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规律。格物的过程,首先要使人们的感官接触客观事物,进一步在实践中
变革客观事物,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唯心主义者则不然,他们认为
“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可以脱离客观事物而独立;或者认为未有宇宙
之先,“理”已存在,宇宙万物乃由它所派生;或者认为“理”就是人心,
有了心才有理,离开了心,“理”就不存在了。他们认为“穷理”只须在心
上用力,就能把握理,这就是他们的格物观。两种格物穷理的哲学路线,宋
明时期争论不休。李时珍主张的格物穷理,属于唯物主义路线。他坚决主张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去探索事物本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他认定物理不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心中固有的,而靠人们花力气从事物中发掘出来。
李时珍反复表明,他决心重修本草,目的就在于格药物之理。格物穷理
对于一个医药家是异常重要的,缺乏格物穷理精神的医家,很可能是个庸医,
在医疗实践中,少有不出乱子的。具有格物穷理精神的人,才能参天人之奥
妙,通歧黄之精微。
(一)司命卫生者,首当知物理
李时珍强调论医研药,事关司命卫生,不可不“知物理”。格物知理,
是他重修《本草纲目》的初衷,也是他从事科学实践的归宿。在《本草纲目·果
部》序论中,他强调格物穷理的重要性,写道:
木实日果,草实日蓏。熟则可食,干则可脯。
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辅助粒食,以养民生。故《素问》云:“五果为助。”五
果者,以五味、五色应五脏,李、杏、桃、栗、枣是矣。观此, 则果蓏之上产常异,性味
良、毒,岂可纵嗜欲而不知物理乎?
——校点本第三册,第1725 页
这是说各种果物,无不自具物理,待人们认真研究,如果只“纵嗜欲”,“不
知物理”,而想靠他“养民生”,“治疾苦”,很可能适得其反,自食恶果。
为了引起人们重视研究木部药物的物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木部的
开篇,用韵文写了一段精粹议论。申述“坚脆美恶,各具太极(即理)”。
他说:“木乃植物,五行之一。性有土宜,山谷原隰。肇由气化,爰受形质。
乔条苞灌,根叶花实。坚脆美恶,各具太极(即理)。”(校点本第三册,
第1911 页)这阐明木类药物,虽然都是元气化生,因其生长的地理条件有山、
谷、原、隰之别,其形态有乔、条、苞、灌之分,用作药材,更有根、叶、
花、实之别,色香多异,气味各殊,是寒是温,有毒无毒,都有待于认真考
究。总之,“各具太极(理)”,非精心格物,不可得知。
李时珍在《山楂·发明》中讲了他研究羊朹子治黄肿痛的故事,以表明
他格物理的精神。他的邻居有一小儿,“因积食。黄肿,腹胀如鼓”。有一
天,偶然到羊朹树下,取食致饱,回家大吐痰水,从此病就好了。李时珍研
究这一现象,认定其中必有“物理”,得到结论说:”羊朹乃山楂同类,医
家不用而此效,则其功应相同矣。”不仅认识了羊朹的功效,同时更加深了
对山楂的认识。他说,山楂“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
后咀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克代也。”(校点本第三册,第1774
页)他还根据《物类相感志》的记载:“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
进一步得出结论说,山楂“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同上)由羊朹治病
的偶然发现,而引起对山楂性味的进一步认识,由山楂“消肉积之功”,深
入考究,益加肯定羊朹之治“积食黄肿”,绝非偶然。这些都是李时珍格物
穷理精神的生动体现。
李时珍从蜀医张肱巧治“消渴”的事迹中,深深敬佩古代名医的格物穷
理精神。病人揭颖臣患“消渴”,日饮水数斗,饭亦倍常,小便频数。众医
生按治“消渴”的办法医治,“服消渴药逾年,疾愈甚”,自以为必死。名
医张肱诊后,投了一副药,就把病治好了。问其故,他说,“颖臣脾脉极盛,
