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禁地》第38章


“你们都错了。”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是骆驼阿三,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他灰蒙蒙的眼睛仰望着天空,好像也能看见那幕摇摆不定的蜃景似的,脸上的肌肉跳动了一下:“那不是反射,没有哪种光线可以穿透这里厚厚的流沙。我猜,是那只老蛤蜊出现了。”
“老蛤蜊?”丁史和古教授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那是什么东西?”
“老蛤蜊就是老蛤蜊,你满嘴的南方口音,应该是在海边长大的。怎么连水里的东西都不认识?”阿三把脸转向丁史,反问道。
“可是,沙漠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再说,老蛤蜊跟蜃景有什么关系?”丁史更加不明白了。
“传说中,老蛤蜊能呼气成楼、哈气成林、放气成水。所谓的海市蜃楼,海市就是指古大海;而蜃,指的就是古代的蛤蜊,这个字拆开就是‘辰虫’,辰时正好就是老蛤蜊每天开始吐气的时间。你们看看表就知道了,现在正好是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辰时’。”阿三耐着性子给他们解释,“大戈壁是古大海的海底,到处都有老蛤蜊的遗存,只是它们深深地隐藏在沙砾的深处,没有人能看见它们的形迹。像这样的说法,也只有我这种老戈壁才会知道,你们肯定是第一次才听说。但是我要提醒你们,这并不是一个传说,因为真的有人见过那只老蛤蜊,而且见过的人都说:那是只成了精的老妖怪。”
“成了精的老妖怪?这什么意思?”古教授一脸疑惑。
“因为见过的人都说,那只老蛤蜊足足有一辆卡车那么大,浑身白得耀眼,一点瑕疵也没有。只要它发现附近有生人靠近,就会从硬壳里发出一种古怪的声音,好像在哭一样,然后,它三两下就能钻进沙里不见了。甚至还有人亲眼见到过这只老蛤蜊吐气,样子非常可怕,当时四周的气温比平时最少降低了十度左右,沙土上都结满了白霜,这在沙漠里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情景。”阿三说。
古教授并不怀疑阿三说的话,但是显然认为那个老蛤蜊“吐气成蜃”的说法很荒唐:“就算沙漠里真的存在什么老蛤蜊,但是老蛤蜊‘叶气成蜃’不过只是远古时流传下来的一个说法,有没有根据还很难说。事实上,按照最没有争议的解释,海市蜃楼就是由于光线折射所造成的,你又凭什么认定它一定是那只老蛤蜊吐气所造成的?”
“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问我。”阿三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你们刚才不是说过么,那蜃景的来源是古城里的一幅壁画,那么,壁画是静止的,被光线折射出的蜃景也应该是静止的,为什么你们看到的蜃景里,人物车马却全都在活动?”
阿三的这个反问立刻让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了——他们刚才‘确实忽略了这一点。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那只老蛤蜊潜进了古城,它所呼出的气流反映着壁画,那些气流再往外穿越,经过光线的折射,就形成了刚才的蜃景。”阿三的这个结论虽然还是有些牵强,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一时也找不到其他的解释了,只好勉强接受。也许,这就是大漠的神秘吧。
“那只老蛤蜊对我们的行动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丁史问。
“当然有。”阿三的神态很严峻,“如果我们进入古城以后碰到它,就会多一分危险,因为那么大的成精生物,不袭击人是不可能的。”
古教授、丁史、刘明瑞都互相对看了一眼,三个人心里都在想同一句话:等你们进入古城的时候,我们早开溜去找那个工程基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那群头上戴着瓜皮帽的杀手又出现了。这次,他们打算用和上次一样的手法,像杀死那群“政府来的”一样,杀死这批人。
就在他们准备动手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唿哨声,只见队伍中的一个大汉做了个手势,其他人立刻就跟着他,悄悄撤退到了五十米之外的一个沙丘后面——吹口哨的那个人正在那里等他们。
“头儿,为什么不让我们动手?”刚才打手势的那个大汉凑上去问。
那个人背着手,头都没有转一下:“老板改变了主意,要先留着他们,然后将他们与那个土匪头子一起,一网打尽。”
“那大哥你呢?是不是还要继续混在他们中间?”大汉又问。
