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公子》第6章


明的光。
皇甫继勋那不安的心也逐渐恢复平静了,他背着手来回走了几圈,对聂凡尘道:“那若是人为,会是谁呢?”
聂凡尘也想不通。
谢氏二十六口,连带家仆全被屠戮尽了,头被斩下挂在园中老树上,再一把火烧了,什么都不剩。
唯独,谢钰的两个孩子,都让聂乾海扣下了,但三十年前也都死了,甚至幼安的尸体他还看到过……
“谢钰年少时行走江湖,定会结交些侠义人士,对方若无意得知了谢钰死因,来复仇鸣不平也情有可原,平日侍卫随身,多提防着点就是,”聂凡尘道,再看虎背熊腰的皇甫继勋,冷笑道“再说,你这身板,谁能近你的身?安心过日子吧。”
皇甫继勋还要说什么,这时,门外家仆通报道:“王爷,郡主回来了!”
听到羲和回来了,聂凡尘也没了和对方聊下去的*,放下茶盏理了理身上的衣服。
“不打扰你们父女相聚,我走了!”皇甫继勋无意纠缠,摆摆手便走到后堂,想着不走正门,也不用和羲和打面照了。
皇甫继勋也住过临川小筑,来去都是轻车熟路的,聂凡尘从前门出去,他则穿过里堂要去后门。
里堂如今被聂凡尘改建成一个小书房,几排檀木架放在那,摆着奇珍古玩、古典书籍,中央的桌子上,研着墨,摆着纸笔,还有几本书。
心血来潮的,皇甫继勋走上前去,拿起了那几本帖子,翻着扫过几眼。
这一看,他登时怒不可赦。
“庭花已谢故人非,萧萧东风恨离别。寂寞梧桐深院锁,江山国破如何归?”捏着那本词,皇甫继勋面容狰狞,眼中全是暴戾和惊怒“谢家小崽子的句子你还奉为至宝,拿来临摹背诵了?呸!什么狗屁江湖志士,我看你就是那个背叛的混账!”
聂凡尘早离开了屋子去接自己女儿了,哪知道屋里皇甫继勋的心思。
老匹夫卷起那本帖子,藏进衣袖里,就大步离开了小筑,驾着快马赶回皇都了。
“爹爹,我回来啦!”聂凡尘刚走到院子,就让自门外窜进来的羲和扑了个满怀。
羲和勾着聂凡尘的脖子,此刻的她不是什么郡主,就是个和父亲撒娇的小女孩:“爹爹有没有想羲和?”
“傻丫头,漫山遍野跑,不知道和爹爹说一声,害得爹爹担心!”聂凡尘嘴上呵斥,但双手还是紧紧抱着女儿,怕她掉下去。
“爹爹放心,我带着尚云和尚白,他们会保护我的。”
羲和身后,两个沉默的侍卫负刀而立,都是和羲和一样大的年龄,聂凡尘见他们捡回来,从小陪着羲和一块长大,灌输的皆是“护主”的思想,他们的意念只有一个准则,保护羲和,哪怕自己万劫不复。
看着女儿无忧无虑的可爱面容,聂凡尘舒心也不是,揪心也不是,这时,他注意到,此地还有外人。
“这几位是?”聂凡尘看向羲和身后,目光在其中一人身上滞住。
“这是我途中遇到的友人,交谈甚欢!他们要去皇都,我想入夜赶路不便,便邀请他们来临川小筑暂住一晚,明日继续赶路。”羲和没什么直觉地从聂凡尘身上跳下来,指着他们道“这是谢辛!这是他弟弟,旁边拿着行李的,是他们的小厮阿四!”
