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位面:厄休拉的幻想游记》第1章


作者:'美'厄休拉·勒奎恩
译者:梁宇晗
【】
译者序
人们提及勒奎恩的时候,总是要首先说明她的家族背景,似乎非如此不足以说明她的写作风格。厄休拉·K.勒奎恩1929年生于美国加州,她的父亲是一位人类学家,母亲则是心理学家兼作家,另外她的丈夫又是一位历史学家,她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道家哲学经典《道德经》,甚至还组织过该书的英译工作。将这一切组合起来,我们大概就可以得知她的文风:优雅细腻,恬淡平和。人类学、道家哲学和女性主义一直是她作品的突出主题。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她以《黑暗的左手》一举成名之后,又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和剧本。当然,这其中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莫过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地海传奇》三部曲。也是在那之后,中国的读者们开始逐渐关注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
《变化的位面》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属于勒奎恩较新的作品,成书于2003年,其中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在新世纪创作的。勒奎恩一直善于刻画异世界的文化背景,而在此书中,作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位面(位面是近似于我们平时在科幻小说中经常接触到的“平行世界”概念),而每一个位面都代表着一个瑰丽的想象,将读者们心目中奉为圭臬的种种规条逐一打破。主角漫游于各个位面之间,不可避免地与其中的原住民产生各种各样的复杂互动,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交流,却往往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就是原住民与来访者都发生了各种变化,而且永远不可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读者则将体验到双方面的改变,从而也会对故事本身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变化的位面》中的这些故事表面上是描述拥有不同文化特征的世界,实际上代表的却是作家深刻的思考。联系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看到,这一个个看似与我们的世界并无相关的故事中,却无一不反映着现实的某种弊端,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来自不同国家(或者说不同世界)的人们没有办法互相理解和尊重。当然,还有对无限制的消费主义的担忧、讨论充斥着基因技术的世界可能遭遇的灾祸,等等。但总体上来说,《变化的位面》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奇幻文学,而勒奎恩也凭借着这部小说集,摘掉了类型作家的帽子。正如尼尔·盖曼为此书所写的赞辞:“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
勒奎恩一直是我本人十分喜爱的作家。2005年是我正式开始奇幻翻译事业的第一年,也是在那一年,我所翻译的三篇来自于本书的短篇小说刊登在了《科幻世界译文版》上。这一个小小的勒奎恩系列也是至今为止,我本人最为满意的译作。2006年夏天,应三辉图书公司的谢兄相邀,我决定承担起全本的翻译工作。翻译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许多困难,但最终还是可以将这部佳作奉献给广大读者。
当然,翻译是译者的职责,无论遭遇了多少困难都不应该、也不值得抱怨。作为译者,我的心愿就是可以将原著的意义尽可能地为读者表现出来;但这也正是译者的心病,译者能够理解多少,又能表达多少都是很难说的事情。我自知翻译水平有限,书中的谬误一定不少,尚祈广大读者能够批评指正。
席达·杜利普的诀窍
对于那些知道如何利用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的人而言,飞机本身的去向虽然也很丰富多彩——你可以飞几千英里,也可以飞到地球另一边;可以飞向热带的椰子树,也可以飞向寒带的冰川;可以飞向南极,也可以飞向波兰;可以飞向西藏的喇嘛,也可以飞向撒哈拉的骆驼——但与机场带给人们的广阔经历相比之下,飞机的去向仍嫌太少。