“对,我好不容易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不能轻易就走。”背着手的那个人目光动了动,“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十年前的那个心愿,必须要趁这次了结了。”
他说完,头也不回地向着不远处佛爷他们的宿营地走去了……
第十一章 红铜城堡
这时。古教授在身后悄悄扯了扯他的衣服,说:“大禁地就是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这是元代历史文献上的叫法。”
1
又经过了三天两夜的行走,一干人等终于见到了一座建立在孤山之上的城堡,全部由红色的土夯成,在烈日下看起来就像是个燃烧的火城。阿三告诉他们,这里就是红铜城堡,沙漠中最大的土匪头子半天风的据点。
谁也不知道这样一座雄伟的城堡是怎样建在这片沙漠之中的,也不知道那座孤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只知道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占尽了有利位置,这些年,有很多势力想吞并或铲平他们,但均以失败而返。
这个地方说难找也难找,说不难找也不难找。很多常来沙漠的人都知道,在红铜城堡的必经之路上有两眼水井,它们每个月都会各自有“干涸三天”与“干涸四天”的周期,每当干渴周期来临的时候,红铜城堡周围就会刮起漫天的流沙,什么都看不见,也没有任何人能进入城堡,而城堡里的土匪这时候也不会出来。
听说,红铜城堡的主人半天风,就是利用这两眼水井,把过路的旅客吸引到这里来,敲诈走他们所有值钱的物品。
说到这个半天风,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曾在前些年间令大漠中所有商队闻风丧胆的名字——黑喇嘛。
在新疆、甘肃、内蒙古交界处的沙漠地带,曾经有一片无人区,其范围包括内蒙古额尔济纳河以西,中蒙界山阿尔济山以南,祁连山前洪积扇区以北,新疆天山以东这一大片地区,面积比内地几个省份加起来都要大,正好位于草原丝绸之路的咽喉部位,却长期无人定居,史称“黑戈壁”。
20世纪初,黑戈壁出现了一伙强盗,他们啸聚为伍,切断丝绸古道,打劫过往商队,下手狠辣、贪婪成性,一时间,三省官民莫不谈之色变。
这伙强盗的首领,就是黑喇嘛。
黑喇嘛的故事是西部近代历史上最令人费解的故事,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个谜。他本名叫丹毕加参,也有人译作丹宾坚赞,“坚赞”是对某些宗教上层人物的敬称;还有人叫他丹毕诺颜,而“诺颜”则是蒙古王爷的意思,所以他的出身很难判断。而他最常见的名字,则是“假喇嘛”。
黑喇嘛丹毕加参出生在俄国的杜尔伯特部,属卡尔梅克蒙古人。早年他曾在伏尔加河过着游牧生活,后来因为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活动,曾被沙皇关进监狱。但他狡猾得像只狐狸,居然从看守森严的西伯利亚监狱里成功逃脱,远远地躲到西藏研习密宗教义,并自称获得了高超法力。
从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开始到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亚洲的地缘政治发生了巨烈动荡,为黑喇嘛这号人物的咸鱼翻身提供了难得机会,他被库伦当局授予“公”的头衔,称为“呼图克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自称是阿睦尔撒纳神的化身。
可惜好景不长,在后来的蒙古革命中,一向善于投机的黑喇嘛却偏偏在这次错误判断了形式,站在白军一方,于是他很快走上了下坡路,成为蒙古革命党人的死敌,并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没多久,革命的形势逐渐明朗化,危害中亚的白军首领恩琴男爵被红军处决,接下来,红军就开始在整个蒙古与西伯利亚悬赏捉拿黑喇嘛,死的活的都成。至此,孤掌难鸣的黑喇嘛只好开始了逃亡之旅。
1920年的冬天,黑喇嘛带领自己的部下掉头南下,走出中蒙界山,进入黑戈壁,短短几年时间,就把这里变成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亚神秘力量的中心,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到达的地方。但是,界山外的库伦政权不能容忍黑喇嘛继续逍遥法外,他们暗中部署了一场针对黑喇嘛的特别斩首行动。
1924年,蒙古军警和苏联克格勃联手组织了一支远征军,决定越界解决这个作恶多端、抢劫商队、杀人放火的匪首。据说,整个暗杀行动的过程非常惊心动魄,由蒙古的巴勒丹道尔吉亲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