而肾气不衰,每由果实、酒物过度,积热在脾,所以食多而饮水。水既多,
溺不得不多,非消非渴也”。原来以往医学家只看某些表面现象,先人为主,
把病证弄错了,治了一年多,愈服药愈糟。张肱看准证候,故能一药而愈。
李时珍从《苏东坡集》中看到这一事迹后,反复思考,深有感慨地说:“古
人重格物,若肱盖得此理矣”。(《枳椇·发明》校点本第二册,第1846
页)
李时珍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注重格物穷理,对医学、药物学做
出独到贡献,事例很多。《本草纲目》记述了一个生动的病案:“一人素饮
酒,因寒月哭母受冷,遂病寒中,食无姜、蒜,不能一啜。至夏酷暑,又多
饮水,兼怀怫郁。因病右腰一点胀痛,牵引右肋,上至胸口,则必欲卧。发
则大便里急后重,频登圊,小便长而数;或吞酸,或吐水,或作泻,或阳萎,
或厥逆,或得酒少止,或热稍止。但受寒食寒,或劳役,或入房,或怒或饥,
即时举发。”针对这一症状,按一般治疗方法,服用温脾、胜湿、滋补、消
导诸种药剂,都少效验,或稍微好转,随之又发作。李时珍认真诊视,深入
思考,终于投一剂而“诸症如扫”。他总结自己的心得说:
时珍思之,此乃饥饱劳逸,内伤元气,清阳陷遏,不能上升所致。遂用升麻葛根汤和四君
子汤,加柴胡、苍术,黄芪煎服。服后仍饮酒一二杯助之。其药入腹,则觉清气上行,胸隔爽
快,手足和暖,头目清明,神采迅发,诸症如扫。
——《土当归·发明》校点本第二册,第797 页
李时珍医案多数没有保留下来。这一医案记述相当完整,对疾病的起因、
发展、各种症状、医疗过程,以及最后辨证结果、处方原则、治疗效果,都
一一叙述清楚。由此人们可对李时珍在医疗实践中整个格物穷理的过程有完
整的了解。后代医学家若遇清阳郁遏之症,则可引为借鉴,举一反三,更应
效法他的格物精神。
(二)格物穷理,力戒主观
辨证处方,最忌先人为主,根据一点表面现象就下结论。李时珍结合自
家的临证经验,常对前人留下的医案进行深入的思考,得出独到体会。周密
《野语》记载一则医案说:“临川周推官,平生孱弱,多服丹砂、乌、附药,
晚年发背疽。”经不少医家诊治,都认为患者服丹石过多,应投以解毒药。
表面看来,这一治疗原则是符合常理的。可是久治无效。后来另一位老中医
诊脉说,这是属于阴极证,“正当多服伏火丹砂及三建汤”。先用小剂试验,
继用大剂,三日后用膏敷贴,半月而疮平,先后服三建汤150 服,把病治好
了。根据这一记载,李时珍深思这位老中医的结论为什么同“前诸说异”呢?
领会其中道理说:“盖人之脏腑,禀受殊方,在智者辨阴阳脉症,不以先入
为主。非妙入精微者,不能企止。(《丹砂·发明》校点本第一册,第521
页)李时珍的体会对人们的启发很大。从认识原则上说来,就是要克服主观
成见,遇事从实际出发,深致格物之功,才能”妙入精微”,不落常套。
照常理讲,丹砂不可久服。周推官多服丹砂,晚年发背疽,医家“悉归
罪服丹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忽视患者脏腑之禀赋有差异,一概而论,
不能不事与愿违。李时珍着重指出,药物的五味、四气本性是“一定不变”
的,由于患者“五脏有异”,患病的“四时”不同,应当全面考虑灵活运用。
他说:“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敛、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
者也。其成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气之本
性也,其于五脏补、泻、迹迭相施用也。”(校点本第一册,第75 页)不考
虑五脏、四时差异,只凭四气、五味的常理处方治病,违反格物穷理的基本
原则,不免犯主观主义错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一再告诫人们,努
力克服主观主义,遇事“不可一律论”,不只对病症不可一律沦,就是每一
种药物本身,根、茎、花、实,单使、兼用、两用、全用,也大有区别,都
应细心格物。他写道:
本草有单使一件者,如羌活之根,木通之茎, 款冬之花,葶苈之实,胡桐之泪,龙
脑之膏是也。有兼用者,远志、小草、蜀漆、常山之
小说推荐
- 医神李十珍
- 《医神李十珍》作者:萧叔郎正文第一回 都是屁惹得祸他站在南天mén口,这个南天mén可不是泰山上的那个南天mén,而是真正上界的那个南天mén。上界又称为天界、或者神界。自上古时代,盘古开天劈地以来,就形成了三界。下界又称为凡界,或阳界、阳间等等,由人来居住。冥界又称为yīn界、或yīn间等等,是鬼
- 最新章:第514章
