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倨傲男冷遇别扭女》第8章


他们约在中央花园见面,因为有点塞车,顾悠赶到的时候孙弦锐早就在那等候多时了。
“对不起,我来迟了。”
“没关系,反正我也不赶时间。”孙弦锐咧着嘴笑,右边竟有个梨涡。
“不好意思,”顾悠抱歉的笑笑,其实表情在点疆硬,“我妈就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举手之劳。”
“那我请你吃饭吧。”顾悠不想欠别人人情。
话还没落下孙弦锐说立马答应,似乎深怕顾悠反悔的样子。
顾悠对吃没什么讲究,以前吕木在的时候还会经常在家做饭,他走后她一般都在外边应付,一碗粉或一笼蒸饺就解决了,和夏影出去吃大多是她决定的,此时她在点为难了。
“你喜欢喝粥吗?”孙弦锐似乎看出她的犹豫,“我知道附近有一家很不错的砂锅粥。”
“我对吃没什么要求。”顾悠笑笑,松了口气。
说是附近,其实孙弦锐带她七拐八弯走了十几分钟的路,顾悠也不问,默默的跟在后面。
孙弦锐说笑,“你怎么不问我在哪里呢?”
顾悠也跟着淡淡的笑,“问了距离就会缩短吗?”
“不会,但以前我带女生来她们每走两步都会问,到了没有?怎么那么远?还要走多久啊?”
终于在一家看似很破旧的店面停下,“到了。”
很普通的店,门口立了块牌子——潮汕砂锅粥。因为年代久远,顾悠甚至看不出墙壁的颜色,孙弦锐带她上楼,二楼是木制结构,而且全是用竹子做成的,走上去“咯吱咯吱”的响。顾悠觉得奇怪,在她印象中竹子是最经不起虫子咬的,所以她们家的茅草屋从不用竹子做,但这里的竹子都发黑表皮剥落了,竟没没虫子咬。
因为离吃饭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店里的人还不多,他们选了个露天的位置,可以俯视整条街,顾悠以前来过这条街,这原本是A市最早最出名的夜市小吃街,后来政府为了发扬和整顿A市的夜市小吃,就在市中心的步行街建了一条美食街,于是这里的店铺都搬到了那里,她也再没来过这里,想这到有些老招牌还没搬。
他们点的是虾蟹粥,孙弦锐又点了几道凉拌菜,很快,点的东西就上来的,热气腾腾的粥放上桌,顾悠还是忍不住咽了口水,用勺子轻轻一搅,丝丝银亮的米粒若隐若现,鲜红的蟹壳,雪白的蟹肉还有美味的蟹黄和龙虾,一勺入口,鲜味甘甜,顾悠不由得就喜欢上了。
“怎么样?不错吧。”孙弦锐得意的问,像是个等待夸奖的孩子。
“不错,我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粥。”
“和着凉拌菜更好吃,你试试看。”
“谢谢。”
孙弦锐和服务员要了一瓶辣椒,猛的往粥里倒,很快整碗粥都是一片红通通的。
“你是四川人?”顾悠吃惊的问。
“不是,我是在北方读大学,刚开始时吃不了辣,连体重都下降了十几斤,但很快就被同化了,现在一餐都离不开辣椒。”
“这样。”
其实顾悠奇怪那么烫的粥,他和着辣椒是怎么吃得下?但孙弦锐却吃得津津有味。于是两个人不再说话,各自埋头对付锅里的粥。
顾悠看着孙弦锐吃得满头大汗递给他一张纸巾,他只说了声“谢谢”连头都不抬,忽然她就觉得亲切,那毫不防备的吃法像个小孩。吕木从来不这样吃东西,他总以一个绅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吃相极其文雅,吃得也少……顾悠甩甩头,像是要甩掉什么,低下头继续喝粥,直到见锅底。
吃完去付钱时被孙弦锐拦住了,“吃饭哪有让女孩付钱的道理。”
“不是说好我请吗?”
“不这样说你会来吗?”孙弦锐有点狡诈的笑。
顾悠笑着不再与他相争,当一个男人坚持要付帐时,千万别和他争,这会伤了他自尊。顾悠觉得自尊和人情之间前者更重要。
“下次能再请你喝砂锅粥吗?”上车前孙弦锐单刀直入的问顾悠。
“再见。”顾悠笑笑,关了车门,后视镜里落没的孙弦锐变得越来越小,直至不见。
顾悠闭上眼睛,现在她不想碰感情这东西,她需要时间疗伤,在开始下一段恋情之前她要确保那个伤口不再流血。
刚回到家,母亲的电话也追了过来。
“顾悠,酒拿到没有?”
