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只听陈茂材,带着一丝忧虑的问到:“既然这佛顶骨舍利,是因为这阿罗那顺之事而消失不见,那在这曷利沙国王宫之**奉的佛指骨舍利不知是否还在?”
此时,面对着已经将话题说开的众人,听得陈茂材如此之问,不仅王玄策随着周曾等人,支着耳朵等待着利波羯的回复。
尽管他们都很希望得到这肯定的答复,但是却见这利波羯长叹一声说道:“唉,这佛指骨舍利,当时的确实在这王宫之**奉,可是自从咱们攻下这曲女城之后,我大哥率先就奔入了王宫,准备请回这佛指骨舍利,可是后来也是未曾发现,当时长史也在这曲女城内,不过这是我们兄弟二人,私下里商量的,所以你们均未曾可知。后来对宫中的众人也是多加拷问,可是得到的答复却是在这阿罗那顺主政王宫之后,这颗佛教至宝已经不知所踪,离我们攻下曲女城之时,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听得这番丧气的话语,王玄策等人,顿时又一次犹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信心满满的心情,瞬间就如临深渊一般,不知道该如何的表述。这次兴致勃勃礼佛而来,最重要的就是观瞻这两颗至高无上的圣物,可是不曾想,竟然又一次犹如泥牛入海,两颗至宝竟然消失不见了……
“咳,这都叫什么事呀,这都是这阿罗那顺,这奸贼干的好事,原本平静的五印度,让他这一颗老鼠屎,瞬间给搅和的坏了味道。如若当时没有他谋害戒日王,那来后来这么一档子事呀。”周曾随即抱怨道。
“是呀,如若当时他不打劫咱们,或者好好的做他的臣子,他也不会到咱们大唐过着这样清贫的日子。”小六也随着周曾的话语说道。
“此刻,我真想给他千刀万剐,这小子太坏,让他到咱们大唐安度晚年,这样看来真是便宜他了”周曾又继续抱怨道。
“贤弟消消气,缘来缘去,这一切都是缘分的使然,如若没有这阿罗那顺当时的举动,我想五印度的确会平平稳稳,母王也会寿终正寝,可是正是因为他这个搅屎棍,让咱们只见的友谊更加的醇厚,让咱们之间的感情更加真挚,也让咱们成了这无话不谈的朋友,所以,我看这件事情也不是一件坏事,既然这两颗至宝,在我五印度大地又一次消失不见,就意味这重新洗牌,就如茂材贤弟所说的那样,他正在等待着我们的有缘之人”利波羯随口就回到……
“对,既如此,那就看看咱们谁的缘分深。原以为这次出使五印度也会非常顺利,可是不曾想这最重要的两颗宝物,竟然不曾遇到,看来我等在这五印度大地又得多待些日子喽。”王玄策也不由得对自己调侃了一番……
“哈哈,放心,兄弟在这五印度尽管游历,所有吃住开支,我利波羯全包了”只见这利波羯拍着胸脯对他们保证到。
“多谢大王之美意,我等目前所用物资,都是够用的,如若不够定会向大王叨扰。”王玄策这一句话语,瞬间就引起了众人的再次相敬之笑。
“不知这大珈蓝寺如今的现状如何?”陈茂材趁着这个机会,就向着利波羯开口问到。
“这大珈蓝寺,自从十年前灭佛之后,就是在我继位之后的几年也是异常的兴盛,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从前,这事在你们来的路上可能也听说过了,这几年我五印度的婆罗门教出来一个叫鸠摩利罗的婆罗门教宗长,此人学识渊博,凭借其独有的论断,愣是将这五印度的佛门弟子,辩论的心服口服,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所以,这些年,一些被其说服的僧侣就改信了这婆罗门教,如今这大珈蓝寺已经远不如从前了……”利波羯叹息道……
“唉,一个国家真是有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一个论师就将这五印度的佛教攻击的毫无还手之力,这在我大唐实在是不敢想象呀。既如此,那礼佛之事,我等还是要做的,还希望大王能够适当安排一下,毕竟这里也是曾经供奉过佛陀舍利的地方,我等计划前去礼敬一番,不知可否”王玄策随着他的话语就回到……
面对着王玄策的这一请求,利波羯能够答应吗?请看下回……
编者说:到了这大珈蓝寺他们又会找到什么样的线索呢?跟着文字往下走……
(本章完)
………………………………
第二十九回:珈蓝寺辩经败北 利波羯同意参拜(上)
