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山蜀漆的应用,即是一例。
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为治疟要药。李时珍认为,尽管是常
用要药,使用时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同样是疟,病原却大有区别。“有六
经疟,五脏疟,痰湿,食积,瘴疫鬼邪诸症。”但就总体而论,“无痰不作
疟”。常山、蜀漆于“驱逐痰水”正有特效。“用之得宜,神效立见;用失
其法,真气必伤。”李时珍认为应用常山蜀漆劫痰截疟,须在发散表邪及提
出阳气气之后,“须分阴阳虚实,不可一概而论也”。(《常山·蜀漆·发
明》校点本第二册,第1151 页)这一论述表明:常山、蜀漆可截疟,此乃药
之常性;但疟有诸类,患者有阴阳虚实之别,此事之“变”。常变结合,因
人施治,这才符合辩证法原则。
患者有贫富差别,生活条件大异,致病原因诸多不同,病当因人而治。
李时珍引用张仲景的论述来阐明这一思想说:“土地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食
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歧伯举四治之能。且如贵豪之家,形乐志苦
者也;衣食足则形乐而外实,思虑多则志苦而内虚,故病生于脉,与贫下异,
当因人而治,后世医者,委此不行,所失甚矣。”(校点本第一册,第52
页)
人们的脏腑禀赋不齐,身体素质不同,一般常理,在有些人难免出现例
外。附子乃毒药,非危病不可用。有的人只服用少量,即发热不堪;可是也
有人长期服用而健康异常。李时珍举了两个具体事例,证明这种例外性。一
是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咀硫黄,如此数
岁”。二是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80 余,健康倍常”。
根据这些特殊事例,李时珍得出结论说:“若此数人,皆脏腑禀赋之偏,服
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理概论也。”(《附子·发明》校点本第二册,第1162
页)
一剂方药不能治众人之病,众病不可以一理概论。常其所常,变其所变,
常与变的辩证统一,乃神医妙术之绝奥,故李时珍十分推崇寇宗爽的论述。
宗姡眨喝擞泄蠹俪ぃ〉北鹇郏徊∮行戮眯槭担淼北鹨8侨诵娜缑妫鞲鞑煌?br /> 惟其心不同, 脏腑亦异。欲以一药通治众人之病,其可得乎?
——校点本第一册,第52 页
“病当别论”,“理当别药”,强调对具体病证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既
坚持一般原则原理,又区别特殊情况,这叫守“常”而迎“变”。企图“一
药通治众人之病”,是不通常变的庸医。
苦参、黄檗,皆能补肾,在于二药之苦能燥湿,寒可除热,这是一般的
原理。但运用之时,尤须斟酌情况。若不看患者的特殊情况,一概而论,是
会害人的。李时珍指出:苦参、黄檗补肾,“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
应;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这就说明常中有变。
运用苦参黄檗,本意在于补;如不通常变原理,本求滋补延寿,反致促其夭
亡。根本原因正如《素问》说:”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久而增气,物
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李时珍引用王冰的观点,进一步阐发道:
“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其类也。气增不已,则脏气有偏胜,偏胜则
脏气有偏绝,故有暴天。”(《苦参·发明》校点本第二册, 799 页)本
为滋补,反遭“暴夭”,岂不可悲?
