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吉祥》第166章


杜氏却似多少看出了端倪,她不由衷心劝道,“妹妹既然知道,不嫁也得嫁,不若就收起心思,好好儿嫁了。”说着又嘴笑带笑,“我是听四婶娘说过的,那段公子一表人才,为人稳重,是难得的良配,若是你们俩好好儿过……”
文竹却是截住了杜氏的话,“若是、若是她中意的不是我呢?”
杜氏一愣,她跟文茂婚前是见过一面的,也是如此,婚后二人甜甜蜜蜜,文茂也没有喜欢过别的女子。但她毕竟是成亲有了几年的,便又劝道,“不管他以前中意的是谁,时间长了总会发现你的好,毕竟你也说了,这是宫中赐婚。”
想起那日段明熙的话,文竹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是真的中意自己么?还是早早儿的得了赐婚的消息?又或者,是因为自己得了贵妃的青眼?
杜氏下面的话,文竹只是随便应了应,一直都是心不在焉的,陶氏已经撂开手不管了,杜氏自会把嫁妆办的妥妥当当的。
直到杜氏告辞回去,文竹还在想这事儿,连着几天,都心神不宁,一时将手上的绣衣也搁置下来。
琉璃见了也着急,便拉着芽儿几个人将那些荷包绣鞋都一一做了,以减轻文竹的压力。
六月,宫中赐了东西下来,不过是些首饰、衣料,说是给文竹添妆。再一次跪在那锦缎铺就的地上,文竹这才真真切切的觉得,自己真的是要嫁人了。
从此后,便冠以段氏为姓,以段家为家,要像卢春菱一般,在婆婆面前立规矩,又或者像杜氏那般,想办法在府中立足。而或者,或者如陶氏一般,与那些姨娘们斗法,过着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的日子。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会沦落到陶氏那样,她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至于那个人,是段明熙,或者是白少景,又有什么关系呢?
半个月后,文竹的嫁妆单子送到了段府,看着这份不长却价值不菲的单子,连段老太太都吓了一跳,倒是段大夫人笑着解释,“既是宫中赐婚,贵妃娘娘说不得要给添妆的。”
段老太太这才点头,却在心中记了下来,这个孙媳妇可不是个容易拿捏的,先是明熙闹着要娶,自己顺着庄家的意思定下了庄家二小姐,谁知却被她进宫求了赐婚,弄得自己和庄家都下不来台。
只是段二夫人撇了撇嘴,“那也得看看她姐姐,怎么也不该越过去才是”
听了这话,老太太心中更是不悦,没过门就得罪了庄家和段家,竟然还不自知,这样丰厚的嫁妆,定然是要强过她二姐,而自己的大孙媳妇,罗氏,也没有比她强太多。这样的孙媳妇,就算是不得已娶过来,也得好好打磨,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张扬跋扈。
拿着同样一份嫁妆单子,文茂也是吃惊不已,“怎么给六妹妹办的这样丰厚,你不怕二伯母?”
杜氏一脸的不在意,“这有什么,单子是一并送出去的,二伯母看到了,段家也就看到了,难不成再给要回来?”说着她又贴近文茂,“前年六妹妹给的那些值钱的东西,我只取了一半贴补公中,另一半卖了一些,又留了一些,都贴进去了,若是按六妹妹原先那些,要比这多出近一半来。”
文茂听了点点头,却又叹了口气,“只怕这单子太过扎眼,给六妹妹惹来麻烦。”
“怎么会?若是二妹妹那样也就罢了,可这是贵妃娘娘赐的婚,自然要办的体面些。”杜氏说着又不管自家丈夫,交待小丫鬟们,将从老家带来的几件书画取出来,只等着给文竹添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阁
同样收到嫁妆单子的陶氏气的又砸了茶盏,连着香姨娘都受牵怒的挨了骂。只是差了管事妈妈去问,单子已经送去段府,如今再改自是不能。
陶氏怒极,又骂起了杜氏,而文竹却还不自知,只是呆在小院里绣嫁妆,虽然琉璃等人将小物件都接了过去,但嫁衣还是要自己做的。
终究没有逃过,陶氏想了半日,仍是叫她过去训了话。
“段家的人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你那个婆婆也不是正经婆婆,明熙又是外室所出,你好逮也是个嫡女。若不是宫中赐婚,真不愿意答应这门亲事……”陶氏说的言辞恳切,文竹在心中却不屑一顾,还没嫁过去,就挑拨起来,若真不想答应,又何必上赶着要把文淑嫁过去?