的确,正如利波羯的所述,这劫比他国虽说信奉佛教,自其母王在位时期,这佛教在这劫比他国也达到了最鼎盛的阶段。而这全国各地的寺院,正以大珈蓝寺为尊,统领劫比他国全境所有僧众。这佛顶骨舍利也在这里安然供奉,不仅保佑着劫比他国的风调雨顺,更沐浴着劫比他国的万千百姓。
还记得那是五年前的一个春天,在一个和煦的早晨,只见从这远方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僧人,年纪看上去也就三十来岁。在今日之前,不曾有人知道他的名号,更不曾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只见他身披一件婆罗门教特有的僧袍,手持一根已经被盘索的有这浓厚包浆的紫檀木节仗。迈着健硕的步伐,就来到了大珈蓝寺的山门之外。
此时的大珈蓝寺,经过这几年的恢复,虽说没了这佛顶骨舍利,但是在新任寺主智坚法师的带领之下,已经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不仅香火鼎盛,更是深得信众的拥戴。此时因为刚刚结束早课,不少信众依旧在这山门之外的广场上,回味着法师的淳淳教诲。于是,所有人就看到这婆罗门教的僧人,面带这微笑走了过来。
只见这婆罗门教僧人款款有礼的,走到这智坚法师的面前,施了一礼之后说道:“我乃婆罗门教之僧人,想与法师辩论一番关于这吠陀经之上的一些教义?不知可否赏光”。
这吠陀经,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构成这婆罗门教之基本教义与哲学基础,犹如这道教的道德经,儒教的论语,***教的圣经。每一个宗教都有每一个宗教的特点,更有每一个宗教的基本教义,而这吠陀经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当时完本的最低时间,已经有了一千六百年的历史,这本经典完全就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通过这大浪淘沙遗留下来古印度之精华。
而佛教则是起源于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前文已经说过,这佛教源自于婆罗门教,因此他的基本教义也离不开这吠陀经,但是佛教仅仅只是筛选出来了一部分吠陀经上的内容,加以扩展,加以变通,进而就形成了佛教。换言之,最基本之差别就是:佛教也信奉这吠陀经,但是不全信;而这婆罗门教则是信奉这吠陀经之全部。
于是,这两派辩论的观点,大部分都是从这吠陀经,衍生出去的教义作为辩论的论题。这么多年以来,这两派各有所长,不是你站了上峰,就是我站了上峰;此消彼长,不管谁占了上峰,另一派必定没落。
虽说辩论的历史是这样传承的。但是请记住,从这个人开始,这辩论之结果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身披婆罗门教袈裟,手持紫檀木节仗的婆罗门教僧人,就是鸠摩利罗。从他开始以后的梵释之辩论,虽说仍旧以吠陀经为主。可是,正是因为有他这个起点,才在这一百多年之后,婆罗门教出现了一位奇才商竭罗,从宏观之角度,通过辩论的形式,让佛教从五印度大地之上,彻底消失。
商竭罗最根本的观点就是,他认为最高真实的梵是:宇宙万有的始基,也是万物的依靠。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从梵中产生出来的。梵不仅是统一的,更是永恒的和纯净的。它不具有任何差别、内外之分,也不具有任何属性、运动之变化。梵既超越于主观与客观,也超越于时间、空间、实体性、因果等等的经验范畴,它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绝对实在。
同时这商羯罗也认为梵本身是没有任何属性的精神实体,但是一般俗人从下智去看它,给它附上了种种属性,如全知、全能等等。这样就变成一个是上梵,即无属性、无差别、无制限;另一个是下梵,即有限止的、有差别的并为属性所限的。上梵是非经验的或非现象的,下梵则是经验的或现象的,是主观化了的上梵。
