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盗》第11章


刑事绘图专家根据土地承包人的描述,很快做出了“秦志强”的脸部绘像,当晚即通过公安部A级通缉令发往全国。
这是一个居民搬迁、废弃已久的弹丸小村,土地承包人原想在此盖个临时库房,但一直未盖。村里村外,一直人迹荒芜。附近的道路,也尚未安装监控电眼。罪犯进出此村此院,估计都在夜间,因此,虽然刑警们大面积走访,但直到晚上,也没找出一个有价值的目击者来。
这天晚上,又到了《唐史讲坛》的录制时间,万教授虽然罕见地迟到,但还是出现在录制现场。没有人发觉他的神情有何异常,没有人注意到那一晚他其实备显苍老。
那一晚讲到开元盛世,武氏受宠,从下层宫女直接升为三品“婕妤”,很快又升为二品“昭容”,不久,加封为“才人”。武氏为玄宗皇帝生下三个子女,皆离奇夭亡,构成了盛唐时期宫帏之间最为恐怖的一大怪事,一大秘辛。两年过去,痛定之后,武氏又生下了她和唐明皇的第四个孩子,而且,又是个男孩!
对这个男孩,玄宗一如既往,宠爱有加,赐名“清”。与武氏及近臣相谈间,圣意隐约,或有今后废太子而以此子代之的意向。
李清尚未满月之时,某日,惠宁宫发现有刺客深夜潜入,在与惠宁宫护卫的拼杀中,四名刺客均被斩杀,无一幸存。惠宁宫虽然母子平安,虚惊一场,但这场虚惊,让武氏乃至皇帝本人,迅速做出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决定,这个决定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一个特例。
按照万教授及许多后世史家学者的分析,惠宁宫刺客事件,让唐玄宗真的相信了皇宫内外,确实存在着一个针对武氏的谋杀集团。这个集团谋杀目标,就是武氏的后代。武氏的后代,就是皇帝后代,就是皇帝最宠爱的王子和公主。直白地说,就是将来最有可能进入皇权核心,甚至最有可能争储的人物。
刺客事件的当天的夜里,武氏抱着她的儿子李清,赶到皇帝寝宫。玄宗重臣,当朝宰相李林甫亦奉诏进宫。这次午夜觐见,皇帝与他最宠的女人、最宠的权臣之间,具体都说了什么,史无所载。但有一个事实是被史料明确记述了的,那就是在那一天天亮之前,玄宗秘宣他的亲哥哥宁王李宪进宫。
宁王李宪不仅是玄宗的同胞兄弟,也是玄宗最信任的臣属,在玄宗当年除掉韦皇后,继而除掉太平公主,得以独掌大权的两次宫廷政变中,李宪居功至伟,发挥了重大作用。
李宪深夜进宫,清晨出宫,进宫时独自一人,出宫时辇中又多了一人。那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尚未满月的李清。
史料记载,武氏产下第四个孩子后,为避免厄运重现,哭求玄宗将其子秘密送到宫外抚养。她坚信宫苑深深,杀机四伏,王皇后以及太子以及多位王子,为保后位,为保储位,为保既定的利益格局不生变故,结成一党,防不胜防。武氏虽得皇帝独宠,但出身武家,自下生之后即被姑祖武则天抱养,武则天垮台之后,自然难逃清洗贬黜的命运,成年之后虽得皇帝青睐,从宫女的卑贱地位,走到皇帝最近的身侧。但,无论皇亲国戚,还是满朝文武,对祸乱李唐王朝数十年的武氏一族,无不心有余悸,多怀排斥警惕之心,少见接纳宽容之意。皇帝给她的宠爱越多,她在宫中就越孤立。她的孤立,她的三个孩子连续夭亡的惨痛现实,让她的后宫生活有如惊弓之鸟!如此,在她第四个孩子李清出生之后,她做出了母子分离的抉择,其原由似乎不难解释。
唐史的记载就是,唐玄宗将皇子李清,也就是后来的寿王李瑁,交给自己的同胞兄弟宁王李宪秘密带出大明宫,寄养于宁王府。皇帝以天下之尊,竟不能保护亲生儿子的性命于家中,这一史实,在皇权无上的封建中国,不能不说是令后世堪以感叹的一个实例。
