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第29章


龆?月12日正式分共。第四,为了麻痹工人的斗志,他玩弄政治欺骗手段,于4月6日特派军乐队给上海总工会纠察队送去一面由他亲笔题写的“共同奋斗”的锦旗,以表示对上海工人的“敬意”。
4月12日,按蒋介石预定的计划,大批流氓从租界出发,向闸北、南市等处工人纠察队进攻,制造纠纷。随后,反动军队以“调解纠纷”为名,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占领上海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总部,打死、打伤三百多名工人。第二天,上海二十余万工人举行大罢工,总工会召开群众大会,抗议反动派的暴行。会后,群众举行示威,反动军队用机枪扫射示威群众,打死一百多人,打伤数百人。接着,蒋介石下令在全市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蒋介石发动政变以后,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中央下令开除蒋介石的党籍,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并通缉拿办。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集团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再加上党部设在上海的西山会议派,这时的国民党政权形成了宁、汉、沪三足鼎立的形式。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以后,宁、汉双方虽然在反共上取得了一致,但是相互争夺国民党正统地位的矛盾斗争却十分尖锐。蒋介石对于当时的形势认识得十分清楚,要独揽国民党的最高权力并巩固其统治地位,必须得到帝国主义的有力支持。因此蒋介石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于8月12日通电辞职,宣告下野,偕张群等人出走日本。蒋介石下野后,宁、汉、沪合流,表面上完成了国民党的统一。
蒋介石到日本以后,就表示与日本亲如一家,并以保证不危害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换取日本的谅解。同时蒋介石还与美国进一步勾结。一是通过宋氏家族和美国建立了密切关系;二是通过与宋美龄的政治婚姻,取得了江浙财团的支持;三是加入基督教,表示对美国的忠心。1928年初,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在2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谭延辏裾飨槭飨?br /> “四中全会”后,蒋介石决定组织第二次北伐,消灭以张作霖为首的北洋军阀。蒋介石把蒋、冯、阎、桂四大派军事力量整编为四个集团军,蒋兼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司令,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司令。1928年4月10日,国民党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这次北伐进军非常迅速,不到两个月,就打败了张作霖。张作霖见大势已去,便于6月3日晚悄然离开北京,逃回东北。第二天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宣告结束。
当时,在冯、阎、桂三派军阀中,冯玉祥的实力最强。为了削弱、限制冯,蒋介石决定先拉拢阎锡山。5月30日,蒋介石就背着冯玉祥和李宗仁,同阎锡山达成一笔政治交易:蒋同意把直隶和京津的军政大权交给阎,阎则支持蒋的统一领导。6月2日,蒋介石到新乡与冯玉祥会面,首先征求冯玉祥对于直隶、京津地区军政首脑人选的意见。冯玉祥虽然自己急欲得到这一地盘,但又想沽名钓誉,遂表示愿意服从蒋介石的意旨,以博得蒋介石的信任和好感,从而把直隶、京津地区交给他。哪知冯玉祥的话一出口,蒋介石就说中央决定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司令,冯玉祥大失所望。蒋介石达到了借阎锡山的力量牵制冯玉祥的目的。但蒋介石对阎锡山也留有一手。阎锡山接管北平以后,任命张荫梧为北平警备司令,傅作义为天津警备司令。并从山西调集大批人员到北平,接管各部。然而没过几天,蒋介石便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派遣了一个“战地政务委员会”来到北平,接管各机关,将阎锡山的人员全部赶走。蒋介石原与阎锡山商定,由蒋介石的亲信何成浚任北平市长,冯玉祥得知后,更是义愤填膺,大发雷霆。蒋介石为了安抚冯,便表示愿把北平市长一职让出,请冯玉祥提出人选,结果冯玉祥推荐他的秘书长何其巩担任了北平市长。这样一来,警备司令是阎锡山的人,而市长却是冯玉祥的人,彼此牵制。