商羯罗认为,下梵或受无明所限制的梵即神(自在天)、个体灵魂(个我)和世界。世界是梵用魔力——摩耶创造出来的,摩耶是转变为现象界名色(精神和物质)的根源,是现象界的种子。摩耶是
小说推荐
- 大唐儒将
- 《大唐儒将》作者:吏少一第一集第一章错乱了历史的唐朝(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刘林似乎听到了一阵朗朗的读书声,那些读书的声音还很稚嫩“这是哪?我怎么了”刘林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室内的光线虽然不强,可也足以让他的眼睛不停的流出泪水。刘林认为自己出现幻听了,
- 最新章:第184章
- 大唐将军烈
- /b2068-第一章 遭遇战凛冽的寒风顺着伊尔克什坦河大峡谷北面呼啸而来,刮得人脸颊生疼,视线所过之处是一望无际的岩石山峦。战马打着响鼻,兵器摩擦着甲胄的沙沙声,河中潺潺流水哗啦哗啦作响,一队身披明光铠的大唐骑兵正在沿着河流向西北方向巡逻前进。队伍中的马东拿起牛皮水袋喝了一口烧酒后忍不住抱怨“外面还
- 最新章:第1715章
- 唐宫妃策
- 作者 离亭晚第一章 订亲了大唐,贞元八年。很久很久以后人们会说那是公元792年。只不过郭木叶自己,却是绝对没有机会知道,她是792年秋天同那人订下婚约的。她还记得清楚,那一年的八月,长安的天气依旧闷热得很,连风里都带着暑热蒸人的气息。升平公主府的西院,丫鬟婆子都纳凉去了,木叶独自在闷热的小屋里,头顶
- 最新章:第271章
- 大唐无双战记
- 书名:大唐无双战记 作者:魔鳞君子X第一章皇城贵公子姓名:唐朝,年龄:20身高一米八四,为唐门掌门唐毅的八个孙子中的老六,十五岁时因立功破格进入皇城第一高级学院,毕业后进入国防分部任少校,因其能力突出,人称皇城贵公子。少年拿起一份资料,不禁笑了几下;此人正是唐朝,高大的外形,略方的脸庞,十分有神的双
- 最新章:第173章
- 战玄霄
- 凡修道者,皆不甘受困于天地囚笼。少年秦玄偶得虚弱刃灵,练就“丹“傀“器“阵”四部道典,于乱世中成就修罗威名。擒雷缚火踏天地,诸天坠落一肩挑,逆天行,战玄霄 本书专属书友福利群:137159197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来自洪荒(大结局)
-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
- 简介:天狼孤星,冷冽如北冥恒古不化的寒冰,默默注视着世间的变幻。混沌初开,神起魔灭,巫妖末路,仙佛升天,鬼异邪祟,人兽相残,岁月枯荣,涛生烟灭,一切不过天定!天命也?谁定之?独孤天星,北冥之子,跟随神术师华天放走过寂静之地,探寻北冥鲲鹏的踪迹,越过少海来到了燕唐帝国远东,开始见证一段天狼大陆铁马悲歌
- 最新章:第757章
- 将军策:嫡女权谋
- =将军策:嫡女权谋作者 凉薄浅笑本书标签:权谋、01长安郡主 大景朝昭和二十三年秋,锦都一派繁华 彼时,大景朝、东篱国、北魏皇朝和疆南国四国混战平息,国泰民安 通往皇宫的临阳道旁,街边围着一众看客,就连周边的楼台酒肆,亦是水泄不通 一个多月前战王妃带着一众随从去城郊的普陀寺祈福,不想路上遇到了山体崩
- 最新章:第511章
-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
- /b673-第一章 劫机风波“各位乘客,晚上好!还有10分钟我们的飞机就要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请各位乘客检查各自的行李”伴随着广播中乘务员甜美声音,陶平睁开沉睡眼睛对着忙碌的乘务员笑了笑“他妈的,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一个多月的“猎狐行动”把我都快累成傻子了”陶平想了想。毕竟作为国家安全局高级特工的
- 最新章:第354章
- 战国策
- 《战国策》作者:刘向序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
- 最新章:第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