十剂之中,有所谓“燥剂”,其功效在于去湿。李时珍首先分析了湿的
类型,指出“湿有外感,有内伤”。因此,逐湿采用的燥剂,可分以下数种。
“风药可以胜湿,燥药可以除湿,淡药可以渗湿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
之;湿而有寒,辛热之剂燥之。”(校点本第一册,第63 页)这就是关于燥
剂的“常”与“变”的诸种关系。各项具体措施必须建立在具体分析的基础
上,困人而异。人们只有对同类病证有广泛的认识,才能从中概括出一般规
律。“十剂”、“四时用药例”,都是属于药理之“常”。《本草纲目》中
所列的经方、时方、验方等,是在“常”理指导下的具体运用。名医辨证论
治,正是执常以应万“变”,万变不失其“常”,坚持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
思维方法。
李时珍用常变统一思想论药,指出药理有常,用之则千变万化。药有五
味、四气,这是药物的“本性”,它是一定不变的,是为“常”。不同配伍,
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方剂,这就是它的“变”。七方、十剂固然有其常则,
对于人体的功效或补或泻,因人而异,更不可执一。故李时珍说:“甘缓、
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也;其或补或泻,
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气之本性;其于五脏补泻,
亦迭相施用也。”(《五脏五味补泻》校点本第一册,第78 页)
《神农本草经》谓药有“七情”,不只相须、相使者可以同时使用,相
畏、相杀者,相恶、相反者也可同时使用。李时珍指出药物的配伍,“有经
有权,在用者识悟尔”。(校点本第一册,第66 页)如果医家对相畏、相杀、
相反的药物,一概拒绝配合使用,那就是株守常格而不识权变的庸医。李时
珍引用陶弘景的话论述这一思想说:“凡检旧方用药,亦有相恶相反者。如
仙方甘草丸有防已、细辛,俗方玉石散用栝萎、干姜之类,服之乃不为害。
半夏有毒,须用生姜,取其相畏相制也。”“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
良,此有以制伏故也。”(校点本第一册,第46 页)这都是“有经有权”的
典型方剂。坚持这种观点论药。可谓得其枢要。
某些药物治某些疾病有特效,人们因其有特效而忽略其适应范围,结果
往往出乱子。
紫草,味甘咸而气寒,其功效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人心包络及
肝经血分,是治痘疹的良药,这是它的一般性。但在投用的时候务须慎重考
虑其特殊条件。李时珍说得明白:“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甚,大便闲涩者
宜用之:已出而便闭者,亦可用。若己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
忌之。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非矣。”(《紫草·发明》校点本第
二册,第763 页)只知紫草治痘疹的共性,不顾患者痘疹已出未出,大便或
闭或利的特殊情况,死守教条,违背通权达变的原则,是容易坏事的。
石膏,气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头痛身热,三焦大热,肺热胃热,
中暑潮热等。其性之常,在于祛热。然而临床用之祛热,则或效或不效,其
中大有文章。《名医别录》载,睦州杨家女,病骨蒸,内热外寒,众医不治,
某名医用白虎汤(以石膏为主药),一剂而热除。广济林某年50,病痰咳发
热,某医家嘱用石膏,热未除而咳益频,终至不起。李时珍根据这一正一反
两个医案总结道:白虎汤祛热,“此皆少壮肺胃火盛,能食而病者言也;若
衰暮及气虚血虚胃弱者,恐非所宜”。林某服之病至不起,“此盖用药者之
音也”。(《石膏·发明》校点本第一册,第545 页)只知石膏能去热,不
问患者年岁少壮,胃气盛衰,一概用之,正是知常不知变的瞀瞀者。
二贤散,由桔皮、甘草、盐花合成,朱丹溪变更为润下丸。冶一切痰气
有特验。如果只知二贤散治痰气的常理,而不达其变,不免受害。李时珍指
出:此剂“惟气实人服之相宜,气不足者不宜用之也。”(《黄桔皮·发明》
校点本第二册,第1788 页)这说明欲知药物对患者当用不当用,须先别患者
气之虚实,此之谓常变结合。二贤散如此,他剂何独不然。
在药物归经问题上,也存在常变妙理。李时珍对药物归经理论的重大发
展,就在于论述了药物的归经可随不同的配伍而改变。常山、蜀漆(即常山
苗)乃劫痰截疟要药。李时珍指出:它的归经特性,可随佐使而改变,“得
乌梅、鲮鲤甲则入肝;得小麦、竹叶则入心;得秫米、麻黄则入肺;得龙骨、
附子则入肾;得草果、槟榔则入脾。”(《常山·蜀漆·发明》校点本第二
册,第1151 页)不知常山、蜀漆因配伍不同而归经有别,只知其有截疟之功,
是知常不知变。如此投药,为名医所不取。
庸医不通常和变,认为一药可以通治百病。李对珍对此作了正确批评。
如育礞石,气平味咸,其性下行,乃厥阴之药,?