“拿到了。”
“小孙办事真让人放心。”
顾悠很是无语,叫自己女儿连名带姓,叫别人却是“小孙”。
“妈,你没事干嘛去麻烦别人。”
“什么叫麻烦别人,人家小孙可乐意着呢。”
“他乐意我可不乐意。”顾悠揉着太阳穴,她早应该想到这是母亲安排的鸿门宴。
“你这说的什么话?人家一见到我可一劲的夸你温柔大方,漂亮有气质,噢,对了,他还和你读同一小学,人不但长得顶呱呱,而且勤快礼貌,还帮我买米买盐呢,他爸还是在公安局上班,他妈是我们县医院里的主住,他自己更了不起,是个工程师……”
“妈,你还事吗?没事我挂了。”
“你敢挂试试看。”母亲终于发挥了母老虎的本色。
“妈……”
“顾悠我告诉你,你不小了,你今个都二十七了,再不找个人嫁了将来谁还会要你?和吕木吹了就吹了,世上的男人千千万,像小孙,多好的年轻,国家的栋梁,人家哪点配不上你?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到时候你哭也没用……”
顾悠握着电话不言不语,她知道这时候不能和母亲吵,否则今晚甭想睡觉,终于母亲骂累了,最后搁下话,“我给你半年的时候,你春节不带个人回来,你就给我回家,天天给我去相亲。”
“……”
11。为新专栏出差
星期一去上班,一进办公室李乐和范小妹像是见到救星的奔了过来,“老大你终于归队。”
“顾姐你再不回来我们就死翘翘了。”
“发生了什么事?”
“还不是新开辟的专栏,交上去的方案个个被枪决了,总部又催着急。”
“你把你们的方案拿给我看一下。”
难不得上头会枪决,这些方案不是和别人重复就是毫无创意。原本这个专栏刊登的是小说连载,但随着网络的普及,这样专栏渐渐的被淘汰,谁还会有耐心去等待一期期的连载?于是总部决定换新的专栏。
新的专栏大致方向是面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以往关于这方面都是长篇大论,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像一篇篇学术论文。顾悠认为中国目前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的过剩,中国向来不缺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你说你是大学生,一千元的工资不干,你不干排队干的人多的是,所以一个专栏改变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旨在引导他们怎么就业。
“大学生村官吧。”顾悠合上策划书平静的说。
在旁边的李乐和范小妹却激动得手舞足蹈。
“对噢,我怎么没想到。”李乐摸着自己的头大笑。
“与其长篇大论的去说些不确实际的东西,倒不如用一些真人真事去说话,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那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他们经历的苦能给那么眼高手低的大学生一些启示。”
“顾姐,一尚没了你准倒闭。”范小妹言不择词。
顾悠笑,一个人离开一个人尚能活如如沐春风,何况一个公司呢?
“你快休做一个方案,然后给宋经理过目。”顾悠交代。
“是,现在就去。”李乐兴奋的忙去了。
“顾姐,我相信这方案一定能顺利通过。”
果然,方案下午就批下来了,总部还发话了,说尽一切物力财力协助他们。由于时间紧迫,他们第三天就出发了,因为上级太重视了,顾悠决定自亲前往,其实她完全可以呆在公司里吹空调,可忽然就想去乡间透透气。
第一站是江苏省,因为早在1995年江苏省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国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他们采访的对象就是第一批大学生村官。
虽然那一批大学生村官大多已经被提拔,离开了当时工作的农村,但谈起那一段经历来可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有的甚至开车带他们去参观当年为之奋斗的乡村,细细的讲叙了整个乡村天翻地覆的过程,而他们对于现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则比那些所谓专家学者来得实际,恳切。
采访、拍摄整个过程都进行得相当的顺利,就在他们准备结束江苏之行时,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却告诉他们,在XX县XX村有一位大学生村官更值得他们采访,虽然他不是第一批村官,但这五年来的工作却很突出,2008年还被主评为“中国优秀大学生村官”,据说他自身经历也充满了神奇色彩。
顾悠一听两眼发光,说实话,她对前几位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