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缘之侠隐》第233章


粒植恍⌒拿胺噶怂!?br /> 长华不由叹道:“任是无情也动人!我也服了他啦!”话题一转:“皇上,你以为他对芝田绝儿女之情,只是为芝田娶亲,娶的又是刘奎璧的妹子么?”
成宗皱眉:“不完全是罢。他日常豁达大度,心胸并不狭窄。审刘捷一案,是他主持合议,还请释放无辜,饶了刘捷眷口,怎会容不下个刘燕玉?”口里这么说,心中却在暗忖:“金殿撕本,抵赖认亲,实是遵从寡人暗示,且为当时局势所迫。这事还是不告诉皇后的好,免教她又瞎起疑心。”
只听长华道:“皇上说得是。像他那样的人,不会不能容人。我想他怪的只怕不是芝田娶刘燕玉,而是怪他不该小春亭私订刘郡主,又把这事瞒着孟府。”
成宗不信:“不是罢。难道订亲比娶亲的过犯还更重不成?”
长华一笑,笑容中竟带了两分苦涩:“皇上不知道,咱们汉人女子,最看重的是情义操守。只要订了亲,就是无悔无改,终生厮守,不能再有二意。我们自己付出的是尽其所有,毫无保留,希望于对方的也是他的一心一意,忠实不变,以同等情义对待我们。以小春亭而论,郦明堂自己机变百出,若遇此事,定能巧妙推辞,不会去私订终身。却不知芝田从小就是个实心眼儿,那晚变起仓促,吓得蒙头转向,被那主仆三个一逼,哪还有什么主意。回家来一说,爹爹却道‘侯府郡主岂肯作偏房小妾’,料定这亲事必难成就,嘱咐大家不可泄漏,免教坏了刘郡主名头,教她以后无法做人,这才瞒下来没告诉孟府。后来燕玉上京救亲,芝田主意是先娶正室,再纳偏房,却是爹娘急欲抱孙,咱们合力求旨逼他娶的。郦保和怪他用情不专,恼得断了儿女情缘,倒是冤屈了芝田,怪错了人呢。”
成宗恍然道:“这就难怪了。原来他认定在小春亭之时,芝田国舅已经背盟负心,自己一心待他,却当了冤大头!……照你看,郦保和对朕又有无情意呢?”
长华张口便答:“有,而且很深。”
成宗不由大瞪了眼,心里怦怦直跳,望着皇后道:“真的?你不是开玩笑?”
长华道:“怎么不真,他那陈情表上不明明写着‘君以国士待我,臣亦誓以国士报之’么?”
成宗失笑:“这算是什么情意?不过感激知遇之恩,矢尽君臣之义而已。”
长华叹道:“原来皇上以为人间除儿女之情外,就再也没有别的情义了!”
成宗道:“你别绕弯子,实实在在解说一下,能么?”
长华道:“自然能的。皇上应该知道‘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誓以国士报君,就是愿为皇上效死。像当年豫让对智伯一样,矢志尽忠,死而后已。”
成宗道:“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事。豫让因赵襄杀了智伯,誓为智伯报仇,可惜三次刺杀都失败了。最后连赵襄都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执着要替智伯报仇。他说‘士为知己者死,智伯以国士待我,我誓以国士报之’,结果殉智伯而死,却留下这句名言千古传颂。但郦保和是个女子呀,这典故用在他身上,只怕不恰当吧。”
长华道:“女子就不能有这种高尚的感情,就不能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你在赏识他、提拔他之时,并不知道他是女子,只把他看作国之贤才哪。其实,女子也一样能干大事,立功创业,名垂千古。为什么非得另眼看他,硬扯到儿女情怀上去?难道郦君玉换作孟丽君,就非得赶回闺阁,不许过问外事?他仍旧是他呀!”
成宗叫声啊呀,跳起来抓住皇后双手:“这是郦君玉告诉你的?”
长华笑道:“他哪有机会和我说这些,是我从他陈情表所述,和你平常话里推测出来的。他就便放在男子中,也是少有的才俊,岂能以平常女流看待。老实说,就是我也不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圈得住的哩。”
成宗哈哈笑道:“怪不得你们汉人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原来,凡是有才能的女子都是不安分,不驯服的。”
长华笑道:“你这可是冤枉人了。本宫被这一大堆闺训、宫规束缚得紧紧的,想不安分也不行哪。”
成宗道:“有你这么安分的吗?要不安分起来还了得!”
长华道:“只怪皇上多次相欺,把人家欺负苦了,才逼得人和你顶几下牛而已。这就不安分了么?”