这件事,对于玄宗皇帝后来废黜皇后,赐死太子,显然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
《唐史讲坛》这晚所讲的这段内容,所讲的这件事情,确实推动了唐代开元年间宫廷斗争史的重大转折,其引发的结果,余容后叙。万教授这一晚讲得节奏很快,快得近乎潦草。他虽然晚到了十分钟,但结束录制的时间却比往常还早。之后他行色匆匆离开西京大学,乘车直奔古都医院去了。
万教授来到病房,看女儿似乎刚刚睡了一觉,神情似梦似醒。屋里光线幽暗,万教授坐在女儿身边,心情终于沉静下来。看着女儿柔和的面庞,一种久违的幸福感忽然弥漫全身,让万教授多年以来仅存理性的那颗心忽然变得感性起来,渴望简单和柔软。
在这一刻,万教授几乎忘记了这一天遭遇的所有意外,虽然妻子深陷囹圄,但他并不孤独,他终于又有了亲人!他愿意永久地这样陪在女儿身边,陪她聊所有话题。万教授给女儿住的这间病房,是古都医院里的特价病房,是特价病房的一个套间。所谓套间,其实只是一个带会客区的大单间,病床与会客的沙发之间,用一只六扇的白纱屏风加以区隔。其实,赵红雨并不想睡觉,但安眠药让她的意识迟钝,眼皮打架头脑昏沉。她依稀看到父亲身边多了一个人影,轮廓似曾相识,姿态又很陌生。父亲正躬着腰给她手腕上戴着什么东西,硬硬的质感,润润的触觉,并不冰冷。
人影发出声音,虽低沉,但清晰:“这东西对身体真有好处吗,还是心理作用?”
父亲的声音更清,更近:“一千三百年水土滋养,这东西肯定是有灵性的,能养人气血,有用!”
赵红雨想起来了,这是那只白色的玉环,前几天父亲送给她的,说是具有养血之功,庇佑之能。她又转送给了林白玉,怎么父亲又戴回她的腕上?她想起来了,那个人影叫杨锏,木易杨,杀手锏——他的音色有些特别,所以印象较深。
她想问句什么,却喉咙乏力,发不出声音。她只能用力地睁眼,却发觉父亲已经不在床边。周围有些昏暗,只有屏风的白纱上,如晕如豆地映着一盏散淡的小灯。小灯的光晕透射出两个边缘模糊的人影,滤出他们低迴不清的声音。
“你怎么会有这个照片?”
父亲手里似乎拿着几张纸片,在灯影下翻看,他的声音不再慈祥,甚至有几分惊恐。
“您看看,这是什么时期的东西?”
杨锏的声音不仅特别,而且,还有些诡异。
“你从哪儿搞到的?这些照片……是谁给你的?”
父亲的腔调控制不住地抬高,但杨锏马上用压低的语调,控制着屏风外侧的气氛。
“是唐以前的吗?”
“这是唐代贞顺皇后的……你怎么……”
父亲也压低了声音,语句断断续续,他似乎也担心“萧墙”之后的女儿,被他们的密谈吵醒。
“果然是皇家之器!”杨锏的声音有如喃喃自语,“怪不得都在找它!”
“这是无价之宝,只能国家馆藏,你怎么……”
屏风仿佛很厚,声音越来越小。很快,白纱上的人影不见了,只留下那片影影绰绰的灯晕。
赵红雨隐约意识到,这二人可能进行着某种不可告人的交易,而事实也恰恰如此。
十三
杨锏走了。
万教授站在走廊尽头的窗前,独自沉默了很久。
当他走回病房,绕过屏风,忽然感觉房间有些异样。他不知自己是否陷入幻觉——病床上怎么只空留了一条凌乱的被子,刚刚还在这里熟睡的女儿,竟然原地蒸发,遁形无踪了。
万教授的大脑真的空白了,呆立了好几秒钟,他才猛省般地跑出病房。他沿着走廊快步往护士工作站跑去,路过女厕时还冲门里喊了两声:“小雨!小雨!”里面没有回应。
值班的护士听到喊声跑过来了,小刘也来了,值班医生也不知从哪里走了出来……最后,医院保卫部的干部也来了,大家又一起回到病房察看情况。又到女厕,电梯厅,楼梯间,茶炉房,甚至到其它病室,一一查看,均不见赵红雨的人影。
万教授拨了女儿的电话,电话关机。
医院保卫部的人去查看了病区楼层的监控录像。之后,万教授和古都医院保卫部共同向附近的公安派出所报了警。
派出所的人很快赶到了。
在警察的协助下,万教授在医院的监控录像中确认:录像拍下的那个推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