- 李汝珍-镜花缘
- ,镜花缘简介?第一回女魁星北斗垂景象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生?昔曹大家《女诫》云“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而不可无者也。今开卷为何以班昭《女诫》作引?盖此书所载虽闺阁琐事,儿女闲情,然如大家所谓四行者,历历有人: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非素日恪遵《女诫,敬
- 最新章:镜花缘-第132章
- 白家的珍宝 作者:李爱
- *大胖”鲜网2011.10.20完结属性分类:现代/都市生活/总受/正剧关键字:白臻双性,Np,乱 伦,YY练手之作,当不得真,结局未定,严重慎入内容主要是讲白臻的儿子白子宁回到白家,然後发现原来自己老爸是个变态,整个白家全是变态酱紫,以及双性小受白臻大叔悲催的一生。下部的内容比上部虐一些,主要是虐
- 最新章:第122章
- 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
- 作品: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 作者[美 夏因·罗伯尔 王一民 王仲民 译 内容简介 正文 原序 遗传的基本原理结果竟是异乎寻常地简单,这加强了我们的一种希望,即自然毕竟是完全可以认识的。曾被广为宣扬的认为自然界不可思议的观点,再次被证明只不过是由于我们的无知而产生的错觉。这令人鼓舞,因为,我们生活的
- 最新章:第28章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作者:沧溟水正文第1章:曲江池畔春如织(上)天宝十二年三月初三,一扫素日来的阴霾,湛蓝的天隐隐透出和煦温婉的光泽。从长安城至曲江池,逶迤十数里,尽是绵绵不绝的人群:幞头袍衫神态闲适的男子,衣裳华美浓妆重彩的妇人,窄袖银带衣饰简约的少女,甚且夹杂些奇妆异扮的波斯、高昌人和昆仑奴。
- 最新章:第134章
-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 作者:沧溟水第一卷 锦幕云屏曲江池畔春如织(一)天宝十二年三月初三,一扫素日来的阴霾,湛蓝的天隐隐透出和煦温婉的光泽。从长安城至曲江池,逶迤十数里,尽是绵绵不绝的人群:幞头袍衫神态闲适的男子,衣裳华美浓妆重彩的妇人,窄袖银带衣饰简约的少女,甚且夹杂些奇妆异扮的波斯、高昌人和昆仑奴。虽未至辰时,东西两
- 最新章:第145章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1
- 作者:沧溟水 第一章 曲江池畔春如织(1 天宝十二年三月初三,一扫素日来的阴霾,湛蓝的天隐隐透出和煦温婉的光泽。从长安城至曲江池,逶迤十数里,尽是绵绵不绝的人群:幞头袍衫神态闲适的男子,衣裳华美浓妆重彩的妇人,窄袖银带衣饰简约的少女,甚且夹杂些奇妆异扮的波斯、高昌人和昆仑奴。虽未至辰时,东西两市早已
- 最新章:第33章
- 袁世凯评传
- 《袁世凯评传》第一部分 中国人讲历史有一个传统:知人论事。袁世凯何许人也?就其一生的作为而言,他是个曹操、刘裕之流的人物,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类的枭雄。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可塑性非常大,早生五十年,他真可能做成了开国皇帝;晚生五十年,他也会是一个政治强人;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个中兴名臣或富于
- 最新章:第76章
- 韩少功评传
- 与名作家灵魂对话:韩少功评传(选载 作者:孔见城墙边上的童年(1)如果母亲没有记错的话,韩少功出生的时间应该是1953年1月1日深夜。照说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日子,街面上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是很容易记住的。选择一年的第一个日子来到人间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全世界都在庆祝你的光临。不过,考虑到是阳历的新年,中国
- 最新章: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