成宗皱眉蹙额:“罢了,罢了,就这几下顶牛,已搅得地复天翻啦!朕算是甘拜下风。亏你怎能想出这许多绝招,不但把老祖宗的御弓请了出来,连生儿子也拣了个好时候!”话虽调侃,也有两分认真。
长华眼珠儿一转,微笑道:“谬奖,谬奖!其实皇上英明天纵,智谋韬略胜过为妻十倍,事事成竹在胸,言出必中,岂会像我这傻大姐儿,直肠直肚,被逼得计穷力绌,动起粗来,招人笑话。都是你存心不良,想再娶一个皇后,故意难为我,叫我上了好几次恶当。如今却来假撇清,给本宫高帽儿戴,真会骗人哪!”
成宗大笑。这一笑才真正消除了所有芥蒂,回复到平静心情。
外面轻轻叩门,却是周若兰、苗瑞英送点心来。一时吃罢,乳娘又抱了玉龙进来哺乳。长华说了这半天话,也着实倦了,喂饱玉龙,便沉沉睡去。成宗命众人退下,自己也在旁边凉榻躺下,却是睡意全无。细细咀嚼皇后那些话,再想想和郦相这几年相处的情景,猛地翻身坐起,失声道:“是了,必是如此。”
忽想起皇后在旁,忙看看她,幸好未被惊动。又轻轻躺下去,仔细思索。认定皇后所说不差,郦君玉感激朕知遇之恩,相待之厚,对朕深有情意。只是他们汉人姑娘最重节操,一定姻盟,终生无悔,是以只能以国士报朕。他在朕面前控束愈严,愈证明他对朕情谊不浅。只因朕要逼他入宫,他只有求请隐退,遁迹空门,既不伤朕之心,也不违背节操妇道。
自觉已猜准了郦相心思,早先那一腔委屈、失意和醋劲,倒是消解大半。心障既去,思索起解决方法来就容易多了,不多时便已筹划停当。方朦胧入睡,宫人已在寝宫门前请驾,原来天已黎明,早朝时刻到了。
成宗翻身坐起,吩咐传话下去,免了早朝,设午朝大会百官。看皇后尚自酣睡未醒,也不惊动她,自轻轻出来,吃罢早点,径往万寿宫来。
到得万寿宫,太后早餐方罢,保和公主正陪着她闲话。一见成宗,太后忙问:“今日未上早朝么?皇后和龙儿都好吧?”
成宗忙上前请安,保和也下座来参见皇兄。
成宗道:“只为御妹之事未作出定论,是以免了今日早朝,过来和母后、御妹商定,午朝时才好知会百官。”
太后点头道:“朝政大事,本后不便掺和,你兄妹两个好好研讨决定罢。”说着自退向殿后去了。
成宗情知是母后让他和保和单独相对,好结束这段绝不会有结果的情缘,心中十分感激母后体贴。当下先镇定了一下情绪,才道:“御妹,”
保和忙要下跪听谕,成宗慌忙扶住道:“朕早说过,家无常礼,不要这般拘于君臣仪节,且请坐下好说话。”保和只得谢恩归座。
成宗这才宣谕道:“昨日太后已封你保和公主,赐名敏敏帖木儿。朕不再变更。三日后和龙儿同时拜庙,认祖归宗,并以公主身份兼摄保和殿,领保和大学士之职。忠孝王皇甫少华着加驸马衔,仍领枢密院,提调天下兵马,百日内择吉与公主完婚。梁素华于同日以夫人之礼迎归王府,同拜花烛。昆明刁民项隆,冒认皇亲,诈骗欺君,重责五十大板,将其所有人众,一并逐出京城,押解还乡。如此处置,御妹以为如何?若无异议,今日午朝便向百官宣告。”
…………………………………………………………………………………………………………………………………………………………………………………………………………………
孟丽君满面惶恐,跪地辞道:“臣所有隐衷,已向圣母和皇上、皇后陈明,不宜再领保和殿,更不能再依旧约下嫁忠孝王。请皇上成全,许臣归隐。”
成宗道:“郦先生不必坚辞,朕已考虑再三。当前革新吏治,健全法纪正在关键时刻,先生去职,将导致半途而废;而北酋挑衅,西南多事,统率大军,平南镇北,也非赖忠孝王之力不可。御妹下嫁,忠孝王立起沉疴,可迅速投身国事;保和殿有御妹操持,也能安宁如旧。国家治乱,系于御妹一身,能在这时候撂挑子么?朕素来以国士待先生,先生亦誓以国士报朕,何必因小节而误国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