心里虽这样想,脸上却不显,文竹垂眸而立,沉默不语,似乎真心听教。
陶氏继续交代着,虽然心中有气,但文竹是马上要出嫁的,段家怎么也是世家望族,文竹又是隔房的侄女,面子上自然不能太过,“……不是伯母不盼着你好,只是这一嫁出去就不是庄家的女儿了,而是段家的媳妇,伯母也就是担心你。”
说着将那嫁妆单子拿了出来,“你大嫂虽是好心,但这嫁妆单子实在太过丰厚,难免得罪段家。”
文竹这才看到自己的嫁妆单子,除了她知道的那两个庄子,几个铺子以外,又另置了京城的两个大庄子,以及京城周边的几百亩田地。这庄子与田地具是大兴的,价值要比其它的都番了一倍还多。至于衣料、家具也俱是上等。
至于压箱底的银子,杜氏竟给她留了二千两。这说明,杜氏肯定给她贴银子了,而且这数目还不少。
怪不得陶氏找自己来,她想起那年交到杜氏手上的贵重之物,心里明白了几分,陶氏定然是觉得公中有钱,大房有钱。她想了想才对陶氏却道,“伯母,这嫁妆都是长辈定的,祖母也说过,文竹母族的资产自有她料理,不让我过问……”
陶氏听了嗤之以鼻,什么母族的财产,自到了庄家,便是庄家的,只不过都归了大房罢了。她深深的看了一眼文竹,这才把那单子接过去,“只不过让你看看,心中有个数罢了。”
说到这里,便又拉过文竹的手来,脸上也堆了笑,“再怎么样,也是庄家的女儿,庄家是你的娘家,嫁过去了,也要时常来看看,就算不念着我,还有你二哥二嫂,都是极疼你的。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只管捎信过来,自然有伯母给你做主……”
说来说去,不过就是一句话,就算是攀了高枝,你也是庄家女儿,庄家的事情,你不能不管。
“……琉璃大了,不如就把枣儿提上来,你屋里那几个小丫头,还是太小了。还有那几个庄子,怕你不懂管,人手我都帮你安排妥当,除了你大嫂安排的几家庄家老人,我再给你添一房陪房,以后有什么不懂得,只管问他们就是。”原来重点在这儿。
离了庄家,她还要把自己捏在手里,从前世,到今生,都要把自己牢牢的捏在手里。
文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她轻轻抬头,对上陶氏那闪着几分精光的眸子,莞尔一笑,“文竹但凭二伯母安排”
隔了几日,杜氏过来看望文竹,因着这嫁妆单子,陶氏发了话,让她在庄府好好绣嫁衣,去杜氏那里小住便也成了奢望。
杜氏早已经料到,也不在意,只是将那几个陪房都带过来一一引荐,“崔二两口子,是你自己挑的。你大哥来京时就把崔大一家要了过来,一并给你。还有琉璃的哥嫂,朱家那两口子。”
文竹吃惊不已,杜氏果然想的周到,这份恩情崔家感谢的自然是自己。
除此之外,又添了一房,凑足四喜之数,只是杜氏略有些遗憾,“本想着让双福娶了琉璃,也跟着你过去,只是既然你已经许了琉璃自择夫家,我便也不好强求了。”
文竹听了,不由又有些动心,双福如今也不小了,又是跟着文茂出门办事的,能等琉璃到这个份上也算有几分真心,“双福倒是个好的,过几**让他过来一趟?”
杜氏哪有不明白的,自然答应。
过了几日,青杏便过来送东西,将双福带了过来,文竹又叫了琉璃去接应。
眼见琉璃出了门子,青杏又说起那两户人家,“那张书生也还罢了,只是琉璃姐姐看不上,说是太过清高,恐怕看不起自己。那个富户却是个胖子,连我都看不上……”
文竹叹息,待琉璃从外面回来,虽脸上淡淡的,但能看得出眼圈有些红。便找来说话,“你是祖母给我的,原想着把你放出去,但也得你自己愿意才是。若你觉得双福好,我就跟大嫂说,跟我嫁去段家,待过上几年,找个机会再把你们放出府去?”
琉璃却是摇摇头,“奴婢愿意伺候小姐一辈子。”
叹息了一声,文竹也没有办法,只得回了杜氏。
婚期是八月二十二,出嫁的前一日,杜氏已经忙的脚不沾地,陶氏虽不情愿,却也是庄家长辈,自然也有各种事情。最终前来看自己的,只有卢春菱。
“你二哥理应亲自来看你,只是此时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