飞机里地方狭小,人潮汹涌,燥热,吵闹,充满了细菌,令人心惊胆战而又烦闷不堪,并且会在极其不恰当的时间送上难以下咽的食物。尽管机场的空间略大一些,不过那种拥挤、糟糕的空气、噪音和无休无止的紧张感则是完全一样的,而食物则更加糟糕,永远都是炸得焦硬如煤块的东西;而且,仅有的可以吃东西的地方无一例外地极其压抑沉闷。在飞机上,所有人都被一条带子捆在座位上,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离开座位,这段时间一般用于排队等候卫生间的使用权。就在放水的欲望即将得到满足的那一刹那,扬声器又响了起来,将他们赶回座位,重新用带子捆好。在机场里,拖着大包行李的人们在无尽的走廊中来回奔跑着,正如得到了魔鬼赠送的假地图的可悲灵魂们,疯狂地搜寻着从这地狱中逃出去的出口。还有一些坐着的人观看着这些狂奔者的可笑行为。他们坐在焊接在地板上的椅子上面,大有把板凳坐穿的毅力,否则就会加入狂奔者的行列。总而言之,机场和飞机没什么不同,这与一个粪池的底部与另一个粪池的底部没什么不同是一个道理。
假如你和你搭的飞机都准时到达了机场,那么你在机场的遭遇就不过是一个短暂、松散而悲哀的序章,预示着漫长、紧张而悲惨的飞行过程。但是,有很多情况可以让这个事实发生转变,例如:虽然你已到达机场,但你要转乘的班机还有五个小时才会到达;或者你搭乘的前一架班机晚点,致使你没有搭上转乘的班机;或者是欲转乘的班机晚点;或者由于另一航班的工作人员罢工要求提升薪水,而政府尚未派出国民警卫队以消除该事件对国际资本主义的威胁,结果造成你搭乘的航班要接待比平时多一倍的乘客;或者由于龙卷风、雷暴、暴雪等天气原因;或者由于飞机上缺少了一些零件;或者由于其他借口(这样的借口有很多,总的说来航空公司是没有任何责任的,并且他们从来不会向任何人解释)。这样一来,那些本来应该前往其他地方的人们就不得不无聊地坐在候机厅里,无法前往任何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这才是事情的正常状态——机场不再是旅行的一个序章,不再是一个用于过渡的地点:它成了一个停顿和阻塞,就如同一块不能顺利排出的大便。机场这个地方的意义就在于如果你进入机场,你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在这里,时间不再流逝,所有的希望也都失去了意义。这是一个终点。除了作为一班班飞机之间的中转站以外,机场对于人类没有丝毫用处。
正是辛辛那提的席达·杜利普首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因此发明了我们大部分人现在所使用的位面旅行技术。
她要搭乘的从芝加哥飞往丹佛的班机由于某种不可言说的——或至少是没有人去言说的——机械故障而延迟了。最初大屏幕上显示此班机1点10分起飞,这已经晚了两个小时。等到1点55分的时候,屏幕上的起飞时间又改成了3点整。后来,班机列表上干脆就没有这班飞机了。登机口处也没有负责回答问题的工作人员。咨询处前面排起的队伍足有十几公里长,仅比卫生间前面排的队伍略短一点。席达·杜利普站在肮脏的塑料收银台旁边吃了一餐几乎没法下咽的午饭,这是因为仅有的餐桌全部被悲惨地哭叫着的小孩、威吓小孩的父母以及穿短裤戴贝雷帽系着皮带的大个子长头发年轻人所占据。当地的报纸她早已读过数遍,有一篇社论鼓吹应拨出教育预算来建造更多的监狱,还有一篇赞扬了政府最近对收入超过罗马尼亚人的公民们的减税行为。机场的书店根本不卖书,卖的都是“畅销书”,席达·杜利普对于这类东西向来不敢问津,它们会给她带来相当严重的不良反应。,她在椅子上坐了一个小时,四周都是同样的椅子和同样的人,这个时候,按照她后来的话说,“我发现了”。
她发现只要做一个简单的手势——做出这手势比描述这手势还要简单得多——她就可以去任何地方。这是因为她已经是在位面之间了①『注①:英文“位面”与“飞机”均为plane,这就是本书作者将位面与机场联系起来的原因。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中的脚注均为译者所注。』。
她发现自己身在斯特拉普瑟斯,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到达、但又很有特色的位面,其中有很多的龙卷风和火山,缺点就是和我们的位面太相似了;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初出茅庐的旅行者最青睐的位面之一。由于席达当时没什么经验,生怕会错过航班,所以只在那里停留了一两个小时就返回了机场。她立刻发现,在这个位面上的时间并没有改变。
她兴奋地再次做出手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