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控制朝政,其他兄弟也都封侯获爵,声势煊赫。王氏家族一门十侯,五大司马,几十人被封为列侯,成为西汉历史上时间最久、实力最大的外戚集团,实际上控制了汉朝的政权。西汉末年,刘氏王朝已经十分腐朽,不仅劳动人民对它深恶痛绝,就是一些当权的豪族地主和在政治上有很大势力的富商大贾也对刘氏王朝失去了信心。当时不少人认为“汉德已衰”,气数已尽,希望另有贤德的人来取代刘氏的统治。王莽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开始他禅让的历程。
在王氏家族中,王莽的父亲王曼早逝,既无封号,也无官爵。王莽少年孤寒,和他的叔伯及兄弟辈比较起来,根本不具备夺权的客观条件。正是由于他个人的机谋和智术,并凭借着家族的基础,才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
王莽获取政治权力最基本的谋略,就是采用各种手法为自己捞取清廉的美名。汉代标榜“以孝治天下”,国家选拔官吏,注重道德操守,有孝廉的名目,因此社会上比较注重名节,成为一时风气。当王氏家族的贵族公子们大肆骄奢淫逸的时候,王莽却摈弃声色,“折节为恭俭”。在社会上,他拜名儒陈参为师,孜孜不倦地刻苦攻读儒家经典,精通其义;同时,他广泛结交社会名流、儒学博士,竭力博取他们的好感。在家中,他恭谨地侍奉早寡的母亲和嫂嫂,教育亡兄留下的侄儿。更重要的是,他竭尽全力侍奉执掌朝廷大权的伯父和叔父们。王凤生病时,他在侧侍候,不离左右,亲自尝药,蓬头垢面,接连几个月不解衣带睡觉,由此大得王凤的好感。其他几位叔父也认为王莽是一个难得的仁慈的君子。王莽的这些行动终于赢得了丰厚的回报:王凤向朝廷推荐他做官,王商向汉成帝上书愿分自己的封邑以封王莽;一些名儒学士也上书成帝,对王莽大加赞赏。于是汉成帝就在公元前16年封王莽为新都侯,并晋升官职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从此王莽得以侍从皇帝左右,成为朝廷大臣。
如果说在此之前王莽“折节为恭俭”还有一点真实的话,那么此后他就以此作为获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谋略了。他爵位越尊贵,节操越谦恭,并不因官高位尊而盛气凌人,于是各方人士纷纷向朝廷上书,推荐王莽“才可大用”。这时的王莽虽然才30岁,但他在汉朝所获得的声誉却超过了王氏家族中其他任何一个人。他越是声誉日隆,越是做出一些沽名钓誉的“激发之行”,即使是很明显的虚伪做作,他也处之泰然,毫无愧色。另一方面,他千方百计地收买人心,所得被赏赐的钱财,大都分给儒生和学士。于是在野的儒学名士也一起吹捧王莽的德行为当世之楷模。这样,当他38岁的时候,就登上了大司马大将军的宝座,成为百官之首,仅次于皇帝了。
不久汉成帝病逝,因其无子,刘欣以外藩入继为皇帝,是为哀帝。哀帝的外戚集团随之大量拥入朝廷,他们与王氏外戚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逐渐尖锐起来。元后虽以太后的名义掌握着朝廷大权,但为了平衡权力之争,她劝王莽暂避一下哀帝外戚的风头。而汉哀帝对王莽逼近龙座,气势凌人,既厌恶又恐惧,也巴不得把他赶出朝廷。王莽见处境尴尬,便采取退隐的办法,回到封地南阳,过了六年蛰居生活。王莽在退隐期间,一面密切注视着朝廷的动向,一面广泛结交各方人士,猎取声名,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就在他蛰居的六年中,他的党羽为他上书诉冤者多达百余人,为他重返朝廷大造舆论。哀帝是一位昏庸无能、荒淫无度而又愚蠢荒唐的君主,他的统治十分腐败,给王莽重新上台提供了条件。哀帝鉴于舆论的压力,只得召王莽重返京师。哀帝是一个短命的君主,不久就寿终正寝了。哀帝死后,王莽又重新掌握了汉朝的军政大权。为了进一步控制朝政,他立了一个年近9岁的中山王刘为傀儡皇帝,然后又把哀帝的外戚及其亲属全部赶出京城,其他对他不满的人,他都捏造罪名,悉加扫除。同时,他又引名儒、孔子嫡系孙孔光为知己,以扩大自己的影响。这时王莽的实际权力早已大大地超过了大司马大将军这一职务的职权,他就想获得一个与实际权力一样的名称。但王莽自己却不直接提出来,而是将其意图示意给其党羽。当其党羽承其意旨上奏朝廷时,他又泪流满面,再三推辞,以表示自己的谦恭。这一套简直成了他一步步获取最高权力的惯用手法,常常采用,每次都能给他带来政治上的莫大好处。其党羽纷纷上书朝廷,称颂王莽功德巍巍,可与周公媲美,应该像成王封周公那样封王莽为“安汉公”。当元后与大臣们商量对他如何分封时,他却抢先一步向朝廷上书,表示谦让,不愿受封。当元后在其党羽的暗示下加封王莽时,他又称病不肯任职。元后再次召封,王莽又再加拒绝。王莽的举动,把元后也搞得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认为王莽恐怕是出于至诚吧,于是就仅仅分封了王莽推荐的孔光等四人。哪知王莽还是说大病在身,不肯出来任事。王莽的心腹们知道这是王莽沽名钓誉的诡计,于是又向元后上书,说谦让是王莽个人的事,封赏是朝廷的事,只有对王莽论功封赏,才不会使天下人失望。元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于是下诏书,隆重封王莽为太傅、安汉公,增加封户二万八千。这时王莽看火候已到,便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名利双收。
王莽知道,姑妈元后是他通向最高权力宝座的阶梯,因此他采取各种办法来讨元后的欢心。为了使元后得到“爱民”和“节俭”的美名,他先让元后下达了一个减损衣食的诏令,他则第一个带头响应,献钱百万、田三十顷,以救助贫民。当元后“节俭爱民”的美名倾动朝野时,他又率群臣向元后上书,劝元后要以社稷为重,恢复太皇太后的衣食礼仪。这一招确实使元后十分开心,王莽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既讨得了元后的欢心,自己也获得了忠孝的名声。