小说推荐
- 医神李十珍
- 《医神李十珍》作者:萧叔郎正文第一回 都是屁惹得祸他站在南天mén口,这个南天mén可不是泰山上的那个南天mén,而是真正上界的那个南天mén。上界又称为天界、或者神界。自上古时代,盘古开天劈地以来,就形成了三界。下界又称为凡界,或阳界、阳间等等,由人来居住。冥界又称为yīn界、或yīn间等等,是鬼
- 最新章:第514章
- 李汝珍-镜花缘
- ,镜花缘简介?第一回女魁星北斗垂景象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生?昔曹大家《女诫》云“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而不可无者也。今开卷为何以班昭《女诫》作引?盖此书所载虽闺阁琐事,儿女闲情,然如大家所谓四行者,历历有人: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非素日恪遵《女诫,敬
- 最新章:镜花缘-第132章
- 白家的珍宝 作者:李爱
- *大胖”鲜网2011.10.20完结属性分类:现代/都市生活/总受/正剧关键字:白臻双性,Np,乱 伦,YY练手之作,当不得真,结局未定,严重慎入内容主要是讲白臻的儿子白子宁回到白家,然後发现原来自己老爸是个变态,整个白家全是变态酱紫,以及双性小受白臻大叔悲催的一生。下部的内容比上部虐一些,主要是虐
- 最新章:第122章
- 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
- 作品: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 作者[美 夏因·罗伯尔 王一民 王仲民 译 内容简介 正文 原序 遗传的基本原理结果竟是异乎寻常地简单,这加强了我们的一种希望,即自然毕竟是完全可以认识的。曾被广为宣扬的认为自然界不可思议的观点,再次被证明只不过是由于我们的无知而产生的错觉。这令人鼓舞,因为,我们生活的
- 最新章:第28章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作者:沧溟水正文第1章:曲江池畔春如织(上)天宝十二年三月初三,一扫素日来的阴霾,湛蓝的天隐隐透出和煦温婉的光泽。从长安城至曲江池,逶迤十数里,尽是绵绵不绝的人群:幞头袍衫神态闲适的男子,衣裳华美浓妆重彩的妇人,窄袖银带衣饰简约的少女,甚且夹杂些奇妆异扮的波斯、高昌人和昆仑奴。
- 最新章:第134章
-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 作者:沧溟水第一卷 锦幕云屏曲江池畔春如织(一)天宝十二年三月初三,一扫素日来的阴霾,湛蓝的天隐隐透出和煦温婉的光泽。从长安城至曲江池,逶迤十数里,尽是绵绵不绝的人群:幞头袍衫神态闲适的男子,衣裳华美浓妆重彩的妇人,窄袖银带衣饰简约的少女,甚且夹杂些奇妆异扮的波斯、高昌人和昆仑奴。虽未至辰时,东西两
- 最新章:第145章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1
- 作者:沧溟水 第一章 曲江池畔春如织(1 天宝十二年三月初三,一扫素日来的阴霾,湛蓝的天隐隐透出和煦温婉的光泽。从长安城至曲江池,逶迤十数里,尽是绵绵不绝的人群:幞头袍衫神态闲适的男子,衣裳华美浓妆重彩的妇人,窄袖银带衣饰简约的少女,甚且夹杂些奇妆异扮的波斯、高昌人和昆仑奴。虽未至辰时,东西两市早已
- 最新章:第33章
- 袁世凯评传
- 《袁世凯评传》第一部分 中国人讲历史有一个传统:知人论事。袁世凯何许人也?就其一生的作为而言,他是个曹操、刘裕之流的人物,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类的枭雄。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可塑性非常大,早生五十年,他真可能做成了开国皇帝;晚生五十年,他也会是一个政治强人;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个中兴名臣或富于
- 最新章:第76章
- 韩少功评传
- 与名作家灵魂对话:韩少功评传(选载 作者:孔见城墙边上的童年(1)如果母亲没有记错的话,韩少功出生的时间应该是1953年1月1日深夜。照说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日子,街面上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是很容易记住的。选择一年的第一个日子来到人间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全世界都在庆祝你的光临。不过,考虑到是阳历的新年,中国
- 最新章: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