲痛欲绝。此事很快在岐阳县传开,百姓不为此愤愤不平。
岐阳县学生徒方子琦为人有正义感,专爱打抱不平。方子琦得知刘家遭遇,挥笔写下诉状,带着刘母上京告状,先后被刑部和大理寺赶出大门。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心里清楚,此案犹如一个烧红了的炭圆,谁接到手上谁倒霉。
方子琦不肯罢休,准备带着刘母去含元殿前敲响登闻鼓。走到丹凤门大街,被一名陌生人拦住。陌生人对方子琦说:“丹凤门内是北衙禁军的管辖地界,你们去状告北衙禁军的统领,那还不是自投罗网。京兆尹段秀实素有‘青天’之名,不如去京兆府衙告状。”
方子琦听从陌生人的建议,带着刘母来到京兆府衙门前,击鼓喊冤。
段秀实升堂,向方子琦和刘母问明案情,不顾岐阳县属岐州,不在京兆府管辖范围,毅然接下状纸,并将方子琦和刘母暂时安置在府中。
郭旰回到长安家中,发现父亲身体康健,并未染病。询问其兄郭曜,郭曜并没有派人前往麟游送信。郭旰感觉到此事哪里不对,但并未告诉郭子仪和郭曜。擅离职守是大罪,郭旰入宫向李豫请罪。李豫忙于政务,即未责罚郭旰,也未询问突然回京的原因,只是命郭旰休息两日,然后接管大明宫戍卫。
段秀实设计将郭旰骗至京兆府,缉拿归案。京兆府大堂上,官居正三品右千牛卫大将军的郭旰,根本没把段秀实这个从三品的京兆尹放在眼里。郭旰性格直爽,敢做敢当,将所做之事全部认下。
第百八十七章 惊天密谋(中)
大明宫延英殿,李豫不见郭旰前来当值,正在疑惑中,突然看见浑凸鶗勄袄础?br />
郭晞状告京兆尹段秀实,越权办案,擅自羁押禁军将领,右千牛卫大将军郭旰。
李豫大惊,命内侍传段秀实即刻入宫。
前去传令的内侍刚走了不多时,便回来禀告:“京兆尹段秀实在殿外求见陛下。”
“让他进来!”李豫有些心烦意乱。
程元振高声唱道:“传京兆尹段秀实,觐见!”
段秀实来到殿上,呈上有郭旰亲笔画押的供状,奏道:“臣请陛下,罢免郭旰右千牛卫大将军之职,依律严办。”
李豫看过供状,震惊之余想保郭旰,对段秀实说:“二郎的为人豫十分清楚,此案必有蹊跷,不可如此轻易的下结论。”
段秀实:“陛下,此案人证物证俱在,凶犯也已经画押招认,按律可以判决。”
李豫:“平定安史之乱,二郎战功卓著。就算其真有过失,功过相抵,也不必处罚。”
段秀实毫不让步,进谏道:“治大国当以律法为根本。”
郭晞指责段秀实:“京兆尹说到律法,我大唐律规定:跨界越级办案,视同僭越!”
段秀实反驳说:“本官作为京兆尹,的确无权审理岐州的案件。不过本官兼任京畿道、关内道采访使,岐州在本官监察范围之内。”
李豫此刻非常后悔,让段秀实做个京兆尹也就罢了,干嘛还兼任京畿道、关内道采访使。上次独孤家田地的事好不容易摆平,这次的事不知如何收场。还好御史中丞严郢刚去河南考察官吏,不在长安。
段秀实见李豫没有说话,继续说:“陛下任人唯亲,徇私枉法,如此上行下效,国家昏乱不久矣!”
“放肆!你以为国家昏乱了,你段秀实的名字就可以名扬清史。”郭晞说不过段秀实,索性动起手来,将段秀实推倒在地。浑锨袄」鶗劊銎鸲涡闶怠@钤ゴ笈氚付ァ;氍{、郭晞离开延英殿,剩下段秀实一人长跪不起。
晚膳时分,李豫问程元振:“姓段的走没有?”