说完,羲和回头,却发现聂凡尘没有应他,目光还停留在谢辛身上,脸色阴晴不定,不知在想什么。
“爹爹?”羲和奇怪道,印象中,她父亲十分慈祥,在处事时则冷静大方,这样失神的模样,还是头一次见到。
听到女儿的呼唤,聂凡尘眨眨眼,不觉额头已都是冷汗。
他挺直腰板,佯装镇定道:“原来,是羲和的客人,阿德,领着他们去客房吧,再让厨房今晚多做几道好菜。”
“阿爹,我带他们在这逛逛罢~”羲和应和着,又走向谢辛。
聂凡尘见状,下意识就一把拉住女儿。
“恩?”羲和看了看聂凡尘抓着自己胳膊的手,又看看父亲熟悉的脸,有些不解对方要干什么。
“这位……谢公子?我们是否在哪见过?”聂凡尘盯着谢辛,相从青年淡漠的脸上找到些许蛛丝马迹。
然而,青年安然依旧:“在下并未与王爷逢过面。”
“哦……这样啊。”聂凡尘颓然松开手,低声道“羲和,别玩得太晚,及时回来吃饭。”又对尚云,尚白道“你们跟着,好好保护小姐。”
护卫领命,而羲和巧笑嫣然道:“别担心爹爹,羲和不去远的地方,一会儿就回来。”
“嗯。”聂凡尘摆摆手,又走进屋里了。
羲和看着父亲的背影,有些困惑。
不知是不是错觉,那高大坚毅似乎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如同背负了什么沉重的东西,被压得颓然不起。
第7章 桃花【二更】() 
当晚,书生第一次享受了上房的待遇。
古代花瓶、镶金铜镜、檀香衣柜、实木桌椅,床铺坐上去软软的,被褥都是缎面,由熏香蒸过,幽香缕缕。
书生用手按了按那柔软的床,一时间竟有些不舍得躺上去。
有钱人的日子真是舒服啊,连床都那么软,被子都那么香,可怜他的老母亲,孤苦伶仃把自己抚养大,还未享福就撒手人寰了,自己苦读诗书,只求得个功名,他日官场上博弈,争取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那一腔热血正在酝酿呢,书生的房门突然被敲响。
“何人?”书生抬起头来,要去开门。
“我。”
淡漠的男声,听到的瞬间,书生很想把门关上。
奈何,房门已开,白衣的鬼公子就站在门外,直直看着书生:“我能进来么?”
书生只得侧过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家用完晚膳时,天也差不多黑了,仆人送来了热水,书生也将自己收拾干净,换了身新衣服。
果然人靠衣装,换上新衣服洗干净面容之后,书生看起来还是很俊秀的,眉眼之间一股灵气,谈吐得体,也是饱读诗书有教养之人。
“谢公子有什么事吗?”书生为对方斟茶,大晚上的,一个鬼找上门来,想想还是有点恐怖的。
“再过一周,便是殿试之日,不知你准备如何。”谢辛开口便提起春闱一事。
“还行吧,我五岁起,母亲便送我去镇上私塾读书,这次前来也是先生大力支持的,词句在心中,用时才知道。”这听起来倒像是谢辛在关心自己是否紧张,学的如何的样子,书生有些奇怪对方为何要操这个心,但礼待着对方,便回答了实情。
谢辛点点头,道:“科举无非勘测学者文采笔墨,心中志向,未来规划,协助君王治国的法子,功化有浅深、证效有迟速,但一针见血的,总能让考官一眼相中。”
想不到,鬼公子还知道科举的惯例,书生好奇地听着,点头道:“极是极是,拔头筹者文笔必定出彩,但理论观点也绝对是独到而上乘的,若我的论点能反应现状点破问题,那成绩就不会差的。”
闻言,谢辛伸出一只手,指尖沾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
“水?”书生看看字,又看看谢辛。
“想到什么?”谢辛盯着书生,等待下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书生脱口而出。
谢辛听着,缓缓摇摇头。
“水、火、金、木、土、榖惟修,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穀能养育,此六府为天地自然养育万物生灵所用之物……”谢辛声音低而清冽,循循诱导着,使书生认真听着,认真思考。
“然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书生灵机一动,接道“圣人裁成相辅,‘水、火、金、木、土、榖’若安排妥当,则‘惟修’已达,人民生养无忧矣。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圣人体天地化育之德,以养万民者也。”
谢辛听着听着,良久微笑颔首:“孺子可教,记住你说的。”
这个笑容又让书生呆呆看了许久,只是茫然地应和着点头。
半晌,反应过来,焦急道:“等等!谢公子,你为何一路帮我?”
白衣公子似乎也在想这个问题,微微一偏头,巧妙答:“兴许是谢某,上辈子亏欠你的。”
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自然无法安抚书生,他只是个人,哪里知道什么上辈子的事。
可谢辛已经站了起来:“今晚如有奇怪响动,若无大事,绝对不要出门,切记。”
“今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