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种田纪事》第703章


不讨厌他了。
五皇子还是拒绝了,他若不是等睿儿等人来,他都不会在秦状元客栈停留这么多天。
最后,刚刚到达的秦府人,只好目送着五皇子一行人带着昂扬斗志,飞快地消失在了风雪之。
短短的半个时辰,简单却信息丰富的三言两语,双方谁都没想到,这是他们今生的最后一次相见。
五皇子三天之后到达了边境最大的一城,他已经足够谨慎了:这座城池是城墙最高大坚固的一座城;或许因如此,它一次并未受到狄人的劫掠;五皇子按照清露的主意在城头浇水筑冰,果然是滑不溜手;只有不多的高级将领知道,身为主帅的五皇子驻守在这里;五皇子来了之后,派人加强了城头的巡防,先是打死了几个,后来又冻死了几个兵士,这才不得已罢手……
五皇子死在了除夕之夜。
他是被火烧死的,确切地说,是被烟熏死的,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是,死于一氧化碳毒。
人啊,这固有的观念,是非常难以转变的,哪怕早已有了秦怀恩和睿儿先后反复的提醒,但在所有人的心里,都不相信狄人能在冰天雪地爬这高大的冰墙。
后来,清露私下里在自家人面前做了很深刻的检讨,因为她觉得,她是有责任的!
在狄人袭以及五皇子的死,有两件极其重要的,清露的发明,一个是毛线制成的五指手套,一个是蜂窝炭。
五指手套让狄人在酷寒的天气可以抓握住攀爬的绳索,完成那个大楚军人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冒险。
而蜂窝炭,则是狄人在发现五皇子身边高手众多后,为了避免麻烦,顺手牵羊所用的毒!
当然了,五皇子也足够倒霉。
冰墙的存在,别说让五皇子了,连其他人,都安全感大增,以至于放松了警惕,在巡察兵士接连出事后,连五皇子本人,都觉得自己太过苛求了,并没坚持下去。
为了迎接高贵的五皇子的到来,原本的守军将领不仅将自己城最好的宅子修了又修,将内室弄得封闭特别严,而出身江南的少爷亲兵们,又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不懂得在这样的屋子里,要谨防“炭气”,这才使得狄人最终得手。
“这怎么能怪你呢?!姨母!”尽管非常难过,睿儿还是含泪劝慰着清露,“要怪,只能怪狄人太过狡猾和狠毒了!”
要说狄人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了。
高高的冰墙下,狄人留下了很多具尸体,这些尸体有几个共同特点:全都身强体健,一看是各个部落的“勇士”;全都配备了睿儿说的那种“飞爪”,质量虽说不过大楚的吧,但明显以往他们打制出的铁器更层楼——他们是下了血本,并准备了很久的;他们的口都塞满了东西,这是为了让他们即使在坠落摔死时,也不发出声响……
本书来自
第1002章 节 热闹的大年初五() 
“狄人当有高人呐!”顾谢感叹道,换来所有教授的一致同意,连癸一都连连点头。
清露则说,“说来说去,还是太穷了!”再怎么喜欢,五皇子对她来说,也是个不相干的人,况且,她对五皇子还是谈不喜欢的,所以很快冷静了下来。
“只要是穷得过不下去了,人为了生存,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出来,什么样的风险都甘愿去冒,狄人这样的打法,根本是以命换命!”清露的看法总是那般地与众不同。
而接下来,睿儿的一句话,让清露再也无法淡定了。
睿儿说,“姨母,我要回京,请战!”在这些人,恐怕只有他一人,是对五皇子的离世真心感到难过的,那是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
“不行——”清露的一声尖叫,被秦怀恩打断了。
秦怀恩并没说什么,他只是将一只温暖的大手按在了清露的背,缓缓的,却带着无言的抚慰,那种让人无安心的支撑。
清露的眼泪到底还是一滴滴地掉了下来,但态度已变得缓和,“睿儿,我担心,我不想让你去。”
“姨母……”睿儿的眼圈儿也红了,“此时我和师傅在东北,事已至此,我们总是要出头的,至少去一个,很可能两个都要去,与其等着皇伯父下旨,还不如我们这时请战,为朝廷分忧。”所以,他并不完全是感情冲动,也是经过了谨慎思考的。
秦怀恩则接下来说,“睿儿,你一个人请战行了,用不着我,旁人也一个都用不着,”这是说,无需从西北调露城军,看了清露一眼,生怕清露再掉眼泪,连忙加了一句,“是睿儿你,领了差事后,也不用到前面去,在家里该干什么还接着干什么行了!”