程元振回答:“没走,还跪在延英殿。”
李豫准备软硬兼施,让程元振前往延英殿传诏,赐段秀实御膳。
李豫亲自为段秀实加菜。段秀实连忙跪地谢恩。
李豫扶起段秀实,拍着他的肩膀说:“卿乃我朝之马周、魏征,豫有意让卿掌管御史台,督查全国官吏。”李豫嘴上这么说,心里可没这么想,真要让段秀实主持御史台,那还不搞得朝廷上下鸡飞狗跳,终日不得安宁。
段秀实低头回禀道:“陛下对臣厚待有加,臣万分惭愧。”
李豫感觉气氛酝酿得差不多了,步入正题,对段秀实说:“二郎跟随豫东征西讨十余年,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战场上多次救过豫的性命。其父郭老令公,为国戎马操劳几十年,如今年逾花甲。段府君也身为人父,怎忍心见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段秀实当然明白李豫的意思,只要在这个案子上松松口,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就是自己的。段秀实没有多想,跪在地上严肃的说:“陛下难道忘了,五日前在早朝上,当着众臣说过的话!”
李豫:“我说过什么话?”
段秀实:“陛下当时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天子金口玉言,不可食言于天下啊!”
李豫有些恼怒:“朕身为天子,就算郭旰犯了什么罪,总可以下诏赦免吧。”
段秀实毅然质问道:“陛下这样徇私枉法,天道何在!公理何在!”
“你!”李豫气不过,扔下碗筷,拂袖而去。
程元振见李豫为郭旰的案子闷闷不乐,立刻投桃送李,向李豫建言:“奴家有一计,可为陛下分忧。”
李豫:“哦?说来听听。”
程元振:“段秀实此人沽名钓誉,目无圣主,有他在长安一日,此案难办。陛下不如将他降职外放,另选通达事理之人审理此案。”
程元振一语惊醒梦中人,李豫立刻有了主意,对程元振说:“这个段秀实,确实招人厌烦。不过人才难得,加上他并无大错,降职说不过去。这样,即刻拟诏,免去段秀实京兆尹之职,让他去岭南,做经略黜置使。”
岭南距长安数千里,是唐代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岭南五府经略黜置使治广州,负责绥静夷獠,统经略、清海二军,领桂、容、邕、交四总管府,节制安南都护府,品级与京兆尹相同,权力比京兆尹更大。李豫心想:岭南天高皇帝远,就让段秀实去整肃一下那里的吏治,省得成天在耳边嗡嗡叫。
程元振连忙称赞:“陛下英明!”
李豫对程元振越发有了好感,问:“依爱卿看,派谁审理此案合适?”
程元振心中早已为李豫想好了人选,回禀道:“大理寺卿王承恩,掌管刑狱多年,精明干练,可当此任。”
李豫让程元振传诏,命大理寺卿王承恩接管郭旰案。
王承恩是前任太原尹王承业的弟弟,久历官场,掌管刑狱多年。王承业任太原尹时,因为畏惧叛军,拒绝出兵支援常山,导致颜杲卿困守孤城,战败被俘。事后,时任大理寺少卿的王承恩为了帮助其兄王承业推卸责任,反诬颜杲卿变节投敌。张李二党谋反失败,一批涉案朝臣被免职,王承恩趁机官至大理寺卿。
王承恩接过此案后,一面派人抓捕方子琦,控制刘母,一面替郭旰翻供,重做了一份天衣无缝的无罪证词。
五日后,王承恩入宫面奏李豫:“臣幸不辱命,已将案件查明。郭将军被奸人陷害,请陛下下诏开释。”
李豫高兴地说:“王爱卿辛苦了,快说说具体案情。”
王承恩:“张氏余党岐山县令张仁指使方子琦,诬陷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