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案”时间考虑,似乎也不对头;因为方家地处交通要道,邻居们上上下下都要路过他家门口。中午时来往的人尤多。他如果是“特务”,怎么会在中午时间“发报”?
经过向电报局调查,发报员说:“一般的发报机声,是一种较轻的打击声,不是电影中那样的‘啼、啼’声!”
至此,本来早就可以结束“发报机”问题的调查。不过,调查组听说有人反映,方家双职工,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小的是双胞胎,方的经济条件宽裕,却不雇保姆,只请了一个白天来照料一下的短工!这被“推理”成方可能从事特务活动,生怕被保姆发现。
调查组到底有点“本事”,打听到方兆麟的妻子在一九六七年生下双胞胎时,奶水不够,曾请过奶妈。那位奶妈住在方家,一定了解方家的详细情况。
好不容易,查清了奶妈孔秀香在扬州乡下的地址,又进一步查到她目前在上海哪家当保姆。调查组找到了她,外凋记录如下问:方家有带电线、小灯泡的玩具?
答:小孩的玩具都放在我的小房间里,没有带电线、小灯泡的玩具。
问:方家有外国来信吗?
答:方家的信件不多。外国来信未见过,也未听到过外国寄钱来。
问:有没有听见“嘀嘀嗒嗒”的声音?
答:没有,从来没有听见。
问:方家有壁橱吗?
答:没有。方家只有衣橱。
问:方家夫妇谈文化大革命吗?
答: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事,他们夫妻在家里也谈,不过我听不懂内容。
问:常来方家的是什么人?
答:有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弟弟、弟媳。没有见过别的客人。
问:他听收音机吗?
答:他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有时候,他把半导体放在耳朵边听,听了一会儿又开大,放在桌子上听。
虽然奶妈如实地否定了“带电线、小灯泡的玩具”(亦即收发报机)和“嘀嘀嗒嗒”声,但是她谈及的半导体收音机看来是一条“缝”,调查组决定“钻”一“钻”。他们怀疑,这只半导体收音机会不会是经过伪装的收发报机?
他们设法取到那只半导体的收音机,来到生产该机的上海无线电三厂,请技术员鉴定。
技术员写下这样的鉴定:
“此27A型中短波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系本厂正式产品……搞收发报机一套,要有附件,要有装置附件的地位。此机未发现装置收发报机附件及其地位。”
调查组的大胆“推理”,一再碰壁,无法证明方家有收发报机。但是,那“啼、啼、啼”声仿佛一直在他们耳边响着,尚未查个水落石出。
有人提出,会不会是打字机的声音?
可是,他们到方家查过,没有见到打字机,哪来打字机的声音?
终于,他们决定提审方兆麟,问起了英文打字机……
他们又从方兆麟的哥哥处,查证了是否确实把打字机借给方兆麟,甚至还查看了那台英文打字机,摸了又摸,确实并非收发报机,才结束了这一问题的调查!大胆推理之二:由送大黄鱼“推理”为同案犯
调查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接到重要情报:在张佩瑛猝死的当天晚上,有人送大黄鱼到方家!这,显然是“阶级斗争新动向”:你想想,方兆麟进行“阶级报复”,“害”死了张佩瑛,居然有人立即送大黄色表示“慰问”,此人极可能是“同案犯”!