“啊?!”大大小小的惊呼声立时响了起来,实在是秦怀恩说的太过匪夷所思了。
最先着急的,竟然是秦小四,“这不对啊,爹,不是说,我们这次都可以去打仗玩儿了吗?怎么还要到深山老林里去过那些苦日子?!”他实在是太失望了。
秦怀恩笑了,那种对孩子们来说,很熟悉的,不怀好意的笑,“哦,那谁说的,你找谁去啊?!”孩子们私下里的议论和小盘算,他是知道的,他是要逗着他们玩儿。
孩子们都垂下了头,是的,这些都是他们私下里说的话,连睿儿的脸都红透了。
睿儿心虚啊,当五皇子抢走了“美差”后,他没少在表弟面前念叨那些战场的事儿,不仅弄得他自己心里痒痒的,连表弟们都是满心的火热。
后来五皇子出事,睿儿越发觉得有些事近在眼前了,那种兴奋怎么忍都忍不住,在表弟们面前说的更多了,当表弟们央求他,在师傅面前求一求,也带自己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想,大不了进了军营不出城呗!
有这样的底火儿,现在孩子们的失望可想而知了。
清露不哭了,抹了把眼泪说,“这仗能不打还是不要去打的好,山挺好的……”对儿子们愤怒的小眼神儿,立马心虚地说,“那什么,我是说说,这事儿还得听你爹的,我不管,真的,我管不了。”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缩到了秦怀恩的身后,还做了个鬼脸儿。
其实,清露也不是那么无辜的,对孩子们的“好战情绪”,当初她并没及时压制,甚至还充满了鼓励,不是在五皇子出事之后,是在那之前。
那时的她,是随时准备全家人一道冒险的,现在可倒是好,事到临头她反倒是退缩了,怎么说呢,实在是五皇子死得太过突然和离了,让清露一时慌了。
见清露的情绪好了起来,秦怀恩起身道,“行了,这么办吧,不用等五皇子的灵柩了,睿儿你带着人明日一早进京吧!”五皇子的灵柩是要送回京城的,还有和他一道阵亡的那些亲兵们,但他们的速度很慢,不符合睿儿此时应表示的积极态度。
睿儿这时才想到了一件事,拦住秦怀恩说,“师傅,这……这不太好吧,倘若我真领了差事,总不能一直在家里缩着……”他想起了五皇子临行前说的那些话。
秦怀恩正要开口,癸一已悄悄地扯了扯睿儿的袖子,并对自家主子摇了摇头。
睿儿会意,马表示,“行,师傅,我听师傅的吩咐!”他只记得姨母和师傅疼爱自己胜过亲子,有时难免过度保护,但怎么忘了,自己的师傅是什么人,若说秦怀恩是怂人,那这世间没有英雄了!
即便是有了这样的认知和思想准备,无论是自幼跟随秦怀恩长大,并接受教导的睿儿,还是以足智多谋著称的癸一,等到事到临头明白了秦怀恩的计划时,还是觉得他们实在把秦怀恩看得太……太怎么了呢?
经过了反复的思量后,癸一到底是找到了一个词汇,“正常,咱们实在是把爷看得太正常了,咱们爷这样的人,这满天下,没有他干不出来的事儿!”
众人听后,齐齐点头,深深感到,癸一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
而老大接下来的一句感叹,更是直接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都是咱们太太把爷教得好啊!”那可真是歪得都没边儿了,却让人好生地钦佩和喜爱。
大年初五,睿儿带着三十个身手最好的小厮出发了。
孩子们带着满心的不甘目送他们离去,然后秦小四把心头的怨气通过自己的方式发泄了出来。
听说小四又惹祸了,清露一个高儿蹦了出去——她必须麻利点,不然等秦怀恩开始处罚时,她又不能说话了。
秦怀恩看着清露的样子只觉得非常好笑,嗯,这至少说明,清露的身体一直很好,应该给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