王莽是在外戚专权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深知外戚在王朝政治中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定让女儿做年仅11岁的汉平帝的皇后,自己则根据西汉的惯例,以皇后父亲的名义执掌朝政。于是他向元后建议,应该根据五经经义定出皇后的标准和礼仪,在圣帝、名王、周公、孔子、列侯等在长安的后代中选取符合条件的淑女做皇后。后来,当负责官员把皇后的候选人送交他审查时,他看到王氏家族的许多女子都名列其中,害怕她们同自己的女儿竞争,于是又上书元后,说王氏女不宜与众女子并采。元后没有摸透他的真实用意,还以为他真的大公无私,于是下令:王氏女子为朕的外家,不纳入采女之列。王莽见元后不懂,就唆使爪牙向朝廷上书,结果一天之内向朝廷上书的就达一千多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安汉公如此圣德,今当立皇后,为何独废公女?天下之人皆愿公之女为天下母。这一下元后才明白了王莽的心思,当然也就同意王莽的女儿做皇后了。极端虚伪的王莽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公至诚,于是又向元后建议多采外姓女子以充后宫,当然,王莽的爪牙们又出来坚决反对。这样就把其他女子竞争皇后的资格彻底排除了。根据王莽的建议,元后派官员前往王府探视王莽的女儿。他们回奏元后,盛称王莽之女德貌双优,选做皇后,再合适不过了。不久,他的女儿便被正式册立为皇后,他自己也援引古例,被加封为宰衡,居上公之位。
王莽得到“宰衡”的称号以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笼络各类人才,同时也对汉宗室、诸侯王、列侯、贵族等大施恩惠,给予他们不同的等第和封赏,以求得他们的支持。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居摄行天子事,进一步逼近龙座。就在他成为平帝的岳父仅仅两年时,他又决定对这位年仅14岁的女婿下毒手了。因为他感到,随着平帝年龄的增长,将会对自己构成巨大威胁。正巧这时平帝生病了。表面上,王莽对病中的平帝格外殷勤,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并模仿周公向上天祈祷成王一样,装模作样地做简册藏在金滕之中,置于殿前,令臣下不得泄漏。但就在12月8日这一天,他以进椒酒为名,毒死了平帝。王莽假惺惺地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如丧考妣。两年前,他为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施展了多少阴谋诡计,但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力,他又残忍地毒杀了无辜的平帝,而让16岁的女儿守寡。王莽鸩杀平帝
小说推荐
-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
- 作者:林素微【由文】下面要讲的这些事,全部出自古书,朝代和人名都是真的,事件真不真很难说,我认为有些可能真的发生过)我所做的工作就是释读,换句话就是将古文翻译成了现代汉语,为了增加趣味性,细节上略有虚构。1、武德县秘辛—饥饿的媳妇这件事发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地点在武德县,也就是今广西象县以西。武德县
- 最新章:-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第120章
-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
- 作者:曾纪鑫】作者简介曾纪鑫,1963年生于湖北公安县。当过农民、教师、干部、编剧、专业作家,现就职于厦门市群众艺术馆,系《厦门文艺》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楔子:千古大变局暴风骤雨就要来了,可屋内的人浑然不觉。满屋子的人,自古以来曾经“出产”过那么多号称通天达灵、先知先觉的巫仙神怪,却没有一人
- 最新章:第96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第58章
- 中国首部骗术小说射雕时代
- 畅销书作家的崛起—李荣胜(1)老百姓需要他们喜欢的书,他们喜欢了,书就畅销了。我敢断定《射雕时代》就是这样一本畅销书 那么,畅销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我想至少要具有四大素质 其四,人物要群众似曾相识。这一点特重要。你写的人物,老百姓全不认识、没见过,不关他的事,他为什么要看?老百姓不喜欢,书卖给
- 最新章:第95章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
- 最新章:第7章
- 2809-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58章
-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 一部二十四史不过争夺政权的历史。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王寇悬于成败,成败决于力之大小。王莽以外戚而篡帝位元帝三男,王皇后生成帝,成帝无后。傅昭仪生定陶王康,康生哀帝。冯昭仪生中山王兴,兴生平帝。王莽乃王皇后之弟子。参阅《汉书》卷八十《宣元六王传,卷九十九《王莽传》上,这比之杨坚以外公而夺取外甥之天下杨
- 最新章:第13章
- 中国古代美女--h系列丛书
- 西施!中国古代美女—H系列丛书第一集西施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说是历史里一段混乱的时代,诸侯公孙各据一方,或扩权争利、或雪耻复国、一时间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在春秋末、战国初,长江和钱塘江之下游,有两大国对峙着;北方为吴国、南方为越国。两国之间就为了争权夺地,长年累月互相征伐,也各有消长。周敬王二十
- 最新章:-h系列丛书-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