这一线索,绝不可放过。
他们使出了比福尔摩斯高超百倍的侦查功夫,很快就查明:三月三十日晚,上海基础公司第三工程队起重工虞国夫给方家送去两条大黄鱼。
于是,虞国夫立即成了调查组的审查对象。
调查组查阅了虞国夫的档案,在档案中似乎没有什么“刻骨仇恨”之类记载。
因为虞国夫只不过是一名青年工人,档案材料非常简单。
他们决定找虞国夫正面“交锋”,要他“交代”在两条大黄鱼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以下,便是由两条大黄鱼引出的一段“审查”。虞国夫的“交代”,迄今仍保存在那一堆秘密档案之中。现原文照录,可看出当年的调查组神经过敏到了何等地步:
一九六九年,我在上海日晖港装卸污水管时,认识了万廷钰。当时,我是起重工,万是医生。一九七○年底或一九七一年初,在大屯又碰到万廷钰。我在三队,她在四队,有一次我返回上海,万托我带东西,带的是一只箱子及一些零星的东西。
回上海以后,我把东西送到她家,这才认识了方兆麟。
以上,算是详尽地“交代”了他与万廷钰、方兆麟的“认识申”。接着,在调查组的逼问之下,他开始“交代”大黄鱼问题:
去年(一九七三年)十月,我脸上生了一个东西,慢慢大起来了。我想他们都是医生,想托他们找熟人开刀,以便使刀疤能否小一点。我跟他们的来往多了一点。
万廷针和上电医院龚医生很关心我,曾替我介绍女朋友。由万医生和龚医生当介绍人,我认识了那个女朋友。见面以后,不成功,我也就算了。时间是在今年春节之后,在方医生出事情前一个月左右。
虽然女朋友不跟我来往了,但是我仍很感谢万医生。三月三十日,正好是方医生出事情的那天,我买到几条大黄鱼。我就在下班之后,晚上七点钟,送到方家。
当时,方医生还没有回来。万医生叫我坐在沙发上。她的女儿也在家。万医生说,女朋友的事,我以后替你再留意,你脸上的皮下囊肿还是要抓紧开刀。我问起方医生怎么还没有回家,她说“方医生今天为张春桥的妹妹开刀,忙得很。”
调查至此,大黄鱼的来历已经一清二楚,大黄鱼与本案无关亦已明明白白。但是,调查组还要查下去,继续盘问虞国夫。无奈,虞国夫只得再作“交代”:
大约八点钟以后,方兆麟回来了。万医生问他,手术怎么样?方说,很不顺利。
万又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方说:司XX针(对不起,我只记得“司”,讲不出名字来)
打下去以后,就不来事啦。关于开刀的事,他们讲了一会儿,我听不大懂。我见他们夫妻面色不好看,我坐在那里觉得不自然。我对万医生说,我该走了。万医生说,不送你了。
我在他家,总共只一个多小时。谈话的时候,我和万医生坐在沙发上,方医生坐在对面的凳子上。
调查组并不轻信虞国夫一面之词,又分别审问了方兆麟和万延钰,口供相符,这才排除了虞国夫的“同案犯”的嫌疑。
不过,虞国夫在谈到万医生为他介绍女朋友时,另一个介绍人为“上电医院龚医生”。看来,龚医生跟方家关系密切。调查组对于这条缝,又要查一查!
大胆推理之三:替人做媒招致立案审查
“上电医院龚医生”,调查组一查就查明了:上海电业职工医院麻醉护士龚雅琴,女,四十岁。
调查组火速赶往上海电业职工医院,与龚雅琴短兵相接。
初次外调,调查组便发现,龚雅琴确实跟方氏夫妇关系密切:
与方兆麟的关系——龚雅琴早在一九五三年入中山医院进修麻醉业务时,就认识方兆麟。一九七三年八月,龚雅琴调往上电医院之后,一直把方兆麟当作“业务靠山”,遇到疑难便向方兆麟请教。
与万廷钰的关系——龚雅琴一九五三年进中山医院时,万廷钰是开刀间护士,彼此相识。这些年,一直有来往。一九七四年二月,龚和万曾一起到长宁电影院看电影。为了替虞国夫做媒,又和万一起陪虞及其女友到人民电影院看电影。
在调查组的眼中,“关系密切”成了“同案犯”的嫌疑。
龚雅琴比虞国夫更不幸。虞国夫送了两条大黄鱼,遭到审查,而龚雅琴替虞国夫作筏,竟被调查组立案审查!