1928年7月,蒋介石在北平提出“军事善后案”和“军事整理案”,企图通过“裁兵”扩大自己的实力。蒋介石提出,把全国300个师缩编为50个师,每师1万人。将全国分为12个军区,每个军区按比例保留军队。按照这个方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各占一个军区,而他们手下的军队很多,必须大量裁减,蒋介石除占有一个军区外,还以中央的名义,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8个军区,所以他的军队不仅一个也不减,反而还要大量补招新兵。这个方案当然遭到了冯、阎、李的坚决反对。1929年3月,首先爆发蒋桂战争。蒋介石在战场策动桂系将领前线倒戈,桂系迅速失败,李宗仁、白崇禧逃往国外。5月,又爆发了蒋冯战争。蒋介石故技重演,以重金收买冯手下两员大将韩复榘和石友三,韩、石倒戈反冯,冯玉祥不得不宣布下野。
1930年3月,阎、冯、桂三派将领联名通电反蒋,爆发了中原大战。这时关外的张学良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潜回东北,排除内外干扰,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初步稳定了东北的局势。对于中原大战,张学良开始主张和平,不想使东北军卷入内战。但是蒋系和反蒋系的人都极力拉张结盟,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就不得不考虑决策。蒋介石为了拉拢张学良,可谓费尽心机,显示出他在权谋上比对手高出一筹。第一,他派亲信张群、李石曾、吴铁城等长期轮班盯着张学良,进行拉拢。第二,委任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第三,将平津以及华北地盘均交奉系掌握。第四,蒋又以高官厚禄收买张的部下,用300万现洋买通东北军旅长马廷福率部归附,使张感到极大的压力。第五,蒋介石对张学良本人也施以各方面的关怀和恩惠,除了特邀他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还推选张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也被请到南京,并被宋美龄的母亲认做干女儿;蒋还亲自陪张学良拜谒中山陵,给张的卫队训话;蒋介石夫妇邀请张学良夫妇同游汤山等。蒋介石的这些措施和“诚意”使涉世不深的张学良深受感动,终于倒向了蒋介石一边,并“誓尽忠诚,以拥护中央,完成和平统一,虽牺牲生命,亦必完成此志”。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率东北军入关,帮助蒋介石打败反蒋联军。
中原大战以后,蒋介石于1931年5月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通过了《训政时期约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政治体制固定下来,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
第四章 夺权之术
据说在上古时期曾有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就是君位,也是“选贤与能”,由民主推举。这就是千百年来为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尧、舜禅让的故事。据说尧在位70年,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肖,不足以受天子位,便向四方诸侯咨询接班人选。他们向尧推举生活在民间的舜。尧经过考察,最后就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舜。舜在晚年也以同样的方法把天子之位禅让给禹,没有交给自己的不肖子商均。后来,禹的儿子启较为贤明,诸侯都归附他,从此便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王位世袭的社会。
尧、舜禅让的故事究竟如何,因时代久远,我们已不能知其详了,但在后来的“小康”社会中,却出现过不少禅让的事。战国时,燕王哙任子之为相,君臣二人感情笃深,燕王哙认为子之贤明,有治国之才,就把君位禅让给了子之。但子之做了三年国君,结果燕国大乱,齐国趁机进兵,几乎灭掉燕国。看来这是一次糟糕的禅让。汉代以后,禅让的事更是层出不穷,王莽代汉、曹丕登基、司马炎建晋、南朝的代谢、北齐的建立、杨坚建隋、赵匡胤建宋,都采取了禅让的形式。其中最典型的禅让当然要数王莽代汉了。后来的一切禅让,可以说都是从王莽那里学来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王莽受禅让为皇帝的过程。
王莽,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汉元帝去世,成帝即位,王政君为皇太后。她的兄弟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控制朝政,其他兄弟也都封侯获爵,声势煊赫。王氏家族一门十侯,五大司马,几十人被封为列侯,成为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