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02章


都敬从。但等到齐、宋、鲁三国弑君,我们不予讨伐,崤山以东各国,便轻视晋国而依附了楚国。后来救郑国没成,救宋国未去,又失去了两国。当今除了卫、曹外,盟国、属国已寥寥无几了。观当今天下,齐、鲁是希望。君上要恢复盟主大业,莫不如和齐、鲁两国亲近。君上应派人去这两国行礼,联络感情,等待他们与楚国关系破裂,我们便可以得志。”晋景公认为正确,便派上军将郄克,带着丰厚礼物前去出使鲁国和齐国。
看见四位使节容貌,不由暗暗称奇
却说鲁宣公因为齐惠公支持定位缘故,一直恭谨地礼敬齐国,齐顷公继位后也没有改变。郄克出使鲁国完毕后,告辞去齐国。鲁国也想去齐国行礼,便派上卿季孙行父同郄克一同启程。到了齐都临淄郊外,看见卫国上卿孙良夫,曹国公子曹首,也到齐国友好出使。四人相见,各道来由,不期而会,志同道合。
第二天,四国来使一起朝见齐顷公,各致自己国家君主美意。齐顷公看见四位使节容貌,不由暗暗称奇。
礼仪结束后,齐顷公入宫,见到母亲萧太夫人,忍不住笑了。萧太夫人问:“外面有什么乐事,高兴成这样子?”齐顷公答道:“今天在朝中看见一桩怪事。晋、鲁、卫、曹四国,各派使节前来。晋国郄克在邲之战中受伤,是个半瞎子,只用一只眼睛看人。鲁国季孙行父,是个秃子,没有一根头发。卫国孙良夫,是个跛子,两脚一高一低。曹国公子曹首是个驼背,两只眼睛只是看地。四人同时来到朝堂,好似一班鬼怪聚来,岂不可笑?”萧太夫人很是好奇,向齐顷公说道:“我想观看一下,可以吗?”齐顷公笑着答应道:“等来日设宴时,母亲登上高台,放下帷帐偷偷观看就行,这有什么难的?”
齐顷公一时上来玩兴,为博母亲一笑,便在国中挑选出瞎、秃、跛、驼各一人,让他们分别为四国使节驾车。郄克半瞎,即用半瞎子为驭手;季孙行父秃头,即用秃子为驭手;孙良夫脚跛,即用跛子为驭手;曹首背驼,即用驼子为驭手。齐国上卿国佐劝谏道:“外交,是国家大事。宾恭主敬,才能加深友谊,万不可当儿戏。”齐顷公不听。
车中两瞎、两秃、双驼、双跛,行过台下,萧夫人掀开帷帐观望,不觉大笑,左右婢女,无不掩口,笑声直传到外面。
晋国郄克刚见到驭手是半瞎子时,认为是偶然之事,不以为怪,等听到台上有妇女嬉笑之声,心中大疑。草草喝了几觯酒,便急忙起身,回到馆舍,派人盘问:“台上是什么人?”随从打听一番后回来报告:“是齐君之母萧太夫人。”一会儿功夫,鲁、卫、曹三国使节都来向郄克说:“齐国故意选残疾驾车人,戏弄我们,以供妇人观看耻笑,齐国这是什么道理?”郄克说:“我们好意来修好,反被他们侮辱,如果不报此仇,就不是大丈夫了!”季孙行父等三人齐声说:“晋国如果兴师伐齐,我们都会奏知本国君主,倾国相助。”郄克说:“既然大家都有这心思,便歃血为盟。伐齐之日,有不竭力共事的,让神灵处死他!”四位使节聚在一起,商量一夜,直到天明,不辞齐君,竞自登车,命驭手驾车飞驰,各还本国去了。齐国上卿国佐叹道:“齐国忧患从现在开始了!”