在调查组的绝密档案中,有一厚册便是龚雅琴立案审查材料,总共收入三十三份材料!
翻开案卷,首页标题,赫然入目:《关于对张佩瑛同志死亡事件的嫌疑对象龚雅琴的审查结案报告》!
报告居然振振有词地开列了三条“审查理由”:
一,发现龚雅琴在张佩瑛同志死亡事件前后与方兆麟及方妻万廷钰来往密切,活动频繁。
二,据揭发方兆群的材料提供:“怀疑方兆麟于三月二十九日晚(事故前一天)
九时左右,骑自行车往淮海中路方向行驶“。龚家也住在淮海中路XXX弄XX号。
小说推荐
- 春桥文录
- 首页 01-30 01 张春桥同志简要生平(1917~1994 02《毛泽东之歌》的作者对批评的答复 03 我所领会的"真理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04 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 05 姚文元张春桥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讲话 06 张春桥接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来京同学时的谈话 07 张春桥接见北
- 最新章:第125章
-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断桥)
- 作者:断雪残桥第一章 仙境飞升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武当山山势奇特,一峰擎天,众峰拱卫,既有泰山之雄,又有华山之险,悬崖、深涧、幽洞、清泉星罗
- 最新章:第708章
- 走过青春的独木桥
- 作者:林世保前言:倘若一旦考不上大学呢?那以后还能沿着自己的理想走下去吗?这个世界是很大,可那时又有几扇门会面对自己敞开呢?这是每一个面对高考的学生都不可避免的难题。是啊!这世界的确是太大太大了。大得让人目眩头晕,大得让我们这些羽翼未丰的“小鸟们”像钻进了丛雾一般,奇书网找不到东南西北了…第一章高三
- 最新章:第31章
- [快穿]桥来桥上走
- 《桥来桥上走[快穿》马楞文案:孙桥,男,风流成性,居无定所,见色忘义,好坏不分,不堪大用。系统却说“桥儿,你是个好人”主攻文。作者不是受控也不是攻控,逻辑没有,一切为了爽,属于无粮自产,so不欢迎各种ky.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孙桥 配角:统哥 其它 第一座桥:智障和自私第1章 致世上独一无二
- 最新章:第77章
- 张辽新传
- 《张辽新传》作者:杨家大郎[张辽新传 杨家大郎 著/书籍介绍:刚侯张辽,雁门马邑人也。初随丁原,后归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太祖破吕布,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当一个拥有后世记忆的张辽出现时,他还会重复以往的历史吗-章节内容开始-第一卷 第一章更新时间:2009-1-3 20:05:42
- 最新章:第695章
- 桥头镇上桥头村
- o o╮ˋ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浅沫】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桥头镇上桥头村作者:尔文ada文案桥头镇上桥头村流浪来一个年轻人,住进了半山废弃的窑洞里,村里说,这是个愣子,还是个哑巴;30岁的“老光棍儿”王洪生,看他可怜,便给他送了一段日子的吃喝,没
- 最新章:第32章
- 张居正大传
- 作品:张居正大传 作者:朱东润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多,但是象张居正那样划时代的人物,实在数不上几个。但是张居正的一生,始终没有得到世人的了解 作者简介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中国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1916年英国伦敦西南学院肄业。1918年8月至1929年4月任通
- 最新章:第87章
- 传奇未完:张爱玲
- 作者:蔡登山【由文】开场白 撕碎了又拼贴一九九五年中秋前夕,张爱玲以她独特的方式,告别人世。一时间“满城争说张爱玲。一篇锦瑟解人难,重读张爱玲亦非易事。从史料或文本上重新地“发现”她,该是一个窗口,藉由此你才能看到无边的风景!不知从何时开始起沉迷于茫茫史海中,寻逡那碎瓦残片。只想从那零星的史料中,去
- 最新章:第43章
- 贫道张三丰
- 没啥好说的了
- 最新章:新书从地煞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