人在大喜大怒的时候
回到晋国的郄克,实在无法忘记在齐国经受的奇耻大辱。这一阴影始终笼罩在郄克的头上,他屡次向晋景公提出讨伐齐国,晋景公迟迟没有同意,一是因为晋国离齐国太远,二是因为想拉拢齐国,以使自己做上盟主。不过,自己派出的使节、晋国六卿之一,出使它国受辱,再怎么说也有损国体。晋景公心里七上八下,郄克又提出:“我带着我们郄氏家族亲兵,与齐国去做个了断。”晋景公也不同意,于是郄克终日闷闷不乐,做事也不按常理,完全丧失了先前的那种英明与睿智,甚至还汹酒滋事。晋国朝堂气氛非常紧张,中军将、六卿之首士会甚是担忧。
与郄克共事多年,士会对郄克的性格、为人、气度了如指掌,心想:现在郄克的愤怒不发泄出去,他的身体和前途就会垮掉,而如果发泄在国内,晋国就遭殃,只有发泄到齐国,对晋国、对郄克才有好处。士会不忍心郄克沉沦下去,而要让他振作起来,就要让他了结心愿。要让他了结心愿,就要给他足够的话权。士会决定告老,让郄克成为六卿之首,这样他就有机会去攻齐国了,从而使他的愤怒得到发泄,挽回晋国的祸乱和郄克的沉沦。
士会上朝请辞中军将,晋景公挽留不住,便拜郄克为中军将,由下军将赵朔接替郄克改任上军将,下军佐栾书担任下军将,同时让士会的儿子士燮到朝中担任大夫。
士会卸下重任后,把儿子士燮叫到面前说:“燮儿啊,人在大喜大怒的时候,行为合乎礼法的少,离经叛道的多,但君子的喜怒可以制止祸端。你跟着各位前辈、大臣好好干吧!”士燮便到朝中供职。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士会十分关心士燮在朝中表现。一日,士燮很晚才退朝回来,士会问道:“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啊?”士燮答道:“有位秦国来的使节在朝中讲隐语,大臣中没有一个能够答出来,我晓得其中的三条,就说出来。”士会发怒道:“大臣们不是不能回答,而是出于对长辈父兄的谦让。你是个年轻的孩子,却在朝中三次抢先,掩盖他人锋芒。如果不是我在晋国积了点德行,你早就遭殃了!”说着士会就用手杖去打士燮,把他帽冠上的簪子都给打断了。
这时鲁国东门遂、叔孙得臣等人都已故去,季孙行父执政当权。自使齐被笑而归后,季孙行父发誓报仇,但鲁宣公重视齐、鲁两国友谊,并不主张伐齐,季孙行父为此愤懑不平。
白雪铺平了地面,使人看不出虚实
此时,鲁国孟、叔、季三家,子孙兴旺,势力愈来愈大,鲁宣公常常忧虑此事。今见季孙行父常常口出怨言,忧虑之心更重。鲁宣公自感年老体弱、时日不多,预料自己去逝后,子孙必为“三桓”所欺,便秘密吩咐东门遂之子东门归父:“‘三桓’日见兴盛,公室日见衰弱,你是知道的。现在你秘密前去晋国,与晋国君臣商谈此事。如果能够借助他们兵力,为鲁国驱逐‘三桓’,寡人情愿每年进贡,以报晋国恩德。”东门归父点头答应。鲁宣公因东门遂而得国君之位,所以宠任东门家族,对东门归父更是高看一眼。鲁宣公嘱托道:“你要小心在意,不可泄漏机密!”东门归父领命,备齐厚礼前往晋国。
听说屠岸贾以谀佞得到晋景公宠幸,官拜司寇,东门归父便贿赂屠岸贾,请其告诉晋景公欲逐鲁国“三桓”之意。屠岸贾因为与赵氏家族有隙,便一心结交栾、郄二族,与他们交往密切。屠岸贾把鲁国东门归父的想法告诉了栾书,栾书说:“当政者是中军将郄克,他与鲁国‘三桓’之首季孙行父对齐国有同样的仇恨,恐怕未必同意这个计谋,不过我可试探一下。”栾书找机会和郄克讲了,果然郄克说:“东门归父这个人要乱鲁国,不能听他的。”郄克私下写信简一封,派人星夜去鲁,飞报季孙行父。
季孙行父接信后,愤怒地说:“当年杀公子姬恶及姬视,都是东门遂主谋。我为国家安宁,隐瞒了这事,还为他庇护。现在他的儿子东门归父又要追随他搞内乱呢,这不是养虎遗患吗?”十分恼怒的季孙行父派人去请叔孙侨如前来。这叔孙侨如是“三桓”之一、叔氏宗主。此时,季孙行父想起了叔孙侨如的得名来历——
鲁文公十一年,北狄伐鲁,首领侨如铜头铁额,能力举千斤。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带兵抗敌。这时正值冬季,寒冷的雾气,弥天遮地。大夫富父终甥知道要下雪了,就向叔孙得臣献上一条计策:“北狄无比勇猛,我们不能死拼,只能智取。”就在要道上,挖了许多深坑用草蓐遮住,上面再洒上浮土。这天夜里,天上降下大雪,白雪铺平了地面,使人看不出虚实。富父终甥领着一支人马,去洗劫侨如的营寨。侨如冲出来迎战,富父终甥假装失败逃走,侨如奋勇追杀。富父终甥按照事先留下的暗号辨认道路,沿着坑边跑。侨如紧追不舍,结果跌落进深坑里。叔孙得臣埋伏在这里的军士一齐涌出来,杀散北狄兵勇,俘获了侨如。这时正赶上叔孙得臣的妻子生了个儿子,叔孙得臣就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叔孙侨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